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T 6018-2014 飞机地面静变电源

MH/T 6018-2014 Ground static power supply for aircraft

行业标准-民航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MH/T 6018-2014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民航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08-25
实施日期
2014-1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国民用航空局
归口单位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西安爱科赛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白小青
出版信息:
页数:3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49.100

V56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6018—2014

代替MH/T6018-1999

飞机地面静变电源

Aircraftgroundsolid-statepower

2014-08-25发布2014-12-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

MH/T6018—2014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技术要求..........................................................................4

4.1通则..........................................................................4

4.2使用条件......................................................................4

4.3电气特性......................................................................4

4.4监控与保护装置...............................................................13

4.5安全要求.....................................................................17

5试验方法.........................................................................19

5.1测试环境、仪器、仪表.........................................................19

5.2检查外观.....................................................................19

5.3测量质量.....................................................................19

5.4测量外形尺寸.................................................................19

5.5检查连接器...................................................................20

5.6检查应急按钮.................................................................20

5.7输入供电试验.................................................................20

5.8检查交流静变电源负载能力.....................................................20

5.9检查直流静变电源负载能力.....................................................20

5.10检查启动冲击电流............................................................20

5.11测量效率....................................................................20

5.12测量功率因数................................................................21

5.13交流稳态输出特性............................................................21

5.14测量交流瞬态输出特性........................................................23

5.15测量直流稳态输出特性........................................................24

5.16测量直流瞬态输出特性........................................................24

5.17检查保护和监测装置..........................................................24

5.18电磁兼容性试验..............................................................26

5.19防护等级....................................................................26

5.20耐压试验....................................................................26

5.21测量绝缘电阻................................................................26

5.22测量噪声级..................................................................26

5.23低温试验....................................................................26

5.24高温试验....................................................................27

5.25湿热试验....................................................................27

I

MH/T6018—2014

5.26长霉试验(零部件)...........................................................27

5.27盐雾试验(零部件)...........................................................27

5.28淋雨试验.....................................................................27

6检验规则..........................................................................27

6.1检验分类......................................................................27

6.2检验项目......................................................................27

6.3判定规则和复检规则............................................................30

7标志、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30

7.1标志..........................................................................30

7.2随机文件......................................................................30

7.3包装..........................................................................30

7.4运输..........................................................................31

7.5贮存..........................................................................3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海拔1000m以上降额系数........................................32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电源综合测试系统...............................................33

MH

II

MH/T6018—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MH/T6018-1999《地面静态电源》。与MH/T6018-1999相比有较大的修

改,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和英文名称(见封面,MH/T6018-1999封面);

——删除了第1章中“115V(单相)、26V(单相)和36V(三相)”(见1999版第1章);

——修改了“直流28.5V”为“直流28V”(见4.3.2.1,1999版的第1章);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1999版的第2章);

——增加了技术要求下“通则”(见4.1);

——修改了“环境温度:-20℃~50℃;-20℃以下使用时可根据用户需要采取适当的加温措施”

为“室外型工作温度:-30℃~55℃和室内型工作温度:0℃~40℃”(见4.2.1,1999版

4.2.1a));

——增加了“贮存温度:-40℃~60℃”(见4.2.1);

——修改了相对湿度“10%~95%”为“10%~100%(不凝露)”,“海拔高度小于或等于2000m”

为“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见4.2.1,1999版4.2.1);

——修改了“输入供电要求”为“输入供电质量满足IEC61000-2-4:2002中等级3。”(见4.2.2,

1999版4.1.1);

——删除了“输出电源”和“静态电源应能按额定工况正常地连续运行12h”(见1999版4.1.2、

4.2.2);

——增加了交流静变电源带载能力要求(见4.3.1.2);

——修改了“空载电压整定范围”,并将其移入4.3.1.1(见4.3.1.1,1999版4.4.1.2);

——增加了直流静变电源负载能力(见4.3.2.2);

——增加了连接器要求(见4.3.3);

——修改了“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JB151-86中的A1类规定”为“输入侧符合IEC61000-6-2:2005

和GB17799.4-2012及连接器处符合ISO7137:1995”(见4.3.4.1,1999版4.8.1);

——增加了“启动冲击电流”(见4.3.5);

——删除了“软启动”功能要求(见1999版4.6.1);

——修改了“效率85%”为“复合效率不小于90%”(见4.3.6,1999版4.3);

——增加了额定工作条件下的输入功率因数要求(见4.3.7);

——修改了交流稳态输出特性(见4.3.8,1999版4.4.1);

——增加了交流静变电源额定负载到过载中“三相平均电压、稳态频率”的要求(见表4);

——修改了“稳态电压范围中各相的稳态电压范围112V~118V”为“单相电压范围112V~120.5

V”(见表4,1999年版4.4.1.1);

——修改了“三相电压不平衡”为“相电压不平衡”,“3V”为“4.0V”(见表4,1999版4.4.1.3);

——修改了相移“118°~122°”为“117.5°~122.5°”(见表4,1999版4.4.1.4);

——修改了“总谐波含量”为“畸变系数”(见表4,1999版4.4.1.6);

