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T 187-2003 燃气蒸箱
CJ/T 187-2003 Gas steaming oven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热流量小于80 kW的燃气蒸箱。
发布历史
-
2002年12月
-
2013年04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新丽厨房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市华威锅炉有限责任公司
- 起草人:
- 闫亮、陈力生、霍世忠、陈锦华
- 出版信息:
- 页数:24页 | 字数:3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如果您需要更多资料可以到网站
/qwzhang1进行搜索您所需资料后即可免费
阅读。如果你购买的文档存在缺页、字迹模糊、乱码等情
况,请大家通过论坛消息与我联系,或者留下您的联系方
式。
CJ/T187-2003
月IJ舀
本标准参照了欧共体标准BSEN203.1-1995《大型燃气加热设备》第一部分:安全要求、第二部
分:合理利用能源的部分内容制定。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燃气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新丽厨房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市华威锅炉有限责任公
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闰亮、陈力生、霍世忠、陈锦华。
CUT187-2003
燃气蒸箱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气蒸箱的术语、符号、分类、基本参数、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
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热流量小于80kW的燃气蒸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几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丁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768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最表面的简易法
GB4706.1-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5013.4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揽第四部分:软线和软电缆
GB5023.3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三部分:固定布线用无护套
电缆
GB6932-2001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
GB/T7306.1550密封管螺纹第1部分:圆柱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
GB/T7306.2550密封管螺纹第2部分:圆锥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
GB/T730755’非密封管螺纹
GB/T13611城市燃气分类
GB/T15482产品质量监督小总体计数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3术语和定义
件,
J
.
燃气蒸箱gassteamingoven
以燃气为能源加热的饱和蒸气蒸制食品的器具(以下简称蒸箱)。
﹄乃
j‘
呀
一级烟道elementaryflue
蒸箱出厂时预留的排烟道。
3.3
间接排烟式indirectventsmoke
蒸箱工作时所需空气取自室内,燃烧后的烟气经室内的排烟装置排至室外。此种排烟方式需要室
内空气流通。
3.4
烟道排烟式flueventsmoke
蒸箱工作时所需空气取自室内,燃烧后的烟气经烟道排至室外。
CJ/T187-2003
4标准必要性评定
4.1标准化项目的目的和用途
4.1.1促进贸易
4.1.2保护环境
4.1.3改善安全和健康。
4.2实施标准的可行性
4.2.1实施标准可促进新技术的发展
4.2.2实施标准可改善安全性并降低成本。
5设计与结构要求
5.1通用结构
5.1.1燃烧器、喷嘴、点火装置的相互位置应准确,固定牢固
5.1.2蒸箱应设置观火孔
5.1.3封闭型炉膛和烟道应设置防爆泄压机构。
5.1.4蒸箱应设置常明火或熄火保护装置。在燃气电磁阀前必须设置手动快速切断阀
5.1.5常明火燃烧器系统供气管内径不得小于2mm,其结构应能防止被异物堵塞口
5.1.6蒸箱所有可运动零部件应动作灵活,不得影响使用
5.1.7燃气管路系统上的阀门、配件连接处均应有良好的密封措施。密封材料和阀门用的润滑剂应耐
燃气
5.1.8蒸箱燃气人口接头和水人口接头的管螺纹应符合GB/T7306.1,GB/T7306.2和GB/T7307
的要求,其与地面净高度不小于200mm.
