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081-2017 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
DB37/T 3081-2017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ecological canals in Shandong Provinc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7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7.140
P56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081—2017
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
Shandongprovincalevaluationstandardforecologicalriver
2017-12-29发布2018-01-29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3081—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水利工程管理局、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中会、赵青、孙显利、高华、曹先玉、尹正平、曲树国、陈朋、吴磊、盛雷、
王晓燕、王淑艳、曹方晶、赵红兵、刘志峰、刘琳、刘宁宁、孙华林、高峰、刘长余、楚涛、张贵民、
张灵真、姜泽伟。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DB37/T3081—2017
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河道的术语和定义、生态河道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含)的河道评价,其他河道、湖泊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50201防洪标准
GB5028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SL196水文调查规范
SL395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SL/Z712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
HJ710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态河道ecologicalriver
在满足河道基本水利功能的基础上,依靠自然作用和少量人为干预,能长期维持河道生物多样性和
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河道。
3.2
河道生态系统riverecosystem
由河流水域及其河岸带组成的生态系统。其水域空间和水、陆生物群落交错带是水生、湿生生物群
落的重要生境。
3.3
生态水量ecologicalwaterdemand
维持河道给定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所对应的环境功能不丧失,需要保持在河道内的最小水量。
3.4
河岸带riparianzone
1
DB37/T3081—2017
河道常水位两侧,直至河水影响消失为止的地带。本标准中有堤防的河道,河岸带为两岸堤防之间
的沙洲、河漫滩、堤防及护堤地。无堤防的河道,河岸带为常水位时水陆交界处与历史最高洪水位(设
计洪水位)向外侧延伸10米之间的地带。
3.5
河段riverreach
两横断面之间,水文特征、形态、水生生物特征以及流域经济发展特征相近的河道。
4评价体系
山东省生态河道标准评价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成。评价体系结构见表1。
表1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体系
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水文水资源
生态水量满足度
鱼类保留指数
水生植物群落状况
生物状况
鸟类栖息地状况
河岸带植被覆盖率
生河道水环境质量
态河道底泥污染
环境状况
河自然河道保有率
道岸线开发利用率
防洪排涝能力
人文景观价值
社会服务功能
景观舒适度
公众满意度
管理范围划定程度
管理状况
河道管护能力
5评价指标及赋分
5.1水文水资源评价
主要从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和生态水量满足度2个方面评价。
5.1.1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5.1.1.1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表达了河道流域经济社会活动对水量的需求,反映了流域地表水资源
开发利用程度。按公式(1)计算:
Q
R=u×100%....................................(1)
wuQ
式中:Rwu——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2
DB37/T3081—2017
3
Qu——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量,m/a;
Q——地表水资源总量,m3/a。
5.1.1.2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赋分见表2,根据公式(1)计算结果采用内插法计算该指标得分。
表2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赋分表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Rwu)分值
Rwu≤40%100
40%<Rwu≤45%100~80
45%<Rwu≤50%80~60
50%<Rwu≤60%60~30
Rwu>60%30~0
5.1.1.3评价某河段地表水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时,采用全河道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赋分值。
5.1.2生态水量满足度
5.1.2.1河道生态水量按照SL/Z712计算。
5.1.2.2针对山东省多为季节性河流的特点,根据水文资料丰富程度,一般选用QP法、流量历时曲线
法、7Q10法、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法等,并通过比较分析多种方法计算结果,合理确定生态水量。
5.1.2.3监测断面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控制断面和河口,一般宜选取在水文监测断面、水质控制断面、
重要水利工程控制断面、重要生态保护目标河段、入海河口等。按公式(2)进行赋分:
D
P=r×100......................................(2)
wsD
式中:Pws——生态水量满足度赋分值;
Dr——河道水量大于等于生态水量的天数;
D——全年天数。
5.2生物状况评价
主要从鱼类保留指数、水生植物群落状况、鸟类栖息地状况和河岸带植被覆盖率4个方面评价。
5.2.1鱼类保留指数
评价河道内鱼类种类现状与历史参考鱼类种数的差异状况,调查鱼类不包括外来物种。一般选用
1980年作为历史基点,以现状土著鱼类种类与基准年土著鱼类种类的比值表示。按公式(3)进行赋分:
Se
Pfr=×100......................................(3)
Sc
式中:Pfr——鱼类保留指数赋分值;
Se——现状土著鱼类种数;
Sc——历史基准年土著鱼类种数。
5.2.2水生植物群落状况
5.2.2.1水生植物群落包括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以及湿生植物。
5.2.2.2评价河道每(5~10)公里选取1个评价断面,对断面区域水生植物种类、数量、外来物种入
侵状况进行调查,结合现场验证,按照丰富、较丰富、一般、较少、无5个等级分析水生植物群落状况。
5.2.2.3水生植物群落状况赋分见表3,取各断面赋分平均值作为水生植物群落状况得分。
3
DB37/T3081—2017
表3水生植物群落状况赋分表
水生植物群落状况分级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4088-2008 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 二项分布参数的估计与检验 2008-07-16
- GB/T 5699-2008 采光测量方法 2008-07-16
- GB/T 3792.7-2008 古籍著录规则 2008-07-16
- GB/T 5700-2008 照明测量方法 2008-07-16
- GB/T 6161-2008 缩微摄影技术 ISO 2号解像力测试图的描述及其应用 2008-07-16
- GB/T 5701-2008 室内热环境条件 2008-07-16
- GB/T 5499-2008 粮油检验 带壳油料纯仁率检验法 2008-07-16
- GB/T 6378.4-2008 计量抽样检验程序 第4部分:对均值的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 2008-07-16
- GB/T 5704-2008 人体测量仪器 2008-07-16
- GB/T 4883-2008 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 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 200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