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266-2022 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DB50/T 1266-2022 Urban rail transit lightning protection equipment test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重庆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0/T 1266-2022
标准类型
重庆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6-20
实施日期
2022-09-20
发布单位/组织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重庆市气象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单轨、胶轮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市域快速轨道系统的防雷装置检测。其他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可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重庆市防雷中心、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莱霆防雷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长寿区气象局、重庆市沙坪坝区气象局、重庆市璧山区气象局
起草人:
许伟、乐梅、曾宇、张军、曾武、廖路、杜睿、何静、付铁军、周尚明、吴勇、王强、吴晶、万鸿萍、李卫平、黎明、李宗健、陈力、杨磊、冉海
出版信息:
页数:2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CCSA47

DB50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T1266—2022

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2022-06-20发布2022-09-20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0/T1266—2022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一般规定...........................................................................................................................................................2

5  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3

6  检测数据整理及报告.......................................................................................................................................6

附录A(资料性)  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工作流程.............................................................................8

附录B(规范性)  城市轨道交通各部位接地电阻和等电位连接过渡电阻允许值.....................................9

附录C(规范性)  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材型规格及安装工艺技术要求...............................................11

附录D(资料性)  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记录表...................................................................15

参考文献...............................................................................................................................................................24

I

DB50/T126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气象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防雷中心、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莱霆防雷技术有限责

任公司、重庆市长寿区气象局、重庆市沙坪坝区气象局、重庆市璧山区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伟、乐梅、曾宇、张军、曾武、廖路、杜睿、何静、付铁军、周尚明、吴勇、

王强、吴晶、万鸿萍、李卫平、黎明、李宗健、陈力、杨磊、冉海。

II

DB50/T1266—2022

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的一般规定、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检测数据整理及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单轨、胶轮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市域快速轨道系统的防

雷装置检测。其他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1032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T 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21698复合接地体技术条件

GB/T 22389高压直流换流站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导则

GB/T 31067桥梁防雷技术规范

GB/T 32520交流1 kV以上架空输电和配电线路用带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EGLA)

GB/T 32937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T 5083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DL/T 475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试导则

QX/T 10.3电涌保护器 第3部分:在电子系统信号网络中的选择和使用原则

TB 10009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 50057、GB/T 5083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雷装置检测 inspectionandtestingofLPS

为确定防雷装置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试及信息综合分析处理全过程。检查主要包括

观察检查和查阅资料两种方式,测试主要指用仪器进行测试。

[来源:GB/T 21431—2015,3.23,有修改]

3.2

运营控制中心operationcontrolcenter

1

DB50/T1266—2022

调度人员通过使用通信、信号、综合监控(电力监控、环境监控与设备监控、火灾自动报警)、自

动售检票等中央级系统操作终端设备,对城市轨道交通全线(多线或全线网)列车、车站、区间、车辆

基地及其他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协调、指挥、调度和管理的工作场所,简称控制中心。

[来源:GB 50157—2013, 2.0.46,有修改]

3.3

浪涌保护器(SPD)surgeprotectivedevice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的电器,它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元件,又称电涌保护器。

[来源:GB 50343—2012,2.0.16]

3.4

避雷器 surgearrester

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高瞬态过电压危害并限制续流时间也常限制续流幅值的一种电器。本术语包

含运行安装时对该电器正常功能所必需的任何外部间隙,而不论其是否作为整体的一个部件。

注1:避雷器通常连接在电网导线与地线之间,然而有时也连接在电器绕组旁和导线之间。

注2:避雷器有时也称电压保护器,过电压限制器(surgedivider)。

[来源:GB/T 2900.12—2008,2.1]

4一般规定

4.1检测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应按表1分类。

表1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分类

类别描述

新建检测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新建、改建、扩建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和竣工后的第一次检测。

定期检测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投入使用后按规定周期进行的检测。

4.2检测对象及项目

4.2.1检测对象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建(构)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供电系统,通信、信号系统,

