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11-2002 干固体绝缘材料 耐高电压、小电流电弧放电的试验

GB/T 1411-2002 Dry,solid insulating materials—Resistance test to high-voltage,low-current arc discharge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11-2002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2-05-20
实施日期
2003-0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归口单位
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
起草人:
韦珺、谷晓丽、张期平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1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xics1529.035.01暑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11-2002/IEC61621:1997

代替GB/T1411-1978

.......口...,.,启‘上声,.,‘二‘,.月..…三..-J~一,.电,.

.林刹rT';-t-i-W%"14d,一rerjI"J.‘奋矛.‘‘、

小电流电弧放电的试验

Dry,solidinsulatingmaterials-Resistancetestto

high-voltage,low-currentarcdischarges

(IEC61621:1997,IDT)

2002一05一21发布2003一01一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辰

GB/T1411-2002/IEC61621:1997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61621:1997干《固体绝缘材料耐高电压、小电流电弧放电的试验》英(

文版)。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c)删除国际标准的目次、前言;

d)因国际标准印刷错误,现将图1中的R6。和tso改为R40和t,0,7.3中的3.2改为3.10

本标准代替GB/T1411-1978《固体电工绝缘材料高电压小电流间歇耐电弧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1411-1978的主要技术差异:

a)将GB/T1411-1978中电弧程序的第一阶段1/4通、7/4断,修改为1/8通、7/8断。

b)将GB/T1411-1978中电极尺寸和重量分别由原来的协2.5mm修改为02.4mm士。.05mm和

0.5N士0.05N。

c)将GB/T1411-1978中电极间距离6.0mm土0.1mm修改为6.35mm士0.1mm.

d)GB/T1411-1978中规定在每种材料的试样上做10次试验,并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并规定

了数据处理方法。本标准修改为至少做5次试验,并报告中值、最小值和最大值。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韦裙、谷晓丽、张期平。

本标准1978年3月10日首次发布,2002年第一次修订。

GB/T1411一2002/IEC61621:1997

干固体绝缘材料耐高电压、

小电流电弧放电的试验

1范围

本标准叙述的试验方法能够提供同类绝缘材料当其被暴露于高电压、小电流电弧放电时,它们之间

耐受发生在紧靠表面损坏情况的初步差异。

电弧放电引起局部热的和化学的分解与腐蚀并最终在绝缘材料上形成导电通道。试验条件的严酷

程度是逐渐增加的:开始几个阶段,小电流电弧放电反复中断,而到了后来几个阶段,电弧电流逐级增

大。

由于本试验方法操作方便和试验所需要的时间短,因此,它适用于材料初步筛选、检查材料组分变

化的影响和质量控制检验。

过去使用本试验方法的经验表明,热固性材料试验结果的再现性是可以接受的。而对热塑性材料,

一些实验室报告表明,其试验结果出现不能接受的大的偏差,这就导致本推荐方法不能应用于热塑性材

料的试验。

注:正试图在试验过程中通过控制电极压力和穿入材料的深度,以减小热塑性材料试验结果的分散性。不采取这种

控制电极的措施而就对许多热塑性材料进行试验,这样的试验可能没太大意义。

通常,不允许只根据本试验方法就对一些材料的相对耐电弧等级作出结论,因为这些材料可能受制

于其他类型的电弧作用。

材料的相对耐电弧等级可能与那些由潮湿耐漏电起痕试验例(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