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TAC 001-2019 道地药材彭艾栽培技术标准
T/GTAC 001-2019 Th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standard for local medicinal herb Fengai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GTAC 001-2019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9-03-28
实施日期
2019-05-01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馆陶县艾草协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3.1艾菊科植物艾,又名艾、艾蒿等,多年生草本植物。3.2彭艾菊科植物艾的栽培变种,其生长环境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0年第159号公告规定。4栽培技术4.1 选地选择海拔300m以下,耕层厚度≥25cm,PH值5.7~6.3,土壤有机质含量≥1.6%,排灌条件良好,黄棕壤荒坡、丘陵、平地等地块。大气环境应符合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土壤环境应符合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灌溉用水应符合GB 5084农田灌溉用水质标准。对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灌溉用水应定期进行检测。4.2 整地地块选好后,根据地块土层特点,进行翻垦,每公顷施入经腐熟的农家肥45000kg,均匀混合翻入土层。然后进一步清除杂草、石块,整平。按垄距20~30cm起垄,修沟作厢待种。4.3 栽植密度彭艾最佳栽植密度为每公顷95000株左右。4.4 移栽种植早春,于彭艾苗高10cm左右,选土壤墒情适宜时,从母株茎基分离幼枝,按株行距30cm*40cm栽植,栽植后,覆土压实。移栽一次,一个生长季节过后,任其宿根翌年再次发芽生长,连续4~5年,应翻蔸一次,去除老根,重栽植新生幼枝,以防根茎老化。4.5 田间管理春季至封行前,定期中耕除草,彭艾采收后翻晒行间,深度15cm,并清除残枝败叶,适度疏除过密根茎和宿根。4.6 施肥管理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标准的规定。4.6.1施苗肥幼枝栽植成活后,苗高达30cm左右,每公顷施用尿素90Kg作提苗肥,阴雨天撒施,晴天叶面喷施。4.6.2基肥采收后,结合翻晒行间园地,施入农家肥、厩肥等每公顷30000Kg作为基肥。4.6.3灌溉排水遇干旱季节,适时灌溉。遇天阴多雨,及时清沟排水。5 繁殖方法生产上采用分株繁殖。每年早春,当苗高10cm左右时,选择无病虫害,植株健壮、根系发达的彭艾母株,从母株根茎分离出小幼株,剔除老化根茎,作为分株繁殖的种苗。6病虫害防治选用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加强土、肥、水协调管理为主,每次收获后及时清场,将残枝败叶集中深埋或焚烧,减轻病虫害为害基数。7 采收技术7.1 采收时间采收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以端午节前后一周为佳,一天中以中午12:00—14:00采收为好。7.2干燥从田间割取彭艾植株,运回,将彭艾茎秆直立棚靠,阳光下晒至六至七成干(含水量约40%左右),
发布历史
-
2018年09月
-
2019年03月
-
2023年08月
-
2024年07月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馆陶县艾草协会
- 起草人:
- 谢继炯、古泽川、王一庆、王薇、徐振彬
-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SDFZFZ 02-2024 抗菌牛仔服装 2024-05-01
- T/ZZB 3588-2023 家用静电植绒织物 2023-12-10
- T/ZFB 0064-2023 空间桁架机织物 2023-12-29
- T/SZJL 11-2024 碳纳米管纤维及丝束 直径及横截面积的测定 2024-12-09
- T/QGCML 3931-2024 蚕丝睡眠眼罩 2024-03-25
- T/XGXB 003-2024 新干箱包 公文包 2024-09-24
- T/CI 076-2022 涤纶预取向丝(POY) 2022-09-26
- T/GDPIA 67-2024 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击双层自卷式保护套管 2024-05-10
- T/CSWF 003-2020 聚酯纤维吸音装饰板 2020-05-27
- T/CSRA 12-2021 芳纶Ⅲ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202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