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953-2021 中华鳖苗种繁育及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DB33/T 953-2021 Chinese turtle hatchlings breeding and pond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12月
-
2021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CCSB52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953—2021
代替DB33/T953—2014
中华鳖苗种繁育及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rtificialpropagationandpondcultureof
Chinesesoft—shelledturtle
2021-12-11发布2022-01-11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953—20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标准代替DB33/T953—2014《中华鳖苗种繁育及池塘养殖技术规范》。与DB33/T953—2014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GB/T18407.4”、“SC/T1047”、“NY5051”和“NY5071”(见2014年版第2
章),增加了“GB11607”、“GB/T26876”、“GB32140”和“SC/T1135.5”的引用(见
第2章);
——将“亲鳖培育”(见第5章)、“疾病防治”(见第8章)和“尾水处理”(见第9章)单
独列为一章,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
——将原标准中的“饲养管理”(见2014年版第7章)内容分别在“亲鳖培育”(见第5章)和
“苗种放养及养成”(见第7章)中进行叙述,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
——在“人工孵化”中增加了集苗沟的内容(见6.2);
——修改了“放养密度”,增加了养鱼(虾)池套养模式,对不同养殖阶段和养殖模式的放养密
度进行了调整(见7.2.4、2014年版6.2.5);
——修改了“投饲管理”,配合饲料质量要求参考了新的规范性文件,对幼鳖7月和8月的日投
饲率进行了调整(见7.3、2014年版7.1);
——将原标准中的“捕捞”(见2014年版第8章)放入“苗种放养及养成”(见第7章)中,并
删除鳖枪钓捕的捕捞方式;
——修改了附录A和附录B(见附录A和附录B、2014年版附录A和附录B)。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湖州浙北水产新品种繁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湖州市农
业科技发展中心、长兴县水产与农机中心、德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建湖、陈建明、李倩、张海琪、高令梅、郭建林、孙丽慧、叶雪平、胡大雁、
范慧慧、曾建刚。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T322.2—2001、DB33/T322.2—2004、DB33/T953—2014。
I
DB33/T953—2021
中华鳖苗种繁育及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鳖(PelodiscusSinensis)的术语和定义、养殖环境与设施、亲鳖培育、产卵
孵化、苗种放养及养成、疾病防治和尾水处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鳖的苗种繁育和商品鳖养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21044中华鳖
GB/T26876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GB32140中华鳖配合饲料
SC/T1077渔用配合饲料通用技术要求
SC/T1135.5—2020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5部分:稻鳖
SC/T9101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稚鳖larvalChinesesoft-shelledturtle
体重小于50g的中华鳖。
3.2
幼鳖juvenileChinesesoft-shelledturtle
体重处于50g~250g的中华鳖。
3.3
成鳖adultChinesesoft-shelledturtle
体重大于250g的中华鳖。
3.4
亲鳖broodstockChinesesoft-shelledturtle
体重大于1kg,且年龄在3冬龄以上的用于人工繁育的中华鳖。
4养殖环境与设施
1
DB33/T953—2021
4.1场地选择
养殖场环境安静,交通便捷,水源充足,建有独立进、排水系统。
4.2水质要求
水质清晰、无污染,符合GB11607的规定。
4.3鳖池要求
以背风向阳、东西走向的长方形为宜。分土池、水泥壁池和稻鳖种养池三种类型,土池和水泥壁池
的设计参数详见表1,稻鳖种养池设计按照SC/T1135.5—2020的第5章执行。
表1鳖池的设计参数
池堤
类型养殖阶段面积(m2)池深(m)水深(m)坡面与水平
顶面宽(m)
夹角(°)
稚鳖500~15001.2~1.50.5~1.0
幼鳖1000~30001.5~2.00.8~1.5
土池20~302.5~3.0
成鳖1000~5000
2.0~2.51.5~2.0
亲鳖2000~5000
稚鳖50~2001.2~1.50.5~1.0
幼鳖500~15001.5~2.00.8~1.5
水泥壁池70~900.6~1.5
成鳖500~5000
2.0~2.51.5~2.0
亲鳖2000~7000
4.4养殖设施
4.4.1防逃设施
应符合GB/T26876的规定。防逃设施可选用砖墙、铝塑板、彩钢瓦等材质。
4.4.2晒台
土池直接在鳖池向阳面利用池坡用砖块或水泥板硬化池边,做成与池边等长、宽约1m的斜坡;水
泥壁池用木材或竹板等材料做成浮排形或棚式拱形晒台,固定于池中水面。
4.4.3食台
土池和稻鳖种养池宜采用水泥瓦楞板、水泥板或木板作食台,铺设于池塘四周,食台以背面与水面
呈20°~30°夹角,一半淹于水下,一半露出水面为宜。水泥壁池除采用水泥瓦楞板、水泥板或木板作
食台外,还可采用3cm×4cm木条钉成长3m、宽1m~2m木框,上覆规格为30目筛绢网,食台沿池壁用
桩固定,露出水面的食台背面与水面呈15°~20°夹角。食台数量比例为:每200只稚鳖或150只幼鳖或
100只成鳖铺设约1m2的食台。
4.4.4产卵房
2
DB33/T953—2021
在亲鳖池向阳的一边池埂上修建产卵房,要求防水防阳光直射。产卵房大小应根据雌鳖总数而定,
每100只~120只雌鳖建2m2的产卵房,房高2m,房内铺厚3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B/T 031-2012 煤沥青筑路油 萘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法 2012-05-24
- JT/T 825.10-2012 IC卡道路运输证件 第10部分:IC卡初始化设备技术要求 2012-02-20
- HG/T 4535-2013 化妆品用硫酸钠 2013-10-17
- DL/T 886-2012 750kV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2012-04-06
- QC/T 869-2011 短周期弧焊焊接螺柱 2011-12-20
- DL/T 243-2012 继电保护和控制设备数据采集和信息交换技术导则 2012-04-06
- DL/T 261-2012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导则 2012-04-06
- TB/T 3189-2007 铁路信号计轴应用系统技术条件 2007-12-30
- QC/T 890-2011 D型通孔式嵌装塑料螺母 2011-12-20
- QC/T 884-2011 内六角锥形磁性螺塞 20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