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158-2011 橄榄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DB35/T 1158-2011 Grafting germplasm resource identific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福建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5/T 1158-2011
标准类型
福建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07-01
实施日期
2011-10-01
发布单位/组织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福建省农业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橄榄[Caaariuffl album (Lour.) Rauesch.]种质资源鉴定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橄榄[Ca/arium album (Lour.) auesch.]种资资源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果实性状的鉴定,亦可供橄榄属其他种的资源鉴定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福州市橄榄行业协会、福州市经济作物技术站
起草人:
许长同、王艳娜、陈思聪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80

X61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158—2011

橄榄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forevaluatinggermplasmofChineseolive

2011-07-01发布2011-10-01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福建省地方标准

橄榄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DB35/T1158—2011

*

2011年8月第一版2011年8月第一次印刷

DB35/T1158—2011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州市橄榄行业协会、福州市经济作物技术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长同、王艳娜、陈思聪。

I

DB35/T1158—2011

橄榄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橄榄[Canariumalbum(Lour.)Rauesch.]种质资源鉴定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橄榄[Canariumalbum(Lour.)Rauesch.]种资资源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果

实性状的鉴定,亦可供橄榄属其他种的资源鉴定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009.92食品中钙的测定

GB/T6195水果、蔬菜维生素C含量测定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

GB/T12143饮料通用分析方法

NY/T1594水果中总膳食纤维的测定非酶-重量法

NY/T1600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中单宁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3鉴定内容

橄榄种质资源鉴定内容见表1。

表1橄榄种质资源鉴定内容

鉴定项目

树形树姿、树势、树冠

根根系类型

枝芽尖裸露度、新梢茸毛、主干颜色

幼叶颜色、叶面颜色、叶背颜色、叶面形态、叶面光泽、叶尖形状、叶基形状、叶缘形状、小叶质

叶地、小叶形状、小叶长度、小叶宽度、复叶着生姿态、复叶主轴长度、小叶对数、小叶排列方式、

复叶类型

花蕾直径、花冠直径、花瓣的颜色、花序类型、花序花性类型、花性比例、花序花朵数、花序着生

位置、花序支轴数、花序长度

果实形状、果顶形状、果顶沟纹、果基形状、果基散射线、果基沟纹、果面沟纹、果皮颜色、果皮

光滑度、单果重、果实可食率、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肉厚度、果肉颜色、果肉质地、果肉香气、

性状

果肉涩味、果肉回甘、果核重、果核颜色、果核形状、果核纵径、果核横径、种仁数、果穗长度、

果实

果穗重、穗粒数、果穗类型、果实整齐度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膳食纤维含量、钙含量、黄

理化指标

酮含量、单宁含量

物候期新梢萌发期、花芽形态分化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生理落果期、坐果率、果实成熟期

注:表1中加粗的为主要鉴定项目。

1

DB35/T1158—2011

4鉴定方法与指标

4.1样本采集

取自成年的生长正常的结果植株。

4.2树形

4.2.1树姿

取代表性植株,测量3个基部主枝中心轴线与主干的夹角,依据夹角的平均值确定树姿类型。树姿

分为:1、直立(夹角<30o);2、半开张(30o≤夹角<60o);3、开张(60o≤夹角<90o);4、下垂

(夹角≥90o)。

4.2.2树势

在秋梢停止生长期,观察植株的生长势、叶幕层和新梢生长情况,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树势类型。

分为:1、弱;2、中等;3、强。

4.2.3树冠

在秋梢停止生长期,观察植株的树冠形状,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树冠类型。分为:1、半圆型;2、

圆头型。

4.3根

4.3.1根系类型

观察植株的根系,判断植株的根系类型。分为:1、自根系;2、砧木根系。

4.4枝

4.4.1芽尖裸露度

在秋梢老熟期,从树冠外围不同部位,选择发育充实的10个一年生秋梢,观察枝条中部芽与芽托的

相对位置,按图1以最大相似原则确定芽尖裸露度。分为:1、裸露;2、微露;3、不露。

裸露微露不露

图1芽尖裸露度

4.4.2新梢茸毛

在新梢生长初期,观察新梢茸毛的有无和多少。分为:1、无;2、少;3、多。

4.4.3主干颜色

2

DB35/T1158—2011

取代表性植株,采用目测法观察或用标准比色卡[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标准比色卡(TheRHSColour

Chart)下同],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植株主干表皮颜色。分为:1、浅灰色;2、灰褐色;3、深褐色。

4.5叶

4.5.1幼叶颜色

在新梢抽发初期,观察刚展开的新梢顶端幼嫩叶片,采用目测法观察或用标准比色卡,按最大相似

原则确定幼叶颜色。分为:1、浅绿色;2、绿色;3、红绿色;4、红褐色。

4.5.2叶面颜色

在秋梢老熟期,从树冠外围不同部位,选择发育充实的10个一年生秋梢,随机选取中部复叶20片,

选择复叶叶轴先端向下第2、3对成熟叶片20片,采用目测法观察或用标准比色卡,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

叶片的叶面颜色。分为:1、浅绿色;2、深绿色。

4.5.3叶背颜色

用4.5.2的叶片样本,采用目测法观察或用标准比色卡,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叶片的叶背颜色。分

为:1、黄绿色;2、绿色。

4.5.4叶面形态

用4.5.2的叶片样本,按图2以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叶面状态。分为:1、平展;2、内卷;3、外卷。

