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GCML 1012-2023 宋代喫茶斗茶比赛技术规范
T/QGCML 1012-2023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7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湖北中和堂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武汉觉性之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湖北壹芳茶事文化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刘红林、戴颖、代芸、章小芳、张贝、王念、朱晓婷、李明霞、陈长忠、李民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140.10
CCSX55
团体标准
T/QGCML1012—2023
宋代喫茶斗茶比赛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tea-fightingcompetitioninSongdynasty
2023-07-10发布2023-07-25实施
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发布
T/QGCML1012—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宋代喫茶斗茶比赛分类...............................................................2
5基本要求...........................................................................2
6赛事要求...........................................................................2
7比赛流程图.........................................................................4
8比赛规则...........................................................................4
9评分标准...........................................................................7
附录A(资料性)比赛专用器...........................................................9
附录B(资料性)宋代喫茶斗茶比赛评分表..............................................11
I
T/QGCML101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中和堂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武汉觉性之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湖北壹芳茶事
文化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红林、戴颖、代芸、章小芳、张贝、王念、朱晓婷、李明霞、陈长忠、李民。
II
T/QGCML1012—2023
宋代喫茶斗茶比赛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宋代喫茶斗茶比赛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宋代喫茶斗茶比赛分类、基本要求、赛事要
求、比赛流程图、比赛规则、评分标准。
本文件适用于宋代喫茶斗茶比赛的具体操作流程及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929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
GB/T30375茶叶贮存
GB/T34778抹茶
国家质量监督检脸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宋代喫茶斗茶eatingteaandfightingteainSongDynasty
宋代喫茶主要以“点茶”法为之,不论团(饼)茶或草(散)茶一般皆须研碾成茶末后,入盏注汤
