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383-2011 二灰钢渣混合料公路基层应用技术指南

DB13/T 1383-2011 Guidelin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Grey Aggregates and Steel Slag Mixes in Highway Subgrade Construction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1383-2011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04-18
实施日期
2011-04-30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20

P22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1383—2011

二灰钢渣混合料公路基层应用技术指南

2011-04-18发布2011-04-30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1383—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为更好地在公路基层中的应用钢渣材料,推广科技成果,提出了适于河北省公路建设的二灰钢渣混

合料公路基层应用技术指南。

本标准由邯郸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邯郸市青红高速公路管理处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邯郸市青红高速公路管理处、长安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申文胜、崔金平、许清良、孔保林、李智强、王选仓、曹宝贵、高志伟。

I

DB13/T1383—2011

二灰钢渣混合料公路基层应用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二灰钢渣混合料应用技术指南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组成设计、技术指标、施工

指南、质量标准和检查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二灰钢渣混合料公路基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002—87公路工程名词术语

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E60—200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二灰

二灰钢渣中的二灰是石灰和粉煤灰。

3.2

二灰钢渣

二灰钢渣指石灰粉煤灰稳定钢渣。

3.3

二灰钢渣混合料配合比

以石灰:粉煤灰:集料的干燥质量比表示。

4一般规定

4.1二灰钢渣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4.2二灰钢渣宜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大于5℃,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

-5℃)到来之前一个月完成施工。

4.2.1二灰钢渣结构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

DB13/T1383—2011

a)配料合理准确;

b)混合料拌和、摊铺均匀;

c)路拱横披应与面层一致;严格控制基层的厚度、标高;

d)混合料应在最佳含水量或略大于该值时进行碾压,压实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e)有条件时应采用振动法确定最大干密度;

f)须保湿养生,养生时间宜为7~14d,不使二灰钢渣层表面干燥;

g)二灰钢渣基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应封闭交通、保护表层不受破坏;当施工中断、临时开放

交通时,必须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h)二灰钢渣过冬时可采取封层处理或铺设土工织物。

表1混合料压实度

结构层基层底基层

公路等级高速、一级二级及二级以下高速、一级二级及二级以下

压实度≥98≥97≥96≥95

4.3二灰钢渣基层施工中,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找平。

5二灰钢渣原材料技术指标

5.1钢渣

5.1.1稳定性

钢渣稳定性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钢渣稳定性检验指标

道路等级游离氧化钙(%)粉化率(%)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2≤3

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3≤5

注:游离氧化钙和粉化率指标仅检验一项即可(有条件应作膨胀试验)。

当无分析条件时可采用堆存一年以上的陈渣。无具体分析,前期渣不得单独使用。对底基层和无膨

胀限制的工程可适当放宽要求。

5.1.2最大粒径及压碎值

钢渣最大粒径及压碎值应符合表3和表4的规定。

2

DB13/T1383—2011

表3钢渣最大粒径标准

指标

项目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

基层最大粒径,cm≤31.537.5

底基层最大粒径,cm≤37.553.0

表4钢渣压碎值标准

指标

项目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

基层压碎值,cm≤3035

底基层压碎值,cm≤3540

5.2石灰

5.2.1石灰技术指标

二灰钢渣中所用石灰应采用符合表6规定的Ⅲ级以上消石灰或Ⅲ级以上生石灰,应尽量缩短石灰的

存放时间,否则应采取封存措施。

表5石灰的技术指标

指标

项目钙质生石灰镁质生石灰钙质消石灰镁质消石灰

ⅠⅡⅢⅠⅡⅢⅠⅡⅢⅠⅡⅢ

有效钙、镁含量,%≥858070807565656055605550

未消化残渣含量(5mm筛余),%——————

71117101420

含水量,%≤——————444444

0.71mm方孔筛筛余,%≤——————011011

0.125mm筛累计筛余,%≤——————1320—1320—

氧化镁含量,%≤5>5≤4>4

对于有效钙镁含量在20%以上的等外灰,当二灰钢渣混合料的7天强度能满足规范规定时,亦可

使用。

5.2.2石灰的消解

生石灰应加水充分消解,不可用大水浸泡。

(1)生石灰消解时每吨用水0.7t左右;

(2)将水管插入生石灰底部,从下往上消解,水管采用钢管,头部封死,管壁钻孔(5mm)间距

10㎝,梅花型布置;

(3)生石灰消解后用机械翻捣一遍并闷料,充分消解后过筛,消解时间应大于48小时;

(4)钙质生石灰应在使用前7~10天消解,镁质石灰以提前10~15天为宜,消解后过10mm筛,

若石灰有结团现象时须用振动筛过筛。严格生石灰粉的化验制度、进场生石灰粉中有效钙、镁含量应符

合表6规定。

3

DB13/T1383—2011

5.2.3细度

消石灰细度应符合《公路工程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要求。

5.2.4含水量

石灰消解后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但含水量不宜大于25%。当按体积法施工时,应做消石灰密度-

含水量变化试验,绘制相应曲线供施工时查对,以减少剂量误差。

5.2.5存放时间

为保证石灰的活性,对不能立即进入工地的生石灰,存放时应加盖塑料布或塑料薄膜,并尽量缩短

存放时间,使用前化验有效钙镁含量。当存放不当或存放时间过长而导致活性降低时,可在满足混合料

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石灰剂量后进行使用。

5.3粉煤灰

5.3.1一般规定

粉煤灰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规定,并符合表6的规定。

表6粉煤灰技术标准

项目指标

干密度,kg/m3500-800

SiO2、Al2O3和Fe2O3总和,%≥70

烧失量,%≤20

比表面积,cm2/g≥2500

含水量,%≤35

5.3.2其它要求

a)不宜使用存放时间较长的粉煤灰;

b)粉煤灰进场后应集中堆放,使用前应人工晾晒并捣碎结块,且拌和前含水量不宜大于15%;

c)对于低活性粉煤灰,应掺加早强剂或外掺剂后使用。

5.4水

不含油质和PH值大于6的水,均可用于消解石灰、拌制混合料和养生。

5.5外加剂

当使用低活性粉煤灰时,推荐采用Na2CO3、Na2SO4激发活性。

a)推荐最佳掺量(占二灰干质量百分率):Na2CO3为1.5%(水剂)或2.0%(粉剂),Na2SO4

(粉剂)2.0~2.5%;

b)为提高二灰钢渣稳定基层的早期强度,也可外加1~2%的水泥;

c)外加剂的加入可能会影响到施工时间,应通过室内测试确定延迟时间是否施工满足要求。

4

DB13/T1383—2011

6二灰钢渣混合料组成设计

6.1一般规定

6.1.1二灰钢渣混合料基层7d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二灰钢渣抗压强度标准单位:MPa

指标

结构

高速、一级二级及二级以下

基层0.8~1.10.6~0.8

底基层≥0.6≥0.5

6.1.2石灰与粉煤灰比例宜为1:2~1:4,石灰粉煤灰与集料比例为30:70~20:80(干燥质量比)。

6.1.3混合料宜为骨架密实型结构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