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913-2023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技术标准

DB64/T 1913-2023 The technical standard for reducing construction waste on construction sites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4/T 1913-2023
标准类型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8-09
实施日期
2023-11-09
发布单位/组织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200

CCSP00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4/T1913—2023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技术标准

Technicalstandardforreductionofconstructionwasteatconstructionsite

2023-08-09发布2023-11-09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64/T1913—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2

5参建单位职责划分...................................................................3

建设单位及项目管理单位职责.....................................................3

勘察及设计单位职责.............................................................3

施工单位职责...................................................................3

监理单位职责...................................................................3

6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与存放...................................................4

垃圾分类.......................................................................4

收集与存放.....................................................................4

转运调配.......................................................................5

7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措施.........................................................5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源头减量.....................................................5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材料节约.....................................................6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7

8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就地处置与排放控制.................................................8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就地处置.......................................................8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控制.......................................................8

9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实施管理.....................................................9

策划与创建.....................................................................9

过程检查与验收.................................................................9

实施效果考评...................................................................9

附录A(资料性)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记录表..........................................11

附录B(资料性)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及资源化利用考评表............................13

I

DB64/T191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总站、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建工集团

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中宁、孙超、柴宏、晁熠、何玉矛、李振刚、周丽娟、夏振华、马泉、杨涛、

郭祥军、晏文品、宋敏、黎翔、杨晓晖、吴学河、杨安民、孙健、魏杰、王磊、王宁杰、李学娟、杨濡

嫣、潘婕。

II

DB64/T1913—2023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技术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参建单位职责划分,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与存放,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措施,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就地处置与排放控制,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实施

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的建筑

垃圾的收集、转运、资源化利用、堆放、回填等行为及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5176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

GB/T25177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

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640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GB/T50743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

GB/T50905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

CJ/T400再生骨料地面砖和透水砖

CJJ/T134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

JG/T505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

JGJ/T240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

JGJ/T443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T468再生混合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reductionofconstructionwasteinconstructionsite

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绿色施工新技术、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管控等技术措施,减少建筑

垃圾产生及排放,处理再利用,逐步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目标,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建筑垃圾constructionwaste

新建、扩建和改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如废弃的钢筋、混凝土、

木枋、木板、包装材料等,不包括经检验、鉴定为危险废物的建筑垃圾。

绿色施工greenconstruction

1

DB64/T1913—2023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

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

工程渣土engineeringsediment

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地基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弃土。

工程泥浆engineeringmud

钻孔桩基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泥水盾构施工、水平定向钻及泥水顶管等施工产生的泥浆。

资源化利用resourcereuseandrecycling

资源化利用指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经处理转化成为有用物质的方法。

源头减量sourcereduction

从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三个源头层面,分别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减少建筑全生命周期

内建筑垃圾生产量。

分类管理sortmanagement

建筑垃圾分类管理指将建筑垃圾按生产源、组成成分等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就地处置on-sitedisposal

就地处置指把对已产生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通过简单加工措施在施工场区内进行处理再利用。

排放控制emissioncontrol

把对出场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等措施后,出场过程进行分类称重(计量)、现场公示记录,控

制出场建筑垃圾排放量。

4基本规定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应遵循“源头减量、分类管理、就地处置、排放控制、综合利用”的原

则。

工程项目应统筹考虑工程耐久性和可持续性,鼓励采用先进适用的材料和技术体系;推进功能模

块化和构件标准化;对改建扩建工程要充分考虑利用原结构及机电设备,减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产生

与排放。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应纳入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由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单位(项目全过程咨

询公司)负责组织协调体系建立,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具体实施,监理单位负责监督管理。

a)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和主要施工方案确定的基础上,应编制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专

项方案,必要时方案需经专家论证;鼓励建设单位推行装配式建筑,采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

b)施工现场垃圾减量化专项方案中应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总体策划、源头减量措施、分类

收集与存放措施、就地处置措施、排放控制措施、综合利用措施以及相关保障措施等。

c)编制依据应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以及工程所在地建筑垃圾减量化相关政策

等。

2

DB64/T1913—2023

d)总体策划应包括减量化目标、工作原则、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工程各阶段建筑垃圾成因分析

