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2060.3-2011 声系统设备 第3部分:声频放大器测量方法
GB/T 12060.3-2011 Sound system equipment—Part 3:Methods of measurement on audio amplifiers
基本信息
本部分适用于组成专业或家用声系统的模拟放大器以及模拟/数字放大器中的模拟部分。
一般地说,所给出的测量方法是与定义有最直接关系的,但并不排除采用能得到等效结果的其他方法。
本部分规定的额定条件和标准测量条件,下文中即作为规范和测量的条件。
发布历史
-
2011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沈勇、张志强、杨军
- 出版信息:
- 页数:47页 | 字数:8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33.160.10
M72
a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60268—3:2000
GB/T2060.3—20_11/IEC
9001--1988
代替GB/T
声系统设备
第3部分:声频放大器测量方法
Soundofmeasurementonaudio
3:Methods
systemequipment--Part
(IEC60268—3:2000,IDT)
201
1-10-31发布
宰瞀髁紫瓣警矬赞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9
GB/T12060.3—2011/IEC60268-3:2000
目次
前言………………………”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条件………………………1
3.1额定条件和标准测量条件…………1
3.1.1gl言……………1
3.1_2额定条件………………………2
3.1.3标准测量条件…………………2
3.2其他条件……………2
4工作类别…………………2
5可互换部件………………3
6自动控制器………………3
7电源………………………3
8音量控制器的位置………………………3
9测量的预备状态…………………………3
10系列的测量………………4
11可变功耗设备……………4
12标志………………………4
13工作环境…………………4
14特性解释及相应的测量方法……………4
14.1电源的基本特性……………………4
14.1.1特性解释………………………4
14.1.2测量方法………………………5
14.2(长期)电源电压变化的容差………………………5
14.2.1特性解释………………………5
14.2.2测量方法………………………5
14.3电源频率变化的容差………………6
14.3.1特性解释………………………6
14.3.2测量方法………………………6
14.4电源谐波和纹波的容差……………6
14.4.1特性解释………………………6
14.4.2测量方法………………………7
14.5输人特性……………7
14.5.1额定源阻抗,特性解释………………………7
14.5.2输人阻抗………………………7
I
GB/T12060.3—2011/IEC60268-3:2000
14.5.3额定源电动势,特性解释……………………8
14.5.4对应于额定失真限制的输出电压的最小源电动势…………8
14.6输出特性……………9
14.6.1额定负载阻抗,特性解释……………………9
14.6.2输出源阻抗……………………9
14.6.3失真限制的输出电压和功率……………“10
14.6.4调整率………………………11
14.6.5过载恢复时间………………11
14.7限幅特性…………………………11
14.7.1过载源电动势………………11
14.7.2短期最大输出电压和功率…………………12
14.7.3长期最大输出电压和功率…………………12
14.7.4温度限制的输出功率………………………13
14.8保护电路特性……………………13
14.8.1概述…………………………13
14.8.2对存在隐患的电压电流输出组合的保护…………………14
14.8.3直流偏移保护电路特性……………………15
14.9额定(失真限制的)输出电压或功率的持续时间………………16
14.9.1概述…………………………16
14.9.2特性解释……………………16
14.9.3测量方法……………………17
14.10增益………………17
14.10.1电压增益和电动势增益……………………17
14.10.2最大电动势增益……………17
