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536-2009 防护服装 化学防护服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GB/T 24536-2009 Protective clothing—Selection,use,maintenance of chemical protective clothing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3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4536-200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9-10-30
实施日期
2010-09-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防护服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作业人员在作业环境及应急救援活动中所使用的化学防护服。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
起草人:
丁松涛、李秀明、赵阳、霍晓兵、刘江歌、李护彬、金郡潮、陆林、董会君
出版信息:
页数:34页 | 字数:6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340.10

C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536—2009

防护服装

化学防护服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Protectiveclothing—

Selection,use,maintenanceofchemicalprotectiveclothing

2009-10-30发布2010-09-01实施

发布

GB/T24536—2009

目次

前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化学防护服的选择3

5化学防护服的使用7

6化学防护服的维护8

附录A(资料性附录)通过皮肤接触或吸收对人体产生危害的部分化学物质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15

附录C(资料性附录)化学防护服选择示例30

参考文献31

GB/T24536—2009

-1.Z-—1—

刖弓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E、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松涛、李秀明、赵阳、霍晓兵、刘江歌、李护彬、金郡潮、陆林、董会君。

T

GB/T24536—2009

防护服装

化学防护服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防护服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作业人员在作业环境及应急救援活动中所使用的化学防护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

GB/T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T23462防护服装化学物质渗透试验方法

GB24539防护服装化学防护服通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24539和GB/T23462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化学防护服chemicalprotectiveclothing

用于防护化学物质对人体伤害的服装。

注:该服装可以覆盖整个或绝大部分人体,至少可以捉供对躯干、手臂和腿部的防护。化学防护服可以是多件具有

防护功能服装的组合,也可以和不同类型其他的防护装备相连接。

3.2

全包覆式防护服fullyencapsulatedclothing

可以完全覆盖穿着者和/或呼吸装备并且能够提供气密和/或液密防护的服装。

3.3

非全包覆式防护服non-encapsulatedclothing

提供对绝大部分人体(至少包括躯干、手臂和腿部)防护的服装。无需覆盖穿着者的呼吸装备。可

以分为连体式防护服和分体式防护服。

3.4

有限次使用防护服limiteduseprotectiveclothing

对服装面料强度和耐磨程度要求低,仅单次使用或者在服装未受污染前有限次数使用的防护服。

3.5

多次性使用防护服reusableprotectiveclothing

防护服面料强度和耐磨程度高的防护服在使用后进行必要的洗消处理并经过评估后依然可以提供

有效防护的防护服。

3.6

应急救援响应队伍emergencyresponseteam

ET

应急救援工作中作业人员所需要的化学防护服类型。

GB/T24536—2009

3.7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gas-tightprotectiveensemblesforemergencyresponseteam

应急救援工作中作业人员所需的带有头罩、视窗和手足部防护的,为穿着者提供对气态、液态和固

态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防护的单件化学防护服类型。

注1: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应配置自携带式呼吸器或长管式呼吸器。

注2: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应满足气密性检测的要求。

3.8

非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non-gas-tightprotectiveensemblesforemergencyresponseteam

应急救援工作中作业人员所需要的,带有头罩、视窗、手部足部防护的,为穿着者提供对液态和固态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防护的单件化学防护服类型。

注:非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应配置白携带式呼吸器或长管式呼吸器。

3.9

液密型化学防护服liquidtightprotectiveclothing

防护液态化学物质的防护服。

3.10

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liquidjettightprotectiveclothing

防护具有较高压力液态化学物质的防护服。

3.11

泼溅液密型化学防护服liquidspraytightprotectiveclothing

防护具有较低压力或者无压力液态化学物质的防护服。

3.12

颗粒物防护服particletightprotectiveclothing

防护散布在作业环境中细小颗粒的防护服。

3.13

颗粒物particle

悬浮在空气中的固态、液态或固态与液态的颗粒状物质,如粉尘、烟、雾和微生物’

[GB/T18664—2002,定义3.1.15]

