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HST 000001-2020 建筑废弃混凝土再生处理临时场所建设与技术标准
T/SHST 000001-2020 Construction of temporary facilities for the recycle processing of building waste concrete and technical standard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SHST 000001-2020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0-12-07
实施日期
2021-01-01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上海石材行业协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废弃混凝土再生处理临时场所建设和再生处理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经营主体要求、临时场所建设和再生处理技术要求、临时场所运营管理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的建筑废弃混凝土再生处理临时场所建设、再生处理技术和运营管理;
主要技术内容: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废弃混凝土再生处理临时场所建设和再生处理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经营主体要求、临时场所建设和再生处理技术要求、临时场所运营管理要求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的建筑废弃混凝土再生处理临时场所建设、再生处理技术和运营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 GB/T25177《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 GB/T25176《固定式电子衡器》GB/T 7723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建筑废弃混凝土本市房屋建筑和交通基础设施新建、改建、扩建及大中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3.2 回收利用对建筑废弃混凝土进行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的活动。主要涉及再生处理和再生产品应用两个环节。3.3 再生处理将建筑废弃混凝土破碎、加工制成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再生骨料等再生产品的生产活动。3.4 再生骨料建筑废弃混凝土经再生处理,加工成满足混凝土、水稳和砂浆等用途的骨料。3.5 尾料建筑废弃混凝土经再生处理加工成再生骨料之后,剩余的废金属、废木料、废塑料、废砖瓦等物质。3.6 再生处理临时场所(简称处理点)符合本标准要求,从事建筑废弃混凝土再生处理的临时生产经营场所,简称“处理点”。3.7 经营主体符合废弃混凝土再生处理要求,经营建筑废弃混凝土再生处理临时场所的企业法人。4.经营主体要求4.1 应经本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法人企业。4.2 实缴注册资本应达到人民币500万元以上,或上年度末企业净资产应达到人民币500万元以上。4.3 应持有该处理点的房地产权证,或应持有2年以上租赁合同,或应持有2年以上该场所合法使用权的其他有效证明文件。4.4 经营主体及负责人信用状况应良好。4.5 生产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且应积极参与行业自律。5.处理点建设与处理技术要求5.1 处理点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1)占地面积不应少于15000平方米。2)年处理设计能力应达到30万吨以上。3)周围200米以内不得有住宅、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建筑。4)四周应设置围墙,场内废弃混凝
发布历史
-
2018年08月
-
2020年12月
-
2024年03月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上海石材行业协会、上海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同济大学、上海市混凝土行业协会、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吴德龙、徐亚玲、钟伟荣、朱敏涛、范林根、魏钰、陈震华、丁彦、陈宁、赵敏岗、方红平、段珍华、王婉
-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3/T 1122-2009 无公害鸭广梨生产技术规程 2009-08-06
- DB65/T 3139-2010 苹果囊蛾性信息素应用技术规程 2010-05-20
- DB13/T 1121-2009 无公害果品 金冠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2009-07-24
- DB50/ 144.2-2010 汽车内饰材料技术规范 第2部分: 人造革 2010-05-20
- DB13/T 1125-2009 对虾生态养殖技术规范 2009-08-10
- DB50/ 144.1-2010 汽车内饰材料技术规范 第1部分: 纺织品 2010-05-20
- DB13/T 1119.2-2009 保安服务质量规范 第2部分: 工作规范 2009-07-24
- DB65/T 3106-2010 杂交榛绿枝压条育苗技术规程 2010-05-20
- DB65/T 3152-2010 巴旦木(扁桃)低温冻害预防技术规程 2010-05-20
- DB13/T 1126-2009 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2009-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