点啜,一改唐晚期直接将茶末置于茶釜或茶铛中的煎煮方式。宋代饼茶如北苑所制官焙团饼茶或外焙团
饼茶,主要均以茶碾研碾成末。福建、两浙散茶,如双井、日铸等散茶,则多以茶磨研碾成末后点茶饮
用。另外,宋代享有盛名的斗茶起源于五代的“茗战”,其冲点方式与点茶相同,主要由斗茶人为之,
只是更讲究点茶技巧及点茶过程中所衍生茶汤沫浡汤花的变化决定斗试胜负。
3.2
速度点茶比赛speedteaordercontest
参赛者按比赛规定动作较量点茶速度,在比赛规定时间内达成速度最快且动作合规者成绩最佳。
3.3
斗茶teafight
斗茶是宋代具备广泛群众基础的一项体育文化娱乐竞技活动。参赛者以宋徽宗创立的七汤点茶法进
行竞技比试,其烹试追求人、水、器、茶之和谐,比试重点在于点茶技巧和茶汤品质。
3.4
茶汤画teasouppainting
茶汤画古称“分茶”,诗云“晴窗细乳戏分茶”,被誉为茶汤上的工笔画。选手以勾线笔、茶匙等
作为画笔,以清水、茶粉、茶汤、茶粉调膏等物为水墨颜料,在茶汤沫饽上进行绘画创作,是为茶汤画。
1
T/QGCML1012—2023
4宋代喫茶斗茶比赛分类
宋代喫茶斗茶比赛分为流行点茶法和宋代七汤点茶法。
4.1流行点茶法
流行点茶法按所使用的茶品分为茶粉点茶和茶汤点茶两种方式:
——茶粉点茶:参赛选手按比赛标准布置茶席,取茶匙从茶入(茶粉罐)中挑出数克茶粉,置于
预热过的茶盏内,左手执壶将热水添注入茶盏,右手用茶筅调匀茶粉如膏状,再分数次添注
热水入茶盏,期间,左手扶稳茶盏,勿使之晃动。右手持茶筅在茶盏中作“W”或“M”字形
来回往复快速运动,持续击拂茶汤,直至茶盏中出现丰富沫饽,既是时下流行的茶粉点茶法;
——茶汤点茶:参赛选手按比赛标准布置茶席,左手执壶将比赛专用茶汤添注入茶盏,茶汤在茶
盏中的占比不超过6成。执壶归位,扶稳茶盏,右手持茶筅在茶盏中作“W”或“M”字形来
回往复快速运动,持续击拂茶汤,直至茶盏中出现丰富沫饽,既是时下流行的茶汤点茶法。
4.2宋代七汤点茶法
七汤点茶法为宋徽宗赵佶所创,盛行于宋代,详见《大观茶论之点茶篇》。其操作流程要求自调膏
始,将执壶中的热水分七个步骤渐次添注入茶盏;运筅手法为指绕腕旋,上下透彻,持续旋转击拂茶汤,
这也是其与流行点茶法的显著不同之处。参赛选手根据沫饽出现的情况在各道茶汤及时调整运筅手法,
或轻或重,或缓或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以击拂出绵密细腻如云朵状沫饽(乳雾汹涌,溢盏而
起,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即以“咬盏”为成功,此法既是七汤点茶法。
5基本要求
比赛专用茶粉、茶汤、热水等均由赛事组委会统一提供,选手在现场预先取用装入相关茶具。
5.1比赛专用茶品
——茶粉:参赛标准自制茶粉应以符合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原叶茶为原料,经过焙烤、研碾、
罗筛等再制工艺加工制成粉末状,且茶粉的细度应≥100目;
——抹茶粉:参赛标准抹茶粉应符合GB/T34778的规定;
——参赛标准茶品(含样品)的贮存应符合GB/T30375的规定,并应记录样品接收的相关信息;
——参赛标准茶品的包装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脸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的规定。
5.2比赛专用水品
水品:参赛所使用的矿泉水、自来水、桶装水等类型水品,其水质标准应符合GB5749、GB19298
的规定,且PH=7为宜。
5.3比赛专用器具
比赛专用器具见附录A。
6赛事要求
6.1分类
6.1.1赛事分类
——社团赛事:由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组织的各级赛事,其级别主要划分为市级、省级、联省级、
全国级,合计4个级别;市级以下还可细分为社区级、街道级、区县级;
——高校联赛:高校内各院系联赛、全市高校校际联赛、全省高校校际联赛、联省高校校际联赛、
全国高校校际联赛,合计5个联赛级别。
6.1.2组别分类
——组别:分为个人组、战队组(5人战队);
2
T/QGCML1012—2023
——年龄组别:根据参赛选手的年龄段,比赛划分为6个参赛组别,见表1。
表1参赛选手年龄组别表
少儿A组少儿B组青少年组成年A组成年B组
年龄段6-9周岁10-12周岁13-17周岁18-65周岁66周岁以上
6.2赛事人员及用语
6.2.1赛事人员:由裁判员、评委、主持人、计时人、统分人、敲鼓人、后勤等组成。
6.2.2比赛用语:预备、开始(计时)、结束、暂停、继续、警告一次、扣分一次等用语。
6.3比赛服装
——宋式汉服齐腰襦裙:
裙腰与腰部平齐,故名齐腰襦裙,按上襦样式划分为交领和直领齐腰襦裙(对襟齐腰襦裙),
按穿着对象分,可分为女式和男式齐腰襦裙;
