DB13/T 5842-2023 困境未成年人风险分级干预规范

DB13/T 5842-2023 Risk Leveling Intervention Standards for Minors in Difficulty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5842-2023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23-10-25
实施日期
2023-11-25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20

CCSA20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842—2023

困境未成年人风险分级干预规范

2023-10-25发布2023-11-25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84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民政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石家庄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石家庄护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石家庄学

院、石家庄市第八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康亚明、孙茜、常俊华、杜义敏、齐艺璇、张晓娟、张海忠、张学东、张

岩。

I

DB13/T5842—2023

困境未成年人风险分级干预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困境未成年人的术语和定义、风险分级干预原则、风险识别方法、风险指标及响

应等级、风险干预流程。

本文件适用于困境未成年人的风险识别与分级干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困境未成年人minorsindistress

困境未成年人是指由于未成年人自身、家庭和外界等原因陷入困境,需要予以帮助或保障的未

成年人,包括因自身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未成年人,因家庭贫困导致生

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未成年人,以及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

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未成年人。

困境未成年人风险riskofminorsindistress

对困境未成年人的生存、发展及其他合法权益造成伤害的所有突发紧急事件和危险因素。

4风险分级干预原则

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

以未成年人为中心,优先考虑未成年人需求,预防和减少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事件的发生,

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权利。

及时常态化原则

针对未成年人生存、发展等风险,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及时保护,定期筛查与日常巡查有效

结合,积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科学系统化原则

从未成年人自身、家庭和环境等系统互动中分析需求与问题,识别面临风险与所需资源,科学

分级、多方参与、精准干预、有效保护。

5风险识别方法

风险识别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困境未成年人隐私,对所收集的到有关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等有

关信息予以保密,不得随意泄露。困境未成年人风险识别可采用下列方法但不限于下列方法进行:

a)实地观察:对未成年人自身状况、家庭状况、学校状况、社区状况等进行走访观察,了解

困境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及所处环境存在风险;

b)访谈:通过个案访谈、小组访谈等形式进行,了解困境未成年人自身及生存环境、亲朋环

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自然环境,客观地详细记录以识别所面临风险;

1

DB13/T5842—2023

c)量表测评:在对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进行心理状况、精神状况评估时,可使用科学量表开

展测评;

d)资料查阅:通过查阅困境未成年人有关档案、有关部门或组织记录等相关资料,网络搜集

等相关资料,了解困境未成年人的医疗就诊状况、成长背景、教育状况及经济状况等:

e)其他方法: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尊重风俗习惯、个人信仰的前提,可采用其它能有

效识别困境未成年人风险的方法。

6风险指标及响应等级

风险指标

按照第5章确定的方法,依据系统化原则,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经综合判定形成风险识别指标体系,

进行风险识别,以此作为分析风险的依据。

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包括以下指标:

a)一级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未成年人自身状况、家庭状况、社会状况,见附录A;

b)二级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未成年人自身状况的二级指标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状况、受教育

情况、人际交往、行为问题、其他情况等;家庭状况的二级指标包括经济状况、心理状况、

监护状况、行为问题、家庭教育方式等;社会状况的二级指标包括学校环境、社区环境、

社会环境等,共14项,见附录A。

响应等级

综合考虑未成年人生存危机、身体伤害、心理问题、监护缺失与失当等风险因素,将困境未成

年人风险响应等级具体由高到低划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其中,Ⅰ级代表高风险、Ⅱ级代表

中风险、Ⅲ级代表低风险、Ⅳ级代表预警风险,详见附录A。各等级代号见图1。

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图1风险等级代号

7风险干预流程

告知风险等级评估结果

按照附录B中的风险指标内容,对困境未成年人的自身、家庭、社会等状况,逐项进行风险识别,

并及时整理风险识别的具体情况资料,将风险等级评估结果告知相关部门、困境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或具体照护人。

制定干预方案

根据风险等级评估结果,制定具体干预措施、行动步骤及进度安排;明确需联动的部门、困境

未成年人和家庭或其他照顾者各自的任务。

提供干预服务

7.3.1采取报送相关部门强制保护、面对面直接关爱呵护、整合社会资源协同援助等形式帮助困境

未成年人。

7.3.2通过生活环境改善、最小伤害庇护、不足照顾弥补、缺失功能替代等措施为困境未成年人提

供保护服务。

评估干预效果

7.4.1一般由第三方担任评估方,科学合理地评估困境未成年人变化、干预成效、后续跟进工作等

内容。

2

DB13/T5842—2023

7.4.2选择基线测量法、任务完成情况测量法、目标实现程度测量法和介入影响测量法等适宜方法

进行评估,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撰写评估报告。

档案管理

针对困境未成年人实际情况,实行“一人一档”,包含评估档案、服务档案等,根据困境未成年

人的情况变化,及时更新,注意保密。

3

DB13/T5842—2023

A

A

附录A

(资料性)

困境未成年人风险分级及干预建议

困境未成年人风险分级及干预建议见表A.1。

表A.1困境未成年人风险分级及干预建议

干预建议

一级二级响应(一般干预要尊重本人及家庭意愿进

风险指标说明

指标指标等级行干预,强制干预要依法依规,包括

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重残、重病或罕见病的未成年人,康复、就医困Ⅰ级协助申请未成年人所符合的救助政策。

难。将有康复需求的未成年人转介至相应

患三级视力、肢体、听力、言语残疾及四级智力Ⅱ级康复机构,促进功能改善。

残疾或患有慢性病的未成年人,康复、就医困对监护人开展监护指导工作。

生理

难。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及社区融入

状况

服务。

患有四级视力、肢体、听力、言语残疾或慢性病Ⅲ级

的未成年人,康复、就医困难。

未成年人的生长状况显著低于相应年龄、性别Ⅳ级向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普及健康及发育

组的生长标准。知识。

被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诊断有心理疾病,或因Ⅰ级紧急生命安全介入,第一时间保障未成

突发事件导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年人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未成

响,有自杀、自残意念及行为或危害他人生命安联系专业医疗机构开展心理治疗等服

年人

全的行为。务。

自身

被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诊断有心理疾病,或因Ⅱ级联系专业医疗机构开展心理治疗、心理

状况心理

突发事件导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受到较大影健康监测等服务。

状况

响,影响未成年人正常生活。

有心理疾病病史,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生活或Ⅲ级

因突发事件导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程

度影响。

未成年人近三月内出现孤僻、自卑、暴躁、焦虑Ⅳ级开展心理健康监测、心理辅导以及心理

等情绪,导致未成年人出现心理亚健康。健康教育。

生理心理状况均正常的未成年人在九年义务教Ⅰ级报教育部门,返学接受教育。

受教

育阶段,失学、辍学。协助申请相关助学政策。

育情

残疾或患病未成年人未接受相适应的义务教Ⅱ级开展教育指导。

育。

4

DB13/T5842—2023

表A.1困境未成年人风险分级及干预建议(续)

干预建议

响应(一般干预要尊重本人及家庭意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风险指标说明

等级愿进行干预,强制干预要依法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