监控及报警系统,通风、空调、给排水系统,车站服务系统及车站客运设备等的防雷装置。

注:关于供电系统中的高电压部分,本文件只对接触网避雷器和架空地线火花间隙接地的检测进行规定,高电压的

其余内容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检测。

4.2.2检测项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屏蔽、电涌保护器(SPD)、避雷器等。

4.3检测周期

4.3.1投入使用后的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周期为12个月。

4.3.2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场所检测周期为6个月。

4.4检测机构及人员要求

4.4.1检测机构应具备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装置检

2

DB50/T1266—2022

测相应资质。

4.4.2检测机构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4.4.3检测人员应具有防雷装置检测能力,现场检测人员不应少于3人,并应分工明确。

4.5检测仪器设备

4.5.1检测使用的仪器、仪表和测试工具应包括但不限于:接地电阻测试仪、大地网测试仪、等电位

测试仪、防雷元件测试仪、电磁屏蔽测试仪、激光测距仪、经纬仪、拉力计、钢卷尺、游标卡尺等。

4.5.2检测使用的仪器、仪表和测试工具的准确度等级应满足被测参数的准确度要求。

4.5.3检测使用的仪器、仪表和测试工具应通过检定或校准,并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且处于正常

状态。

4.5.4检测过程中发现仪器设备有故障,应对已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判定其有效性。如能确定故障时

点,换用仪器设备从故障时点之后继续检测,若无法确定故障时点,应重新进行检测。

4.6作业要求与检测流程

4.6.1雷暴天气不应开展检测作业。大风、冰雹、浓雾、40 ℃以上高温等不利气象条件下不宜开展户

外作业。

4.6.2在土壤冻结或雨后土壤较湿时不宜测试接地电阻。

4.6.3开展检测工作时,应具备保障检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应遵守城市轨道交通的规章

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高处作业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应遵守其安全操作规程。在主变电所、开闭所、

分区所、变电所、配电室开展检测时,应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垫,以防电击。

4.6.4检测时,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接地引线和其他导线应与高、低压供电线路保持足够安全距离。

4.6.5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工作流程参见附录A。

5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应根据隐蔽工程施工进度分阶段检测,竣工后的第一次检测应在全部防雷装

置施工完毕后检测。

5.1.2定期检测应查阅上次检测的记录,并现场勘查防雷装置有无变化。无变化时,可不计算接闪器

保护范围、不检查已隐蔽工程。接闪器有变化时,应重新计算保护范围;隐蔽工程有变化时,应检测其

变化情况。其他检测内容有无变化均应检测。

5.1.3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检测结果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判定,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应按表B.1的要

求进行判定。接地电阻测试方法按DL/T 475的有关规定执行。

5.1.4防雷装置的过渡电阻值检测结果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判定,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应按表B.2的要

求进行判定。

5.1.5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和等电位连接线的材型规格及安装工艺的检测结果应按设计要求进

行判定,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应按附录C的要求进行判定。

5.1.6SPD的类型选用、性能参数及安装工艺的检测结果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判定,设计无明确要求时,

应按表C.2的要求进行判定。

5.2建(构)筑物

3

DB50/T1266—2022

5.2.1地上建(构)筑物防雷类别应按GB 50057的有关规定划分,当达不到第三类防雷分类时应确定

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控制中心所在建筑应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进行检测。

5.2.2地上建(构)筑物应按GB/T 21431的有关规定对其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进行检测。宜利

用建(构)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或钢结构的金属框架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利用基础钢筋网作

为共用接地装置。

5.2.3应检查室外大型金属构件(如:声屏障、灯杆、天线杆、栏杆等)的接地情况,测试接地电阻。

5.2.4应检查室内等电位连接端子的设置情况,检测材型规格,测试接地电阻。

5.2.5应检查室内金属构件(如:金属天花、龙骨、扶手、专用设备房门及门禁门的金属门框等)等

电位连接情况,测试过渡电阻。

5.2.6应对车辆基地露天作业场区的接闪杆及用作直击雷防护的高杆灯、金属塔架进行检测,按滚球

法计算其保护范围,测试接地电阻。

5.2.7应测试区间高架轨道梁及其支承结构的接地电阻。

5.2.8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应按GB/T 32937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测。

5.2.9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应按GB/T 31067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测。

