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6450-2004 常规分析用吸烟机 定义和标准条件
GB/T 16450-2004 Routine analytical cigarette-smoking machine—Definitions and standard condi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6年04月
-
2004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全国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起草人:
- 李栋、王芳、范黎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37 千字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60
X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450-2004
代替GB/T16450-1996
常规分析用吸烟机
定义和标准条件
Routineanalyticalcigarette-smokingmachine-
Definitionsandstandardconditions
(ISO3308:2000,MOD)
2004-12-14发布2005-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6450-2004
目次
前言·········································································-·,······································……1
1范围···········I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标准条件···。·,····‘························,·,········,甲甲,·······,····‘···.,··········..,,,······,,甲,·甲·……3
5常规分析用吸烟机的技术要求·············································…·…·‘···…·…“二‘二‘’‘二‘二‘’二5
附录A(规范性附录)常规分析用吸烟机上烟支周围的环境气流:控制和监测············,····……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活塞式吸烟机抽排机制的说明························,·························……15
附录C(资料性附录)单口抽吸流量图的图解说明······················································一·17
附录D(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SO3308;2000的对照·······,,·18
GB/T16450-2004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3308:2000((常规分析用吸烟机—定义和标准条件》(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ISO3308:2000重新起草。
考虑到我国国情,与ISO3308:2000相比,本标准存在少量技术性差异,这些技术性差异已编人正
文,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在附录D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
一览表以供参考。
为便于使用,与ISO3308:2000相比,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ISO3308:2000的目录;
—删除ISO3308:2000的前言;
—删除ISO3308:2000的引言;
—删除ISO3308:2000的参考文献;
—增加了附录D“本标准与ISO3308:2000的对照”。
本标准代替GB/T16450-1996((常规分析用吸烟机定义和标准条件》。
本标准与GB/T16450-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定义“环境条件”为“测试大气”(1996年版的3.1;本版的3.1);
—修改了定义“压降”,并增加了定义“吸阻”(1996年版的3.5;本版的3.5和3.6);
—增加了定义“环境气流”(本版的3.24);
—修改了抽“吸持续时间”、“抽吸容量”、抽“吸频率”、抽“吸流量图”、“卷烟夹持器”和“卷烟位置”
的标准条件(1996年版的4.2,4.3,4.4,4.5,4.8,4.9;本版的4.2,4.3,4.4,4.5,4.8,4.9);
—修改了对粘合剂和棉线的要求(1996年版的5.3.6,5.3.7;本版的5.4.7,5.4.8);
—取消了b型吸烟机机型的分类(1996年版的A3.2;本版的A.2.2);
—修改了对“气流速度测定仪的要求”(1996年版的第A5章;本版的第A.4章);
—删除了“辅助方法的应用”(1996年版的第A8章);
—删除了附录“国际标准的译文”(1996年版的附录B),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4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全国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栋、王芳、范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6450-1996,
GB/T16450-2004
常规分析用吸烟机
定义和标准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常规分析用机械吸烟的标准条件、吸烟参数及符合标准条件的常规分析用吸烟机的
技术要求,同时规定了常规分析用吸烟机上环绕卷烟的环境气流速度、吸烟罩的设计、气流速度的测量
方法和测量点。
本标准适用于卷烟常规分析用吸烟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t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447烟草及烟草制品调节和测试的大气环境(GB/T16447-2004,ISO3402:1999,
IDT)
GB/T19609卷烟用常规分析用吸烟机测定总粒相物和焦油(GB/T19609-2004,ISO4387;
2000,MOD)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测试大气testatmosphere
样品或试料在测试过程中所接触的大气环境。它可使用下述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在规定范围内的
数值进行表征。参数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和压为.
3.2
烟蒂长度buttlength
抽吸终止时遗留下来的未燃烟支长度
3.3
限制性抽吸restrictedsmoking
连续抽吸间隔期之间,卷烟的烟蒂末端与大气不相通的状态。
3.4
自由式抽吸freesmoking
连续抽吸间隔期之间,卷烟的烟蒂末端完全暴露于大气的状态。
3.5
压降pressuredr叩
—完全被密封于测量装置中,以确保无空气泄漏的测试样品两端之间的静态压力差;或
一一被一稳定气流通过,在标准条件下输出端的流量为17.5ml-/s的气路两端的静态压力差。
36‘
吸阻drawresistance
将卷烟密封于测量装置中,插人深度为9mm,在测试条件下(见GB/T16447),维持卷烟烟蒂端流
1
GB/T16450-2004
量为17.5mL/s而对烟蒂端施加的负压。
注1:所有通风区域和烟支应攀礴于大气中
注2:测f值用帕斯卡(Pa)表示.过去常用奄米水柱(mmWG)表示,以毫米水柱表示的结果可以采用1mmWG=
9.8067Pa的系数进行换算。
注3:有时吸阻也可以在消费者或评吸组抽吸卷烟时主观的判断给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符合正式定义的侧试
条件,吸阻并不是客观测t出的.