——修改了“单次谐波含量”为“畸变频谱”(见表4,1999版4.4.1.6);

——修改了稳态频率范围“400Hz±0.4Hz”为“395Hz~405Hz”(见表4,1999版4.4.1.7);

III

MH/T6018—2014

——增加了频率调制频谱要求并附图(见表4);

——修改了“交流瞬态负载”为“突加或突减0~150%额定容量的三相平衡负载”和电机负载启

动两种加载情况(见4.3.9.1,1999版4.4.2);

——增加了负载特性中不中断电力传输工作状态(见4.3.9.1);

——修改了交流瞬态电压特性要求及附图(见4.3.9.2,1999版图1);

——修改了交流瞬态频率特性要求及附图(见4.3.9.3,1999版图1)

——增加了不中断电力传输限制要求(见4.3.9.4);

——增加了直流稳态输出中的负载特性(见4.3.10);

——修改了直流电压“26V~30V”为“24V~29.5V”(见表4,1999版4.4.3.1);

——删除了脉动幅值附图(见1999版图2);

——增加了直流稳态输出特性中“畸变系数”、“畸变频谱”要求(见表4);

——修改了直流瞬态输出特性中负载要求“当负载由额定负载的5%突加至85%,再突减至5%时”

为“在正常工作期间,飞机连接器处的直流瞬态负载特性包含突加和突减不超过额定持续工作

电流的负载”(见4.3.11.1,1999版4.4.4);

——修改了直流瞬态电压限值要求及附图(见4.3.11.2和图10,1999版图3);

——修改了发动机启动特性要求及附图(见4.3.11.3,1999年版4.4.4b));

——增加了电气保护中引用标准GB/T15706-2012、GB5226.1-2008及IEC61140:2009和与飞

机保护功能协调的要求(见4.4.1);

——删除了电气保护中“缺相”要求(见1999版4.5.1.2);

——修改了交流系统保护中“过电压”、“欠电压”、“过频和欠频”、“过电流和短路”、“相

序”的要求及图(见4.4.2.1~4.4.2.5,1999版4.5.2);

——修改了“过载”为“过电流”,并修改了要求(见4.4.2.4,1999版4.5.2.3);

——增加了电气保护中“直流分量”保护要求及附图(见4.4.2.6);

——增加了中线开路和接地故障保护的要求(见4.4.2.7和4.4.2.8);

——修改了“直流系统保护”中“过电压”、“欠电压”“过电流和短路”的要求及附图(见4.4.3.1~

4.4.3.3,1999版4.5.3);

——增加了“控制电路”和“静变电源应具有两种工作模式”要求(见4.5.1和4.5.3)

——修改了飞机联锁供电中“静态电源用于为飞机供电时,应具有与飞机联锁供电功能。”为“实

现联锁功能时,飞机提供的电压在16V~30V范围内,从飞机所取得的电流不能超过0.5A。

静变电源不应通过此连接线给飞机供电”(见4.4.4.3,1999版4.7.1);

——增加了“监测”功能要求(见4.4.4.1)

——增加了“电气安全”要求(见4.5.2);

——修改了人身安全“静态电源在使用时应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为“人员防护方面的安全要求”

(见4.5.3,1999版4.7.2);

——增加了静变电源设计要求(见4.5.4);

——修改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按新修订的要求部分进行了重新编制(见5和6,1999版5和6);

——修改了标志要求(见7.1,1999版7.1和7.2);

——增加了包装箱标识要求(见M7.3);H

本标准强调技术性能要求和验证的方法,充分考虑民航的使用需求,其要求包括静变电源设计、制

造、销售、使用各阶段的技术内容,删除了管理和合同的内容。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立项。

IV

MH/T6018—2014

本标准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爱科赛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小青。

本标准代替了MH/T6018-1999。

本标准历次发布情况为:MH/T6018-1999。

V

MH/T6018—2014

飞机地面静变电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飞机地面静变电源(以下简称静变电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

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向飞机提供电能的交流400Hz、115V/200V和直流28V静变电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IEC60068-2-1:

2007,IDT)

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IEC60068-2-2:

2007,IDT)

GB/T2423.3-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方法

GB/T2423.16-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及导则:长霉(IEC

60068-2-10:2005,IDT)

GB/T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IEC

60068-2-11:1981,IDT)

GB/T2423.38-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R:水试验方法和导则(IEC

60068-2-18:2000,IDT)

GB/T3768-1999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ISO

3746:1995,EQV)

GB/T3859.1-2013半导体变流器通用要求和电网换相变流器第1-1部分:基本要求规范(IEC

60146-1-1:2009,MOD)

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60529:2001,IDT)

GB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IEC60204-1:2005,IDT)

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5706-2012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和风险减小(ISO12100:2010,IDT)

GB16754-2008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ISO13850:2006,IDT)

GB17799.4-2012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工业环境中的发射(IEC61000-6-4:2011,IDT)

GB/T19678-2005说明书的编制构成、内容和表示方法(IEC62079:2001,IDT)

