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723-2024 公众急救技能培训管理规范

DB50/T 1723-2024 Rescue skills training management standard for the public

重庆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0/T 1723-2024
标准类型
重庆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12-23
实施日期
2025-03-23
发布单位/组织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对社会公众开展急救技能培训的管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渝中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陆军军医大学、重庆扶扶医疗信息公司。
起草人:
李志丹、阳文琳、龙清艳、姜雅慧、王信红、幸奠国、戴骄阳、万云贤、王晓龙、方艳、杜宇、宋波、侯海霞、董荔、张燕、庄进、唐廷金、范可、柳伶、王宗华、夏令东。
出版信息: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1.040.11

CCSC00

DB50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T1723—2024

公众急救技能培训管理规范

2024-12-23发布2025-03-23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0/T1723—2024

目  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培训要求.........................................................................................................................................................1

5机构要求.........................................................................................................................................................3

附录A(规范性)考核评分表........................................................................................................................5

参考文献.............................................................................................................................................................17

I

DB50/T1723—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

院、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重

庆市渝中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陆军军医大学、重庆扶扶医疗信息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志丹、阳文琳、龙清艳、姜雅慧、王信红、幸奠国、戴骄阳、万云贤、王晓

龙、方艳、杜宇、宋波、侯海霞、董荔、张燕、庄进、唐廷金、范可、柳伶、王宗华、夏令东。

II

DB50/T1723—2024

公众急救技能培训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公众急救技能培训的术语和定义,并规定了培训要求及培训机构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对社会公众开展急救技能培训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3495.1-2015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众急救技能培训机构publichealthemergencyskillstrainingbase

依法登记注册,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从事公众急救技能培训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

3.2

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

一种由操作者启动,通过放置在胸部体表电极,分析、识别可电击心脏节律,当检测到可电击心律

时提示操作者进行体外除颤一键操作的设备,下文简称AED。

4培训要求

4.1培训对象

身心健康具有独立完成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考核能力者;宜穿着宽松衣裤、平底鞋,不宜佩戴首饰。

4.2培训流程

培训应按照以下流程执行:

a)宣传,通过官方途径发布的培训通知;

b)策划,了解培训需求,培训对象,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场地、时间,制定个性化培训课程;

c)准备,准备心肺复苏模拟人、AED训练机、三角巾等教具,布置场地等;

d)培训,理论授课、实操训练;

e)考核,理论与技能操作考核;

f)发证,审核发放培训合格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

1

DB50/T1723—2024

g)复训,建议每2年参加复训。

4.3培训内容

4.3.1培训教材

培训教材应选用适合公众急救技能培训的出版教材,包括但不限于《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教程》

《公众卫生应急技能手册》《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教材:救护员指南》等。

4.3.2培训项目

培训总计学时不少于10学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12个项目。

a)急救基本知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卫生应急与急救的概念、目的、应对原则及流程等。学时不

少于0.5学时。

b)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什么情况拨打“120”、正确拨打急救电话流程

以及注意事项等。学时不少于0.5学时。考核应符合附录A中表A.1的规定。

c)基本识别技能,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意识状态、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学时不少于0.5学

时。考核应符合附录A中表A.2的规定。

d)心肺复苏术及AED使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术的概述、心肺复苏术的步骤、

AED使用、心肺复苏术终止的指征等。学时不少于3学时。考核应符合附录A中表A.3的规

定。

e)气道异物梗阻解除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气道异物梗阻的识别、急救流程、急救方法等。学时

不少于0.5学时。考核应符合附录A中表A.4的规定。

f)止血技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止血技术概述、原则、失血量的评估、止血方法、特殊伤止血等。

学时不少于0.5学时。考核应符合附录A中表A.5的规定。

g)包扎技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包扎技术概述、原则、包扎材料及方法。学时不少于1学时。

考核应符合附录A中表A.6、表A.7、表A.8、表A.9的规定。

h)骨折固定技术,内容应包括骨折概述、骨折分类、骨折判断、固定原则、固定方法等。学时不

少于0.5学时。考核应符合附录A中表A.10的规定。

i)关节脱位与扭伤,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关节脱位与扭伤概述、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急救处置及

预防等。学时不少于0.5学时。考核应符合附录A中表A.11的规定。

j)伤员转运技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伤员转运的概述、原则及方法等。学时不少于0.5学时。

考核应符合附录A中表A.12的规定。

k)意外伤害应对,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淹溺、电击伤、犬咬伤、蛇咬伤、烧烫伤、急性中毒等急救

方法。学时不少于1学时。

l)常见急症处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头痛、胸痛、晕厥等常见急症的概述、识别、现场救护及就

诊建议等。学时不少于1学时。

4.4培训考核

4.4.1理论考核

理论考核应符合下列要求:

——按培训项目进行考核;

——理论考核由培训师资组织实施;