14.10.3音量控制器的衰减特性……………………17
14.10.4多通道设备中平衡控制器的衰减特性……………………18
14.11响应………………18
14.11.1增益一频率响应……………18
14.1】.2增益限制的有效频率范围…………………19
14.11.3失真限制的有效频率范围…………………19
14.11.4相位~频率响应……………19
14.12幅度非线性………………………20
14.12.1概述…………………………20
14.12.2额定总谐波失真……………20
14.12.3标准测量条件下的总谐波失真……………20
14.12.4总谐波失真作为幅度和频率的函数………20
14.12.5标准测量条件下的n阶谐波失真………21
14.12.6
n阶谐波失真作为幅度和频率的函数……………………21
14.12.7
n阶调制失真(其中n=2或3)…………22
14.12.8
n阶差频失真(其中n=2或3)…………23
14.12.9动态互调失真(DIM)………………………24
14.12.10总差频失真………………26
14.12.11计权总谐波失真…………27
Ⅱ
12060.3—201
GB/T1/mc60268-3:2000
14.13噪声………………27
14.13.1特性解释……………………27
14.13.2测量方法……………………28
14.14哼声………………28
14.14.1概述…………………………28
14.14.2特性解释……………………一……………28
14.14.3测量方法……………………29
14.15平衡输入和输出…………………29
14.15.1输入平衡……………………29
14.15.2过载(失真限制的)峰一峰值共模输入电压………………30
14.15.3输出平衡……………………30
14.16多通道放大器中的串音衰减和分离度…………31
14.16.1特性解释……………………31
14.16.2测量方法……………………31
14.17多通道放大器中通道间的增益差和相位差……………………32
14.17.1增益差………………………32
14.17.2相位差………………………33
“.18尺寸和质量,特性解释…………33
附录A(资料性附录)平衡接口…………39
参考文献……………………40
图1测量输入阻抗的电路………………33
图2测量过载恢复时间的波形图………………………34
图3防止有潜在破坏性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的保护……………………35
图4合并两输入信号的电路……………36
图5频率在30
kHz以下的动态互调失真的测量信号频谱……………36
图6测量平衡输人的平衡度的电路……………………37
图7测量平衡输出的内阻平衡度的电路………………37
图8测量平衡输出的电压对称度的电路………………38
表1相同放大器的不同额定总谐波失真及额定失真限制的输出功率的规范………16
表2处于20kHz以内的动态互调失真分量……………25
Ⅲ
GB/T12060.3—2011/IEC60268-3:2000
刖茸
GB/T
12060《声系统设备》分为以下各部分:
——第1部分:概述;
——第2部分: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
——第3部分:声频放大器测量方法;
——第4部分:传声器测量方法;
——第5部分:扬声器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第6部分:辅助无源元件;
——第7部分:头戴耳机测量方法;
——第8部分:自动增益控制器件;
——第9部分:人工混响、时间延迟和频移装置测量方法;
——第10部分:峰值节目电平表;
——第11部分;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
——第12部分:广播及类似声系统用连接器的应用;
——第13部分:扬声器听音试验;
——第14部分:圆形和椭圆形扬声器,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
——第16部分:由语言传输指数(STI)对语言可懂度的客观等级评估;
——第17部分;标准音量表;
——第18部分:峰值节目电平表一数字音频峰值电平表。
本部分为GB/T12060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采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60268-3:2000{声系统设备第3部分:放大器》(英文版)。
