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135-2008 潜水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DB46/T 135-2008 The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level of diving tourism services

海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2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6/T 135-2008
标准类型
海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11-11
实施日期
2008-12-20
发布单位/组织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海南省内开设的各类潜水旅游场所。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信息所、 海南省旅游局、 三亚市文体局、 三亚质量技术监督局、海南省标准化协会负责起草。
起草人:
周耀柒、张华云、白智基、杜磊、符继雄、阮敬辉。
出版信息: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00

A12

备案号:23678-2008DB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135—2008

潜水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GradingDivisionandEvaluationforServiceQualityofDivingTourism

2008-11-11发布2008-12-20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6/T135—2008

前言

为了加强对海南潜水旅游的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全省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根据有关法律、

法规,结合海南省实际,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附录A为标准的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信息所、海南省旅游局、三亚市文体局、三亚质量技术监督局、

海南省标准化协会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耀柒、张华云、白智基、杜磊、符继雄、阮敬辉。

I

DB46/T135—2008

潜水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南省潜水旅游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潜水旅游场所星级评定委员会、星级的划分条

件、星级的评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在海南省内开设的各类潜水旅游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0001.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0001.2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10001.4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条4部分:体育运动符号

GB/T10001.5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5部分:购物符号

GB/T10001.6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6部分:医疗保健符号

GB/T12930潜水装置用高压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技术条件

GB18435潜水呼吸气体及检测方法

GB/T1897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19079.10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0部分:潜水场所

3术语和定义

GB19079.1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潜水旅游

潜水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享受或参与的各水域水下旅游活动,如浮潜、岸潜、船潜、夜潜、

精品潜水、水底摩托、海底漫步等。

3.2

星级

星级标志为五角星形状,以五角星的数量表示潜水旅游场所的等级。星级分为三个等级,用一颗五

角星表示一星级、用两颗五角星表示二星级、用三颗五角星表示三星级,最高级为三星级。

4总则

所有潜水旅游场所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4.1潜水旅游场所中的从业人员资格、场地、设备设施条件、天气、卫生、环境管理要求和安全保障

应符合GB19079.10的要求。

4.2海洋、水库、湖、河等潜水旅游场所经营者必须获得由海洋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签发有效的《海

域使用权证书》或相关许可。

4.3潜水旅游场所经营者须依法取得当地相关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后方可开业。

4.4从事潜水技术指导人员必须获得中国潜水运动协会签发有效的潜水教练员资格证书。

1

DB46/T135—2008

4.5从事潜水教学活动的人员,必须获得中国潜水运动协会签发有效的潜水教练员并在中国潜水运动

协会注册的潜水教练证书。

4.6从事救生人员必须获得中国潜水运动协会签发有效的救生员资格证书。

4.7潜水设备检修人员必须获得由中国潜水运动协会签发或中国潜水运动协会认可有效的国际检测、

维修证。

4.8以潜水旅游场所的场地、从业人员、设施设备条件、天气、安全保障、管理、服务等进行全面综

合划分与评定潜水旅游场所质量等级。

4.9潜水旅游场所质量的等级评定有效期为3年,每年进行复核。有效期满企业应重新申请确定等级。

4.10潜水旅游场所开业三个月后可申请星级,经等级评定机构评定批复后,可以享有3年有效的星级

及其标志使用权。

4.11潜水旅游场所分等定级可作为物价部门核定收费标准的依据。

5潜水旅游场所星级评定委员会

5.1星级评委会组成

星级评定委员会由体育、旅游、海洋与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和有关行业协会等相关专家组成。

