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8/T 33-2017 绿色交通运输企业评价方法

DB5308/T 33-2017 DB5308/T 33-2017 Green Transport Enterprises Evaluation Method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8/T 33-2017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07-31
实施日期
2017-11-10
发布单位/组织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普洱市交通运输局、云南公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起草人:
游伟、蒋鹤、赵世发、沈宁、谢丕学、施贵平、严恒、李昌洲、叶六地、郁彩霞
出版信息:
页数:2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20.20

R11

DB5308

普洱市地方标准

DB5308/T33—2017

绿色交通运输企业评价方法

2017-07-31发布2017-11-10实施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8/T33—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普洱市交通运输局、云南公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游伟、蒋鹤、赵世发、沈宁、谢丕学、施贵平、严恒、李昌洲、叶六地、郁彩霞

DB5308/T33—2017

绿色交通运输企业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交通运输企业中的绿色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绿色城市公共汽车客运企业以及绿色

出租汽车经营企业评价中的评价指标、评分标准和等级评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普洱市绿色交通运输企业中的绿色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绿色城市公共汽车客运企业以

及绿色出租汽车经营企业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18565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GB18047车用压缩天然气

GB14762汽车排放标准

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9578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GB/T23510车用燃料甲醇

JT/T794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JT/T1094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交通运输企业

将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运用到交通运输企业的制度建设、运输装备更新、运输组织方式优化以及运

输的服务提升中,在企业生产与运营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以提供低碳、

绿色的运输方式。

3.2

绿色道路旅客运输企业

以经营道路班车客运、旅游客运以及包车客运等业务的绿色交运运输企业。

3.3

1

DB5308/T33—2017

绿色城市公共汽车客运企业

以经营公交客运为主要业务的绿色交通运输企业。

3.4

绿色出租汽车经营企业

以经营出租客运为主要业务的绿色交通运输企业。

3.5

控制项

进行绿色交通运输企业评价时必须满足的要求与指标。

3.6

自选项

进行绿色交通运输企业评价时宜采用的标准与要求。

3.7

加分项

进行绿色交通运输企业评价时鼓励采用的标准与要求。

4基本规定

4.1绿色交通运输企业应加强对企业节能减排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节能减排管理长效机制,形成管理

顺畅、机制严密、考核到位的交通节能减排工作新局面。

4.2普洱市绿色交通运输企业应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下进行运营。

5评价指标体系

5.1体系组成

绿色交通运输企业评价方法中绿色道路旅客运输企业评价体系、绿色城市公共汽车客运企业以及绿

色出租汽车经营企业评价体系均由控制项、自选项和加分项三大类组成,具体如下:

a)控制项分为项目应达到的基本指标,设基础分值30分;

b)自选项可根据项目的不同自行选择。每项自选项由其对可持续性影响大小配以一定的分值(1

分~10分),共计80分;

c)加分项是为鼓励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用创新措施而设立的指标。加分项每项分值不得

超过3分,总分不得超过10分。

6绿色道路旅客运输企业评价体系

6.1控制项

6.1.1资质与资格

6.1.1.1被评价企业应依法成立,取得相应的证件;

6.1.1.2被评价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运营资格,获得当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

2

DB5308/T33—2017

6.1.1.3被评价企业客车驾驶员应100%具备从业资格证。

6.1.2节能减排

6.1.2.1被评价企业应编制节能减排工作计划或制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措施方案;

6.1.2.2被评价企业应投入相应节能减排专项经费;

6.1.2.3被评价企业应将节能减排目标逐级分解及签订责任书,责任书签到单车、单机及单台,对责

任书定期进行考核。

6.1.3环境影响评价

6.1.3.1被评价企业客运枢纽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立项阶段,通过主管部门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

文件;

6.1.3.2被评价企业客运枢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竣工验收阶段,通过主管部门审批的环境影响验

收文件。

6.1.4综合能耗评价

被评价企业客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近五年综合能耗应不低于当年上级主管单位下达的计划值。

6.1.5建筑节能评价

被评价企业客运枢纽等基础设施中公共建筑物建设应符合GB50189中相关规定。

6.1.6安全与应急管理

6.1.6.1被评价企业应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6.1.6.2被评价企业应满足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的要求,企业等级评定为一、二级的道

路旅客运输企业,应达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及以上达标考评。

6.1.6.3被评价企业应编制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6.1.7车辆与能源结构

6.1.7.1被评价企业客运车辆应属于交通运输部发布的《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中的

