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854.1-2011 卫生数据共享访问接口技术规范第1部分:电子病历数据传输

DB33/T 854.1-2011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ealth Data Sharing Access Interface Part 1: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Data Transmission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9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854.1-2011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12-30
实施日期
2012-01-30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9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020

C07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854.1—2011

卫生数据共享访问接口技术规范

第1部分:电子病历数据传输

Standandforinterfacetechnologyofhealthdatesharingandaccess

Part1:Transmissionofelectronicmedicalrecorddate

2011-12-30发布2012-01-30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854.1—2011

目次

前言.................................................................................2

1范围..............................................................................3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3术语和定义........................................................................3

4传输结构和技术实现方式............................................................4

4.1电子病历的组成................................................................4

4.2同步传输系统结构..............................................................5

4.3异步传输系统结构.............................................................10

4.4数据集描述规则...............................................................13

5电子病历数据表结构...............................................................15

5.1住院电子病历数据表结构.......................................................15

5.2门诊电子病历数据表结构.......................................................38

5.3急诊电子病历数据表结构.......................................................49

5.4诊断数据表结构...............................................................59

5.5报告数据表结构...............................................................63

5.6各类报告卡数据表结构.........................................................67

附录A(资料性附录)检验项目单.....................................................89

附录B(资料性附录)值域代码表....................................................103

附录C(规范性附录)高级消息结构..................................................144

附录D(规范性附录)ACSV定义.....................................................193

1

DB33/T854.1—2011

前言

DB33/T854《卫生数据共享访问接口技术规范》分为二个部分:

——第1部分:电子病历数据传输;

——第2部分: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传输。

本部分为DB33/T854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浙江省卫生厅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数字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院、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杭州掌幄科技有限

公司、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沈剑峰、胡建平、居斌、江涛、潘建松、季晶晶、李兰娟、吴岩。

2

DB33/T854.1—2011

卫生数据共享访问接口技术规范

第1部分:电子病历数据传输

1范围

DB33/T854的本部分规定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中心)与各个系统之间电子病历数据传输的标

准代码、数据结构和传输方式。

本部分适用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中心)与各系统之间的电子病历文本数据传输。各医疗机构

的卫生信息系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1.1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

GB/T2261.2个人基本信息与分类代码婚姻状况代码

GB/T2659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T3304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GB/T7408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14396疾病分类与代码

GB/T14946.2全国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与数据结构第2部分:数据结构

GB/T15657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GB/T16751.1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

GB/T16751.2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区域卫生数据中心

在某一行政区域(省、市、区县、乡镇/街道等)下建立的卫生数据处理中心,也称区域数据中心。

3.2

数据文件

需要传输的数据记录的文件,一个数据集或数据表对应一个文件。

3.3

3

DB33/T854.1—2011

控制文件

用于校验数据文件完整性与正确性的信息的文件。一个数据文件对应一个控制文件。

3.4

序列文件

定义数据文件列表信息的文件。包含同一批传输的所有数据文件列表以及这些数据文件的处理顺

序。同时包含与前一个序列文件相连接的信息(上一个序列文件包含的最后一个数据文件名称)。

4传输结构和技术实现方式

4.1电子病历的组成

电子病历内容较多,本传输标准主要针对各医疗机构上传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的电子病历信息进行

说明。范围包括住院电子病历、门诊电子病历和急诊电子病历三大部分。其中诊断、检查报告、检验报

告和各类报告卡信息是三个部分都包含的。

三个部分包含的实体-关系图(E-R图),见图1。

4

DB33/T854.1—2011

注1:实线为必有项目,虚线为非必有项目,矩形代表实体,菱形代表实体间联系,N代表一对多关系,1代表一对一

关系。

图1E-R图

4.2同步传输系统结构

4.2.1消息结构

概述

在同步传输过程中,发送的带有格式的数据统一称之为消息,消息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消息头