本部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b)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c)图2b)中“过载恢复时间=£,一tz”改为“过载恢复时间一f。一t。”。
本部分是对GB/T9001--1988{声系统设备第3部分:放大器》的修订。
本部分与GB/T9001--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增加3.1.2h);
b)删除GB/T9001--1988中3.2.r电源的影响”;
c)删除GB/T9001--1988中第5章“额定源阻抗”;
d)删除GB/T
9001--1988中第8章“特殊的操作说明”}
e)改变GB/T9001--1988中16.4.2“测量方法”的内容;
f)增加14.5.2.2.3“用电桥测量输入阻抗”;
g)增加14.5.2.2.4“使用源电阻的两个阻值测量输人阻抗”;
h)增加GB/T9001--1988中18.1“额定负载阻抗”中的表格内容;
i)改变GB/T9001--1988中19.2.1“特性解释”的内容;
j)增加14.8“保护电路特性”和14.9“额定(失真限制)输出电压或功率的持续时间”;
k)增加GB/T9001--1988中22.4.1“特性解释”的内容;
V
12060.3—2011/[EC60268—3=2000
GB/T
1)增加14.12.7.2f);
m)增加14.12.8.2j)和k);
n)增加14.12.11“计权总谐波失真”;
o)重新规定GB/T9001--1988中第25章“平衡”的内容;
9001--1988中第26章“外界影响”和第27章“杂散磁场”;
p)删除GB/T
9001--1988中第31章“规定特性的分类”,将分类原虽!【应用到有关条款中;
q)删除GB/T
r)本部分的章、条编号与IEC
一致。
9001--1988(声系统设备第3部分:放大器》。
本部分代替GB/T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242)归口。
本部分由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本部分起草单位: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光电器股份
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沈勇、张志强、杨军。
9001--1988。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Ⅵ
60268-3:2000
GB/T12060.3—2011/IEC
声系统设备第3部分:声频放大器测量方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放大器规范中应给出的特性,以及其相应的测量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组成专业或家用声系统的模拟放大器以及模拟/数字放大器中的模拟部分。
一般地说,所给出的测量方法是与定义有最直接关系的,但并不排除采用能得到等效结果的其他
方法。
本部分规定的额定条件和标准测量条件,下文中即作为规范和测量的条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417DB:1973,IDT)
5465.2—2008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IEC
GB/T6278模拟节目信号
GB8898IEC
201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eqv60065:1998(第六版))
GB/T60268-2:1987,IDT)
12060.2—2011声系统设备第2部分: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IEC
GB/T14197音频、视频和视听系统互连的优选配接值(IEC61938,roT)
GB/T17626.17—200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
(IEC61000—4—17:2002,IDT)
GB/T
61000-4-29:2000,IDT)
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EC
IEC60268—1:1988)
SJ/z9140.1—1987声系统设备第1部分:概述(idt
3条件
3.1额定条件和标准测量条件
3.1.1引言
