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0987-2009 光学系统 参数的测定

GB/T 10987-2009 Optical systems—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0987-200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9-09-30
实施日期
2009-1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3)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学系统焦距、视场、放大率和孔径(相对孔径和数值孔径)四项光学参数的测量方法、测量装置和测量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在可见光谱区应用的显微镜、望远镜以及照相、投影、制版物镜等光学参数的测量。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
起草人:
冯琼辉、章慧贤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1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37.020

N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987—2009

代替GB/T10987—1989

光学系统参数的测定

Opticalsystems—Determinationofparameters

2009-09-30发布2009-12-01实施

发布

GB/T10987—2009

-1.Z-—1—

刖弓

本标准代替GB/T10987—1989«光学系统参数的测定》。

本标准GB/T10987—1989的主要差异为:

——删除了GB/T10987—1989第2章标题中的“术语”两字;

—将GB/T10987—1989第3章、第4章、第5章和第6章归入同一章,标题改为“参数的测定”;

——删除了GB/T10987—1989第7章。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南京江南永新光学有限公司、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一光仪器有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琼辉、章慧贤。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0987—1989O

T

GB/T10987—2009

光学系统参数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学系统焦距、视场、放大率和孔径(相对孔径和数值孔径)四项光学参数的测量方

法、测量装置和测量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可见光谱区应用的显微镜、望远镜以及照相、投影、制版物镜等光学参数的测量。

2符号

a)焦距于';

b)目镜焦距几;

c)平行光管物镜焦距

d)物高*

e)像高y';

f)物方视场角2®;

g)像方视场角2异;

)显微镜物镜放大率

i)角放大率*

j)显微镜视觉总放大率MT()TVIS;

k)目镜放大率Me;

l)入瞳直径D;

m)相对孔径D/f;

n)数值孔径NA。

3参数的测定

3.1焦距

3.1.1测量方法

3.1.1.1放大率法(PORRO法)

如图1所示,均匀照明平行光管物镜焦面上刻有多组线对的分划板,分划板上的每一线对应与物镜

光轴对称分布,线对间距)以及平行光管物镜焦距厂。应预先精确测定。

由平行光管发出的平行光束,通过被测物镜在其像方焦面上成像,用带十字分划板的显微镜瞄准,

并沿焦面移动显微镜,由长度测量机构直接测岀其移动值,即被测物镜后焦面上的像高y,按式(1)计

算被测物镜焦距r:

/

尸=几•工(1)

也可用带测微目镜的显微镜瞄准测量,由目镜测微器测量出显微镜中间像面上像高『,并按式(2)

计算被测物镜的焦距_/":

側。应预先精确测定。由于及为已知数,£可作为常数项代入式(2)计算。

1

GB/T10987—2009

在测量负焦距吋,显微镜的工作距离应大于被测物镜后表面到像方焦面的距离。测量方向应垂直

于分划板线对的刻线方向。

1——平行光管;

2——被测透镜;

3——显微镜物镜;

4——目镜测微器。

图1

3.1.1.2精密测角法

如图2所示,分划板应精确地调焦在被测物镜的焦面上,分划板上有一对与物镜光轴对称的刻线,

其间距为了并预先精确测定,在像方用精密测角仪或经纬仪测出对应的角度2®,用式(3)计算被测物镜

焦距:

2tan<o/2

在3.1.1.1中所叙述的用放大率法测焦距,作为基准用的平行光管物镜,其焦距建议采用精密测角

法测量,以获得更高的准确度。

1——光源;

2分划板;

3——被测物镜;

4经纬仪。

图2

3.1.2测量装置和测量的基本要求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