3.7
抽吸持续时间puffduration
抽吸孔道与抽吸机构相连通的时间段。
3.8
抽吸容fpuffvolume
逸离卷烟烟蒂末端并通过烟气捕集器的气体体积。
3.9
抽吸口数puffnumber
将卷烟抽吸到规定的烟蒂长度需要的口数。
3.10
抽吸频率pufffrequency
在给定时间内的抽吸口数。
3.11
抽吸终止pufftermination
抽吸孔道与抽吸机构连通状态的终止。
3.12
抽吸流f.puffprofile
将直接在烟蒂后面测得的气流量作为时间的函数绘制的图形。
3.13
死体积deadvolume
卷烟烟蒂末端与抽吸机构之间的体积。
3.14
卷烟夹持器cigaretteholder
吸烟过程中用来夹持卷烟的装置。
3.15
烟气捕集器smoketrap
根据测定烟气成分的要求,收集卷烟样品烟气的装置。
3.16
抽吸孔道port
抽吸机构中的孔,通过它进行抽吸并可连接一个烟气捕集器。
3.17
抽吸通道channel
吸烟机的一个单元。由一个或多个卷烟夹持器、一个烟气捕集器组成,是将抽吸通过捕集器的一个
装置。
3.18
补偿性能compensation
抽吸孔道处的压降变化时,吸烟机保持恒定抽吸容量和抽吸流量图的能力。
GB/T16450-2004
3.19
卷烟位里cigaretteposition
卷烟在吸烟机上的位置。具体位置由卷烟插入分析用吸烟机的卷烟夹持器后,卷烟轴线与水平面
之间的角度决定。
3.20
主流烟气mainstreamsmoke
抽吸过程中逸离卷烟烟蒂末端的所有烟气。
3.21
侧流烟气sidestramsmoke
抽吸过程中从烟蒂末端以外逸离的所有烟气。
3.22
烟灰盘ashtray
位于卷烟下部的用于收集吸烟过程中掉落的烟灰的装置。
3.23
清除抽吸clearingpuff
熄灭卷烟后或从卷烟夹持器上取下卷烟后进行的任何抽吸。
3.24
环境气流ambientairflow
抽吸过程中卷烟周围的气流。
4标准条件
4.1吸烟机压降((3.5)
卷烟烟蒂末端与抽吸机构之间的整个气流路径应具有尽可能小的阻力,且不应超过300Pa,
4.2抽吸持续时间((3.7)
标准的单口抽吸持续时间应为((2.00士。.02)s.
4.3抽吸容f(3.8)
配以1kPa士5%的压降装置后,测得的标准抽吸容量应为((35.0士。3)mL。在每口抽吸持续时间
内,从卷烟烟蒂末端逸离的气体不应少于抽吸容量的95%,
4.4抽吸频率(3.10)
测定连续1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BWA 0028-2024 燃煤性能指标快速检验方法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 2024-10-29
- T/CES 080-2021 预制舱式储能电站消防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2021-09-28
- T/CASMES 301-2024 储能锂离子电池 冷板式液冷温控系统技术要求 2024-05-17
- T/CIET 966-2025 风电机组远程智能巡检技术要求 2025-01-08
- T/CASME 1511-2024 城市景观工程用底轴驱动翻板自动钢坝闸 2024-05-20
- T/JSEPA 028-2024 火力发电企业较大以上风险作业管理导则 2024-12-27
- T/CSPSTC 117-2023 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绩效评价指南 2023-10-23
- T/QGCML 4700-2024 自动并离网集成储能系统 2024-09-06
- T/GERS 0041-2024 电站锅炉深度调峰下水动力计算技术导则 2024-04-09
- T/JSEPA 037-2024 低压分布式光伏远程监测规范 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