为便于安排放大器的测量,本部分分别在额定条件和标准测量条件的标题下规定了几组条件。
12060.2—2011。
术语“额定”的完整解释见GB/T
放大器的额定条件是:
——额定电源电压;
——额定源阻抗;
——额定源电动势;
——额定负载阻抗;
——额定总谐波失真,或者额定(失真限制的)输出电压或功率;
——额定机械和气候条件。
注I:总谐渡失真和(失真限制的)输出电压或功率是相互关联的。二者不能同时作为额定条件,因为通常一个给定
1
60268-3:2000
GB/T12060.3—2011/11i!.C
的样品放大器输出额定输出电压或功率时产生的失真小于额定总谐波失真。
注2:如果电源频率是关键性的,则也代表一个额定条件。
为了得到正确的测量条件,应当从制造商给出的规范中取得上述额定条件的数值。这些数值本身
不是要测量的对象,但构成了测量其他特性的基础。
GB/T
12060的本部分给出了一些其他特性的测量方法,要求或允许制造商在设备规范中给出下
列特性的“额定值”:
——额定电压增益;
——额定失真限制的输出电压或功率(不作为额定条件时)}
——额定信噪比;
——额定等效噪声源电动势。
3.1.2额定条件
放大器可作为一个四端网络来考虑,它具有一对特定的输入端和一对特定的输出端。满足下列条
件时就应认为该放大器在额定条件下工作:
a)放大器接在额定电源上。
b)源电动势与额定源阻抗串联,再接到输入端上。
注:对于有多个相同通道的放大器,输人信号宣同时馈给所有相应的成对输入端。
c)输出端额定负载阻抗。
d)如有必要,测量过程中不用的端子按制造商的规定连接。
e)在适当的频率上,调整源电动势使其正弦电压等于额定源电动势。没有明确的反对理由时,该
频率应该采用SJ/Z9140.1中规定的标准参考频率1kHz。反对的理由可能是标准参考频率
在放大器有效频率范围之外或接近其极限。
f)如果有音量控制器,置于使输出端出现额定失真限制的输出电压的位置。
g)如果有音调控制器,置于规定位置以给出规定频响,规定频响一般为平直频响。
h)如果有平衡控制器,置于机械中心位置。
i)额定机械和气候条件,按SJ/Z9140.1执行。
当额定失真限制的输出功率大于额定温度限制的输出功率时,某些放大器在额定条件下工作时间
长了会过热。这些放大器的额定条件持续时间不得比放大器容许的时间长。
3.1.3标准测量条件
将放大器置于额定条件下(见3.1.2),然后把源电动势降到比额定源电动势低10dB,即为标准测
量条件。
3.2其他条件
如果对于除额定条件和标准测量条件以外的情况(例如不同的频率或不同的控键位置)给出了放大
器的附加数据,则应完整说明相关条件。如有可能,应按本部分的有关条款中的推荐来选择这些条件。
补充的测量步骤可以从给出的标准条件下的测量步骤中引申出来。如有必要采用特殊的预防措施
来保证测量准确度,应与有关的测量步骤一起做出说明。
4工作类别
A类:提供负载电流的每个有源器件中的电流在信号的每个周期内始终大于零,对负载电流的一
切值均如此,负载电流最大达到并包括由额定输出功率或电压及额定负载阻抗所确定的值。
2
GB/T12060.3--2011/IEC60268-3:2000
B类:提供负载电流的每个有源器件中的电流,正好在负载电流的每个周期的半周等于零。
注:一般用法中,B类可以扩展到电流流动稍许大于半周的情况。
AB类:至少有一个提供负载电流的有源器件中的电流在负载电流的每个周期的某一部分等于零,
负载电流值的范围不超过额定输出功率或电压以及额定负载阻抗所确定的值。
注:信号电平足够低时,AB类放大器通常工作于A类。
D类:提供负载电流的每个有源器件中的电流受一个载波信号的控制。处于零或最大值的开关状
态,而该载波信号的调制输送有用信号。
注:其他一些工作类别已经商品化了,但还未提交供标准化的正式类别定义。
5可互换部件
对典型测量而言,可互换部件应具备这些部件规定的平均特性。
测量个别样机时应采用随样机提供的可互换部件。
6自动控制器
放大器可能包含自动控制电路,如限幅器、压缩器、扩展器和电子衰减电路。这些电路使放大器的
某些特性与通过放大器本身的信号有关,或与外加的控制信号有关。测量这种放大器的特性时,应使自
动控制电路不起作用,测量自动控制器的特性时除外。
7电源
应该把放大器接到额定电源上测量。测量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电源电压为额定值。如果制造商标称
的电源电压的容差超过士10%,那么也应说明在容差上下限处的待测量的特性。
可以在电源电压、电源频率、交流电源的谐波或直流电源的纹波的标称容差的上下限处进行附加
测量。
警告:不得超过制造商规定的电源电压容差。
8音量控制器的位置
除非音量控制器的最大和最小位置是待测特性所固有的,否则若只对音量控制器的一个位置进行