——理论考核宜采取线上考试的形式,满分为100分,成绩80分以上为合格,考核不合格的给

予一次补考机会。

2

DB50/T1723—2024

4.4.2技能操作考核

技能操作考核应符合下列要求:

——技能操作考核应符合评定量表的要求;

——技能操作考核由培训师资组织实施;

技能操作考核满分为100分,成绩80分及以上为合格,考核不合格的给予一次补考机会。

4.5培训评价与改进

4.5.1培训后评价

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通过实施满意度问卷调查、学员意见反馈等方式,建立培训质量外部监督制度,完善培训质

量的外部评价;

——应通过建立培训质量的自我监督与考核等工作机制,进行年度总结,不断完善培训质量的自我

评价;

——应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对培训能力、培训质量、培训成效等内容进行评估。

4.5.2持续改进

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培训过程中发现设备问题或发生不良事件时,应及时报告上级相关人员;

——应定期组织开展培训质量研讨会,分析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培训体系进行更新,并制定

改进措施。

5机构要求

5.1管理要求

培训机构应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制定计划或方案、相关制度、教学研究、效果评

估等日常管理。

5.2培训场地

5.2.1场地要求

能够提供满足功能区划分清晰、合理的办公场所和教学区。教学场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可容纳至少40人培训的教室;

——具备电脑、多媒体、桌椅等满足培训相关工作需要的设施设备;可储存教学设施设备的场所。

5.2.2场地安全

培训场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保证场地安全,无阻碍物,无易燃易爆物品等;

——应保持室内光线充足、温度适宜,适合培训;

——应按规定配备急救相关设施设备;

——应按规定配备灭火器、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灯消防设施设备,消防标志应符合GB13495.1

的要求;

——应制定培训场地的逃生路线、配备逃生工具。根据培训场地的具体情况,划定多条逃生路线,

3

DB50/T1723—2024

并在关键位置设置指示牌、标志或箭头指示方向,以便学员迅速辨别。为应对不同类型的紧急

情况,培训场地应配备适当的逃生工具,如安全绳、呼吸器等;

——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培训场地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5.3培训教具

应至少配备成人心肺复苏模拟人5具、婴儿心肺复苏模拟人2具、AED训练机5台,呼吸膜、三

角巾、止血带、绷带、敷料、夹板等教具不少于30套,备有方巾、旧布、围巾、毛巾、床单、木棍等

可用于急救的物品。

5.4培训师资

师资应符合下列要求:

——数量。相关培训机构应具有经师资培训考核合格的专兼职人员,师资人数应满足培训需要;

——资质。经行业制定的公众急救技能师资培训并考核合格。师资人选中至少有一名从事急诊急救

相关专业的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

A

4

DB50/T1723—2024

附录A

(规范性)

考核评分表

A.1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考核评分表

A.1.1事先设定好5个急救场景,学员随机抽取一个场景,模拟拨打“120”。

A.1.2按照表A.1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总分100分,合格标准≥80分。

表A.1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考核评分表

考核考核参考

考核内容

项目方法分值

拿到试题后20秒内开始拨打电话5

拨打电话号码准确10

报告患者所在位置准确10

事件叙述准确、完整、简单明了15

正确报告患者或伤员人数及采取措施10

场景模

拨打

120在接线员的指导下做初步处理10

急救

电话

留下自己有效的联系方式10

挂电话前征得接线员同意10

整个过程使用普通话10

整个过程在90秒内完成10

总得分

5

DB50/T1723—2024

A.2基本识别技能考核评分表

基本识别技能应按照表A.2进行考核,总分100分,合格标准≥80分。

表A.2基本识别技能考核评分表

考核考核参考

考核内容

项目方法分值

口述四级意识的检测方法(每项2)8

意识

口述

评估

对应结果(每项2)8

检查体温计有无破损、将水银柱调至35℃以下3

擦干腋窝下的汗液4

体温汞柱端紧贴腋窝深处皮肤、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6

场景模拟

测量

测量时间大于5-10分钟3

正确读数6

正确口述正常腋温值5

测量手法、位置正确(桡动脉和颈动脉)8

脉搏

场景模拟测量时间为30秒或1分钟2

测量

叙述成人、儿童、婴幼儿脉搏正常值范围(各3分)9

测呼吸时不要告知对方正在测呼吸(5)

10

呼吸在测完脉搏后手不移开继续测呼吸(5)

场景模拟

测量

叙述成人、儿童、婴幼儿呼吸正常值范围(各3分)9

被测者安静休息5分钟后才能开始测量4

场景模拟血压计袖带松紧适宜(5)和心脏同一水平(5)10

血压

测量安静测量后正确叙述正常血压范围5

总得分

6

DB50/T1723—2024

A.3心肺复苏术及AED使用考核评分表

心肺复苏术及AED使用应按照表A.3进行考核,总分100分,合格标准≥80分。

表A.3心肺复苏术及AED使用考核评分表

考核考核参考

考核内容

项目方法分值

评估环境安全做好自我防护(2)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