交领齐腰襦裙的上襦应系入裙子内,领右搭左,裙带绕一圈,打结。
——鞋帽:布鞋。
6.4比赛科目及分值
——比赛科目及相应分值见表2。
表2比赛科目及相应分值表
科目序号科目名称科目分值
科目1茶席布置计5分
科目2宋代喫茶斗茶礼仪计15分
科目3速度点茶比赛计30分
科目4七汤点茶/沫饽斗茶比赛计10分
科目5赛事规定茶汤画计20分
科目6自由创意茶汤画计20分
分值合计6项科目100分
6.5奖项设置
6.5.1省、市、全国级别赛事,在个人及战队组别设置以下数量奖项:
——冠军(1名);
——亚军(2名);
——季军(3名);
——殿军(4名)。
6.5.2省、市、全国级别赛事,在个人组别设置以下数量单项冠军奖项:
——最快速度点茶奖(冠军1名);
——最佳沫饽斗茶奖(冠军1名);
——最佳七汤点茶三昧手奖(冠军1名);
——最佳水丹青创意奖(冠军1名)。
6.6晋级规则
——段位晋级依据选手在省、市、全国级别赛事中取得的成绩名次;
—— 选手段位评定及证书发放归口于省级宋代喫茶斗茶大赛组委会选手评级委员会;
——省级宋代喫茶斗茶大赛组委会选手评级委员会依据下表对选手段位晋级进行评定;
——宋代喫茶斗茶选手段位晋级规则见表3。
3
T/QGCML1012—2023
表3选手晋级规则表
评定段位晋级标准晋级赛事评定单位
初段选手完成初段培训,评委会考评合格市级初赛
根据进入市级决赛选手的成绩排名及人数,晋级率按20%
二段选手市级大赛决赛
计。另外,获得单项冠军的选手自动获得该晋级资格
三段选手省级大赛初赛中胜出的所有选手省级大赛初赛
根据进入省级决赛选手的成绩排名及人数,晋级率按20%
四段选手省级大赛决赛
计。另外,获得单项冠军的选手自动获得该晋级资格大赛组委会
五段选手全国大赛初赛中胜出的所有选手全国大赛初赛选手评级委
根据进入全国级决赛选手的成绩排名及人数,不包含前十员会
六段选手国内巡回赛
名选手,晋级率按20%计。
在全国大赛总决赛中成绩排名第4-10名的季军、殿军,另
七段选手国内巡回赛
外,获得单项冠军的选手自动获得该晋级资格
八段选手全国大赛决赛成绩排名第1-3名的冠军、亚军国内巡回赛
全国大赛决赛成绩排名第1名,同时获得1项单项冠军的
九段选手国内巡回赛
双冠王
7比赛流程图
宋代喫茶斗茶比赛流程见图1。
图1比赛流程图
8比赛规则
8.1 茶席布置
8.1.1总体布置原则:
器具布置方案应结合各比赛阶段的具体操作流程,以省时省力、取用方便、操作无碍、安全高效为
基本原则,以“三才五行九宫布局法”陈列并实操,体现中华茶道美学。
8.1.2三才五行九宫布局法:
4
T/QGCML1012—2023
应遵循总体布置原则。将茶席按上、中、下等比例横向划分为三个区块,上部区块为天格,人格居
中,地格居下,器具陈列布置蕴含天、地、人三才格局。将茶席按左、中、右等比例纵向划分为三个区
块,与天、地、人三才格相交,形成九宫格局,将各比赛阶段的操作器具根据其操作流程,依合理顺序
分别放置于其中。在布局方案中结合茶品属性、季节(春夏长夏秋冬)、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方(东
南中西北)、五色(绿赤黄白黑)、五味(酸苦甘辛咸)等自然属性,与五脏(肝心脾肺肾)等人体脏
腑的内在关联,运用生克运化、五行思想等理论,因时、因地、因人灵活调整器具布局。
8.1.3茶席布置示意图见图2。
天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ZS 0391-2022 灌浆套筒剪力墙应用技术规范 2022-12-02
- T/CECS 660-2020 插接式连接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2020-01-20
- T/NAIC 001-2021 超低能耗建筑新风系统技术规程 2021-03-01
- T/CBDA 33-2019 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施工技术规程 2019-10-30
- T/CASME 869-2023 石墨基接地体 2023-11-03
- T/ZZXJX 123-2022 混凝土裂缝注浆填充修补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2022-05-27
- T/CECS 10314-2023 混凝土气密剂 2023-06-28
- T/CECS 861-2021 变速氧化沟工艺技术规程 2021-05-18
- T/AQB 40-2023 装配式PP/PVC内壁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2023-06-25
- T/CI 165-2022 全自动隔油设备 20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