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92030-1995 梳棉机盖板链条

FZ/T 92030-1995 Baffle plate chain for carding machine

行业标准-纺织 中文简体 废止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92030-199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纺织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1995-01-23
实施日期
1995-03-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国纺织总会
归口单位
无锡纺织机械研究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无锡纺织机械研究所、青岛纺织机械厂、江阴机械厂、青岛链条厂
起草人:
朱林宝、孟昭华、夏平、顾坚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t-L

FZ/T92030-95

1

0

1995-03-

3

2

1995-01-

FZ/T92030-95

1

2

GB699

GB2828

FZ90001

3

1

3.

)

1

2

3.

1

m

1

L

度h

管度

套高

d

P

F

K

士qpoTAmAU

Jnu<nu

=-

-

-

-

-

,

-

g.os

...

世9.5

22.3

0

2

.

0

5

1

qo

nU...

,,

4

9

9

6

B

G

1

,

4

6

7

0

7

A

R

H

z

8

4

0

4

C

R

H

4.2

0

5

0

4

C

R

H

m

m

对误差《0.50

4.3

m

m

在0.20~0.60

4

,

4

使

4.5

1

0

-

3

0

-

5

9

9

1

3

2

0

-

5

9

9

1

FZ/T92030-95

4.6链条装配后各镜链应转动灵活。

4.7链条在连续缓慢施加拉伸载荷作用下,其最小极限拉伸载荷为29400N。

5试验方法

5.1链极硬度用洛氏硬度计测量,在链板两孔周围各测一点,可允许磨去脱碳层的单边深度不超过板

厚的3%,双面总和不超过极厚的5%来测量。套管硬度用表面洛氏硬度计测量,在套管外表面测两点。

5.2配对链条的全长尺寸相对误差的测量

将链条清洗干净,在测量载荷294N时,停留1min,被测链条应水平就置,并在测量段内得到支撑

状况下进行测量。

5.3链条链板间的总侧隙用普通塞尺测量。

5.4夕阳见质量用目视检查。

5.5链条经清洗后,用于扳动相邻链节回转到底,检查各链节就链是否灵活。

5.6用材料试验机测试链条的极限拉伸载荷。测试时,应保证在链条零件上不产生附加应力。测试链

段不得少于5节。

6检验规则

6.1产品应由制造厂质检部门按本标准进行检验,并附有产品合格证。

6.2用户有权按本标准规定复验产品质量。

6.3产品采用抽样检查,按GB2828,采用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6.3.1产品检查的程序和检查的实施应符合GB2828第3章和第4章的规定。

6.3.2同规格的入库批为一个检查批。

6.3.3本标准按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分为B类不合格和C类不合格。各类不合格又分为若干检查组。各

检查组的合格质量水平AQL(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表示〉和检查水平IL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不合格分类检查分组检查项目AQLIL样本单位试验方法

Bl4.3条0.65S-4对按5.2条规定

B类

824.7条0.40S-1段按5.6条规定

Cl4.2条(对链条)

4.0S咱4按5.1条规定

C24.2条(对套管)

C类

C34.4条6.5按5.3条规定

S-4

C44.5条I>10按5.4条规定

注,1)零件分组进行检查统计。

6.3.4产品的批不合格判定数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项一一项不一9唱一不格一←事格一-对E

j

z

F

不合格分类

二一一-类一类一合一合品一一品-

-

B

B类

-

c

C类

6.3.5逐批检查的处置方法应符合GB2828第4.12条的规定。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每根链条均应有制造厂的标记。

2

FZ/T92030-95

7.2产品的包装应符合FZ90001的规定。包装箱内的链条应清洗干净,并进行防锈处理,以“配对链

条”为一包装单位进行内包装。

7.3产品在正常运输和良好的防雨及通风贮存条件下,自出厂之日起,包装箱内的链条一年内不应锈

蚀。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原纺织工业部技术装备司提出。

本标准由无锡纺织机械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无锡纺织机械研究所、青岛纺织机械厂、江阴机械厂、青岛链条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林宝、孟昭华、夏平、顾坚。

3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