节能车型。

6.1.7.2被评价企业客运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应符合GB7258、GB18565以及JT/T1094的规定。

6.1.7.3被评价企业客运车辆中新能源汽车燃料使用应符合GB18047和GB/T23510的规定。

6.1.7.4被评价企业客运车辆尾气排放应符合GB14762的要求。

6.2自选项

6.2.1基础设施

6.2.1.1节能设计

6.2.1.1.1客运枢纽站等基础设施中,对于新建及改扩建基础设施,使用LED灯、太阳能灯等节能灯

具的比例为90%以上。对于使用年限在5年以内的基础设施,使用LED灯、太阳能灯等节能灯具的比例

为80%以上。

6.2.1.1.2客运枢纽站等基础设施运营过程中,应根据工作状况不同对照明、制冷、取暖等设施设置

不同工作强度,根据外界亮度、温度等条件,采用不同工况。

6.2.1.2环境

6.2.1.2.1客运枢纽站等基础设施中采光系数达标。

6.2.1.2.2客运枢纽站等基础设施中候车室二氧化碳浓度满足GB/T18883中要求。

6.2.1.2.3客运枢纽站等基础设施中应设有卫生间,卫生间数量应满足候车旅客需求且应干净整洁。

6.2.1.2.4客运枢纽站等基础设施污水排放应满足GB8978中相关要求。

6.2.2运输装备

6.2.2.1节能环保型客车

6.2.2.1.1被评价企业营运客车中天然气动力、混合动力、电能动力营运车辆数占企业营运车辆总数

比例不应低于1%。

3

DB5308/T33—2017

6.2.2.1.2被评价企业营运客车中达到国家最新排放标准车辆数占总营运车辆的比例不低于1%。

6.2.2.1.3被评价企业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低于行业平均值。

6.2.2.1.4被评价企业应加速淘汰高能耗老旧车辆,每年淘汰比例不低于7.5%。

6.2.2.2ETC安装比例

被评价企业营运客车中经过收费公路车辆ETC安装比例不低于80%。

6.2.2.3车载定位系统安装比例

被评价企业营运客车中车载定位系统的安装与运行应符合JT/T794的要求,且营运车辆车载定位系

统的覆盖率不低于80%。

6.2.3运输组织

6.2.3.1运输线路优化

被评价企业宜结合路网建设定期优化运输路线,达到提高运输线路的通达度。

6.2.3.2车辆运输效率

被评价企业营运客车客座利用率不低于70%。

6.2.4科技措施

6.2.4.1节能减排技术创新

6.2.4.1.1被评价企业宜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及研发活动,有效的推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6.2.4.1.2被评价企业宜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试点示范项目活动。

6.2.4.2节能减排技术引进

6.2.4.2.1被评价企业宜积极引导使用节能型运力,包括纯电动车、油气混合车等。

6.2.4.2.2被评价企业宜加大油气混合、纯电动等新能源汽车的引进与推广应用。

6.2.5智能交通与信息化

6.2.5.1被评价企业在不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智能交通系统,如3G车载视频监控系

统、车载定位系统等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实现了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

6.2.5.2被评价企业为公众提供出行信息、地理信息、网上购票等信息服务的信息化平台。

6.2.6保障体系

6.2.6.1节能减排组织机构及工作机制建设

6.2.6.1.1被评价企业建有节能减排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开展工作情况良好。

6.2.6.1.2被评价企业有规范的执行制度及人员组织,有相关的记录文件及执行条例,成绩良好。

6.2.6.2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建设

6.2.6.2.1被评价企业建立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制度、体系及碳排放核算、监测考核制度。

6.2.6.2.2被评价企业每一年制定相关节能减排指标并按年度进行考核,并具有相关文件记录。

6.2.6.3节能减排宣传培训

6.2.6.3.1被评价企业应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宣传包括开展“节能宣传周”、“低碳体验日”等活动,

通过媒体、广告、宣传材料等手段广泛宣传低碳化交通运输知识。

6.2.6.3.2被评价企业针对节能减排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理论与经验培训工作。

6.3加分项

新技术、新举措且对绿色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发展起到明显作用,并获得了省部级奖励。

7绿色城市公共汽车客运企业评价体系

7.1控制项

7.1.1资质与资格

7.1.1.1被评价企业应依法成立,取得相应的证件。

7.1.1.2被评价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运营资格,获得当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