(header)和消息体(body),消息头和消息体都是XML结构的字符串。

消息头

.1定义

5

DB33/T854.1—2011

定义说明见表1。

表1消息头定义

成员描述

StringeventClass事件类别,固定值:SYTP

StringeventId事件编号,即需要传输的数据集编号,例如:DA01

StringeventVersion事件版本,即数据集所在的交换规范本版号,例如:0.1

StringmsgGuid消息的唯一标识

StringcreateTime消息创建时间,格式为yyyyMMddThhmmss

StringorganizationId消息来源机构编号

StringsendSystemId消息来源系统

StringuserName访问服务器使用的用户名

StringuserPass访问服务器使用的密码

示例:

<header>

<eventClass>SYTP</eventClass>

<eventId>DA01</eventId>

<msgGuid>337c7f2b-7a34-4f50-9141-bab9e6478cc8</msgGuid>

<createTime>20090806T222634</createTime>

<organizationId>机构编号</organizationId>

<userName>user12345</userName>

<userPass>ZJ_2345_^^11@</userPass>

</header>

消息体

.1概述

消息体是消息的主体,是采用符合XML结构的字符串,用以存放发送过程中的主要数据,消息体的

具体内容装配需要借助详细的数据集定义。消息体中的XML节点根据数据集的定义而定,要求使用<body>

作为XML的根节点,并且仅允许出现一个数据集的数据。

消息体既可以采用表1到表33数据项目组成普通XML结构传输,也可以组成与CDA兼容的消息结构方

式传输。有关与CDA兼容的高级消息结构示例见附录D。

<body>中出现的数据集编号必须与消息头中定义的事件编号一致,一个消息中包含的数据集行数不

能超过100行。

.2定义

<body>

<数据集编号>

<数据元代码>值</数据元代码>

<数据元代码>值</数据元代码>

6

DB33/T854.1—2011

</数据集编号>

<数据集编号>

<数据元代码>值</数据元代码>

<数据元代码>值</数据元代码>

</数据集编号>

</body>

消息体只允许存放单个数据集的数据,但允许存放多行记录,每一行记录以数据集编号作为根节点;

缺省数据元不应在body中出现该数据元节点。

示例:

数据集BZ01定义见表2。

表2数据集BZ01定义

序号名称代码数据格式必填定义值域数据元标识符

发送系统内部

记录唯一标

1记录机器码BZJLJQMVA36Y//

识,用于后续

更新识别

GB/T14946.2

全国干部、人

卫生服务机构

事管理信息系

2住院机构名称BZZYJGMCVA70Y的组织机构名HR21.01.028

统指标体系与

数据结构第2

部分:数据结

赋予住院就诊

3住院号BZZYHVA10Y/HR01.00.010

对象的顺序号

现在通过同步传输BZ01的两行记录,其中第二行记录缺省住院号,则body应使用的XML为:

<body>

<DA0>

<JLJQM>1234567890123456</JLJQM>

<JYJGMC>XXXX医院</JTDZ>

<ZYH>20110418</ZYH>

</DA0>

<DA0>

<JLJQM>9876543210123456</JLJQM>

<JYJGMC>XXXX医院</JTDZ>

<ZYH>20110422</ZYH>

</DA0>

7

DB33/T854.1—2011

</body>

4.2.2网络调用接口规范

概述

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调用方式可以采用WebService接口方式,WebService接口调用服务名为