5.1.9燃气阀门应带限位结构,并有明显的“开,,’’关”标志。当有多个阀门时,应加易于识别的标示。
5.1.10燃烧器应易于更换、清扫和维修,在运行中不得有影响使用的变形。
5.1.11蒸箱燃烧器的调风装置的旋钮或手柄应设置在便于操作的部位。调风装置在正常使用的情况
下不应自行滑动
5.1.12间接排烟式蒸箱排烟口的高度应超过蒸箱顶面
5.1.13蒸箱宜设有液位控制装置或操作者可看到的水位计,其位置应在溢流口以下至少75mm的
地方。
5.1.14蒸箱应设置自动补水装置,该装置应动作灵活。
5.1.巧蒸箱排气孔应有防止堵塞的保护措施。排气孔排出的蒸气应是可见的,且不应排放到烟道中
5.1.16烟道式蒸箱的烟道应有足够的排烟能力,室外的烟道出口应设置风帽,并应能防止雨雪灌人,
其高度应高于建筑物的正压区。烟道除排烟口外,其余部位不得有烟气溢出。
5.2电气结构
5.2.1用试验指检验外壳开孔时,试验指不应接触带电部件和转动部件
5.2.2电源软线插座如装在蒸箱外壳上应加防水措施,应在插座或插座安装处有警示标志并永久性标
明其额定值。
5.2.3蒸箱在正常使用状态时,水不能浸到带电部位上,也不能由外部软线连接处浸人到器件内。蒸
箱带电部位和电机的距离应大于5cma
5.2.4标志
电源插头和电源线等电气部件应有“CCU,认证标志
蒸箱内部的接地线端子和电源软线插头的接地端应有永久性标志。工类电器的电源软线中
应有一根绿/黄双色接地线
CJ/T187-2003
直接使用交流电源的点火器应有明显的永久性警告标志。
5.2.5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人可能触及的转动部件,应装有防护网或保护罩
5.2.6直接使用交流电源的蒸箱应设置过流保护装置
5.2.7蒸箱的防触电等级和防水等级
蒸箱的防触电等级是Z类。
蒸箱的防水等级为普通型。
5.3外观要求
蒸箱外壳应平整、匀称,表面应无明显缺陷和划痕
6技术要求
蒸箱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
表,技术要求
项目性能试验方法
从燃气人口至燃烧器前阀门7.5kPa压力下,漏气量应小于0.07L/,h
气密性A6
从燃烧器前阀门到燃烧器火孔1.5P,、下点燃无漏气
自动补水装置及自动补水装置前的管路在。.5MPa压力下稳定5min不泄漏
供水系统
蒸箱锅底
实测热流量与额定热流量偏差不大于
热流量准确度八.8
士卫0%
点燃一处火孔后,火焰应在4s内传遍所有
火焰传递
火孔月.无爆燃
火焰状态应清晰、均匀,无黄焰无黑烟
嫩一1AOAgW}#一一一0;k.}c一一7A,WMk136RTri4MAfor
烧一OT,T0craf't!4A4Y1M'A10[IkA,NIF1A,IAM95燃或
A9
一非鼓风式镇邸dB(A)
工燃烧噪声
鼓风式镇85dB(A)
况非鼓风式钱85dB(A)
蕊85dB(A)
千烟气中CO(a=1)}间接排烟式<0.1000
烟道排烟式<O.20%
开阀时间45s以内
热电偶方式
熄火闭阀时间60s以内
保护10、以内点燃民无爆燃,如不能点燃燃烧A、I0
开阀时间
装置器.应及时关闭憋气阀门
】。5内关闭阀门
热效率弃40,"0A.11
蒸箱内蒸气压力15Pa--50PaA.12
水烧沸时间毛45.-A.13
Q/T187-2003
表1(续)
项目性能试验方法
连续启动10次,其点燃次数不得少于8次,
点火率A.14
且不得有2次连续失效,无爆燃
耐电压强度1250V不击穿、不闪络
绝缘性能>ZMn
符合GS5023.3或GB5013.4的要求,其截凡15
电碱引线面积应大于1mm',且电线不能用于温度大
于7。℃的部位
金属材料不大于室温加35K
旋钮的表面温度
陶瓷材料不大于室温加45K
表金属材料不大于室温加80K
面蒸箱壳体的表面温度
陶瓷材料不大于室温加95KA.16
温
升燃气接头的表面温度不大于室温加20K
千电池的表面温度不大于室温加20K
电点火器及导线的表面温度不大于室温加50K
姗气阀门12000次,符合气密性要求且功能正常
耐久
性能点火装置
试验熄火保护装置100。次,符合性能要求
7标志
每台蒸箱均应在明显位置安装铭牌及安全注意事项标识:
71铭牌
a)产品标准号、许可证号;
b)蒸箱的名称和型号;
