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216-2020 中风后肩痛的中药塌渍治疗技术规范

DB22/T 3216-2020 Post-stroke shoulder pain treatment protocol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quatting technique according to DB22/T 3216-2020

吉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2/T 3216-2020
标准类型
吉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12-28
实施日期
2021-01-29
发布单位/组织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归口单位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020

CCSC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216—2020

中风后肩痛的中药塌渍治疗规范

Standardfortreatmentofshoulderpainafterstrokewi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collapsingstains

2020-12-28发布2021-01-29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3216—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提出。

本文件由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汲广成、张为民、郑鹏、边静、牟开今、孙舒、张琼帅。

I

DB22/T3216—2020

中风后肩痛的中药塌渍治疗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风后肩痛中药塌渍治疗的禁忌症、诊断依据、症候诊断、中药塌渍治疗、异常情况

处理、疗效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中风后肩痛的中药塌渍治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册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

GB/T16751.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症侯部分

DB22/T2969.1-2019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第1部分:中药塌渍法

3术语和定义

GB/T16751.1、GB/T16751.2和DB22/T2969.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风stroke

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等为主要表现的

脑神疾病。

[来源,GB/T16751.1-1997,4.11]

3.2

中风后肩痛shoulderpainafterstroke

因中风后肩部经气不利或失濡,产生肩痛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3.3

中药塌渍chinesemedicinecollapsingstains

将中药制成糊剂,敷于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药物渗透以治疗疾病的方案。

[来源,DB22/T2969.1-2019,3.2]

3.4

气虚血瘀[凝]证bloodstagnationduetoqideficiencysyndrome

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以面淡而晦暗,身倦乏力,少气懒言,疼痛如刺,痛处不移,舌质淡紫,

或有紫斑,脉沉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来源,GB/T16751.2-1997,5.1.7]

3.5

1

DB22/T3216—2020

痰湿阻络[痹]证syndromeofphlegm-dampnessblockingcollaterals

痰浊湿邪阻痹经络,以肢体或关节等处顽麻、肿胀,或皮肤肿硬、麻木、瘙痒,苔白腻等为常见症

的证候。

[来源,GB/T16751.2-1997,14.1.8]

3.6

阳虚寒凝证syndromeofyangdeficiencyandcoagulatedcold

阳虚失温,阴寒凝滞,以形寒肢冷,胸胁、脘腹、腰膝冷痛喜温,妇女月经后期、痛经、经色紫暗

夹块,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来源,GB/T16751.2-1997,5.4.7]

3.7

阴虚血瘀[瘀热]证yinastheniaandbloodstasis

阴液亏虚,兼挟瘀血,以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午后低热,局部刺痛,或出血挟块、色紫暗,或舌

有斑点,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来源,GB/T16751.2-1997,5.3.8]

4禁忌症

4.1严重认知障碍、感觉障碍、精神障碍。

4.2血液疾病、肿瘤、发热、感染及传染性疾病。

4.3皮肤破损及皮肤过敏。

4.4其他不能接受塌渍治疗的疾病。

5诊断依据

5.1多发生在中风病后1个月~3个月内,应符合中风病的中西医诊断,参见附录A。

5.2单侧肩部疼痛,皮肤潮红、皮温升高或不明显。

5.3单侧肩部肿胀,活动受限。

5.4排除外伤、感染、周围血管病等非中风病所致的肩痛。

6症候诊断

6.1气虚血瘀证

瘫痪侧肢体肿胀,按之凹陷疼痛,皮色晦暗,肌肤甲错,木痛或不知痛痒,身倦乏力懒动,少气懒

言,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

6.2痰湿阻络证

瘫痪侧肢体肿胀沉困,按之凹陷,皮薄色多晦暗,肢体沉重懒动,局部发凉,脘腹痞闷胀痛,泛恶

欲吐,头身困重,口淡粘腻不渴,面色晦黄,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6.3阳虚寒凝证

瘫痪侧肢体肿胀,按之疼痛不移,色青,局部发凉,且疼痛较甚,常在夜间加剧,遇寒凉时更甚,

喜以厚衣物裹之,畏寒喜热,舌暗色紫或有瘀斑,脉沉涩。

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