3.14

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mmediatelydangeroustolifeorhealthconcentration

有害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如可致命,或可永久损害健康,或可使人立即丧失

逃生能力。

[GB/T18664—2002,定义3.1.21]

注:IDLH为“immediatelydangeroustoliforhealth”的缩略语,即"立即威胁生命利健康”。

3.15

危害评估hazardassessment

评估人员对环境安全隐患和危险等级的判定,包括对环境中化学物质进行识别、危害性质确定以及

环境条件判断。

3.16

医学监控biologicalmonitoring

对使用者血液、尿液、手指甲、汗液、呼吸物等化学物质或/和代谢物的化学分析。

3.17

污染物contamination

附着于化学防护服上的额外化学物质。

2

GB/T24536—2009

3.18

洗消decontamination

去除或中和化学防护服上的污染物的过程。

3.19

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malerialsafetydatasheet

MSDS

化学物质生产或销售企业按法律要求向客户提供的符合GB/T16483要求的化学物质特性文件。

4化学防护服的选择

4.1总则

4.1.1暴露在能够或可能危害健康的作业环境中的人员,均应选用适合的个体防护装备。

4.1.2应首先考虑运用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避免有害因素的产生。若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尢法实施

或经危害评估确认不能消除有害因素时,应在充分评估危害和化学防护服防护性能的基础上选择适合

的化学防护服。化学防护服分类见表1。

表1化学防护服分类

液密型化学防护服

化学防护服气密型化学非气密型化学颗粒物

喷射液密型喷射液密型泼溅液密型

分类防护服-ET防护服-ET防护服

化学防护服化学防护服-ET化学防护服

类别代号1-ET2-ET3a3a-ET3b4

4.1.3应选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化学防护服。

4.1.4化学防护服的防护性能满足要求吋,应选择物理机械性能和舒适性更好的服装。

4.1.5选择的呼吸防护用品、手套、靴套等配套个体防护装备,应与化学防护服相兼容。

4.2危害评估

4.2.1危害评估依据

化学物质危害性识别的依据包括:

a)化学物质危害性的相关法律法规;

b)相关国家标准;

c)化学物质产品信息、MSDS或其他技术报告等;

d)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结果;

)作业环境的技术资料;

f)部分皮肤危害化学物质参见附录A;

g)职业卫生档案。

4.2.2危害评估范围

危害评估应充分、全面,确保覆盖:

a)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作业环境;

b)作业环境中进行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作业活动;

c)进入作业环境的常规和非常规的作业人员。

4.2.3危害评估内容

危害评估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作为判定是否需要化学防护服以及选择配备化学防护服类别的依据。

4.2.3.1化学物质特性

对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特性的评估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3

GB/T24536—2009

a)作业环境存在的化学物质种类,尤其应明确识别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缺乏联合作用毒理学资

料或共同作用于同一器官、系统或具有相似的毒性作用的化学物质;

b)作业环境存在的化学物质状态;

c)作业环境存在的化学物质毒性,尤其应确定存在明显刺激、皮炎和致敏作用;有窒息或中枢神

经系统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产生慢性或不可逆性损伤;存在剂量-接触次数依赖关

系的毒性效应;足以导致事故率升高、影响逃生和降低工作效率麻醉程度等危害;

d)作业环境存在的化学物质对作业人员的危害途径,附录B中使用(皮)的标识旨在提示即使空

气中化学物质浓度等于或低于职业接触限值时,也可通过皮肤接触引起过量接触;

)作业环境存在的化学物质浓度。

4.2.3.2作业环境特点

作业环境特点主要包括:

a)作业环境的气候条件,同时存在的物理、机械危害;

b)作业人员暴露于化学物质的方式、暴露部位及工作日累计暴露时间;

c)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是否有剩余风险。

注:主要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手段包括:化学物质替换、工艺改变、通风措施、管理性控制等,