特性测量,则音量控制器应置于3.1.2给出的额定条件的位置。
如需在音量控制器的几个不同位置进行特性测量,则应包括额定条件的位置,其他优选位置为最大
dB、一6dB、一10dB、--20
位置、相对于额定条件位置的一3dB及--40dB等位置。
所有不测量的通道的音量控制器如有可能应置于最小增益位置,除非另有规定。
9测量的预备状态
开始测量放大器之前,应使其在近似标准测量条件下工作1h,或按制造商的规定进行。
操作放大器之前,应仔细阅读制造商对开始操作的说明。
随后把放大器置于3.1.3给定的标准测量条件下。由于内部发热,输出电压可能会随时间而改变。
除非变化过大,否则在预备状态期间可以忽略这种影响。预备状态结束后,应根据需要把放大器置于额
定条件或标准测量条件下。
3
GB/T12060.3--201I/IEC60268-3:2000
10系列的测量
如果进行一系列测量,在两次测量之间,放大器最好保持在标准测量条件下。
如果在两次测量之间,放大器必须较长时间停止工作,则进一步的测量应从第9章规定的预备状态
开始进行,除非能说明这样的处理不必要。,
11可变功耗设备
声系统设备如果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工作在AB类或者B类的功率放大器时,无论其中输出级的直
流电源是否具有采用串联控制元件的电子稳压电路,都应认为是可变功耗设备。
注1:IEC
60065第四版(1976)定义了可变功耗设备:由于输出电路的负载阻抗或者信号参数的变化导致的功率损
耗变化可超过15%的设备。但是在第五版(1985)和第六版(1998)没有定义。
洼2:直流电源用并联电子控制元件来稳压时,功率损耗实质上一般是(如果不总是)基本稳定的。但是这些设备在
某些方面仍可作为可变功耗设备,实际上14.7.4.1的内容仍然适用。
本部分中的所有测量都适用于可变功耗设备,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特殊问题。但是在测量哼声和额
定失真限制的输出功率时也许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一些附加的测量对评价这些设备的性能是有价值
的。(见14.6.3.1注和14.14.3c))
12标志
SJ/Z
9140.1—1987给出了端子标志和控制器标志的规定。
标志会涉及到下列内容;
——见GB8898的人身安全和防火。
~—出现连接错误时的安全。
——见GB/T5465.2的正常操作指示。
标志既不能防止不正确的操作,也不能提供完整的操作说明。因此必须把防止危险或误操作的方
法以及手册中的使用说明配合起来考虑。一定要使标志明显,尽可能容易理解。
当设备安装好以后,凡不使用工具无法触及的互联端子,制造商应在安装指南中清楚明显地标示出
来。这种安装指南是供专业人员阅读的。
13工作环境
应该把放大器安装在与使用环境相似的环境中进行测量,特别是包含温度的测量更是如此。在安
装方面的限制条件以及专门的通风要求均应由制造商加以说明,并成为额定条件的组成部分(见3.1.2)。
同时参见GB
8898或其他适用的国家安全标准。
14特性解释爰相应的测量方法
14.1电源的基本特性
14.1.1特性解释
对于接电源的每对端子和电源电压选择器(如果有的话)的每个位置,制造商应作出下列规定(标明
4
60268-3:2000
GB/T12060.3—201I/mC
任选处除外):
a)电源类别(交流或直流),在设备上和规范上标示;
b)额定电源电压(为额定条件,见3.1.2),在设备上和规范上标示;
c)电源频率或频率范围(可以是额定条件,见3.1.2),在设备上和规范上标示;
d)额定条件下从电源汲取的功率,用瓦表示,在设备上和规范上标示;
e)对于可变功耗设备(见11章),在规定的负载阻抗(包括额定负载阻抗)下,从电源汲取的功率
可以表示为从零到额定值范围内的输出电压或功率的函数。对于用电池供电的设备,该特性
有特殊的价值,可以用图表示。
注:在上面的d)和e)中,从电源汲取的视在功率明显地大于有用功率,则视在功率应另作说明。
14.1.2测量方法
a)将放大器置于额定条件下;
b)用功率计测量从电源汲取的功率,用瓦表示:
i)采用额定电源电动势,见14.5.3{
2)采用标准测量条件下的电源电动势;
3)对可变功耗设备,输出电压或功率在零到额定值的范围内改变。
14.2(长期)电源电压变化的窖差
14.2.1特性解释
制造商规定的电源电压的容差应使在规定限额内的任何电源电压都满足:
a)在任何正常操作条件下,工作电压都不能超过其上限,这一点特别适用于像半导体器件和电解
电容器等元件;
b)用在放大器中的电子管的灯丝电压不能超过其容差;
c)放大器长时间在标准测量条件下工作,任何元器件都不能超过其最高容许温度,与电源电压有
关的除外;
