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642-1995 U型录像机磁头鼓组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642-1995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video head drum assembly for U-matic video cassette recorder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5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
- 起草人:
- 闫承武、马秉谦、王万柏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3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681.84.089.3
upc
M疡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s/T15642一1995
U型录像机磁头鼓组件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ationofvideoheaddrumassembly
forU-maticvideocassetterecorder
1995一07一24发布1996一03一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型录像机磁头鼓组件通用技术条件GB/T15642一1995
Generalspecificationofvideoheaddrumassembly
forU-maticvideocassetterecorder
主肠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U型录像机磁头鼓组件(以下简称组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U型录像机磁头鼓组件,它是产品设计、制造和检验时遵守的规则,也是制定产品标
准的依据。
引用标准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6543瓦楞纸箱
GB/T7397非广播磁带录像机测量方法
GB7398U型19mm螺旋扫描盒式磁带录像系统
GB8495视频磁头和上鼓组件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
GB8898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
GB12199非广播盒式磁带录像机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5643非广播磁带录像机通用林术条件
磁鼓直径、安装尺寸和电接口
磁鼓直径
磁鼓直径:62士0.01mm,
下鼓体外径不大于上鼓体外径,其差值由产品标准规定.
3.2安装尺寸
由配套录像机运带系统确定螺旋导带线与组件下端面的位置,其他安装尺寸由产品标准规定.
3.3电接口
组件与整机电接口由产品标准规定。
4技术要求
4.1使用环境条件
由产品标准规定。
4.2组件机械特性
国家技术监曹局1995一07一24批准1996一03一01V61
GB/T15642一1995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机械特性单位允差
上鼓体径向跳动解(5
螺旋导带线直线度卜m簇<5
静态阻力矩N.m簇120X10-0
组件下端面的端面跳动卜m《5
4.3视频磁头空间位置
4.3.1视频磁头高度差应符合GB8495中表5规定。
4.3.2视频磁头突出量应符合GB8495中表5规定.
4.3.3视频磁头缝隙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应符合GB8495中表5规定。
4.4视频磁头电气特性及配对技术规范
应符合GB8495中表1与表5的有关规定。
4.5电机特性
电机特性应同配套录像机伺服和驱动系统相适应,其起动力矩、起动电流、空载转速、空载电流等主
要技术指标由产品标准规定.
46电气特性
4.6.1组件安装在测试装置上,其亮度信噪比和色度信噪比应符合表2规定。
表2dB
特性要求
亮度信噪比)46
调幅)44.5
色度信噪比
调相)37
4.6.2组件安装在测试装置上,其视频抖动应不大于0.15ps,
4.6.3组件安装在测试装置上,自录自放APL50%阶梯波信号和重放包络测试带,二种状态其包络平
坦度见图1,
图1
图中:告X70%
da->70%
专》”%
GB/T15642一1995
4.6.4组件安装在测试装置上,重放包络测试带,其相邻场重放电平差应不大于3dB,
4.6.5组件的频率信号发生器(FG)应同配套录像机的伺服电路相适应,其频率值、抖晃值和输出电平
等由产品标准规定。
4.6.6组件的相位信号发生器((PG)应同配套录像机的伺服电路相适应,其输出电平、相位等由产品标
准规定。
4了安全要求
4.7.1电机绕组与铁芯间加直流电压250V,绝缘电阻应大于1Mfg,
4.7.2抗电强度
电机绕组与铁芯间加直流电压250V,持续1min,电机绕组与铁芯间漏电流应不大于1mA>
4.8外观要求
组件表面应无机械损伤、化学腐蚀、指纹和其他污渍.
4.9机械噪声
机械噪声应不大于50dB(A计权)。
4.10寿命
4.10.1上磁鼓组件寿命应不小于1。。。h,
4.10.2电机在环境温度为40士2"C,转速为1500r/min,额定电压空载状态下.以los正转、10s停
为一个周期,连续进行6万次后,工作电流增加量应不大于30%.