4.2.3.3作业人员特性

评估作业人员的生理特征与健康特性、劳动强度、舒适性及其他特性。

4.2.4评估结论

根据危害评估的结果判断是否需要选择化学防护服:

a)评估确认作业环境中化学物质无皮肤危害时,不必选择化学防护服;

b)评估确认作业环境中化学物质有皮肤危害,其浓度虽低于职业接触限值但存在危害性症状

时,应根据4.3规定的原则选择化学防护服;

c)评估确认作业环境中化学物质有皮肤危害,其浓度高于职业接触限值吋,应根据4.3规定的原

则选择化学防护服。

4.3化学防护服的选择

4.3.1根据化学物质状态选择

4.3.1.1气体及蒸气防护

对以气体及蒸气状态存在于作业环境空气中的化学物质的防护,可选择气密型和非气密型化学防

护服。选择原则如下:

a)对未知化学物质气体及蒸气的防护,宜选择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

b)作业环境空气中的化学物质浓度高于IDLH浓度时,宜选择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

c)作业环境空气中的化学物质浓度低于IDLH浓度吋,宜选择非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O

4.3.1.2液体防护

对作业环境液体化学物质的防护可选择气密型、非气密型和液密型化学防护服。选择原则如下:

a)对易挥发的液体化学物质,应按照4.3.1.1的原则选择化学防护服;

b)对无法判别压力高低的液体化学物质,宜选择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ET;

c)对较高压力的液体化学物质,宜选择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

d)对无压力或较低压力的液体化学物质,宜选择泼溅液密型化学防护服;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和非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也适用于4.3.1.2b)、c)和d);喷射液密型

化学防护服-ET也适用于4.3.1.2c)和d);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也适用于4.3.1.2d)。

4.3.1.3固体防护

对作业环境固体化学物质的防护可选择气密型、非气密型和液密型化学防护服。选择原则如下:

a)对易升华的固体化学物质,应按照4.3.1.1的原则选择化学防护服;

4

GB/T24536—2009

b)对其他固体化学物质,宜选择液密型化学防护服;

c)对有摄入性危害的固体化学物质,宜选择颗粒物防护服;

d)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和非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也适用于4.3.1.3b);液密型化学防护服

也适用于4.3.1.3c)0

注:固体化学物质不包括漂浮在空气中的固态颗粒物。

4.3.1.4颗粒物防护

对作业场所颗粒物的防护可选择颗粒物防护服,以及气密型、非气密型和液密型化学防护服。选择

原则如下:

a)对易挥发和易升华颗粒物,应按照4.3.1.1的原则选择化学防护服;

b)对未知的颗粒物的防护,宜选择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

c)对不易挥发的高毒性颗粒物,宜选择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危害程度较低吋也可选择非气密

型化学防护服-ET;

d)对不易挥发的雾状液体,宜选择液密型化学防护服;

)对固体粉尘(包括非毒性漆雾),宜选择颗粒物防护服。

4.3.1.5不同状态的有害化学物质的同时防护

若作业环境中同时存在不同状态的有害化学物质,应按照最优防护的原则选择化学防护服,即所选

择的化学防护服应尽可能对作业环境中所有有害因素提供防护。

4.3.2根据化学防护服等级选择

4.3.2.1化学防护服防护性能级别

宜选择所需化学防护服类别中性能等级较高的防护服。

注:化学防护服防护性能级别见GB24539。

4.3.2.2多次性使用和有限次使用化学防护服

多次性使用的化学防护服的选择原则如下:

a)经常性的暴露于已知污染物;

b)具备有效的洗消方法;

c)多次穿着、暴露和洗消不会影响化学防护服性能。

注1:多次性使用的化学防护服洗消处理后应进行评估,确认可以握供右效防护才可再次使用。

注2:化学防护服使用者需白行判断服装被污染的程度以及洗消的可靠性。

有限次使用的化学防护服的选择原则如下:

a)未知的暴露环境;

b)没有建立有效的洗消方法;

c)洗消结果有效,但有可能危及化学防护服的防护性能或耐久性。

4.3.3根据作业环境选择

在符合本标准4.3.1和4.3.2规定的基础上,还应考虑以下情况:

a)在不允许有静电的作业环境中,所选择的化学防护服应附加有防静电功能;

b)在可燃、易燃或有火源的作业环境中,所选择的化学防护服应附加有相应的功能;

c)在高温或低温作业环境中,所选择的化学防护服应具有相应的环境适应性;

d)在可能存在物理危害(如:切割、刺穿、高磨损等)的作业环境中,所选择的化学防护服宜附加

有相应的防护功能;