7.1.1.3被评价企业公共汽车驾驶员应100%具备从业资格证。

4

DB5308/T33—2017

7.1.2节能减排

7.1.2.1被评价企业应编制节能减排工作计划或制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措施方案。

7.1.2.2被评价企业应投入相应节能减排专项经费;

7.1.2.3被评价企业应将节能减排目标逐级分解及签订责任书,责任书签到单车、单机及单台,并定

期进行考核。

7.1.3环境影响评价

7.1.3.1被评价企业公交枢纽站、首末站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立项阶段,通过主管部门审批的环

境影响评价文件。

7.1.3.2被评价企业公交枢纽站、首末站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竣工验收阶段,通过主管部门审批

的环境影响验收文件。

7.1.4综合能耗评价

被评价企业营运公共汽车单位客运量近五年综合能耗应不低于当年上级主管单位下达的计划值。

7.1.5建筑节能评价

被评价企业公交枢纽站、首末站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中公共建筑物建设应符合GB50189中相关规

定。

7.1.6安全与应急管理

7.1.6.1被评价企业应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7.1.6.2被评价企业应达到二级及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

7.1.6.3被评价企业应编制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7.1.7车辆与能源结构

7.1.7.1被评价企业营运公共汽车应属于交通运输部发布的《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

中的节能车型。

7.1.7.2被评价企业营运公共汽车安全技术状况应符合GB7258和GB18565的规定。

7.1.7.3被评价企业营运公共汽车中新能源汽车燃料使用应符合GB18047和GB/T23510的规定。

7.1.7.4被评价企业营运公共汽车尾气排放应符合GB14762的要求。

7.2自选项

7.2.1公交站场设施

7.2.1.1节能设计

公交枢纽站、首末站等公交站场设施中,对于新建及改扩建基础设施,使用LED灯、太阳能灯等节

能灯具的比例为90%以上。对于使用年限在5年以内的基础设施,使用LED灯、太阳能灯等节能灯具的比

例为50%以上。

7.2.1.2人文设计

7.2.1.2.1公交枢纽站、首末站等建筑有艺术感和文化气息,建筑风格应结合当地风景名胜、民俗或

历史遗迹等。

7.2.1.2.2公交枢纽站、首末站等建筑有绿色节能宣传栏、宣传画和宣传标语,宣传方式生动,富有

感染力,有较强科普作用,效果较明显,覆盖范围较广。

7.2.2运输装备

7.2.2.1公交车辆

7.2.2.1.1被评价企业运营车辆常规总数中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车辆数占总营运车辆比例不低于20%。

7.2.2.1.2被评价企业公共汽车中天然气动力、混合动力、电能动力营运环保车辆数占企业营运车辆

总数比例不应低于30%。

7.2.2.1.3被评价企业公共汽车车队车辆新度系数在评价期内保持0.4以上。

7.2.2.1.4被评价企业应宜加速淘汰高能耗老旧车辆,每年淘汰比例3%以上。

5

DB5308/T33—2017

7.2.2.1.5被评价企业中公共汽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低于行业平均值。

7.2.3运输组织

7.2.3.1线路优化

被评价企业宜优化公交运行路线,达到提高运输线路的通达度、提高运输效率目的。

7.2.3.2服务水平

7.2.3.2.1被评价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显著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市民满意度达到80%以上;投诉处理率

100%以上。

7.2.3.2.2被评价企业公交首末班时间、运行趟次、间隔时间的准点率不得低于90%。

7.2.3.2.3被评价企业公交进场率和清洗率达95%以上。

7.2.3.2.4被评价企业推广使用公交一卡通等多便民措施。

7.2.4科技措施

7.2.4.1节能减排技术创新

7.2.4.1.1被评价企业宜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及研发活动,有效的推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7.2.4.1.2被评价企业宜积极开展应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试点示范项目活动、组建示范车组。

7.2.4.2节能减排技术引进

7.2.4.2.1被评价企业宜积极引导使用节能型运力,包括纯电动车、油气混合车等。

7.2.4.2.2被评价企业宜加大油电混合、纯电动等新能源汽车的引进与推广应用,引入新能源车辆比

例不低于3%。

7.2.5智能交通与信息化

7.2.5.1被评价企业在不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智能交通系统,如3G车载视频监控系

统、车载定位系统等,装车率60%以上;

7.2.5.2被评价企业为公众提供实时不同路线的公交位置动态信息、地理信息、班次调度等信息服务

的信息化平台。

7.2.6保障体系

7.2.6.1节能减排组织机构及工作机制建设

7.2.6.1.1被评价企业建有节能减排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开展工作情况良好。