4.10.3组件寿命
由产品标准规定。
4.11环境要求
4.11.1高温负荷
组件在温度为45士2℃时,持续旋转8h后,应能正常工作。
4.11.2高温贮存
单体包装的组件在温度为55士2℃条件下,放置48h,并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4h后,上鼓体
径向跳动和视频磁头高度差比试验前初始值的变化量应不大于3Am},同时组件不允许有脱胶、螺钉松
动和转动异常。
4.11.3恒定湿热
单体包装的组件在温度为45士2*C,相对湿度93%士3写的条件下放置48h,并在正常试验大气条
件下恢复4h后,上鼓体径向跳动和视频磁头高度差比试验前初始值的变化量应不大于3Km,同时组
件不允许有脱胶、螺钉松动和转动异常。
4.11.4低温负荷
组件在温度为。士3℃时,持续旋转8h后,应能正常工作。
4.11.5低91贮存
单体包装的组件在温度为一25土3℃条件下,放置48h,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4h后,上鼓体径
向跳动比试验前初始值的变化量应不大于3pm,同时组件不允许有脱胶、螺钉松动和转动异常。
4.11.6温度循环
单体包装的组件应能承受图2规定的温度循环试验,共10个循环,试验后,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
恢复4h,测试上鼓体径向跳动和视频磁头高度差比试验前初始值的变化量应不大于3Ajm,同时组件不
允许有脱胶、螺钉松动和转动异常。
GB/T15642一1995
T45(C!2)
一10士2
图2
4.们.7扫频振动(正弦)
单体包装的组件应能承受表3规定的振动试验,试验后样品的上鼓体径向跳动和视频磁头高度差
比试验前初始值的变化量应不大于3pm,同时组件不允许有脱胶、螺钉松动和转动异常。
表3
频率范围位移幅值
每一轴线上扫频循环次数要求
Hz幻Inl
1030^-100.755
按工作位置在三个互相垂
30^-55^-300.155直的轴线上依次振动
4.11.8碰撞
单体包装的组件应能承受表4规定的碰撞试验,试验后样品的上鼓体径向跳动和视频磁头高度差
比试验前初始值的变化量应不大于3dam,同时组件不允许有脱胶、螺钉松动和转动异常。
表4
峰值加速度脉冲持续时间脉冲波形碰撞次数
100m/s'16ms近似半正弦波1000士10次
4.11.9自由跌落
将单体包装的组件提升0.7m高度后,自由跌落在厚10mm不悬空的木板上,每面一次,试验后上
鼓体径向跳动和视频磁头高度差比试验前初始值的变化量应不大于3Hm,同时组件不允许有脱胶、螺
钉松动和转动异常。
5试验方法
5.1测量条件
5.1.1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为:
温度:15^-35C0;
相对湿度:45%"7500;
大气压:96士10kPa<
5.1.2仲裁试验大气条件为:
GB/T15642一1995
温度:20士10C,
相对湿度:50%士2%;
大气压:96士10kPa,
5门.3电源电压:
电源电压:220士5.5V;
电源频率:50士。,25Hz,
周围应无强磁场,无振动源,测量前在上述环境条件下,将被测样品放置12h.并不应对任何部位
进行调整。
5.2试验用仪器、设备
见表5,
表5
序号仪器、设备名称技术要求
1组件测试装置符合GB7398有关规定
2电视测试信号发生器符合GB/T7397第3.5.1条的要求
频率范围:0^-30MHz
3RQmrf,a
垂直灵敏度:20mVC峰一峰值)/cm
4彩色监视器水平清晰度大于320线
频率范围:亮度噪声100Hz-5MHz
5彩色视频噪声表色度噪声4.43士1MHz
测量范围:一10dB一一60dB
测量范围:。.03^-0.5pa
6视频抖动仪测量精度,士500
剩余抖动:小于。.02;as
测量范围:100H-30MHz
7数字频率计枯入灵敏度i50mV(有效值)
输人阻抗:大于1MO
8测t显徽镜GB8495第5.3.1条
9高颇信号发生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13465.1-2024 不透性石墨材料试验方法 第1部分:总则 2024-09-29
- GB/T 12723-2024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 2024-09-29
- GB/T 44290-2024 木材与木制品生物碳含量计算方法 2024-09-29
- GB/T 17001.5-2024 防伪油墨 第5部分:压敏防伪油墨 2024-09-29
- GB/T 44480-2024 化学品 丽斑麻蜥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2024-09-29
- GB/T 7948-2024 滑动轴承 塑料轴套极限PV试验方法 2024-09-29
- GB/T 44549-2024 高温条件下陶瓷材料界面黏结强度试验方法 2024-09-29
- GB/T 15896-2024 化学试剂 甲酸 2024-09-29
- GB/T 44566-2024 节水型企业 建材行业 2024-09-29
- GB/T 44434-2024 空间环境 流星雷达技术要求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