)结合作业环境的特点,宜选择具有警示性的化学防护服。

4.3.4根据作业人员生理需求选择

在符合4.3.1、4.3.2和4.3.3规定的基础上,还应考虑作业人员的生理需求:

a)舒适性

5

GB/T24536—2009

在确定化学防护服的防护性能和物理性能符合预期要求后,还应充分考虑对人员舒适性的影

响。如:重量轻、质地柔软的化学防护服对人员作业能力的限制小;热负荷较低的化学防护服

具有较高的舒适性,附加有降温功能的化学防护服可以降低人员的热负荷等。

b)适体性

选择的化学防护服号型应适合使用者的体征,以保证穿着的舒适性和防护的可靠性。

4.4使用效果评估

使用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评估化学防护服在实际作业环境中的使用效果,确认选择的化学防护

服适用于作业环境。若化学防护服不能满足作业环境的要求,应重新选择化学防护服。

4.5化学防护服选择流程

化学防护服的选择流程参见图10

化学防护服选择示例参见附录C。

A

图1化学防护服选择流程图

6

GB/T24536—2009

5化学防护服的使用

5.1总则

5.1.1任何化学防护服的防护功能都是有限的,使用者应了解化学防护服的局限性,

5.1.2使用任何一种化学防护服都应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并严格按要求使用。

5.1.3应向所有使用者提供化学防护服和与之配套的其他个体防护装备使用方法培训。

5.1.4使用前应检查化学防护服的完整性以及与之配套的其他个体防护装备的匹配性等,在确认化学

防护服和与之配套的其他个体防护装备完好后方可使用。

5.1.5进入化学污染环境前,应先穿好化学防护服及配套个体防护装备;污染环境中作业人员,应始终

穿着化学防护服及配套个体防护装备。

5.1.6化学防护服被化学物质持续污染时,必须在其规定的防护性能(标准透过吋间)内更换。

5.1.7若化学防护服在某种作业环境中迅速失效,如使用人员在使用中出现皮肤瘙痒、刺痛等危害症

状时,应停止使用并重新评估所选化学防护服的适用性。

5.1.8应对所有化学防护服的使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

5.1.9在使用化学防护服前,应确保其他必要的辅助系统(如:供气设备、洗消设备等)准备就绪。

5.2使用要求

5.2.1应有完善的化学防护服发放管理制度及使用前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及要求见5.3。

5.2.2应按要求向使用者及辅助人员准确发放化学防护服,并进行培训。

5.2.3化学防护服应按要求进行穿脱和安全使用。

5.2.4在使用化学防护服的过程中,使用者不应进入不必防护的区域,不应吸烟、饮食、化妆、去卫生

间等。

5.2.5为减少交叉污染,化学防护服应按规定脱除,必要吋可有辅助人员帮忙。下述方法可有效地阻

止污染物的扩散:

a)在要求洗消吋,应先洗消再脱除化学防护服;

b)脱除化学防护服时,宜使内面翻外,减少污染物的扩散;