5.2星级评定的责任分工

潜水旅游场所星级评定工作由星级评定委员会(以下简称星级评委会)统筹负责,其责任是制定星

级评定工作的实施办法和检查细则,并组织开展星级评定、复核与复评工作。同时负责将全省所评星级

潜水旅游场所的批复和评定检查资料上报省主管部门备案。

6星级的划分条件

6.1三星级潜水旅游场所

6.1.1场地

a)潜水旅游场所布局和功能划分合理、环境优美、经营水域水质清澈,设施设备使用方便安全;

b)内外装修采用高档材料,工艺精致,具有突出风格;

c)有与潜水旅游场所规模、星级相适应的总服务台,总服务台各类服务项目有中英文标志;

d)指示用标志清晰、实用、美观、共同信息图形符号符合GB/T10001系列标准的规定;

e)潜水海域(水域)面积≥3000平方米;

f)有通风透气、足够空间的储存室存放潜水器材。

6.1.1.1前厅

空间宽敞、与接待能力相适应,气氛豪华,风格独特,装饰典雅、色调协调、光线充足,悬挂或粘

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与宣传图幅和要求,面积≥300平方米,不使游客产生压抑感。

6.1.1.2餐厅、茶室或吧室

a)有独具特色、格调高雅的专门茶室或吧室为游客提供饮品服务的场所。

b)岛屿型潜水旅游场所有布局合理、装饰豪华的餐厅提供用餐服务。

6.1.1.3公共区域

a)有足够的停车场停放车辆,面积≥3000平方米;

b)医务室不少于1个,面积≥20平方米;

c)有与潜水旅游场所规模、星级相适应的分设男女淋浴室、更衣室;

d)主要区域均有男女分设的间隔式公共厕所,应符合GB/T18973四星级及以上要求。

6.1.2从业人员

2

DB46/T135—2008

40名以上四星级潜水员;8名以上潜水教练员;2名以上设备检修人员;10名以上救生员;2名或2

名以上持有《医师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潜水员均接受过专门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掌握基本的

海洋环保知识和法律。

6.1.3设备设施条件

设施设备养护良好,达到完备、整洁和有效。

a)承载能力4人以上的交通艇(船)≥10艘;空气压缩机总排量不少于800L/min。岛屿型潜水旅游

场所,承载能力30人以上的船只≥3艘。

b)潜水器材≥120套。

c)医务室应配备必需的医疗抢救设备和药品。

d)有监视潜水旅游场所的了望台和相应设施设备(如了望镜、通讯设施设备)。

6.1.4卫生

a)潜水服、呼吸器、呼吸管咬嘴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器具每使用一次后必须进行清洗、消毒或更

换,确保通过卫生部门的随时抽检。

b)海水相关卫生及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中三星级的要求。

表1

指标粪大肠菌群溶解氧

水温漂浮物质水色pH透明度(m)

级别(个/L)(mg/L)

三星级≥10

<1000无(无油膜、浮沫≥6

二星级≥20℃无异常7.5~8.56~10

和其它漂浮物质)

一星级1000~2000>51~6

c)环境要求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浓度限值

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单位

一级标准

年平均0.02

二氧化硫SO2日平均0.05

一小时平均0.15

年平均0.08

总悬浮颗料物TSP

日平均0.12

年平均0.04

可吸入颗粒物PM10

日平均0.05

年平均0.05mg/m3

氮氧化物NOX日平均0.10(标准状态)

一小时平均0.15

年平均0.04

二氧化氮NO2日平均0.08

一小时平均0.12

日平均4.00

一氧化碳CO

一小时平均10.00

臭氧O3一小时平均0.12

季平均1.50

铅Pb

年平均1.00

苯并[a]芘B[a]P日平均0.01µg/m3(标准状态)

