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2409-2009 地理格网

GB/T 12409-2009 Geographic grid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2409-200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9-02-06
实施日期
2009-06-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格网的划分与编码方法,对格网数据的可视化表达不作为本标准规定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标识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的自然、社会和经济信息的空间分布,为各类信息的整合提供以格网为单元的空间参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北京山海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
起草人:
李莉、朱秀丽、曹五丰、陈子丹、苏山舞、曾澜、何建邦、黄坚、李浩川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3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7.040;35.240.70

A75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409—2009

代替GB12409—1990

地理格网

Geographicgrid

2009-02-06发布2009-06-01实施

发布

GB/T12409—2009

目次

前言ni

引言N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地理格网的设计原则1

4.1科学性1

4.2系统性2

4.3继承性2

4.4可扩展性2

4.5实用性2

5坐标系统2

6地理格网的分级与编码2

6.1概述2

6.2经纬坐标格网2

6.3直角坐标格网5

附录A(资料性附录)应用示例8

参考文献16

T

GB/T12409—2009

-1.Z-—1—

刖弓

本标准代替GB12409—1990«地理格网》。

本次修订参考了美国FGDC-STD-011-2001UnitedStateNationalGrid和英国Britishnational

gridreferencesystem等标准。

本标准与GB12409-1990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根据GB/T1.1-2000规范了原标准的格式。

——补充和调整了术语及其定义。

——补充和调整了设计原则.

——增加了定位参照系。

-对经纬坐标格网系统的分级作了简化,由原来的7级改为5个基本级,删除了其中的10°X

10°、5°X5°、2°X2°和30'X30'、15'X15'、6'X6‘格网;增加了10^X10\TX1\10wX10w和

1"X1"格网。

修改了经纬坐标格网的编码方式。

——增加了经纬坐标格网的扩展规则。

-对直角坐标格网的分级作了简化,由原来的9级改为6级。删除了其中的500mX500m、

250mX250m、50mX50m、25mX25m、5mX5m和2.5mX2.5m格网;增加了100kmX

100kmJO000mXlO000m和1mXlm格网。

修改了直角坐标格网的编码方式。

——增加了直角坐标格网扩展规则。

——删除了以系列比例尺地形图图幅范围作为格网单元的格网系统。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应用示例”。其中包括将矢量数据或格网数据转换为标准格网数据的示

例和生成标准格网数据的示例。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北京山海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建

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莉、朱秀丽、曹五丰、陈子丹、苏山舞、曾澜、何建邦、黄坚、李浩川。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2409—1990o

ni

GB/T12409—2009

引言

地理格网是一种科学、简明的定位参照系统,是对现有测量参照系、行政区划参照系和其他专用定

位系统的补充。地理格网的应,不但可以提高与空间分布信息集成效率,还可减少数据精度损失和资

源消耗。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广泛普及应,采用格网形式对自然、社会经济信息进行组织和应

用的实例已不鲜见。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支持地理数据的共建共享,满足应用需求,方便多源、多尺

度地理空间信息的整合与应用分析,提供科学、一致和实用的地理空间定位格网。

地理格网采用经纬坐标格网(以经、纬网划分的格网)和高斯-克吕格投影直角坐标格网(以公里网

划分的格网)相结合的方式,这两类格网间具有较严密的数学关系,可相互转换.高斯-克吕格投影平面

直角坐标系统是我国系列比例尺地形图所采用的坐标系统,采用此坐标系统既可享用已有的大量基础

测绘成果,又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

GB/T12409—2009

地理格网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格网的划分与编码方法,对格网数据的可视化表达不作为本标准规定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标识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的自然、社会和经济信息的空间分布,为各类信息的整合提

供以格网为单元的空间参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2021—2008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格网grid

由两组或多组曲线集所组成的网络,曲线集合中的曲线按某种算法相交。

注:曲线集把空间分割成格网单元。[ISO19123:2005]

3.2

格网单元gridcell

构成格网系统中某级格网的基本单位。

3.3

地理格网geographicgrid

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形成的格网。

3.4

经纬坐标格网geographicalgraticule

按一定经纬度间隔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形成的格网。

3.5

直角坐标格网rectangulargrid

将地球表面区域按数学法则投影到平面上,按一定的纵横坐标间距和统一的坐标原点对地表区域

进行划分而构成的格网。

3.6

格网编码gridencoding

按照一定规则,赋予格网单元惟一标识代码的过程。

4地理格网的设计原则

4.1科学性

地理格网分别建立在经纬坐标格网和直角坐标格网上,两种格网具有较严密的数学关系,可以相互

转换。

1

GB/T12409—2009

4.2系统性

地理格网分级呈一定的递归关系,形成完整的格网分级系列。

4.3继承性

经纬坐标格网采用国际上惯用的经纬度定位坐标系统和我国大于或等于1:500000系列比例尺

地形图采用的高斯-克吕格投影系统。

4.4可扩展性

标准中给出分级和编码的扩展规则。应用需求分为面向全球或全国(小比例尺)、省区(中比例尺)