及产生量预估。

e)源头减量措施可包括设计深化、施工组织优化、永临结合、临时设施和周转材料重复利用、施

工过程管控等。

f)分类收集与存放措施应包括建筑垃圾的分类,收集点、堆(存)放点的布置及运输路线等。

g)就地处置措施应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施工垃圾等就地利用措施。

h)保障措施应包括人员、经费、制度等保障。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分类存放、分类排放。

金属建筑垃圾、无机非金属建筑垃圾宜根据场地条件就地实现现场资源化再利用;难以就地利用

的建筑垃圾,应按相关要求及时转运和排放,不得擅自倾倒、抛撒。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对出场建筑垃圾进行分类称重(计量)并及时记录,实

时公示建筑垃圾出场排放量。

5参建单位职责划分

建设单位及项目管理单位职责

5.1.1建筑垃圾减量化措施费宜纳入地方预算定额,建设单位应明确建筑垃圾减量化目标和措施,并

纳入招标文件和合同文件,将建筑垃圾减量化措施费纳入工程概算,建筑垃圾减量化措施费不作为竞争

项,及时支付所需费用。

5.1.2建设单位应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监督和激励设计、施工单位落实建筑垃圾减量化的目标措施。

5.1.3建设单位应积极采用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建造方式和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组织模式。

5.1.4建设单位应会同建设工程参建各方接受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的监

督、检查。

5.1.5建设单位应组织协调建设工程参建各方进行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施工管理工作。

勘察及设计单位职责

5.2.1勘察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

件,推荐绿色、节约且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处理形式。

5.2.2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要求,加强设计施工协同配合,保证设计深度满

足施工需要。

5.2.3设计单位应积极推进建筑、结构、机电、装修、室外工程配套全专业一体化协同设计,推行标

准化设计,推行BIM技术应用,实现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化。

5.2.4设计单位应根据地形地貌合理确定场地标高,开展土方平衡论证,减少土方外运。

施工单位职责

5.3.1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内容,并应编制施工现场建筑垃

圾减量化专项施工方案,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方案优化,减少材料浪费。确定减量化目标,明确职责

分工,结合工程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管理和保障措施。

5.3.2施工单位应充分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有效减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

5.3.3施工单位应保证材料计划准确,合理配合现场使用,有效降低场地占用和材料损耗。

监理单位职责

3

DB64/T1913—2023

5.4.1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依照监理合同、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等,将施工现场垃圾减量

化纳入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

5.4.2监理单位应审核建筑垃圾减量化专项施工方案并监督施工单位落实。

5.4.3施工阶段,监理单位应对施工现场、施工作业建筑垃圾减量化和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巡视,检查

审核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登记记录,并检查落实情况。

6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与存放

垃圾分类

6.1.1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分为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施工垃圾。施工垃圾分为金属类、无机非金属类、

混合类。具体类别如下所示:

i)金属类包括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废弃物质,如废弃钢筋、铜管、铁丝等。

j)无机非金属类包括天然石材、烧土制品、砂石及硅酸盐制品的固体废弃物质,如混凝土、砂浆、

水泥、废砖瓦、沥青块等。

k)混合类指除金属类、无机非金属类以外的固体废弃物,如轻质金属夹芯板、石膏板、废塑料、

废竹木等。

6.1.2鼓励以末端处理为导向对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进一步细化分类。

收集与存放

6.2.1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收集与处置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不宜影响现场施工作业。

6.2.2工程渣土收集时,表层耕植土不应和其他土类混合,可再利用的粉砂(土)、砂土、卵(砾)

石及岩石等宜分类收集。

6.2.3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应根据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施工垃圾进行分类存放,并应设置明显的分类

存放标志。

6.2.4暂时不具备排放条件,且具有回填利用或资源化再生价值的建筑垃圾可进行场内临时堆放,方

便再利用。

6.2.5工程泥浆应通过工程现场设置的泥浆池或封闭容器收集存放,泥浆池宜采用不透水、可周转的

材料制作,未经处置的泥浆严禁就地或随意排放。

6.2.6施工现场粉末状建筑垃圾应采用封闭容器收集存放,应采取防尘、防潮、防渗漏措施。

6.2.7施工现场应设置建筑垃圾存放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存放点应设置分类存放标识牌。

b)生产管理区宜布置在存放场地的上风向。

c)存放点可采取室内或露天方式,存放点应排水措施良好,并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露天堆放

的建筑垃圾应及时遮盖。

d)存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