日平均7

氟化物F

一小时平均20

6.1.5安全保障

a)潜水旅游场所向旅游者提供的潜水旅游产品应当有安全保障,并购买相关旅游保险;应建立和

健全应急处理系统和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并保持演练记录。

3

DB46/T135—2008

b)空气压缩机、气瓶、呼吸调节器、浮力调节器(BCD)等强检器具,必须由法定的检验机构定期

检测,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检修人员每月检修一次并保持记录。

空气压缩机应符合GB/T12930的要求,每充气50个气瓶或运行50个小时时必须更换碳棒,潜水呼吸

用压缩空气气源的纯度要求应符合表3的要求,其他各种气源的纯度及检测方法须符合GB18435的要求。

表3

项目指标

氧(体积分数)/%20~22

二氧化碳(体积分数)/10-6≤500

一氧化碳(体积分数)/10-6≤10

水分(露点)/℃≤-21

油雾与颗粒物/(㎎/m3)≤5

气味无异味

c)定期对潜水衣、潜靴进行仔细检查,潜水衣、潜靴有影响潜水功能的部位破损或不影响潜水功

能的部位破损率达20%以上时必须停止使用。

6.1.6管理

a)各项管理制度健全,与潜水旅游场所规模和星级相一致。

b)在交费处和接待大厅显著位置用中英文同时公布潜水活动项目明细及收费标准。

c)制定《游区管理规定》和《潜水须知》,并在接待大厅和操作台显著位置张贴。

d)各种指示和服务用文字应用规范的中英文同时表示。

6.1.7服务

a)对游客礼貌、热情、亲切、友好、一视同仁。

b)着工装、佩工牌上岗、仪容仪表端庄、大方、整洁。

c)为游客提供贵重物品保险柜(箱)和一般物品保管储藏柜。保险柜(箱)设置安全,并能够保

护客人的隐私。

d)为游客提供经清洗消毒、干爽无异味的潜水衣、潜靴。

e)向游客清晰介绍潜水的安全常识、注意事项和环保要求,仔细检查潜水员和游客使用的各种装备、

气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f)潜水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培训,使游客掌握必须的手势语言和紧急措施。潜水必须严格按照潜水

操作程序进行操作,手势图形符号参见附录B。

g)必须每天在前厅等主要的公共场所公布当天天气和海洋预报,内容包括:风力、风向、气温、

水温、海面能见度、海水透明度、海浪预报、潮汐变化等。当遇到天气有变化时,应及时通过广播和公

告通报天气变化情况。

h)能提供信用卡结算服务。

i)前台接待员能提供不少于两种外国语服务。

6.2二星级潜水旅游场所

6.2.1场地

a)潜水旅游场所布局合理,环境优良、营业水域水质良好,方便游客在场所内活动;

b)内外装修良好、美观;

c)有与潜水旅游场所规模、星级相适应的总服务台,总服务台各类服务项目有中英文标志;

d)指示用标志清晰、共同信息图形符号符合GB/T10001系列标准的规定;

e)潜水海域面积≥2000平方米;

f)有足够空间的储存室存放潜水器材。

6.2.1.1前厅

4

DB46/T135—2008

有与接待能力相适应的前厅,内装修美观别致,悬挂或粘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与宣传图幅

和要求,面积≥200平方米,不使游客产生压抑感,提供信用卡结算服务。

6.2.1.2茶室或吧室、餐厅

a)有专门的茶室或吧室为游客提供饮品服务的场所;

b)岛屿型潜水旅游场所有餐厅为游客提供用餐服务。

6.2.1.3公共区域

a)提供停车场,面积≥2000平方米;

b)医务室不少于1个,面积≥20平方米;

c)有与潜水旅游场所规模、星级相适应的分设男女淋浴室、更衣室;

d)各主要区域均有男女分设的间隔式公共厕所,应符合GB/T18973三星级及以上要求。

6.2.2从业人员

30名以上四星级潜水员;6名以上潜水教练员;2名设备检修人员;7名以上救生员;1名以上持有

《医师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潜水员均接受过专门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掌握基本的海洋环保知

识和法律。

6.2.3设备设施条件

设施设备养护良好,使用安全,达到整洁、卫生和有效。

a)承载能力4人以上的交通艇(船)≥6艘;空气压缩机总排量不少于600L/min。岛屿型潜水旅游

场所,承载能力30人以上的艇(船)≥2艘;

b)潜水器材≥100套;

c)医务室应配备必需的医疗抢救设备和药品。

6.2.4卫生

a)潜水服、呼吸器、呼吸管咬嘴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器具每使用一次后必须进行清洗、消毒或更