c)使用燃气种类;
d)燃气额定压力;
e)额定热流量;
f)原产地、生产厂名称;
9)制造年、月或代号
72安全注意事项标识
蒸箱应有以下警告标识:“本灶应按照规范要求安装在通风良好的位置。使用前应详细阅读安装使
用说明书”。
8包装、运输、储存
81包装
8.1.1包装箱应牢固,便于运输,箱体外面应标明产品名称、型号、燃气种类、重量和出厂日期。应有
“小心轻放、请勿倒置、防潮、防震”等字样。
8.1.2包装箱内应有产品清单、合格证和安装使用说明书。
8.1.3包装、储运图示应符合GB/T191的规定。
CI/T187-2003
8.2运输
8.2.1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剧烈震动、挤压、雨淋及化学物品的侵蚀。
8.2.2搬运时严禁滚动和抛掷。
8.3储存
8.3.1储存仓库里应干燥通风,周围无腐蚀性气体。
8.3.2单层码放、不得堆放、损坏。
8.4产品使用说明书
蒸箱使用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a)燃气种类、燃气额定压力、额定热流量;
b)外形尺寸、有效容积、气、水管接口规格;
c)使用及调节方法;
d)维护保养方法和安全使用规定;
e)维修及联系事项。
CJ/T187-200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试验方法
Al实验室条件
A.1.1实验室温度应为20℃士150C,在每次试验过程中室温波动应小于士5℃室温的测定方法是在
距蒸箱1.5m的正前方、左方、右方,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与蒸箱燃烧器大致等高的位置。取三处测
量温度的平均值即为室温
A.1.2实验室通风良好,室内无影响燃烧的气流,空气中的一氧化碳体积分数应小于0.002%,二氧化
碳体积分数应小于。.2%
A.2检验用燃气
A.2.1试验用燃气种类按GB/T13611所规定的燃气,试验用燃气的种类及代号可按表A.1的规定
采用,
在试验过程中燃气的华白数变化不应大于士20a
A.2.2GB/T13611以外燃气的蒸箱的试验采用产品设计的燃气。
表A.1试验用燃气的种类及代号
代号{试验用燃气
0基准气
1黄焰界限气
2回火界限气
3离焰界限气
A,2.3试验用燃气压力及代号应符合表A.2的规定
表A.2试验用燃气的压力及代号
试验用燃气压力/Pa
代号
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人工煤气(5R,6R,7R)
(19Y,20Y,22Y)(10T,12T,13T天然气(4T,6T)
1.(最高压力)3300600030001500
2.(额定压力)2800500020001000
3.低压力)230040001000500
A.2.4试验用燃气一试验用燃气压力
例;0-1表示基准气一最高压力
A.3检验用仪器设备
A.3.1检验用仪器设备可按表A.3规定采用,也可采用具有同等可靠性和精度的仪器和设备
CJ/T187-2003
表A.3检验用仪器和设备
检测项目仪器设备名称规格最小分度或簸小检出量
室温温度计0-50℃0.5℃
燃气温度温度计0--500C0.S℃
水温温度计0-100'C0,2C
气密性气体检漏仪
表面温度表面温度计0-250'C2.00C
动槽式水银气压计
大气压力定槽式水银气压计81kPa-107kPa0.1kPa
空盒式气压计
燃气压力U型压力计0.10000Pai0Pa
湿式气体流量计2m'/h
燃气流量干式气体流量计0c'0m'/h:.:;
燃气热值水流式热值仪
燃气密度气体密度计
气相色谱仪或吸收式气体
燃气成分
分析仪
}
热磁仪、红外仪或燃烧效率
氧0^-21%0.1
测定仪
一氧化碳红外仪、色谱仪0^0.2%<0.001
{
二氧化碳红外仪或气体分析仪0^-15%0.01%`o
噪声声级计40dB(A)一120dB(A)0.5dB
时间秒表0.1s
补偿式微压计
蒸气压力1Pa
或倾斜式微压计
0-10kg
水量台秤0--50kg550gg
{
绝缘电阻兆欧表
0^500Mn
电气强度耐电振强度试验仪
A.3.2所用仪器设备均应按有关规定校正。
