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65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2087—2022
桦尺蠖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22-12-30发布2023-02-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208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循化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海东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玉忠、陈玉祥、李玉珍、韩志福、白永芳、拉浪措、丁小菊、史兴国、赵旭
阳、陈瑞芳、卓玛措、马伟、杜海玉、王晓婷、孙万桂、邓梅、王生发、张香婷、霍小红、齐培风、张
有梅。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
I
DB63/T2087—2022
桦尺蠖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桦尺蠖的虫情监测调查、危害程度、防治技术措施、防治效果调查等综合防控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桦尺蠖的综合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168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桦尺蠖
属鳞翅目、尺蛾科、双云尺蛾属,主要危害白桦、山杨的一种食叶害虫。其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见附录A。
4虫情监测调查
4.1踏查
根据生活习性、寄主树种分布情况设置线路,桦树展叶时调查该虫发生范围、危害程度,填写踏查
表,见附录B表B.1。
4.2详查
4.2.1设立标准地
危害林分中,按照不同的立地条件,以林班、一面坡或自然村为单位划分,设置标准地。发生区面
222
积≤33hm设置1块标准地,以上每增加15hm增设1块,标准地面积0.2hm(寄主数量不少于100株),填
写标准地概况记录表,见附录B表B.2。
4.2.2调查方法
4.2.2.1标准地内采用对角线法或“Z”字形法选取标定30株标准株。
1
DB63/T2087—2022
4.2.2.2蛹期调查,越冬代蛹于土壤解冻后,在每株标准株下离树干30cm处布设1m1m0.1m的样
坑,填写蛹期调查表,见附录B表B.3。
4.2.2.3成虫期调查,羽化前在每株标准株下离树干30cm处布设1m1m的纱网,调查成虫出土时间
和数量,统计雌雄,填写成虫期调查表,见附录B表B.4。
4.2.2.4卵期调查,始见成虫开始,调查树干树皮裂缝的卵粒数,填写卵期调查表,见附录B表B.5。
4.2.2.5幼虫期调查,在每个标准株上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选取标定1枝50cm长标准枝,卵
完成孵化日起,调查虫龄统计其数量及每株标准株4个标准枝平均虫口密度、百叶受害率,填写幼虫期
调查表,见附录B表B.6。
5危害程度分级及防控指标
5.1危害程度
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见表1。
桦尺蠖危害程度划分
危害程度
调查阶段统计单位
轻度中度重度
百叶受害率(x)/%0<x≤2020<x≤4040<x≤60
幼虫
(y)只/50cm标准枝2<y≤44<y≤88<y
5.2成灾标准
虫口密度或百叶受害率达到重度以上即为成灾,参照LY/T1681执行。
5.3防控指标
当危害程度是轻度时加强监测;危害程度是中度及以上时采取物理防治和综合防治措施,短期内快
速降低虫口密度。填写附录C表C.1和表C.2。
6防治技术
6.1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蜘蛛、茧蜂、姬蜂,加强保护益鸟和鸟巢。
6.2物理防治
6.2.1阻隔
成虫羽化前在树干距基部40cm处间隔20cm设置1环~2环宽10cm~20cm的粘虫胶、粘虫带,粘杀或
阻隔雌成虫和幼虫上树。
2
DB63/T2087—2022
6.2.2灯诱
成虫羽化前在林中空旷地或林缘设置诱虫灯诱杀雄虫,诱虫灯悬挂高度距地面1.7m,每30亩~60
亩悬挂1台,填写附录D表D.1。
6.3药剂防治
6.3.1喷雾、喷粉、喷烟防治
郁闭度小、有水源的林分喷雾防治;郁闭度小、无水源的林分喷粉防治;郁闭度大的林分无风或微
风天气的7:00以前和18:00以后喷烟防治。低龄幼虫防治是关键,优先选用微生物和不伤天敌、污染
轻的农药防治,喷洒1次~3次,所用药剂参见附录E表E.1。
7防治效果调查
7.1调查时间
防治效果调查在防治后7d~15d。
7.2调查内容
以虫口减退率来表示防治效果。
7.3调查方法
防治前后在同一块标准地内进行调查,调查方法同5.2.2。按附录F表F.1填写桦尺蠖防治效果调查
结果,按公式(1)计算平均虫口减退率。
HK
M100....................................(1)
H
式中:
M-平均虫口减退率,%;
H-防治前平均虫口密度,每条50cm标准枝;
K-防治后平均虫口密度,每条50cm标准枝。
7.4防治效果评定
施药后7d~15d及时调查防效,虫口密度达到中度以下,即为防效达到了85%以上合格,如果因天气
等外界因素影响防效不合格,需继续进行补防,直到合格。
3
DB63/T2087—2022
AA
附录A
(资料性)
桦尺蠖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A.1成虫
雌雄二型。雄蛾体长18mm~21mm,翅展21mm~28mm。触角羽毛状,无黑白纹相间。体和翅的正面
均为灰黑色,翅面上布满不规则的黑污点,但具有明显的黑色线纹。前翅的内线弧形,外线呈凸形,翅
的反面为灰白色。雌蛾触角线状,呈黑褐色,翅退化,残留翅芽。
A.2卵
椭圆形,初产时浅黄色,近孵化时灰褐色,聚产、常成块状,每块有数粒至百余粒不等。
A.3幼虫
幼虫体长13mm~55mm,体色主要为黄绿色,老熟时棕褐色,背线为明显的灰褐色纵带。
A.4蛹
蛹长22mm,灰褐色,头端大,末端渐细。
A.5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1代,以蛹在落叶腐殖层内越冬。4月中旬越冬蛹开始羽化,羽化盛期4月下旬~5月上旬,
雌成虫钻出落叶腐殖层爬着上树。雄成虫喜飞且趋光性强,雌成虫上树交尾后将卵产于2.5m以下枝干
上,卵成块状聚产。产卵盛期4月下旬~5月上旬。幼虫共5龄,孵化盛期为5月中旬,幼虫孵化后沿树干
爬行,钻入芽苞内取食嫩叶,危害盛期为6月中旬~7月初。7月上旬老熟幼虫坠树落地化蛹越冬。其生
活史见表A.1。
表A.1桦尺蠖生活史
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
虫态
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
成虫✛✛✛
卵ooo
幼虫-------
蛹∆∆∆∆∆∆∆∆∆∆∆∆∆∆∆∆∆∆∆∆∆∆∆∆∆∆∆∆
注:✛成虫o卵-幼虫∆蛹
4
DB63/T2087—2022
桦尺蠖形态特征见图A.1。
a)卵b)蛹
c)幼虫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1/T 819-2011 锦鲤疱疹病毒病诊断技术规范 2011-08-09
- DB11/T 809-2011 典当经营场所安全防范技术要求 2011-08-09
- DB11/T 812-2011 快速公交(BRT)智能系统技术要求 2011-08-09
- DB11/T 817-2011 犬免疫标牌技术规范 2011-08-09
- DB11/T 822-2011 盆栽红掌栽培技术规程 2011-08-09
- DB11/T 816-2011 技术转移服务规范 2011-08-09
- DB32/T 1855-2011 丽格海棠生产技术规程 2011-08-15
- DB11/T 811-2011 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 2011-08-09
- DB11/ 358-2011 烟花爆竹安全 级别、类别和标识标注 2011-08-09
- DB11/T 810-2011 重金属污染土壤填埋场建设与运行技术规范 201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