换,确保通过卫生部门的随时抽检。

b)海水相关卫生及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中二星级的要求。

c)环境要求按7.1.4执行。

6.2.5安全保障

按7.1.5执行。

6.2.6管理

按7.1.6执行。

6.2.7服务

按7.1.7执行。

6.3一星级潜水旅游场所

6.3.1场地

a)潜水旅游场所布局基本合理,环境好、营业水域水质无异色、异臭、异味,方便游客在场所内

的正常活动;

b)内外装修良好、美观;

c)有与潜水旅游场所规模、星级相适应的总服务台,总服务台各类服务项目有中英文标志;

d)指示用标志清晰、共同信息图形符号符合GB/T10001系列标准的规定;

e)潜水海域面积≥1000平方米;

f)有储存室存放潜水器材。

6.3.1.1前厅

有与接待能力相适应的前厅,有装修、光线好,悬挂或粘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与宣传图幅

和要求,面积≥100平方米。

6.3.1.2茶室或吧室、餐厅

5

DB46/T135—2008

c)有专门的茶室或吧室为游客提供饮品服务的场所;

b)岛屿型潜水旅游场所有餐厅为游客提供用餐服务。

6.3.1.3公共区域

a)提供停车场,面积≥1500平方米;

b)医务室不少于1个,面积≥20平方米;

c)有与潜水旅游场所规模、星级相适应的分设男女淋浴室、更衣室;

d)各主要区域均有男女分设的间隔式公共厕所,应符合GB/T18973二星级及以上要求。

6.3.2从业人员

25名以上四星级潜水员;5名以上潜水教练员;1名以上设备检修人员;6名以上救生员;1名或1名

以上持有《医师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潜水员均接受过专门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掌握基本的海

洋环保知识和法律。

6.3.3设备设施条件

设施设备养护良好,达到整洁、卫生和有效。

a)承载能力4人以上的交通艇(船)≥3艘;空气压缩机总排量不少于400L/min。岛屿型潜水旅游

场所,承载能力30人以上的船只不少于1艘;

b)潜水器材≥80套;

c)医务室应配备必需的医疗抢救设备和药品。

6.3.4卫生

a)潜水服、呼吸器、呼吸管咬嘴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器具每使用一次后必须进行清洗、消毒或更

换,确保通过卫生部门的随时抽检;

b)海水相关卫生及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中一星级的要求。

c)环境要求按7.1.4执行。

6.3.5安全保障

按7.1.5执行。

6.3.6管理

按7.1.6执行。

6.3.7服务

按7.1.7执行。

7星级的评定规则

7.1星级的评定程序

7.1.1星级的申请

潜水旅游场所申请星级,应向星级评委会递交星级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申请报告、自查自评

情况说明及其他必要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7.1.2受理

接到潜水旅游场所星级申请报告后,星级评委会应在核实申报材料的基础上,于15个工作日之内作

出受理与否的答复。

7.1.3检查

受理申请后,星级评委会应在一个月内安排有关评委(2名~3名)以明查和暗访的方式安排检查。

检查合格与否,检查员应提交检查报告。对检查未予通过的潜水旅游场所,星级评委会应加强指导,待

接到潜水旅游场所整改完成并要求重新检查的报告后,于一个月内再次安排评定检查。对申请三星级的

场所,检查分为初检和终检:

a)初检由星级评委会安排有关评委以明查和暗访的形式实施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整改意见记录

在案,供终检时对照使用;初检合格,方可安排终检;

6

DB46/T135—2008

b)终检由星级评委会另外安排其他评委对照初检结果及整改意见进行全面检查;终检合格,方可

提交评审。

7.1.4评审

接到检查报告后一个月内,星级评委会应根据参加评定检查评委的意见对申请星级的潜水旅游场所

进行评审。评审的主要内容有:审定申请资格,核实申请报告,认定本标准的达标情况,查验违规及事

故、投诉的处理情况等。

7.1.5批复

对于评审通过的潜水旅游场所,星级评委会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