EHRService。

接口定义

WebService接口调用函数原型:ResultSetEHRSyncTransport(Stringheader,Stringbody)。

接口参数

.1传入参定义

传入参数定义见表3。

表3参数定义

参数说明

Stringheader传入消息头

Stringbody传入消息体

.2返回值说明

ResultSet返回事件的处理结果。Resultset结构用来描述请求调用后的返回结果,该结构用做Web

Service的返回值类型。详细定义见表4。

表4返回值类型定义

成员描述

intreturnCode返回值

0调用成功,没有发生任何错误,也没有产生任何警告信息,如果有返回数据,则从

result中获得

1调用成功,有警告信息产生,警告信息从message中获得

-1~-99调用成功,但发生了业务错误,错误信息从message中获得

-100调用不成功,不能建立网络连接,详细原因从message中获得

-101调用不成功,消息格式不正确,详细错误原因从message中获得

Stringmessage存放服务器的返回消息,当发生错误或警告时,该字段存放错误消息,一般这里包含消

息编号、发生时间、消息内容等信息

Stringresult输出缓冲区,用来存放服务返回的数据结果集,该字段中的内容为XML结构,XML根节点

一定为<result>

4.2.3本地调用接口规范

8

DB33/T854.1—2011

概述

适配器是为了降低客户端接入前置机的复杂性而专门设置的一个组件;适配器提供的同步传输接口

在WebService接口的基础上做了简化,只需要提供简单的信息便可完成与数据中心的交互。

接口定义

intEHRSyncTransport(Stringeventid,

Stringbody,

refStringmessage,

refStringresult)

参数说明参照见表5。

表5参数说明

参数说明

Stringeventid事件编号,无需使用XML,例如:DA01

Stringbody传入消息体,是指需要上传的数据

refStringmessage引用参数,用来接收服务器的返回消息,与ResultSet.message作用一致:

用来存放服务器返回的消息,存放服务器的返回消息,当发生错误或警告时,该

字段存放错误消息,一般这里包含消息编号、发生时间、消息内容等信息

注意:该参数需要客户端与分配存储空间,建议为1000byte

refStringresult引用参数,用来接收服务器的返回数据,与ResultSet.result作用一致:

输出缓冲区,用来存放服务返回的数据结果集,该字段中的内容为XML结构,XML

根节点一定为<result>

注意:该参数需要客户端与分配存储空间,没有建议值,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估

算空间。

接口参数

.1传入参定义

传入参数定义见表3。

.2返回值说明

调用返回值数据类型为int类型,与ResultSet.returnCode作用一致,见表3。

动态链接库文件名

ehradp.dll

配置文件

ehradp.ini

配置文件内容

[server]

;================================

;指定前置机ip地址

9

DB33/T854.1—2011

;================================

ip=

;================================

;指定前置机开放的服务端口

;================================

port=

;================================

;指定适配器连接前置机的超时时间

;单位:毫秒

;================================

timeout=

;================================

;接入系统编号,该编号由数据中心分配

;================================

Sendsystemid=

4.3异步传输系统结构

4.3.1系统结构

本文件所描述的数据交换与传输,具备以下特点:

1)批量数据的传送,以快照或增量方式进行

2)点对点单向传输,可以通过构建两个反向的系统形成双向传输

3)异步、非实时的数据发送

4)数据传输可以采用网络或者非网络手段(如移动存储设备)

数据交换与传输所采用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三个部分,即数据发送系统、数据接收系统与数据传

输通道。数据传输系统部署图见图2。

10

DB33/T854.1—2011

图2数据传输系统部署图

4.3.2协议层次

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通过数据传输通道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可以是网络方式,也可以是非网络方