d)输出和增益都不得发生过度的变化;
dB。
e)信号哼声比与额定值相比不劣于一3
从电网获得电源的放大器一般不会遇到电源电压变化超过士10%的情况。这样的变化一般不需要
对放大器作特殊设计。
以电池或小变压器为电源的放大器,电源电压的变化可能较大,这也许是由于负载的变化、电池的
温度造成的,也许是在电池的寿命或放电期间电池电压逐渐下降造成的。
如果制造商指出,不允许放大器的电源电压变化超过土10%,则在正常的放大器设计范围内,应考
虑符合要求a)、b)和c)的要求,并按照d)和e)的要求进行检查。
如果制造商指出,允许放大器的电源电压变化超过±10%,制造商的手册中应详细给出补偿这一变
化的特殊方法。如果可能的话检查这些方法是否正常工作,并按照要求a)至e)的要求进行检查。
14.2.2测量方法
14.2.2.1温度
a)将放大器置于标准测量条件下,如果已给出额定温度限制的输出功率,应调整源电动势以得到
这个输出功率值;
b)将电源电压调到制造商给出的上限值,如果需要的话再调整源电动势使输出电压或功率恢复
到a)规定的值;
5
GB/T12060.3—2011/IEC60268-3:2000
c)放大器应能在这些条件下至少工作4h,任何元器件都不能超过最高允许温度。
14.2.2.2输出和增益的变化
a)将放大器置于额定条件下,用14.12.3.2所给出的方法测总谐波失真;
b)测量源电动势E,和输出电压U2;
c)在制造商规定的范围内步进式地改变电源电压。在选定的每一个电源电压值上,重新调整源
电动势E,以获得原有的总谐波失真,并测量源电动势E:和输出电压u;。
注:在允许的电源电压范围内,无稳压措施时,E,和u;应与电源电压基本上保持一定的比例。
14.2.2.3哼声
a)信号哼声比按14.14的规定进行测量;
b)在制造商给出的范围内步进式地改变电源电压。在每一个选定的电源电压值上,测量输出端
的哼声电压并计算信号哼声比。把测量结果表示为额定输出电压和测得哼声电压的比值,以
分贝表示。
14.3电源频率变化的窖差
14.3.1特性解释
制造商规定的电源频率变化的容差应使在其规定限额内的任何电源频率都能满足:
a)除电源频率以外,将放大器置于标准测量条件下至少4h,任何元器件都不得超过最高容许
温度;
b)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和总谐波失真不发生明显变化;
c)信号哼声比与额定值相比不劣于一3dB。
制造商应在规范中给出其额定值。
在正常的放大器设计范围内,应考虑符合a)要求。
注:在电源频率范围的低端,元器件的工作温度可能会升高,特别是电源部分的元器件。
14.3.2测量方法
14.3.2.1
输出电压和l总谐波失真的变化
a)将放大器置于额定条件下,用14.12.4.2的方法测量总谐波失真。
b)测量源电动势和E,和输出电压U:。
c)在制造商规定的范围内,步进式地改变电源频率。在选定的每一个电源频率上测量输出电压
u;和总谐波失真。
d)在规定的电源频率范围内,无论电压u;还是总谐波失真都不应有明显的变化。
14.3.2.2哼声
除了用改变电源的频率代替改变电源电压以外,按14.2.2.3所给出的方法测量。
注:一般在电源频率的下限将测到最坏的信号哼声比。
14.4电源谐波和纹波的容差
14.4.1特性解释
a)制造商规定的电源谐波容差,应使在所述容差范围内满足:
1)由电源电压峰值和有效值之比的改变引起的整流电源电压的变化不应超过14.2.1规定
6
60268-3:2000
GB/T12060.3—2011/mC
的容许电源电压变化引起的整流电压的变化;
2)信号哼声比与额定值相比不劣于一3dB;
3)按照1)的要求,交流电源谐波的容差不得超过14.2.1为电源电压规定的最小的不论正
或负的容差。
b)制造商规定的直流电源纹波的容差,应使在所述容差范围内满足:
1)电源电压的变化不应超过14.2.1规定的容许电源电压变化引起的变化;
2)信噪比和额定值相比不劣于一3dB。
制造商可选择是否在规范中给出这些容差范围。
14.4.2测量方法
a)电源谐波,参见GB/T17626.13—2006[51;
b)纹波,参见GB/T17626.17—2005;
c)17626.29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见GB/T2006。
14.5输入特性
14.5.1额定源阻抗,特性解释
制造商规定的向放大器提供信号的源内阻抗。
除非另行规定,额定源阻抗认为是恒定的纯阻。
注;制造商也可给出他认为实际上可容许的源阻抗的范围。
如果制造商没有规定额定源阻抗,应使用GB/T14197规定的合适的阻抗。
14.5.2输入阻抗
14.5.2.1特性解释
由输入端子之间测得的内阻抗:
a)在标准测量条件下,额定值应在规范中给出;