0脱除受污染的化学防护服时,宜最后脱除呼吸防护用品。

注:交叉污染包括人员之间、装备之间以及装备与普通工作服之间等发生的交叉污染。

5.2.6受污染的化学防护服脱除后,需洗消的应按要求的方法进行及吋洗消,未进行充分洗消的应置

于具有警示性的指定区域,宜密闭存放。

5.2.7有限次使用的化学防护服已被污染时应该被弃用。

5.2.8需废弃的化学防护服的处理应符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方面的要求。

5.2.9污染物会影响多次性使用的化学防护服的防护性能,快速有效地清洁污染物能延长其再使用寿

命或次数。多次性使用的化学防护服经洗消处理后,需对其进行评估,在确保安全后方可再次使用。

5.2.10进行高劳动强度、高热负荷工作吋,应规定最长的工作吋间和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若不能满

足这些要求,宜选用长管供气及降温系统,以适当延长作业时间。

5.3培训

化学防护服的功效取决于使用者对产品信息的掌握和正确使用。应结合产品信息和作业环境特

点,对化学防护服使用者、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如:辅助人员、维护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

括使用方法、洗消方法、对化学防护服缺陷及污染情况的识别、维护方法等。培训应强调安全地穿脱和

使用的方法。使用时应避免化学防护服的物理机械损坏。培训应制度化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所有培训

应有书面记录,培训内容应适时更新。

培训后人员应至少具有以下知识:

a)作业环境中化学危害的性质、程度以及对健康的影响(包括皮肤影响);

7

GB/T24536—2009

b)对作业环境釆取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后的剩余风险的说明;

c)化学防护服的抗化学物质渗透、穿透的概念;

d)化学防护服的使用目的、功能、使用方法、局限性;

)在用于其他作业环境吋所用化学防护服的适应性和局限性;

f)化学防护服的检查(包括日常检查、穿着前检查和穿着状态检查等),检查规定见5.4;

g)化学防护服使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h)化学防护服在工作状态下的穿脱演示;

D穿着化学防护服吋对个人卫生的特别要求以及相应训练;

J)医学监控和所处环境危害评估的必要性;

k)受到危害的症状以及热负荷对人员的影响,预防性医疗措施和异常反应时的急救方法;

l)化学防护服不能再提供有效防护的警示性信息,包括手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异常变化,如变红、

肿胀、烧灼感、眩晕、头痛、恶心等;

m)如何避免对化学防护服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n)化学防护服的维护和储存;

o)化学防护服的可使用吋间、洗消方法和安全性评估方法。

5.4检查

5.4.1验收检查

化学防护服采购验收吋,验收人员应对产品的外观质量和标识性能的适宜性进行严格检查。

5.4.2储存中检查

对储存中的化学防护服,应检查与6.4规定要求的符合性。

5.4.3使用检查

5.4.3.1穿着前检查

每次使用化学防护服吋,使用者应检查它的完好性.

检查部位包括面料、视窗、手套、靴套、接缝、闭合处等;检查内容包括裂纹、划痕、破洞、部件故障等。

对于全包覆式防护服还应检查它的气密性及液密性。

5.4.3.2穿着状态检查

化学防护服穿着完毕后,检查人员或不同穿着人员之间要对化学防护服穿着状态进行检查。检查

部位包括面料、视窗、手套、靴套、接缝、闭合处等;检查内容包括服装是否有破损、服装穿着状态是否良

好等,如:拉链闭合完好、门襟叠合平整等。

6化学防护服的维护

6.1总则

化学防护服的维护是为了保持化学防护服系统处于可靠状态。管理人员应按照产品使用与维护说

明书的要求对化学防护服进行维护。

6.2修理

化学防护服的修理包括对裂纹、划痕、破洞、部件故障等的修理。

修理后的化学防护服应满足GB24539的相关要求。

6.3洗消

6.3.1受污染的化学防护服应及时洗消。化学物质接触化学防护服后,非渗透性的化学物质会附着在

化学防护服表面形成表面污染物,影响化学防护服的防护性能;渗透性的化学物质能进入化学防护服内

部,降低化学防护服性能并引起皮肤危害。

6.3.2对洗消污水及洗消剂的处理应符合相关环保规定。

6.3.3化学防护服洗消吋,洗消人员应确认化学防护服上存在的化学污染物及其相应危害。

8

GB/T24536—2009

6.3.4生产商和供应商应提供化学防护服的洗消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洗消(如:洗消方法、设备、清洁

