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CM 1451-2023 气滞证诊断标准

T/CACM 1451-2023 Diagnostic criteria of the syndrome of qi stagnation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CACM 1451-2023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3-24
实施日期
2023-02-24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中医药学会
归口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气滞证的诊断标准和依据。本文件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及教学科研院所专业人员对气滞证的诊断。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暨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起草人:
陈家旭、胡志希、李先涛、郭蓉娟、杨小波、方格、周旋、马庆宇、李晓娟、胡思远、范星宇、廖晓倩、谭朵廷、王啸轶、廉坤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3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1.020

CCSC05

团体标准

/—

TCACM14512023

气滞证诊断标准

Dianosticcriteriaofthesndromeofistanation

gyqg

2023-02-24发布2023-02-24实施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

TCACM14512023

目次

前言…………………………Ⅲ

引言…………………………Ⅳ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气滞证的诊断标准………………………3

()……………

附录资料性历年气滞证类中医辨证标准的相关部分

A5

参考文献……………………11

/—

TCACM14512023

前言

/—《:》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1

起草。

、、。

本文件由暨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暨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家旭胡志希李先涛郭蓉娟杨小波方格周旋马庆宇李晓娟胡思远

、、、、。

范星宇廖晓倩谭朵廷王啸轶廉坤

:、、、、、、、、、、

本文件其他起草人于春泉王忆勤王泓午车志英付娜朱志敏刘凤斌刘丽芳刘旺华刘建和

、、、、、、、、、、、、、、

刘赟许文学许银姬杜佳李金霞李剑李艳李琳李新纯李福凤何建成邹小娟邹旭张诗军

、、、、、、、、、、、、、

张涛武哲丽范伏元林洁罗颂平金朝晖周军怀郑景辉胡金辉胡学军查安生钟舒明郜洁

、、、、、、、、、、、、

贾竑晓殷拥军黄绍刚董昌武喻斌程绍民谢梦洲简维雄谭光波熊广华戴小华陈新林

丁长松。

/—

TCACM14512023

引言

,,,

气滞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候之一多见于一些重大疾病和慢性疾病可作为始发证和基本证常伴

,,、。

随疾病始终但诊断标准阙如严重影响了证候诊断的规范性一致性及可重复性主要有以下几点问

:,;、、

题未建立科学的量化标准临床诊断效能及实用性有待考证不同疾病气滞证主次症状条目权重诊

。,

断阈值尚未确定为了提高中医临床辨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结合国内外最新证候及相关术语研究进

,,。

展特制定本文件指导临床疾病气滞证辨证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

为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的健全中医药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的

,,、、

重要任务本文件在系统回顾既往气滞证相关诊断标准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系统评价德尔菲法层次

、、,,,

分析法专家访谈诊断性试验等方法确立了气滞证诊断条目及其权重修订了气滞证相关诊断标准

为气滞证的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提供指导。

、,、

本文件基于文献研究专家调查及中医病因病机建立了气滞证共性条目兼证条目与舌脉象相结

合的诊断标准。

“”(:)

本文件由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气滞证辨证标准的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020B1111100001

资助。

/—

TCACM14512023

气滞证诊断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气滞证的诊断标准和依据。

本文件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及教学科研院所专业人员对气滞证的诊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滞证sndromeofistanation

yqg

、,,

因各种原因导致人体某一脏腑经络气机郁滞运行不畅以某一部位胀闷窜痛等为主要表现的

证候。

:、,、、、,()

注气滞证又称气结证气郁证按气滞部位不同可分为肝郁气滞胃肠气滞心脉气滞肺气郁滞等证以胀满闷

,,、、,,,

或胀痛或窜痛遇情志不遂时易诱发或加重随心情愉悦嗳气矢气等减轻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太息咽部

,、、,,,,,,,

异物感妇女有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肠鸣或矢气或大便秘结嗳气或呃逆或呕吐纳呆心悸气短失眠气喘

,,,。、

或气促咳嗽舌质稍暗弦脉或沉脉等症状或体征为主要表现气滞证进一步发展会形成气滞血瘀气滞痰

、、、、。

凝气滞湿阻气滞水停气郁化火气机闭阻等证

3.2

()(、、、)()

胀满闷或胀痛或窜痛胸胁少腹乳房胃脘等distentionstuffordistendinainor

ygp

(,,,,)

movinainchestandhochondriacbilaterallowerabdomenbreasteiastricetc.

gpyppg

(、、、),,。

身体某些部位胸胁少腹乳房胃脘等出现疼痛疼痛部位走窜不定或伴有胀感或郁闷不舒感

3.3

,、、

遇情志不遂时易诱发或加重随心情愉悦嗳气矢气等减轻inducedoraravatedincaseofemo-

gg

,

tionaldistressrelievedwithleasureorbelchinorflatusoretc

pg

症状因情志不畅时容易诱发或者加重。

3.4

情志抑郁emotionalderession

p

,,。

正常生活或工作状态下自我感觉情绪低沉整日忧心忡忡

3.5

急躁易怒restlessnessandirritation

,。

情绪急躁容易发怒

3.6

太息sihin

gg

,。

患者情志抑郁胸闷不畅时发出的长吁或短叹声

:。

注太息又称叹息

1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