5.2.10新建检测时应检测综合接地系统的结构型式、连接方法、防腐措施、材型规格、埋设深度和总

等电位端子板(MEB)的设置情况、材型规格,测试接地电阻;应检测墩柱内作为防雷引下线以及墩柱基

础内作为接地体的主钢筋材型规格,检查其连接情况。

5.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

5.3.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雷电防护等级应按GB 50343的有关规定确定。控制中心机房雷电防护等级不

宜低于B级。

5.3.2应测试机房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5.3.3应检查机房接地母排、等电位连接端子的设置情况,检测接地母排、等电位连接端子及接地干

线的材型规格,测试接地电阻。

5.3.4应检查机房以下部位与等电位连接端子的连接情况,检测连接线材型规格,测试过渡电阻:

——配电柜(盘)内部的PE排及金属外壳;

——UPS及电池柜金属外壳;

——设备金属机架、操作平台;

——金属桥架、线管(槽)、配线架、屏蔽层;

——防静电地板支架;

——金属门、窗、隔断等;

——其他较大尺寸不带电金属物。

5.3.5应检查进出机房线缆的屏蔽措施。

5.3.6新建检测时应检测接地装置结构型式、连接方法、安装位置、防腐措施、材型规格、埋设深度;

应检查等电位连接型式;应检查机房屏蔽情况、测试过渡电阻。

注:电子信息系统指由计算机、通信设备、控制设备、电力电子装置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含网络)等的电

子设备构成的,按照一定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5.4供电系统

5.4.1应测试主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变电所、配电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5.4.2应检查主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变电所避雷针设置情况,检测材型规格,按照TB 10009的

4

DB50/T1266—2022

有关规定计算其保护范围,测试接地电阻。

5.4.3应检查主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变电所、配电室内接地母排、等电位连接端子设置情况,

检测材型规格,测试接地电阻。

5.4.4应检查低压柜、开关柜、配电箱(柜)、UPS及电池柜等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情况,检

测接地线材型规格,测试接地电阻。

5.4.5应检查低压供电线缆金属桥架、支架、线管(槽)、屏蔽层的等电位连接情况,检测金属桥架、

线管(槽)、屏蔽层和连接线材型规格,测试过渡电阻。

5.4.6应检查下列位置电源SPD的安装位置、型号、试验类别、性能参数、外观和安装工艺,检测接

地线材型规格、多级电源SPD之间的距离和电源SPD两端引线的长度,测试电源SPD性能参数、接地电

阻:

——控制中心、车辆基地、车站、区间的低压开关柜室或总配电室;

——通信设备室、信号设备室、综合监控室、消防控制室、UPS机房、信息管理机房、车站控制室、

自动售检票室、站台门控制室、电扶梯机房、环控电控室、水泵房等场所的配电箱或防雷箱;

——区间摄像机、天线等信号及通信设备的控制箱、电源箱、检修箱;

——室外冷却塔、灯具、灯箱、徽灯等设备的配电箱。

5.4.7应测试下列位置避雷器的接地电阻:

——隧道口、露天区段接触轨上网隔离开关处,地面及高架桥区段回流箱前;

——地铁地上区段架空接触网,隧道口电源隔离开关处,为地上线接触网供电的电源隔离开关处;

——单轨在正、负极接触轨上的地面高架区段,地面高架区段馈线上网处;

——市域快速轨道系统绝缘锚段关节和交流制电分相处,长度2000 m及以上隧道口处,馈线上网

处,架空供电线转电缆安装处。

5.4.8应测试地铁、市域快速轨道系统接触网架空地线上火花间隙的接地电阻。

5.4.9地铁、单轨、市域快速轨道、自动导向轨道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为不接地系统,不应测试接地

电阻。

5.4.10新建检测时应检测主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变电所、配电室接地装置结构型式、连接方法、

