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11/T 201-2023 绿豆田杂草防控技术规程

DB6111/T 201-2023

陕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111/T 201-2023
标准类型
陕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0-19
实施日期
2023-11-19
发布单位/组织
杨凌区
归口单位
杨凌示范区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神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
冯佰利、高金锋、高小丽、马雯、杨璞、杨清华、梁鸡保、张立媛、高志军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05

DB6111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地方标准

DB6111/T201—2023

绿豆田杂草防控技术规程

TheTechnicalRegulationforWeedsManagementofMungBeanField

2023-10-19发布2023-11-19实施

杨凌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11/T20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杨凌示范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神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赤峰市

农牧科学研究所、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佰利、高金锋、高小丽、马雯、杨璞、杨清华、梁鸡保、张立媛、高志

军。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负责解释。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电话:029-87082889

地址:陕西杨凌邰城路3号

邮编:712100

I

DB6111/T201—2023

绿豆田杂草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豆田杂草防除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对象与原则、防控技术、操作和生产档案记录等

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杨凌示范区绿豆田杂草防控。生态环境、物候条件相似地区可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997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土壤处理soiltreatment

绿豆播种或出苗前,在土壤表层喷施除草剂,或喷洒后混合土壤,将除草剂拌入土壤中建立除草

剂药膜,通过杂草幼芽及其根系接触吸收,杀死杂草的除草方式。

茎叶处理post-emergenttreatment

绿豆出苗后,将除草剂药液均匀喷洒于生长的杂草茎叶上,通过杂草根茎叶吸收和传导,杀死杂草

的除草方式。

二次稀释法doubledilutionmethod

先用少量水将除草剂均匀稀释成“母液”,再将“母液”用水稀释至所需要浓度的药液配制方式。

4防治对象与原则

防治对象

绿豆田主要杂草详见附录A。

原则

1

DB6111/T201—2023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粮食作物稳产增产和除草剂减量控害为目标,按照“综

合防控、治早治小、减量增效”的原则,采用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手段,辅以物理、生物等措

施的综合防治策略。

5防控技术

农业防治

5.1.1种子精选

播种前精选种子,清理混杂的草种子。

5.1.2土壤深翻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苗期中耕。

5.1.3轮作倒茬

应轮作倒茬,前茬以大豆、玉米、花生、马铃薯等作物为宜。采用条带间作、套种、窄行密植等模

式。

物理防治

5.2.1覆盖

采用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等方式。适时间苗、定苗,结合中耕培土。

5.2.2清洁田园

在杂草种子未成熟之前,清除田边、渠旁、路边的杂草。

生物防治

宜采用草茎点霉(PhomaherbarumWestend)、画眉草弯孢菌(Curvulariaeragrostidis)等生防菌及

盾负泥虫[Lemascutellaris(Kraatz.)]等植食性昆虫防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