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965-2013 沿淮地区中籼糯稻种植技术规程

DB34/T 1965-2013 The plant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edium-grain glutinous rice in the Huai River region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1965-2013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10-28
实施日期
2013-11-28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沿淮地区中籼糯稻种植的一般要求、育秧、栽培及收获、储藏、运输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境内沿淮地区中籼糯稻的种植。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
起草人:
张丽琍、张雪利、张士胜、洪登华、陶学明、郑玉艳。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965—2013

沿淮地区中籼糯稻种植技术规程

2013-10-28发布2013-11-28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1965—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丽琍、张雪利、张士胜、洪登华、陶学明、郑玉艳。

I

DB34/T1965—2013

沿淮地区中籼糯稻种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沿淮地区中籼糯稻种植的一般要求、育秧、栽培及收获、储藏、运输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境内沿淮地区中籼糯稻的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285农药使用安全标准

GB4404.1粮食作物种植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5790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15791稻纹枯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15792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

GB/T15793稻纵卷叶螟测报调查规范

GB/T15794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

NY/T59水稻二化螟防治标准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5117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安全排水期

稻田施肥及施用农药后不宜排水的间隔天数。

4一般要求

4.1产地环境

4.1.1基地应建立在土壤、水、空气等无污染区域。

1

DB34/T1965—2013

4.1.2基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中二级标准的要求。

4.1.3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中水作种类的要求。

4.1.4基地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中二级标准的要求。

4.2肥料使用原则

4.2.1肥料使用原则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4.2.2未经国家农业部门登记的肥料,禁止使用。

4.2.3肥料使用安全排水期为7天。

4.3农药使用原则

4.3.1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中籼糯稻生产禁用农药品种见附录

A,中籼糯稻生产常用农药品种见附录B。

4.3.2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

产生和发展。

4.3.3农药使用安全排水期为7天。

4.4有害生物控制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在经济阈值范围之内。

5育秧

5.1品种选择

应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特点,选择熟期适宜、糯性强、米质优良、产量高的品种作为

主栽品种,种子纯度≥98%,净度≥98%,并符合GB4404.1中水稻二级良种的规定。

5.2种子处理

5.2.1筛选:种子播前应先晒种1天~2天,并进行筛选。

5.2.2消毒:种子宜采用1.5%二硫氰基甲烷配制成1:800ml溶液或25%咪鲜胺配制成1:2000的

溶液浸种消毒,浸种时间为48h,防治恶苗病。

5.2.3催芽:清水清净后进行催芽,催芽时保持温度和湿度,在催芽过程中注意经常检查种子温度,

谷芽应达到出芽快、齐、壮的要求。

5.3秧田准备和播种

5.3.1秧田制作:建成秧床宽1.2m~1.5m,床间距30cm左右。秧田底施腐熟有机肥1500kg/667m2,

三元复合肥30kg~40kg/667m2,施后均匀耥入秧床表层,耥平、搁硬、养水待播。

5.3.2播种时间:播种时间一般掌握在5月中旬,若生育期超过140天的品种可提早到5月上旬播种。

5.3.3播种量:秧田播种量控制在20kg~30kg/667m2,分床定量匀播,播后塌谷。

5.4苗床管理

5.4.1水分管理

播后至二叶期,保持秧床湿润半沟水;晴热天气注意保持秧床湿润。二叶期后,畦面建立水层,以

后浅水灌溉不断水;遇大风、暴雨等特殊气候时,灌水层护芽,风雨过后及时排水晒芽。

2

DB34/T1965—2013

5.4.2苗床化控

一叶期,排干秧田水,可用50~200mg/kg的烯效唑药液按照50kg~60kg/667m2喷洒,做到均

匀喷施,防止重喷和漏喷。

5.4.3施肥

二叶期施尿素3kg~5kg/667m2;移栽前3天~5天施尿素4kg~6kg/667m2。

5.4.4除草

在三叶期,进行化学除草。宜用96%禾大壮0.2L~0.3L/667m2兑水50kg喷洒,防止稗草;

宜用10%吡嘧磺隆1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