CJ/T187-2003
A.4蒸箱试验状态
使用基准气,在额定压力下调节风门,使燃烧器火焰处于最佳状态,然后将风门固定,各项性能实验
时,不能再调风门。
A.5结构、尺寸及外观检验
A.5.1外观和结构检验
A.5.1.1用测量工具检查蒸箱的结构、尺寸、安装位置。
A.5.1.2检查蒸箱的燃气阀门、常明火燃烧器、电点火装置、燃烧器、调风装置、熄火保护装置等部件
的安装位置是否准确,操作是否灵活。
A.5.2电气结构检验
A.5.2.1试验指检验
用GB4706.1-1998中图A.1规定的试验指对蒸箱外壳开孔进行防触电试验,具体试验按
GB4706.1-1998中的第8章进行时,加在试验指上的力为20N,试验指不应接触带电部件和转动
部件。
A.52.2电源引线标志检验
目测法检验蒸箱外壳上的电源插头、插座,是否符合5.2.2的要求
A.5.2.3防水浸入性能检验
目测法检验蒸箱带电部位和电机,其位置及引线方式是否符合5.23的要求。
A.5.2.4标志检验
目测法检验蒸箱各引线端子、电源零线端的标志,是否符合5.2.4的要求。
A.5.2.5防护性能检验
目测法检验蒸箱鼓风机等可转动部件,其设置是否符合52.5的要求,
A.5.2.6过流保护装置
目测是否符合5.2.6的要求。
A.6燃气管路系统气密性检验
A.6.1从燃气进口至燃气阀门处(阀门处于关闭位置)通人7.5kPa压力的空气或惰性气体,稳压
1min,用气体检漏仪测出燃气系统漏气量,并换算成。0C,101.3kPa标准状态下的漏气量。
A.6.2在0-1试验气条件下,点燃全部燃烧器,用检漏液检查燃气阀门后至燃烧器火孔前管路是否有
漏气现象
A.7供水系统的检验
A.7.1试验用水的水温应接近室温。
A.7.2开启进水阀,关闭出水阀,从进水接头通入冷水,人为将压力升高至0.5MPa,持续5min,目测
是否有漏水现象p
A.7.3蒸箱的锅体在装满水后,目测是否有漏水现象。
A.8热流t准确度的检验
按GB6932-2001中表13的规定试验计算
A.9燃烧工况的检验
A.9.蒸箱燃烧工况试验项目和试验气条件应符合表A.4的规定。
(J/T187一2003
表A4燃烧工况试验项目和试验气条件
试验项目试验气条件
火焰传递3一2
熄火3一1,3一3
离焰3一1
火焰状态0一2
回火2一3
燃烧噪声0一1
熄火噪声0一2
一氧化碳含量0一2
黄焰1一1
黑烟1一1
{{熄火}3一1,3一3
干
常明火燃烧器回火23
离焰3一1
A.9.2火焰传递的检验
用秒表测定从点燃燃烧器的一处火孔至火焰传遍所有火孔的时间,且无爆燃现象。
A日.3火焰状态的检验
A931点燃嫩烧器,燃烧51而。后目测火焰是否清晰、均匀,观察有无黄焰、黑烟现象。
A94主火燃烧器火焰稳定性的检验
A94.1离焰
冷态点燃主火燃烧器巧5后,目测单个燃烧器离焰火孔数大于功环即为离焰。
A,9.4.2回火
主火燃烧器点燃02mni后,目测火焰是否回火
A943熄火
主火燃烧器点燃15。后,目测每个火孔是否都有火焰。
Ag.5常明火燃烧器火焰稳定性的检验
A.9.51蒸箱点燃巧。in后,关闭主火燃烧器,目测常明火燃烧器单独燃烧时火焰是否有回火、熄火、
离焰现象。
A,9,5.2分别检验主燃烧器在点燃和熄灭时,常明火燃烧器是否熄灭
Ag.6噪声的检验
在本底噪声小于40dB(A)的环境中,待燃烧器燃烧稳定后,关闭观火孔,在距蒸箱正面水平距离
lm.高1.sm的位置上,用声级计测定燃烧噪声,采取A计权,读取最大值。燃烧15mm后,快速关闭
燃烧器,在同一位置上采用声级计的快速挡检验熄火噪音。测定的最大值应加sdB作为熄火噪声
注:试验环境本底噪声应小于4odB否则按GB了T3768有关规定修正
A,97烟气中CO含量的检验
A.9.7.1点燃主火燃烧器,运行15mi。后用取样管取样,所取烟气中氧含量不大于41%。在抽取烟
气样的同时应测定室内空气中的CO含量。
9
口/T187-2003
A.9.7.2烟气取样管按图A.1、图A.2制作,l,,l:的尺寸取决于排烟口的大小
图A.1丁字型取样器
图A.2+字型取样器
A.9.7.3烟气取样点距离烟道口100mm处,取样时必须注意要有代表性。取样位置如图A.3所示
Q/T187-2003
取样器
图A.3取样位置
