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740-2023 全草类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制作技术规程
DB36/T 1740-2023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king herbarium specimens of medicinal plants with whole plant par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120.01
CCSB38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740—2023
全草类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制作技术规程
Preparationprocedureofherbamedicinalplantherbariumspecimens
2023-02-10发布2023-08-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6/T1740—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采集与记录........................................................................1
5标本压制..........................................................................2
6消毒..............................................................................2
7装订..............................................................................3
8鉴定..............................................................................3
9建档与保存........................................................................3
附录A(资料性)特殊采集部位及特殊处理方式............................................4
附录B(资料性)江西省各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
附录C(资料性)标本吊牌样式..........................................................9
附录D(资料性)标本采集信息记录表...................................................10
附录E(资料性)植物生态类型划分.....................................................11
附录F(资料性)装订.................................................................13
附录G(资料性)标本鉴定签...........................................................14
I
DB36/T174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虞金宝、王小青、蔡妙婷、曾慧婷、何小群、陈超、袁源见、杨海燕、郑明敏、
李雪微、胡慧心。
II
DB36/T1740—2023
全草类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制作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全草类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制作的术语和定义、采集与记录、标本压制、消毒、装订、
鉴定、入库与保存。
本文件适用于基原植物为蕨类(包括石松类)和种子植物的全草类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制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全草类药用植物herbamedicinalplant
药用部位为草本植物新鲜或干燥的全株或地上部分,这类药用植物称为“全草类药用植物”。
3.2
腊叶标本herbariumspecimens
腊叶标本又称压制标本,干制植物标本的一种。采集带繁殖器官(孢子,花或果实)的全株,经在
标本夹中压干、消毒后,装订在台纸上,即成腊叶标本,供鉴定、展示、科学研究使用。
4采集与记录
4.1采集
4.1.1采集要求
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且各器官完整的植株作为采集对象。所有标本都应采集5份以上。
4.1.2采集方法
挖取完整植株放在自封袋中,自封袋不要完全密封,随后再来压制。高大草本可采集同株植物的上、
中、下三部分。需特别重视的采集部位和特殊性状记录参见附录A中的表A.1,需要特殊处理的植物类
型和器官参见附录A中的表A.2。
4.2记录
4.2.1野外记录
1
DB36/T1740—2023
采集标本时,应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数量及植物体各器官或各部分的特征,将观察结果及
时填写在采集记录本上。采集过程中应拍摄花、果或叶的特写照片及植物个体、生态环境照片,并记录
相应的照片编号。
4.2.2内业记录
将野外记录补充完整,任何采集记录至少要包括的内容有:采集地、生境、海拔、植物描述、采集
人、采集号和采集日期,其他需记录的内容有:植被类型,生态环境,土壤类型,资源类型,出现多度,
株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名称,植物名,学名,别名,科名,药材名,入药部位,用途,
材料等。
应对每份标本进行编号,同一个采集号不得重复使用。采集人在同一时间、同一调查点,同一个大
型植株上的若干部分,或者同一个居群内的小型植株多个个体可组成同一号标本。编号格式:县级行政
区划代码+采集日期(6位)+序号(001-999)+LY。江西省各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参见附录B中的表B.1。
编号时应使用铅笔,记录同一采集号的标本份数。标签写好后应尽快挂在每份标本上。
对野外拍摄照片进行重命名,每一份影像资料都要确保与腊叶标本等材料的信息可以相互索引,做
好记录,标明编号、日期和尽可能精确的地理位置。
标本吊牌样式参见附录C中的表C.1、C.2,标本采集信息记录表样式参见附录D中的表D.1。