平展内卷

外卷

图2叶面状态

4.5.5叶面光泽

用4.5.2的叶片样本,观察叶片正面光泽的有无。分为:1、无;2、有。

4.5.6叶尖形状

用4.5.2的叶片样本,按图3以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叶尖形状。分为:1、钝尖;2、渐尖;3、急尖;4、

长尾尖;5、偏沟尖。

渐尖急尖长尾尖偏沟尖

钝尖

图3叶尖形状

4.5.7叶基形状

3

DB35/T1158—2011

用4.5.2的叶片样本,按图4以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叶基形状。分为:1、狭楔形;2、楔形;3、宽楔

形;4、钝圆形;5、偏斜形。

狭楔形楔形宽楔形偏斜形

钝圆形

图4叶基形状

4.5.8叶缘形状

用4.5.2的叶片样本,按图5以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叶缘形状。分为:1、平滑;2、微波浪形;3、波

浪形。

平滑微波浪形波浪形

图5叶缘形状

4.5.9小叶质地

用4.5.2的叶片样本,用手(捏)感觉叶片质地的软硬、厚薄状况。分为:1、薄软;2、厚硬。

4.5.10小叶形状

用4.5.2的叶片样本,按图6以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叶片形状。分为:1、披针形;2、长椭圆形;3、

椭圆形;4、卵圆形。

长椭圆形

披针形椭圆形卵圆形

图6小叶形状

4.5.11小叶长度

4

DB35/T1158—2011

用4.5.2的叶片样本,测量小叶基部至叶尖的长度。去除测量结果中2个最大值和2个最小值,结果

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cm。

4.5.12小叶宽度

用4.5.2的叶片样本,测量小叶最宽处的宽度。去除测量结果中2个最大值和2个最小值,结果以平

均值表示,精确到0.1cm。

4.5.13复叶着生姿态

用4.5.2的复叶样本,按图7以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复叶着生于枝梢上的姿态。分为:1、斜向上;2、

平伸;3、斜向下。

斜向上平伸斜向下

图7复叶着生姿态

4.5.14复叶主轴长度

用4.5.2的复叶样本,测量复叶中轴基部至先端的长度。去除测量结果中2个最大值和2个最小值,

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cm。

4.5.15小叶对数

用4.5.2的复叶样本,观察记录每片复叶中的小叶对数。去除记录结果中2个最大值和2个最小值,

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

4.5.16小叶排列方式

在秋梢老熟期,从树冠外围不同部位,选择发育充实的一年生秋梢,随机选取中部复叶100片,观

察每片复叶中的小叶排列方式,以出现75%以上的情况为准。分为:1.互生;2.对生。

4.5.17复叶类型

用4.5.16的复叶样本,观察每片复叶中的小叶数目的奇偶数,以出现75%以上的情况为准。分为:1、

奇数羽状复叶;2、偶数羽状复叶;3、中间型。

4.6花

4.6.1花蕾直径

在初花期,选取树冠外围不同部位发育正常的花序20个,随机选取花蕾20个,测量花蕾的最大处直

径。去除测量结果中2个最大值和2个最小值,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mm。

5

DB35/T1158—2011

4.6.2花冠直径

在盛花期,从树冠外围不同部位选取发育正常的花序20个,随机选取完成开放的花朵20朵,测量花

冠的最大处直径。去除测量结果中2个最大值和2个最小值,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mm。

4.6.3花瓣的颜色

用4.6.2的花朵样本,采用目测法观察或用标准比色卡,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花瓣的颜色。分为:1、

黄色;2、白色;3、粉红色。

4.6.4花序类型

用4.6.1的花序样本,观察花序的类型,分为:1、总状花序;2、圆锥花序。

4.6.5花序花性类型

用4.6.1的花序样本,按图8确定花序上花的类型,判断花序的花性类型,分为:1、雄花序;2、雌

花序;3、两性花序;4、混合花序。

雄花雌花两性花畸形花

图8花的类型纵剖图

4.6.6花性比例

用4.6.1的花序样本,分别统计每花序上雄花、雌花和两性花的数量,计算雄花、雌花和两性花的

比值。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

4.6.7花序花朵数

用4.6.1的花序样本,计数每个花序的花朵数。去除计数结果中2个最大值和2个最小值,结果以平

均值表示,精确到0.1朵。

4.6.8花序着生位置

用4.6.1的花序样本,观察花序的着生位置比例。分为:1、腋生;2、顶生。

4.6.9花序支轴数

用4.6.1的花序样本,计数每个花序的一级支轴数。去除计数结果中2个最大值和2个最小值,结果

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

4.6.10花序长度

6

DB35/T1158—2011

用4.6.1的花序样本,测量花序基部至先端的长度。去除测量结果中2个最大值和2个最小值,结果

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cm。

4.7果实

4.7.1性状

4.7.1.1果实形状

在果实成熟期,随机选择不同部位有代表性的成熟果穗20个,随机选取10个代表性果实,按图9以

最大相似原则果实形状。分为:1、长梭形;2、纺锤形;3、长椭圆形;4、椭圆形;5卵圆形;6、近圆

形。

长梭形纺锤形长椭圆形椭圆形卵圆形近圆形

图9果实形状

4.7.1.2果顶形状

用4.7.1.1的果实样本,按图10以最大相似原则果顶形状。分为:1、锐尖;2、尖圆;3、钝圆;4、

浑圆。

锐尖尖圆钝圆浑圆

图10果顶形状

4.7.1.3果顶沟纹

用4.7.1.1的果实样本,观察果顶沟纹的明显程度。分为:1、不明显;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