A.9.7.4分析同一气样中的O:含量和c0含量,用式(A.1)计算过剩空气系数a=1时的c0含量。
Tco'一代(势/20.9)
叭o(A.飞)
1一".o'/20.9
式中:
Roe-,—过剩空气系数a=1时烟气中CO体积分数,%;
Ao'-烟气中CO体积分数,%:
笋m'-室内空气中c0体积分数,%;
P(o2'-烟气中的O。体积分数,%;
20.9-室内空气中正常O:体积分数,%。
A.10熄火保护装置的检验
A.10.1热电式熄火保护装置
A.10.1.1在。一2试验气条件下,使蒸箱正常运行,然后停止运行,待冷却至接近室温后,重新点火.用
秒表测定从小火燃烧器点燃到电磁阀开启的时间
A.10.1.2在0-2试验气条件下,使蒸箱运行20min后,关闭燃气阀,用秒表测定从火焰熄灭到电磁阀
关闭的时间
A.10.2自动熄火装置
A.10.2.1对直接点燃主燃烧器的点火器,从点火器产生电火花到主燃烧器未点燃,主燃烧器电磁阀
关闭的时间间隔
对点燃小火燃烧器的点火器,从点火器产生电火花到小火燃烧器未被点燃,小火燃烧器电磁阀关闭
的时间间隔
A.10.2.2在0-2试验气条件下,在蒸箱运行20min后,切断燃气供给,测定从主燃烧器火焰熄灭到主
燃烧器电磁阀关闭的时间间隔
A.11热效率的检验
州1.检验用锅即蒸箱箱体锅,往锅里加满水(溢流管下),取出25%的水量,所剩水量即为试验用
水量
CI/T187-2003
A.11.2在0-2试验气条件下点燃燃烧器,温度计由锅中心插人水深1/2处,将箱门关严紧锁,水初温
取室温加50C,水终温取初温加45Go热效率按式A.2计算:
、一45V""G(:,"cX只272373-{tRX只_P,}n_-1-I0P1.g3-P}X100··,···一·(A.2,
式中:
,-一蒸箱的热效率%;
。-一水的比热容,0.0042MJ/(kg"0C);
G—加热的水量,kg;
V-实测燃气流量,m';
Q-一燃气低热值,M1/Nm';
45一一水的温升值,℃;
t,—通过燃气流量计的燃气温度,℃;
尸。。一一试验时的大气压力.kPa;
Px蒸箱灶前燃气压力,kPa;
P.温度为t}℃时的饱和水蒸汽压力k·Paa
A.11.3热效率检验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两次,连续两次热效率之差不大干两次热效率平均值的5%时,
此平均值即为实测热效率若两次热效率之差大于两次热效率平均值的5%时,应再重复检验,直至合
格为止
A.12蒸箱内蒸气压力的检验
A.12.1往锅里加满水(溢流管下).取出25%的水量(水温>lo0C),将箱门关严紧锁。把一定长度内
径为向m。铜管的一端插人蒸箱的排汽17内,管的头部应在箱顶下部100mm处,将管的另一端用橡
皮管与微压计连接
A.12.2在0-2试验气条件下点燃燃烧器,观察微压计,直到压力不再上升时记下最高压力值
A.13水烧沸时间的检验
往锅里加满水(溢流管下),取出25%的水量,将箱门关严紧锁。水温为30℃时开始计时,直至将水
加热至沸腾.所消耗的时间为水烧沸时问
A.14点火率的检验
A_14.1使用干电池的点火器应调节电源电压为额定电压的70。使用交流电源的点火器调节电压
为额定电压的90%
A.14.2反复点火10次记录着火次数,有无连续两次不着火的情况,有无爆燃现象。
A.巧电气部件的检验
A.15.1耐电压强度的检验
蒸箱电源输人相线插头和风机外壳(或燃具外壳)之间用容量大于2000VA的耐压试验仪.试验
电压1250V、泄漏电流10mA,试验时间1min,检查是否产生破坏性的闪络或击穿
A.15.2绝缘电阻的检验
蒸箱电源输人相线插头和然具外壳之间用兆欧表施加500V电压,持续1min,检查其绝缘电
阻值
A.15.3电源引线的检验
检查蒸箱电源引线应符合表1的规定
CJ/T187-2003
A.16表面沮度的检验
在。一1试验气条件下,点燃全部燃烧器,蒸箱运行30min后,用表面温度计检验各部位的表面
温度。
A.17耐久性能检验
A.17.1然气阀门
以5-2。次/min的速率,按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连续开关12000次,检查气密性及使用功能
A.17.2点火装置