b)在其他信号频率上,输入阻抗可选择是否在规范中给出,除非在频率变化对其很重要的情况
下应给出足够的额外数据,例如磁带机的磁头或唱机的拾音器韵输入。
14.5.2.2测量方法
整个频率范围内输人阻抗的等效电路元件值,可使用14.5.2.2.3或14.5.2.2.4给出的方法。
14.5.2.2.1平衡输入
a)将放大器置于标准测量条件下,采用不接地(或不接机壳)的源,如图la)所示;
b)用平衡输入电压表测量输人电压U,,电压表的输入阻抗应远大于放大器的输人阻抗;
c)用一个经校准的可变电阻器代替放大器的输入,调整该电阻器使得电压表读数仍为u,。该可
变电阻器的阻值就等于标准参考频率上放大器输入阻抗的模;
9140.1)。
d)可在其他信号频率上重复上述测量,倾向于选取三分之一倍频程中心频率点(见SJ/Z
注1:如果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远大于额定源阻抗,那么很难准确确定可变电阻器阻值使电压表读数为ut。换句话
说,测量方法的灵敏度很低。对于这个测量,增大探阻抗到额定源阻抗的10倍或lo倍以上,可以消除这种
影响。
注2:电压表的输人阻抗同样影响测量的灵敏度。它应远大于用于测量的源阻抗和放大器输人阻抗的并联值。
7
GB/T12060.3--2011/IEC60268—3:2000
注3:音量调节器的位置可影响输入阻抗。如果这样的话,应在调节器不同的位置重复测量。测量结果和位置对应
起来报告。应把源电动势调整到保持输出电压低于额定值10dB,除非此要求超过了过载源电动势。
14.5.2.2.2非平衡输入
a)将放大器置于标准测量条件下,公共输入端接地;(见图lb))
b)用电压表测量输入电压u,,电压表的输入阻抗应远大于放大器的输入阻抗;
c)用一个经校准的可变电阻器代替放大器的输入,调整该电阻器使电压表读数仍为u。。该可变
电阻器的阻值就等于标准参考频率上的放大器输入阻抗的模;
d)可在其他频率上重复上述测量,倾向于选取三分之一倍频程中心频率点(见SJ/Z9140.1)。
注:见14.5.2.2.1的注。
14.5.2.2.3用电桥测量输入阻抗
a)将放大器置于标准测量条件下,然后用合适的音频电桥“未知”端子代替信号源。应保证信号
通过电桥时放大器不过载;
注1:一个合适的电桥意味着适合于调整跨接“未知”端子的电压(通常是调整桥接网络的输入电压)。
注2:对于平衡输人,在电桥和放大器输入端之间可使用高品质、匝数比为1的变压器或者使用电池供电的电桥。
b)调节电桥控制器至平衡,然后从控制器读出输入阻抗值。
14.5.2.2.4使用源电阻的两个阻值测量输入阻抗
a)将放大器置于标准测量条件下,测量增益限制的有效频率范匿。(见14.11.2)
b)用已知阻值的源电阻重复测量,源阻值至少10倍于额定输入阻抗,增加源电动势使输出电压
比额定值低10dB。记下新的源电动势值;
C)如果增益比足够大,达到要求的准确度,可根据a)和b)测得的源电动势比和增益比,用简单电
路理论能计算出在任何频率的输入阻抗;
用在b)中测定的增益限制的有效频率范国内的限定频率,可以计算出近似值。
注1:在高频,输入阻抗通常可以用电阻器和电容器并联相当准确地表示出来。在低频,输入阻抗可表示为电阻器
和电感的并联组合或者电阻器和电容器的串联组合。
注2:这种方法假设输入阻抗不受源阻值的影响,且输入阻抗的电阻部分和频率无关。在有些情况下,一个甚至两
个假设都不满足.
14.5.3额定源电动势,特性解释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SXS 097-2024 水汽取样装置技术规范 2024-07-16
- T/CHES 111-2023 工业园区节水管理规范 2023-12-29
- T/HBFIA 0039-2023 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 荧光光度法 2023-12-05
- T/CSES 148-2024 水生生物环境DNA实验室建设技术要求 2024-07-10
- T/CQJR 024-2024 余热余压利用项目碳减排绩效评价指南 2024-09-22
- T/HYBX 0003-2024 优质铁棍山药粉 2024-01-31
- T/GRM 098-2024 深色有隔内生菌胞外聚合物 2024-12-23
- T/CIET 375-2024 固废无氧裂解处理系统技术规范 2024-01-24
- T/CQJR 023-2024 新型电力系统改造项目碳减排绩效评价指南 2024-09-22
- T/DZJN 270-2024 锂离子电池产品碳足迹评价导则:第5部分 隔膜 202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