MISO461-1:2003飞机地面电源连接器第1部分:设计、性能和试验要求H(Aircraft-

Connectorsforgroundelectricalsupplies-Part1:Design,performanceandtest

requirements)

ISO461-2:1985航空器地面电源的连接器第2部分:尺寸(Aircraft-Connectorsfor

groundelectricalsupplies-Part2:Dimensions)

1

MH/T6018—2014

ISO7137:1995机载设备的环境状况与测试方法(Aircraft-Environmentalconditions

andtestproceduresforairborneequipment)

IEC61000-2-4:2002电磁兼容性第2-4部分:环境工厂中低频传导骚扰兼容性水平

(Environment-Compatibilitylevelsinindustrialplantsforlow-frequencyconducted

disturbances)

IEC61000-6-2:2005电磁兼容性(EMC)第6-2部分:通用标准—工业环境的抗扰度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Part6-2:Genericstandards-Immunityforindustrial

environments)

IEC61140:2009电击防护装置和设备的通用概念(Protectionagainstelectricshock-

Commonaspectsforinstallationandequipmen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脉动ripple

稳态工作期间,围绕直流电流或直流电压的平均值周期性或随机性的变化。

3.2

波峰系数crestfactor

稳态工作期间,一个周波的峰值与方均根值之比的绝对值。

注:波峰系数是一个比值,标准正弦波的波峰系数为2。

3.3

负载不平衡loadunbalance

最高相负载与最低相负载的差值。

3.4

相电压不平衡phasevoltageunbalance

稳态条件下,相电压间的最大差值,表示如下:

VUNBmax.VAN,VBN,VCNmin.VAN,VBN,VCN

式中:

VAN,VBN,VCN——相电压幅值,单位为伏[特](V)。

3.5

电压调制voltagemodulation

在稳态条件下,交流峰值电压围绕其平均值周期性或随机性的变化。

3.6

电压调制幅度voltagemodulationamplitude

在稳态条件下,在1s的时间间隔内,峰值电压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2

MH/T6018—2014

3.7

电压调制频谱spectralcomponentsofvoltagemodulation

电压调制通过每一频率分量幅值的量化表示。

3.8

瞬时频率instantaneousfrequency

单周期的频率。

3.9

频率调制frequencymodulation

稳态条件下,瞬时频率围绕其平均值周期性或随机性的变化。

3.10

频率调制幅度frequencymodulationamplitude

稳态条件下,在1min的时间间隔内,瞬时频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3.11

频率调制频谱spectralcomponentsoffrequencymodulation

频率调制中每一频率分量幅值的量化表示。

3.12

畸变(电流或电压)distortion(currentorvoltage)

在交流系统中,交流波形中除基波分量之外的方均根值。

在直流系统中,直流波形中交流分量的方均根值。

3.13

畸变系数(电流或电压)distortionfactor(currentorvoltage)

畸变与基波的方均根值之比。畸变系数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如下:

22

(msXX1)

df100

X1

式中:

df——畸变系数;

Xrms——波形全部成分的方均根值;

X1——基波频率分量的方均根值。

注:对直流系统,基波分量就是直流平均值。

3.14MH

畸变频谱distortionspectrum

交流或直流畸变通过每一频率分量幅值的量化表示。

注1:畸变频谱包括基波频率的谐波分量和非谐波分量,通常是由幅度调制或频率调制产生的。

注2:为与EMC的相关要求相区别,对于400Hz定频电源,畸变频谱只考虑16kHz以下的频率成份。

3

MH/T6018—2014

3.15

交流电压的直流分量DCcomponentoftheACvoltage

交流电压瞬时值的时间平均值。

4技术要求

4.1通则

本标准规定的电气特性是指在飞机外部电源连接器处的电气特性,静变电源到飞机外部电源连接器

的电缆长度应不小于10m(除非另有说明)。

交流电压特性指的是相线对中线的电压特性,所有交流电压是指方均根值,所有的直流值是指平均

值(除非另有规定)。

4.2使用条件

4.2.1环境条件

静变电源应符合以下环境条件:

a)室外型工作温度:-30℃~55℃;

b)室内型工作温度:0℃~40℃;

c)贮存温度:-40℃~60℃;

d)相对湿度:相对湿度10%~100%(不凝露);

e)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海拔超过1000m时,降额要求应符合附录A中的要求);

f)淋雨(室外型)。

4.2.2输入供电要求

输入供电质量在满足IEC61000-2-4:2002中第3类要求的条件下,静变电源应能正常工作。

4.3电气特性

4.3.1交流静变电源

4.3.1.1通则

交流静变电源输出应为三相四线,Y型连接,额定电压为115V/200V,额定频率为400Hz,相序为

A-B-C,如果中性点与机壳地线连接,连接线应能够承受最短5s的最大地线故障电流。输出连接方式见

图1。

空载时,输出电压应可以调节以检查过欠压保护装置正常动作。

4

MH/T6018—2014

说明:

1——交流静变电源;

2——输出变压器;

3——地面电源插头;

4——飞机外部电源插座;

5——交流静变电源输出接触器;

6——交流静变电源的直流控制电源。

图1交流静变电源典型接线图

4.3.1.2静变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