剂、温度、禁忌等)、干燥(如:干燥方法、温度、禁忌等)、洗消后物理性能或其他性能的改变、洗消后检验

和测试方法。

6.3.5洗消后的化学防护服应满足GB24539的相关要求。

6.4储存

化学防护服应储存在避光、温度适宜、通风合适的环境中,应与化学物质隔离储存。

已使用过的化学防护服应与未使用的化学防护服分别储存。

生产商或供应商应提供化学防护服的日常以及使用前后的正确储存方法。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应按照生产商或供应商提供的信息,在储存过程中定期对化学防护服进行检查。

9

GB/T24536—200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通过皮肤接触或吸收对人体产生危害的部分化学物质

表A.1中物质代表能通过皮肤接触或吸收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化学物质。表A.1中所列物质不代

表通过皮肤接触或吸收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所有化学物质,未列于表中的其他化学物质也可能需要个体

防护装备进行防护。

表A.1列出的化学物质是由OSHA或ACGIH确定的。

表A.1通过皮肤接触或吸收对人体产生危害的部分化学物质

化学物名称

序号危害

中文名英文名

11,1,2,2-四氯乙烷1,1,2,2-tetrachloroethan有毒;肝;中枢神经系统;基因信息号

21,1,2-三氯乙烷1,1,2-trichloroethan有害;中枢神经系统;肝

31,1-二甲基曲1,1-dimethylhydrazin刺激性;肿瘤;

41,3-二氯丙烯1,3-dichloropropen刺激性

51,4-二氯-2-丁烯1,4-dichloro-2-buten癌;刺激性

62,4,6-三硝基甲苯(TNT)2,4,6-trinitrotoluen刺激性、肝;血液

72-丁氧基乙醇(EGBE)2-butoxyethanol刺激性;中枢神经系统

82-氯丙酸2-chloropropionicacid刺激性;生殖系统

92-二乙氨基乙醇2-diethylaminoethanol刺激性;中枢神经系统

2-ethoxyethanol(cellosolvac­

102-乙氧基乙醇(乙酸溶纤剂)生殖系统

tate)

112-甲氧基乙醇2-methoxyethanol生殖系统

122-甲氧基乙酸乙酯2-methoxyethylacetat生殖系统

132-二丁氨基乙醇2-dibutylaminoethanol生殖系统

142-N-二丁基氨基乙醇2-N-dibutylaminoethanol刺激性;类胆碱功能

153,3-二氯联苯胺3,3-dichlorobenzidin刺激性;皮炎

16内-酮氤醇Acetoncyanohydrin中枢神经系统;缺氧症

17丙烯醛Acrolein高毒;刺激性;肺水肿

18丙烯酰胺Acrylamid有害;中枢神经系统;皮炎

19丙烯酸Acrylicacid有毒;腐蚀性;刺激性;生殖系统

20丙烯睛Acrylonitril有毒;癌;

21己二睛Adiponitril有害;肺

22艾氏剂Aldrin肝

23烯丙醇Allylalcohol高毒;刺激性

24仝氟辛酸鞍Ammoniumperfluorooctanoat肝

25苯胺Anilin有毒;缺氧症

10

GB/T24536—2009

表A.1(续)

化学物名称

序号危害

中文名英文名

26对茴香胺Anisidin缺氧症

27甲基谷硫磷Azinphos-methyl有毒;类胆碱功能

28苯Benzen有毒;癌;