以520次/min的速率,按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连续点火12000次,检查点火性能。
A.17.3熄火保护装tI
在0-2试验气条件下,点燃燃烧器,加热热电偶1min,然后熄火,通空气冷却1min,使熄火保护装
置关闭为一次;连续操作1000次后,检查熄火保护装置性能
曰/T187-2003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检验规则
B.1检验分类
型式试验、出厂检验
B.2型式检验
B.21型式检验的时机
B.2.1.1新产品试制鉴定或老产品转厂定型鉴定。
B.2.1.2产品在结构、材料、工艺上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其性能。
B.2.1.3产品长期停产,恢复生产R,t
B.2.1.4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B.2.1.5合同中要求进行型式检验时。
B.2.2型式检验项目
项目为本标准中产品的全部性能、材料、结构要求,包括产品的标志、包装和产品使用说明书等。
B.2.3型式检验的判定原则
型式检验的全部项目均符合标准规定时,判定该型式检验合格。任何项目不合格时,需改进不合格
项目,重新复验,直至所有项目合格,判定该型式检验合格。
B.3出厂检验
B.3.1出厂抽查总体f和抽样方案
出厂检验按GB/T15482进行
B.3.1.1A类不合格项目
不通过判定数:r=1;
质量水平:Do=I;
总体量:N=15;
样本量:n=1e
样本有1项A类不合格项时为A类不合格品。
B.3.1.2B类不合格项目
不通过判定数:r=2;
质量水平:Do=4;
总体量:N=15;
样本量:二一2.
样本有I项B类不合格项时为B类不合格品。
B.3.2出厂检验不合格项目分类
不合格分类见表B.1.
CJ/T187-2003
表B卜1
CJ/Tl日7一2003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标准化项目标记
C.1燕箱的分类
燕箱可根据使用的燃气种类、燃烧方式和排烟方式进行分类。
c.11按使用的燃气种类可分为人工煤气蒸箱、天然气蒸箱和液化石油气蒸箱。
c.1.2按排烟方式可分为:间接排烟式蒸箱和烟道排烟式蒸箱。
c.2燕箱的型号
C.21燕箱的型号编制
C.2.1.1蒸箱代号用汉语拼音字母ZX表示。
C.212姗气类别用R代表人工煤气,T代表天然气,Y代表液化石油气.
C.213排烟方式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J代表间接排烟式,Y代表烟道排烟式。
C.2.1.4额定热流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CZ.1.5改型序号用汉语拼音字母A、B、C、D.··…表示。
C22型号表示
改型序号(第一次改型)
额定热流量(32kw)
燃气类别(天然气)
蒸箱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B/T 4121-2004 中间包用碱性涂料 2004-06-17
- LY/T 1235-1999 森林土壤缓效钾的测定 1999-07-15
- SJ/T 10339.8-1993 精冲模活动凸模式滚动导向模架 座入式中间导柱模架 1993-03-25
- QJ 1192-1987 高温硫化硅橡胶玻璃布技术条件 1987-06-18
- HB 2493-1989 定位压紧器 1989-05-13
- HG/T 3055-1988 胶乳海绵表观密度测定 1988-08-08
- HB 4415-1990 冷冲模四导柱钢模架下模座 1990-09-18
- JB/T 4208.18-1996 冷镦模具通用件顶料杆C型 1996-09-03
- SJ/T 10087.4-1991 彩色显象管玻璃主要原材料的化学分析方法 石灰石的化学分析方法 1991-04-08
- JB/T 3649.5-1994 电阻炉用耐火制品 氧化铝质隔热耐火制品 199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