和城乡(大比例尺)三种尺度。经纬坐标格网和直角坐标格网均可在给定的分级系列基础上向两端延

伸,也可根据需求,在各级格网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扩展格网间隔。

4.5实用性

格网系统在坐标系统、分级与编码规则的设定尽可能简化,并辅以软件工具”,既可严格、快速、方

便地实现格网间的转换,又可实现各级格网间的数据合并和细分处理。

5坐标系统

地理格网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执行GB22021—2008o

6地理格网的分级与编码

6.1概述

地理格网划分为经纬坐标格网和直角坐标格网。格网层级由不同间隔的格网构成,层级间可实现

信息的合并或细分。经纬坐标格网面向大范围(全球或全国),适于较概略表示信息的分布和粗略定位

的应;直角坐标格网面向较小范围(省区或城乡),适于较详尽信息的分布和相对精确定位的应。附

录A给出了以上两类格网系统的应用示例。

6.2经纬坐标格网

6.2.1经纬坐标格网概述

经纬坐标格网按经、纬差分级,以1°经、纬差格网作为分级和赋予格网代码的基本单元。代码由

5类元素组成:象限代码、格网间隔代码、间隔单位代码、纬经度代码和格网代码。前4类元素为必选元

素,格网代码元素根据需要选。6.2.2和6.2.3分别给出基本层级的格网间隔和编码方法,扩展分级

及其编码方法见6.2.4。

6.2.2经纬坐标格网分级

分级规则:各层级的格网间隔为整倍数关系,同级格网单元的经差、纬差间隔相同。经纬坐标格网

基本层级分为5级,见表1。

表1经纬坐标格网分级

格网间隔1°10’r10"1"

格网名称一度格网十分格网分格网十秒格网秒格网

6.2.3经纬坐标格网编码规则

经纬坐标格网代码由5类元素组成,分别为象限代码、格网间隔代码、间隔单位代码、纬经度代码和

格网代码,后2类元素根据经、纬度数值计算生成。象限代码由南北、东西代码组成,分别1位字母码

组成;格网间隔代码2位数字码表示;间隔单位代码1位字母码表示;纬经度代码由纬度代码和经

度代码组成,分别取纬、经度的整度数值计算生成,2位数字码表示纬度和3位数字码表示经度;格网

代码取纬、经度的非整度数值计算生成,由于采用的格网间隔不同,格网代码长度为0位、4位或8位。

经纬坐标格网编码结构如下:

1)可查阅:www.easymap.com.cn网站。

2

GB/T12409—2009

南北半球代码(字母码)

东西半球代码(字母码)

格网间隔代码(数字码)

间隔单位代码(字母码)

经纬坐标格网采用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的交点为原点,将全球分为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四个象限,

象限代码表示为NW、NE、SW、SE,见图10第一位表示南北半球,“N”表示北半球,“S”表示南半球;

第二位表示东西半球,“E”表示东半球,“W”表示西半球;我国位于北、东半球,表示为“NE”。格网间

隔代码依据表1所列的格网间隔2位数字码表示,不足2位在前面补0,如格网间隔为1'时表示为

“01”,格网间隔为10"表示为“10”。间隔单位代码“D”表示以度为单位、“M”表示以分为单位、“S”表

示以秒为单位。

6.2.3.1—度格网编码

一度格网代码由象限代码、格网间隔代码、间隔单位代码、纬经度代码共10位代码组成。其中取

纬、经度的整度数值作为纬、经度代码。结构如下:

关关关关D关关关关关

南北半球代码(字母码)————经度代码〔数字码)

东西半球代码(字母码)纬度代码(数字码)

格网间隔代码(数字码)

间隔单位代码(字母码)

例:某点位于75°41'15"N,143°02'35"E,求其一度格网代码。

一度格网代码:NE01D75143

6.2.3.2十分格网编码

十分格网代码由象限代码、格网间隔代码、间隔单位代码、纬经度代码和十分纬、经度格网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