标本采集记录表中的植物生态类型,具体分类参见附录E中的表E.1~表E.4。
5标本压制
5.1整理
在阴凉处对野外带回的标本进行整理,修剪过多的茎叶,花或果实,注意保留叶柄、花柄和果柄,
如果标本过长,可折成“N”或“V”字形。整理时检查标本吊牌是否挂好。
5.2干燥
干燥有以下两种方法:
a)压干法。吸水纸和整理好的标本交替放置于标本夹中,绑紧后放于通风干燥处或阳光下,根据
标本干燥情况及时换纸并对标本形态进行调整。
b)烘干法。瓦楞纸、吸水纸和整理好的标本交替放置于标本夹中,绑紧后放于鼓风电热干燥箱中
烘干,或置于暖风机前,用纸箱或布袋覆盖后,采用热风对流烘干,注意暖风机对准标本夹中
瓦楞纸孔道。
5.3压制要求
标本要有正面的叶子,也要有少许反面的叶子。
标本尺寸小于台纸大小。
完整性、准确性的要求:容易脱落的部位(如种子、花),用纸袋装好。
应保持植物原有生物学特征。
6消毒
消毒有以下几种方法:
2
DB36/T1740—2023
a)低温冷冻处理法。把干燥的标本装入自封袋中密封后,放入-30℃冰箱中72h或-50℃冰箱中
24h。
b)升汞酒精溶液消毒法。把标本放入盛有1.0%升汞(HgCl2)酒精溶液的盆中,同时用毛笔沾上
消毒液把标本涂刷一遍。但升汞有剧毒,忌金属制品,切忌用手直接操作。
c)毒气熏杀法。将标本放入密闭的消毒箱内,用除虫菊类杀虫剂、二硫化碳、磷化铝、溴甲烷等
熏蒸剂熏杀3d。消毒人员切实做好防护措施。
7装订
将标本用乳胶粘贴于大小为40cm×30cm的台纸上,并用消毒后的棉线固定,大标本按对角线放置,
过长标本可进行折叠,台纸上装订不止一株植物时,全部标本保持向上。然后分别在在台纸的左上角和
右下角粘贴采集记录及鉴定签,再在台纸上覆盖一张硫酸纸。装订好的标本参见附录F中的图F.1。
8鉴定
请植物分类专业人员对标本进行鉴定,明确到种,并署名,填写鉴定签。
标本鉴定签样式参见附录G中的表G.1。
9建档与保存
9.1入库建档
检查标本的质量并核对标本种类数量后登记入库,将标本放在木质或金属制标本柜中保存。
应根据标本采集记录和鉴定签将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并将标本进行系统编号,录入管理系统。
9.2保存维护
为了减少标本的磨损,入柜的标本最好用牛皮纸做成的封套按属套好,在封套的右上角写上属名、
科名,以便查阅。采用现行的分类系统顺序放置标本,同科标本按属、种字母顺序排列拜访,并在各纲、
目、科、属之间留有可扩充增量标本的空间。
标本室要定期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一般采用磷化铝等熏蒸剂进行密闭熏蒸法,注意密封所有门窗,
消毒期间严禁一切人员入内。
3
DB36/T1740—2023
AA
附录A
(资料性)
特殊采集部位及特殊处理方式
需特别重视的采集部位和特殊性状记录见表A.1,需特别重视的采集部位和特殊性状记录见表A.2。
表A.1需特别重视的采集部位和特殊性状记录
科名科拉丁名特殊采集部位及采集记录
爵床科Acanthaceae应将果、种子置于小袋中,并将一些花切开分别干燥。
百合科Liliaceae芦荟属只须保留具叶缘的叶面,而将叶背及内部组织除去。应将花
序迅速杀死,并记录习性、有无叶斑、花序分枝和花色等。
天南星科Araceae应保留整个叶鞘和叶柄基部的叶舌,要记录断面溢泌物的色泽及其
腐蚀性情况,十分重要的是要记录有否毛状石细胞,这种细胞为白
色长条形,可通过剥开新鲜叶柄或叶片来观察。
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花应泡在乙醇中,有些种类是茎花植物,要注意记录。
萝摩科Asclepiadaceae花应泡在乙醇中,需挖出块根,如蓇葖果在干燥时会开裂,则用线
将其缠住,以免散失种子。
秋海棠科Begoniaceae雌、雄花是必不可少的可能在同一植株的不同时期出现,有的可用
乙醇泡,有的可分别干燥。应注意采集幼子房、裂开的花药和果实,
采集或记录根茎特征,并快速干燥。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采集成熟的果实和种子。
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通常在一天中开花的时间很短,如有可能,应记录开花的周期。要
注意花苞的颜色,可把花浸泡于乙醇中或小心压制。果实很重要,
还要挖根。
菊科Asteraceae要记录头状花序的总苞大小和形状,并在乙醇中保存一些头状花序。
最好既采集正在开花的头状花序,也要采集有果实的成熟花序。压
制时应使其头状花序的上下面都显示出来。也要注意采集地下部分。
十字花科Brassicaceae采集成熟的果实。
莎草科Cyperaceae采集成熟的果实,将部分果实置于纸袋中和地下部。太幼嫩的花序
没多大价值。
大戟科Euphorbiaceae注意采集雌雄花。大戟属Euphorbia特征主要表现在腺体、果实和
种子上。确保腺体不被杯状聚伞花序的苞片叶状结构所包住。花本
身的用处不大,必须在同一居群中采集果实及种子材料,必要时应
在不同的时期采集。
龙胆科Gentianaceae注意花柱异长现象及花大小的变异幅度,要采集根部以确定是否一
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
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采集成熟的果实。
禾本科Poaceae采集整株,包括地下部分,采集较成熟的花序。
灯心草科Juncaceae采集成熟果实和地下部分。
4
推荐标准
- DB22/T 2766-2017 地下水资料整编规程 2017-12-11
- DB23/T 2062-2017 粮—草轮作种植技术规程 2017-12-29
- DB23/T 2061-2017 紫花苜蓿青干草质量评定技术规程 2017-12-29
- DB23/T 2063-2017 油用亚麻生产技术规程 2017-12-29
- DB22/T 1510-2017 标准信息服务规范 2017-12-11
- DB22/T 2797.2-2017 玄武岩纤维复合筋及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设计与施工规范 第2部分: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 2017-12-11
- DB23/T 2064-2017 寒地紫苏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2017-12-29
- DB22/T 2798-2017 朝鲜文信息技术术语和定义 2017-12-11
- DB22/T 2769-2017 公路隧道无机阻燃温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 2017-12-11
- DB22/T 2768-2017 肉牛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20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