防腐措施、材型规格、埋设深度。

5.5通信、信号系统

5.5.1应检查通信、信号系统等电位连接端子的设置情况,检测材型规格,测试接地电阻。

5.5.2应检查通信、信号系统室内设备金属外壳、机柜、机架等的等电位连接情况,检测连接线材型

规格,测试过渡电阻。

5.5.3应检查通信、信号系统室外设备的接地情况,检测接地线的材型规格,测试接地电阻。

5.5.4应检查通信、信号系统的金属桥架、支架、线管(槽)、屏蔽层的等电位连接情况,检测金属

桥架、线管(槽)、屏蔽层和连接线材型规格,测试过渡电阻。

5.5.5应检查通信、信号系统信号SPD的安装位置、型号、主要性能参数,检测接地线材型规格,测

试接地电阻。

注1:通信系统指用于运营指挥、企业管理、乘客服务等的专用通信设施、设备的总称。主要包括传输、无线通信、

公务电话、专用电话、广播、时钟等子系统。

注2:信号系统指根据列车与线路设备的相对位置和状态,人工或自动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控制、安全间距控

制的信息自动化系统。

5.6监控及报警系统

5

DB50/T1266—2022

5.6.1应检查监控及报警系统等电位连接端子的设置情况,检测材型规格,测试接地电阻。

5.6.2应检查室外摄像机的直击雷防护措施,检测直击雷防护装置材型规格,测试接地电阻。

5.6.3应检查监控及报警系统机柜、设备金属外壳、桥架、线管(槽)、屏蔽层等电位连接情况,检

测金属桥架、线管(槽)、屏蔽层和连接线材型规格,测试过渡电阻。

5.6.4应检查监控及报警系统信号SPD的安装位置、型号、主要性能参数,检测接地线材型规格,测

试接地电阻。

注:监控及报警系统包括视频监视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智能周界系统

等。

5.7通风、空调、给排水系统

5.7.1应检查通风、空调、给排水系统等电位连接端子的设置情况,检测材型规格,测试接地电阻。

5.7.2应检查通风、空调、给排水系统室外设备的直击雷防护措施,检测直击雷防护装置材型规格,

测试接地电阻。

5.7.3应检查通风、空调、给排水系统的机组、水箱、泵机及其控制装置等设施设备的金属外壳、管

道、桥架、线管(槽)、屏蔽层的等电位连接情况,检测金属桥架、线管(槽)、屏蔽层和连接线材型

规格,测试过渡电阻。

5.8车站服务系统及车站客运设备

5.8.1应检查车站服务系统及车站客运设备等电位连接端子的设置情况,检测材型规格,测试接地电

阻。

5.8.2应检查车站服务系统及车站客运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等电位连接情况,检测连接线材型规格,

测试过渡电阻。

5.8.3当站台门与列车车厢有等电位要求而与钢轨有连接时,应检查其单点连接情况,测试其过渡电

阻。

5.8.4当站台门与列车车厢无等电位要求时,应检查站台门接入综合接地系统的情况,测试其接地电

阻。

注1:车站服务系统包括自动售检票系统、乘客信息系统、门禁系统、站内客运系统、站台门等。

注2:车站客运设备包括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电梯、升降机等。

6检测数据整理及报告

6.1检测数据记录与结果判定

6.1.1应在现场将各项检测结果如实记入检测记录表,检测记录表应有检测人员、校核人员签名。防

雷装置检测记录表可采用附录D。

6.1.2应按GB/T 8170规定的数值修约比较法,将经计算或整理的各项检测结果与相应的技术要求进

行比较,判定各检测项目是否合格。

6.2检测报告

6.2.1检测报告应按检测记录表的内容和6.1.2的要求编制,宜采用附录D的样式。

6.2.2检测报告应有检测人员、校核人员、签发人员签名,并加盖检测专用章。

6.2.3检测报告纸质件不应少于两份,一份送委托单位,一份由检测机构留存。

6

DB50/T1266—2022

6.2.4检测机构应留存检测报告纸质件和电子档,并与检测记录表一并存档。新建检测资料应永久保

存,定期检测资料应保存不少于3年。

7

DB50/T1266—2022

A

A

附录A

(资料性)

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工作流程

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工作流程详见图A.1。

图A.1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工作流程图

8

DB50/T1266—2022

B

B

附录B

(规范性)

城市轨道交通各部位接地电阻和等电位连接过渡电阻允许值

城市轨道交通各部位接地电阻和等电位连接过渡电阻允许值详见表B.1~B.2。

表B.1城市轨道交通各部位接地电阻允许值

单位为欧姆

部      位允许值部     位允许值

≤1且按各

主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

综合接地系统系统要求的≤4

变电所、配电室内接地母排

最小值确定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