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915-2020 水电站生态泄流设施改造技术导则

DB35/T 1915-2020 Ecological spillway facilities renovation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hydropower stations

福建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5/T 1915-2020
标准类型
福建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6-29
实施日期
2020-09-29
发布单位/组织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福建省水利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电站生态泄流设施改造目标和基本要求、最小下泄生态流量核定、生态泄流设施改造、生态泄流监控和运行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实施生态泄流设施建设与改造的水电站。其他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泄流设施的规划、设计及施工也可参照使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起草人:
林杨敏、邓文贵、陈继泉、罗佩、杨丽荣、韦传恩、卓文仁、徐伟伟、谢光球、王象链、李铭芳、欧逸敏、陈玉权。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7.140

P55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915—2020

水电站生态泄流设施改造技术导则

Technicalguidelinesonecologicaldischargeofhydropowerstations

2020-06-29发布2020-09-29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5/T1915—2020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生态泄流设施改造目标和基本要求....................................................2

5最小下泄生态流量核定..............................................................2

6生态泄流设施改造..................................................................3

7生态泄流监控......................................................................8

8运行管理.........................................................................10

参考文献.........................................................................11

I

DB35/T191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杨敏、邓文贵、陈继泉、罗佩、杨丽荣、韦传恩、卓文仁、徐伟伟、谢光球、

王象链、李铭芳、欧逸敏、陈玉权。

II

DB35/T1915—2020

水电站生态泄流设施改造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电站生态泄流设施改造目标和基本要求、最小下泄生态流量核定、生态泄流设施改

造、生态泄流监控和运行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实施生态泄流设施建设与改造的水电站。其他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泄流设施的规

划、设计及施工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HJ212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T416环境信息术语

HJ477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

SL61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

SL247水文资料整编规范

SL415水文基础设施及技术装备管理规范

SL555小型水电站现场效率试验规程

SZY206水资源监测数据传输规约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最小下泄生态流量minimumecologicaldischargeflow

为满足维持区域河道的基本生态功能和群众基本生活生产及其他用水需求,所需要的区域内水电站

坝(闸)处下泄的最小流量。

3.2

减脱水河道dehydrationchannel

水电站建设及运行引起坝(闸)下出现水量较自然条件下减少或脱流现象的河道。

3.3

引水式水电站diversion-typehydropowerstation

用引水道来集中河段落差形成发电水头的水电站。

3.4

坝式水电站dam-typehydropowerstation

用坝集中河段落差形成发电水头的水电站。

1

DB35/T1915—2020

3.5

混合式水电站mixed-typehydropowerstation

用坝和引水道共同集中河段落差形成发电水头的水电站。

3.6

生态跌坎ecologicalfall

采用体型相对较大的天然块石(鹅卵石),按照合理结构沿河道横向堆积而形成跌水的壅水建筑物。

3.7

生态堰坝ecologicalbarrage

采用人工材料修建的,顶部长期过流的壅水建筑物。

3.8

河道纵向深槽longitudinaldeepchannel

采取人工疏浚方式,沿河流流向,对自然河槽进行加深、加固和维护,保持河道主槽长期维持一定

水深的工程状态。

4生态泄流设施改造目标和基本要求

4.1目标

4.1.1保障水电站坝(闸)址下游群众基本生活生产和河道基本生态功能及其他需水要求。

4.1.2解决因水电开发导致的河道减水脱流问题。

4.1.3改善因水电站建设及运行引起的坝(闸)下游河道的水体流动性。

4.2基本要求

4.2.1按照河道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结合减脱水河道的生态变化状况,核定河道最小下泄生态流量,

明确泄流措施,为河流生态功能修复创造条件。

4.2.2根据坝址处天然来水量和核定的最小下泄生态流量,遵循“因地制宜、安全可靠、技术合理、

经济适用”的原则,根据水电站的不同开发方式和工程布置特点,经技术经济方案比较,选择生态泄流

设施与泄放方案,明确运行调度方式。

4.2.3生态泄流设施应具备能连续泄放最小下泄生态流量的能力。

5最小下泄生态流量核定

5.1核定原则

5.1.1最小下泄生态流量核定应与已批复的河流规划、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航运、旅游、城市发

展,环境保护等规划相协调;涉及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或开发区域等有特殊用水要求的

河段,应通过专题论证确定。

5.1.2应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河流特征、不同生态需求,统筹考虑流域气象、水文、生态环境影响和

上下游的相关性等多方面因素,合理确定最小下泄生态流量的计算方法。

5.1.3水电站所在的流域综合规划或水资源利用规划调整和水电站坝址上下游生态需求发生变化时,

应重新核定其最小下泄生态流量。

2

DB35/T1915—2020

5.2核定方法

5.2.1核定最小下泄生态流量所采用的水文资料应符合一致性、可靠性和代表性要求。应对生态流量

计算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以河流为单元进行上下游、多种用水需求、不同用水时段等统筹分析,并最

终确定。

5.2.2可采用多年平均流量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或日平均流量历时曲线法等进行计算核定。多年平

均流量法宜取坝址天然多年平均流量的10%计算;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宜按照频率P=90%最枯月平均流量

计算;日平均流量历时曲线法宜采用以历史流量资料构建的逐日流量历时曲线中累计频率为P=95%日平

均流量计算。

5.2.3梯级水头衔接的坝式水电站,可采用日平均下泄水量作为最小下泄生态水量。

5.2.4坝(闸)下游是感潮河段的水电站,涨潮时段水电站可不泄放生态流量,但退潮期应保证坝(闸)

下游断面下泄流量不小于核定的最小下泄生态流量。

6生态泄流设施改造

6.1总体要求

6.1.1生态泄流设施应布置在水电站坝(闸)址处或尽量靠近坝(闸)址的位置。

6.1.2生态泄流设施的泄流能力应满足在水库正常运行可能最低水位时不小于核定的最小下泄生态流

量。

6.1.3结合工程实际条件,按照安全、可行、经济、实用的原则,宜采用以下生态泄流设施和运行方

式:

a)通过正常发电下泄流量能满足最小下泄生态流量的坝式水电站,可不专门设置生态泄流设施,

但应避免不利于机组稳定和安全的低出力长期运行状态;

b)具备改造条件的,可利用泄水、放水、引(输)水等建筑物改造为生态泄流设施;

c)现有建筑物不具备改造条件且通过运行调度手段也不能满足坝(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