29联苯胺Benzidin癌

30三氯甲苯Benzotrichlorid刺激性;癌

31三漠甲烷(漠仿)Bromoform刺激性;肝

32丁醇Butanol有害;刺激性;耳毒性;视觉

33丁胺Butylamin腐蚀性有害;刺激性

34丁基苯酚Butylphenol刺激性

35敌菌丹Captafol皮炎;敏活化

36二硫化碳Carbondisulfid有毒;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病

37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有毒;肝;癌

38邻苯二酚Catechol刺激性;中枢神经系统;皮炎

39氯丹Chlordan有毒;癫痫;肝

40氯化狡烯Chlorinatedcamphen癫痫;肝

41氯乙酰氯Chloroacetylchlorid有毒;腐蚀性;刺激性;肺

42氯化联苯Chlorodiphenyl刺激性;氯座疮;肝

43氯丁二烯Chloropren有害;刺激性;中枢神经系统;肝;血液

44毒死!Wchlorpyr讦os类胆碱功能

45甲酚Cresol有毒;腐蚀性;皮炎;刺激性;中枢神经系统

46巴豆醛Crotonaldehyd刺激性

47异丙苯Cumen有害;刺激性;中枢神经系统

48氤化物Cyanides

49环己醇Cyclohexancl有害;刺激性;中枢神经系统

50环己酮cyclohexanon有害;刺激性;肝

51三次甲基三硝基胺Cyclonit刺激性;中枢神经系统;肝;血液

52癸硼烷Decaboran中枢神经系统;肺功能

53内吸磷Demeton类胆碱功能

54二嗪农Diazinon类胆碱功能

55磷酸二丁基苯酯Dibutylphenylphosphat刺激;类胆碱功能

56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DDT)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

57二氯乙瞇Dichloroethylether有毒;癌;刺激性;肺

58敌敌畏Dichlorvos类胆碱功能

59百治磷Dicrotophos类胆碱功能

11

GB/T24536—2009

表A.1(续)

化学物名称

序号危害

中文名英文名

60狄氏剂Dieldrin肝;中枢神经系统

61二乙醇胺Diethanolamin刺激性;肝;肾;血液

62二乙胺Diethylamin腐蚀性有害;刺激性

63二乙撑三胺Diethylentriamin刺激性;敏活化

64二异丙胺Diisopropylamin有害;敏活化、视力、刺激性

65二甲基乙酰胺Dimethylacetamid有害;生殖系统;肝

66硫酸二甲酯Dimethylsulfat刺激性

67二甲基苯胺Dimethylanijn有毒;缺氧症;神经毒素

68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有害;肝

69二硝基苯Dinitrobenzen缺氧症

70二硝基邻甲酚Dinitro-o-cresol代谢失常

71二硝基甲苯Dinitrotoluen有毒;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缺氧症;肝

72二噁烷Dioxan有害;刺激性;肝;肾

73二丙二醇甲瞇Dipropylenglycolmethylether刺激性;中枢神经系统

74异狄氏剂Endrin中枢神经系统;肝

75表氯醇(环氧氯丙烷)Epichlorohydrin有毒;癌;刺激性;肝;肾

76苯硫磷EPN类胆碱功能

77丙烯酸乙酯Ethylacrylat有害;刺激性;敏活化

高毒;刺激性;肝;肾;基因信息号;心血管

78氯乙醇Ethylenchlorohydrin

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79乙二醇二硝酸酯Ethylenglycoldinitrat心血管系统

80乙基吗咻Ethylmorpholin刺激性;视觉

81甲醛Formaldehyd敏活化;癌

82糠醛Furfural有毒;刺激性

83糠醇Furfurylalcohol有毒;刺激性

84七氯Heptachlor中枢神经系统;肝;血液

85六氯乙烷Hexachloroethan刺激性;肝;肾

86六氯蔡Hexachloronaphthalen肝;氯座疮

87六氟丙酮Hexafluoroaceton生殖系统;肾

88Hydrazin有毒;腐蚀性;癌;刺激性;肝

高毒;中枢神经系统;刺激性;缺氧症;肺;

89氤化氢Hydrogencyanid

甲状腺

90异辛醇Isooctylalcchol刺激性

91异佛尔酮二异氤酸酯Isophorondiisocyanat有毒;皮炎;肺气肿;敏活化

12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