式。

本规范对非网络方式的数据传输通道不作定义。

网络连接不特定为某一种网络连接,可以是基于以太网或其他网络形式的LAN网络,也可以是基于

ISP提供的WAN网络。该网络必须是可以支持TCP/IP协议的实时网络,提供稳定的网络通讯支持、网络物

理和链路支撑。

在网络与传输层,数据发送系统与数据接收系统采取TCP/IP协议作为通讯协议,因此,必须确保通

讯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是可以提供TCP/IP协议兼容性的。

通过标准IP协议,提供网络层建立。数据发送系统与数据接收系统之间,进行网络传输控制,采取

TCP协议作为双方标准。

在应用层,数据发送系统与数据接收系统采取SFTP协议作为通讯标准。数据接收系统方在本地服务

器架设SFTP服务,以提供双方通讯支持。

通过SFTP,发送方发送已生成的数据文件和相应的控制文件、序列文件,给数据接收系统,数据接

收系统接受发送方发来的数据文件,储存在本地目录。

发送方发送成功的有效文件(包括数据文件和相应的控制文件、序列文件),由接收方系统负责维

护与清理。

发送方与接收方应约定用于储存发送方发送的文件的空间大小,接收方应及时维护空间以保证空闲

空间不小于约定的大小。

4.3.3通讯协议

数据发送系统与数据接收系统采取SFTP协议作为应用通讯协议。

数据发送方和接受方,需另行采用保密方式约定SFTP通讯所需要的用户名和密码。

11

DB33/T854.1—2011

发送方和接受方在发送与接收中,数据文件、控制文件与序列文件均采用文本文件(TXT)格式。

文件内容编码采用GB18030《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控制文件与序列文件的格式见下;数据文件具体内容组成和结构规范,另文说明。

所有的数据文件、控制文件、序列文件采用ACSV格式,遵从RFC4180第二节定义(字符集扩充为GB

18030-2005支持的字符集,具体见附录E)。

数据文件大小建议控制在100MB以下,以便系统传输与处理。

4.3.4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数据文件的文件名命名规则:FFFFYYMMDDHHMIXXXX.TXT。其中,

FFFF=文件类型前缀,在各个数据交换规范中定义。

YYMMDDHHMI=文件建立时间

XXXX=文件序列号

示例:

用于传输《WQB1003.4-0907浙江省区域卫生数据交换与传输规范(讨论稿)-慢病(糖尿病、高血压)数据定义》

中的“糖尿病专项档案(MB01)”,其文件类型前缀即为数据定义中括号内的“MB01”。相应数据文件名则为

“MB01YYMMDDHHMIXXXX.TXT”。

控制文件的文件名与对应数据文件相同(不包括文件后缀名),文件后缀名采用.CTL。控制文件只

有一条记录,文件格式见表6。

表6控制文件格式

序号名称格式长度必填值域备注

1记录类型文本4是常量CTRL,代表控制文件

2文件类型文本6是必须与对应数据文件名中的文件类型前缀一致

3文件序列号文本10是必须与对应数据文件名中的文件序列号一致

4文件日期文本10是必须与对应数据文件名中的文件建立时间一致

5文件大小数字10是对应数据文件的字节数

6记录行数数字10是对应数据文件的记录行数,标题行计入,空白行不计入

7包含标题行Y/N1是文件是否包含标题行

4.3.5序列文件命名规则

序列文件的文件名命名规则:XLYYMMDDHHMIXXXX.SEQ。其中,

XL=文件类型前缀,固定为“XL”

YYMMDDHHMI=文件建立时间

XXXX=文件序列号

12

DB33/T854.1—2011

序列文件的文件格式见表7。

表7序列文件格式

序号名称格式长度必填值域备注

数据文件名称。第一条记录中必须保存上一个序列文件中的最

1数据文件名文本40是后一个数据文件名。

最后一条记录必须为40个‘#’字符。

4.4数据集描述规则

4.4.1数据格式

数据格式见表8。

表8数据格式字符含义描述规则表

数据格式字符含义

数字字符;最大长度为n,如果包含小数部分在“,”后给出小数位数m。字符长度数包含

数值型Nn,m

整数位数、小数点位数和小数位数。

符合《GB18030-2005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的字符

字符型An该字符集中包括但不限于:数字、英文字母、符号、汉字、少数民族文字

此类型数据项内容必须为指定的长度n

符合《GB18030-2005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的字符

可变字符型VAn该字符集中包括但不限于:数字、英文字母、符号、汉字、少数民族文字此类型数据项内

容可以小于或等于指定的长度n

此类型用于传输可扩展的代码及与代码相关的文本

此类型内容总长度可以小于或等于指定的长度n

此类型为复合类型,组成为:

<规范代码标识>&<扩展代码名称>&<扩展代码标识>

规范代码标志:

类型同VA,不定长;必填内容,必须填写规范定义的值域代码

扩展代码名称:

可扩展代码型CEn

类型同VA,不定长;扩展代码的名称或描述;当无扩展代码时不填写

扩展代码标识:

类型同VA,不定长;扩展代码在发送系统内部定义的代码标识;当无扩展代码时不

填写

当传输此类型的数据项时,若发送系统中的代码全部或部分可对应到规范定义的值域代码

时,必须转换为规范值域代码;当不能准确对应时,填写扩展代码名称与扩展代码标识,

同时必须对应并填写<规范代码标志>(一般为“其它”对应的规范代码)

遵从《GB/T7408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采用其中规定的“日

期-完全表示法-基本格式”表示值的类型

日期型D8

采用YYYYMMDD的格式表示,其中,“YYYY”表示日历年,“MM”表示日历月,“DD”表

示日历日

遵从《GB/T7408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采用其中规定的“日

时间型T6的时间-完全表示法-基本格式”表示值的类型

采用hhmmss的格式表示,其中“hh”表示时,“mm”表示分,“ss”表示秒

遵从《GB/T7408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采用其中规定的“日

期和日的时间组合-完全表示法-基本格式”表示值的类型

日期时间型DT15

采用YYYYMMDDThhmmss的格式表示,字符T作为时间的标志符,说明日的时间表示的开

始;其余字符表示与日期型、时间型中描述同

二进制BY上述无法表示的其他数据类型,如XML、图象、音频、视频等二进制流文件格式

13

DB33/T854.1—2011

4.4.2数据元的表示格式示例

字符型、数值型

A18固定长度为18个字符。

VA100可变长度,最大为100个字符。

N3最大长度为3位数字。

N5,1最大长度为5位的十进制小数格式(包括小数点),小数点后保留1位数字。

可扩展代码型

CE30最大长度为30位的可扩展代码,即所有组成部分的总长度不超过30个字符。如发送系统内部扩

展的“分娩地”代码:

10&移动诊所&08,其中“10”为规范代码“其它”,“移动诊所”为发送系统内定义的扩展代码名

称,“08”为发送系统内定义的扩展代码标识。

日期型

D8采用YYYYMMDD格式(8位定长)表示年月日。如1998年1月8日,应表示为19980108。

时间型

T6采用hhmmss格式(6位定长)表示时分秒。如13点25分18秒,应表示为132518。

日期时间型

DT15采用YYYYMMDDThhmmss格式(15位定长)表示年月日时分秒。如1998年1月8日13点25分18

秒,应表示为19980108T132518。

BY二进制(BY后加具体的媒体格式表示)

BY-XML表示该数据是一个XML格式文件。

4.4.3值域

一个允许值是某个值和该值的含义(值含义)的组合,值域是一组数据元允许值的集合。

值域有两种子类:

可枚举值域

由允许值列表规定的值域,每个允许值的值和值含义均应成对表示。

其中:

可选值较少的(如3个以下),可在“数据元允许值”属性列中直接描述(穷举)。

可选值较多的(如3个以上),可在“数据元允许值”属性列中写出值域代码表的名称。属引用的

标准的,还须写出引用的具体部分。

不可枚举值域

由描述规定的值域。须准确描述属于该值域的允许值。

14

DB33/T854.1—2011

5电子病历数据表结构

5.1住院电子病历数据表结构

5.1.1住院病案首页(BZ01)

住院病案首页见表9。

表9住院病案首页

数据元标识

序号名称代码数据格式必填定义值域

发送系统内

部记录唯一

1记录机器码BZJLJQMVA36Y标识,用于//

后续更新识

GB/T14946.

2全国干

卫生服务机部、人事管

住院机构名HR21.01.02

2BZZYJGMCVA70Y构的组织机理信息系统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