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606-2023 黑土地质量档案管理规范

DB22/T 3606-2023 The standard for document management of black soil quality

吉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2/T 3606-2023
标准类型
吉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2-28
实施日期
2024-02-01
发布单位/组织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10

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606—2023

黑土地质量档案管理规范

Managementspecificationforblacklandqualityarchives

2023-12-28发布2024-02-01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360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春红、杜东明、焦晓辉、崔佳慧、杨松、李冠男、刘健、杨晓庭、刘祥辉、

赵强、黄梓源。

I

DB22/T3606—2023

黑土地质量档案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土地质量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文件材料形成、文件材料收集、文件材料整理、文

件材料归档、档案保管、鉴定与销毁、档案开发与利用、档案统计与移交、档案监督与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耕地中黑土地质量档案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1822—2008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T18894—2016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DA/T22—2015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DA/T38—2021档案级可录类光盘CD-R、DVD-R、DVD+R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

DA/T75—2019档案数据硬磁盘离线存储管理规范

DB22/T3394—2022黑土地质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黑土地blackland

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的相关区域范围内具有黑色或者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

性状好、肥力高的耕地。

黑土地质量blacklandquality

黑土地立地条件、土壤特性、地力及产能现状等综合属性的总体状况。

黑土地质量文件材料blacklandqualitydocuments

在黑土地保护、利用和相关治理、修复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能够反映黑土地质量动态变化的文字、图

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记录。

黑土地质量档案blacklandqualityarchives

对国家、社会具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黑土地质量文件材料。

4基本要求

1

DB22/T3606—2023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及其他承担黑土地质量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黑土

地质量档案管理工作。

形成材料的承办部门按照“首办负责、流程统一、标准一致”的原则,负责黑土地质量文件材料

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等,若承办部门涉及2个及以上,由主办部门负责;按照“安全保质、规

范可用、科学有效”的原则,负责黑土地质量档案的保管、鉴定与销毁、开发与利用、统计与移交、监

督与指导等,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涉及国家秘密的黑土地质量档案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家秘密定密管理

暂行规定》《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执行,并符合本文件要求,单独保管。

5文件材料形成

基本要求

5.1.1黑土地质量文件材料形成时,采用纸质和电子两种方式记录。已配备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具备

电子档案管理技术要求的立档单位,应采用电子方式记录、归档和管理。

5.1.2以照片方式形成的黑土地质量文件材料,以电子照片方式记录,不形成相纸等纸质载体形式。

记录方式

5.2.1纸质文件材料形成时,宜采用激光打印或黑色水性字迹笔记录,确保记录的信息清晰、稳固、

长久。

5.2.2黑土地质量电子文件材料记录方式的种类及要求如下:

a)纸质文件材料形成的归档电子文件,应当来源可靠、内容准确、标识完整;

b)数据、图件等专业类电子文件材料,应确保关联信息齐全、程序规范、要素合规;

c)录音、录像和电子照片等声像类电子文件材料,应客观、系统、鲜明地反映主题内容,声音、

影像和画面应完整、清晰,同时配备相应的文字说明。

记录载体

黑土地质量文件材料在形成时,应确保记录载体耐久、可靠,能满足长期保存的需求。具体如下:

a)纸质文件材料应采用耐久性强的印刷纸和书写纸,避免使用新闻纸、复写纸、热敏纸等易发生

退变的记录载体;

b)电子文件材料应转换或直接使用系统安全的电子计算机记录,同时应备份在一次写入型光盘

或硬磁盘等离线存储介质上。一次写入型光盘应符合DA/T38的要求;硬磁盘应符合DA/T

75的要求。

记录格式

5.4.1电子文件材料及电子文件元数据在形成时,格式宜按照GB/T18894—2016中8.3和8.4执

行。以专有格式存储的黑土地质量电子文件材料不能转换为通用格式时,应同时存储专用软件、技术材

料、操作手册等。

5.4.2电子公文等版式文件材料格式宜参照DA/T47—2009中第4章的要求执行。

6文件材料收集

收集范围

2

DB22/T3606—2023

针对黑土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等工作的意见要求、规划方案、制度规范等材料,以及记录黑土

地质量变化情况的基础材料、总结、报告、图件、数据、数据库等各类材料均应收集归档。文件材料收

集范围应涵盖DB22/T3394—2022中4.1的内容。黑土地质量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参照表A.1。

收集要求

6.2.1黑土地质量文件材料的收集应本着应收尽收的原则。纸质文件材料在收集时应做到系统、完整、

准确,电子文件材料在收集时应保证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可用性。

6.2.2反映同一内容的黑土地质量电子照片,应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进行收集;某一项目、

活动或会议等反映同一事由的若干电子照片宜参照DA/T50中照片组的要求进行收集。

7文件材料整理

基本要求

7.1.1整理工作应遵循黑土地质量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确保整理后

的文件材料统一、有序、稳定、准确。

7.1.2黑土地质量文件材料应按照分类、排列、编号、编目的顺序,以“件”为单位逐步开展整理工

作。

分类

7.2.1年度分类

年度分类是按黑土地质量文件材料形成的年度进行分类。本文件中的年度是指文件材料形成的自

然年度。跨年度形成的文件材料,应归入文件材料完结年度。周期性形成的文件材料应归入周期结束的

年度。

7.2.2问题分类

问题分类是按黑土地质量文件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见表A.1“分类号”项。

排列

黑土地质量文件材料应按照分类排列,确保文件材料之间的连续性和相关性:

a)按照年度—问题,结合时间先后和重要程度排列;

b)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时间结合事由排列。同一事由中的文件,按文件

形成先后顺序排列。

编号

7.4.1基本要求

黑土地质量归档文件应遵循唯一性、稳定性、简单性、适用性原则编制档号,确保指代单一、稳恒

固定、简明易懂、广泛实用。

7.4.2编制方法

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编制档号,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档号构成及编制要求应保持一致。

7.4.3档号构成

3

DB22/T3606—2023

档号结构宜为:全宗号-分类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上、下位代码之间用“-”连接,同一级

代码之间用“·”隔开。

a)“全宗号”宜由“专黑土地”的汉语拼音大写首字母“ZHTD”标识;

b)“分类号”由代表“质量”的汉语拼音大写“ZL”加上两位阿拉伯数字(参见表A.1)组成;

c)“年度”为文件形成年度,用4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公元纪年,如“2022”;

d)“保管期限”分为永久、30年,分别以代码“Y”“D30”标识;

e)“件号”是单件归档文件在分类方案最低一级类目内材料的排列顺序号,用4位阿拉伯数字

标识,不足4位的,前面用“0”补足,如“0001”。

示例:在2021年形成的“黑土地质量等级调查材料”中第1件永久保存的档案,档号可标识为:ZHTD-

ZL12·2021·Y-0001。

7.4.4标识方法

黑土地质量归档文件应在首页上端的空白位置加盖档号章并填写相关内容。电子文件可以由系统

生成档号章。档号章式样宜按照GB/T11822—2008中图A.7执行。

编目

7.5.1基本要求

黑土地质量文件材料应依据档号顺序编制归档文件目录。编目应准确、详细,便于检索。

7.5.2编制方法

参见附录B。

其他

纸质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