7.2.6.1.2被评价企业有规范的执行制度及人员组织,有相关的记录文件及执行条例,成绩良好。

7.2.6.2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建设

7.2.6.2.1被评价企业建立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制度、体系及碳排放核算、监测考核制度。

7.2.6.2.2被评价企业每一年制定相关节能减排指标并按年度进行考核,并具有相关文件记录。

7.2.6.3节能减排宣传与培训

7.2.6.3.1被评价企业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宣传包括开展“节能宣传周”、“低碳体验日”等活动,

通过媒体、广告、宣传材料等手段广泛宣传低碳化交通运输知识。

7.2.6.3.2被评价企业针对节能减排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理论与经验培训工作,出具培训档案记录。

7.3加分项

新技术、新举措对绿色公共汽车客运企业发展起到明显作用指标,并获得省部级奖励,一般不超过

三个。

6

DB5308/T33—2017

8绿色出租汽车经营企业评价体系

8.1控制项

8.1.1资质与资格

8.1.1.1企业应依法成立,取得相应的证件;

8.1.1.2被评价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运营资格,获得当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

8.1.1.3被评价企业出租汽车驾驶员应100%具备从业资格证。

8.1.2节能减排

8.1.2.1被评价企业应编制节能减排工作计划或制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措施方案。

8.1.2.2被评价企业应投入相应节能减排专项经费;

8.1.2.3被评价企业应将节能减排目标逐级分解及签订责任书,责任书签到单车、单机及单台并对责

任书定期进行考核。

8.1.3环境影响评价

8.1.3.1被评价企业办公区域等基础设施建设立项阶段,通过主管部门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8.1.3.2被评价企业办公区域等基础设施建设竣工验收阶段,通过主管部门审批的环境影响验收文件。

8.1.4综合能耗评价

8.1.4.1被评价企业出租汽车单位客运量等近五年综合能耗下降值应不低于当年上级主管单位下达的

目标值;

8.1.4.2若无上级主管单位下达的目标值,当年综合能耗下降值应不低于0.015%。

8.1.5建筑节能评价

被评价企业办公区域等基础设施中建筑物建设应符合GB50189中相关规定。

8.1.6安全与应急管理

8.1.6.1被评价企业应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8.1.6.2被评价企业应达到三级及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

8.1.6.3被评价企业应编制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8.1.7车辆与能源结构

8.1.7.1被评价企业出租汽车应属于交通运输部发布的《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中的

节能车型。

8.1.7.2被评价企业出租汽车安全技术状况应符合GB7258的规定。

8.1.7.3被评价企业出租汽车中新能源汽车燃料使用应符合GB18047和GB/T23510的规定。

8.1.7.4被评价企业出租汽车尾气排放应符合GB14762的要求。

8.2自选项

7

DB5308/T33—2017

8.2.1基础设施

8.2.1.1节能设计

被评价企业办公区域等基础设施中,对于新建及改扩建基础设施,使用LED灯、太阳能灯等节能灯

具的比例为90%以上。对于使用年限在5年以内的基础设施,使用LED灯、太阳能灯等节能灯具的比例为

50%以上。

8.2.1.2特色与文化

被评价企业办公区域有绿色节能宣传栏、宣传画和宣传标语,对员工进行节能减排日常教育。

8.2.2运输装备

8.2.2.1出租汽车

8.2.2.1.1被评价企业出租汽车中满足GB19578的数量占企业营运出租汽车数量的比例不低于50%。

8.2.2.1.2被评价企业出租汽车常规总数中达到最新国家排放标准的车辆比例不低于90%。

8.2.2.1.3被评价企业出租汽车中天然气动力、油气混合动力、电能动力营运环保车辆数占企业营运

车辆总数比例不应低于80%。

8.2.2.1.4被评价企业出租汽车新度系数在评价期内保持0.6左右。

8.2.2.1.5被评价企业每年退役老旧车型比例不低于5%。

8.2.2.1.6被评价企业出租汽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低于行业平均值。

8.2.3运输组织

8.2.3.1运力组织优化

被评价企业宜优化运力,根据城市路网与交通需求合理安排调度,提高单位车辆的运输效率。

8.2.3.2空载率

被评价企业出租汽车空载率应低于0.3(有效载客里程不小于70%)。

8.2.3.3服务水平

8.2.3.3.1被评价企业服务质量月投诉数量占总车数量比例不高于10%;

8.2.3.3.2有规范的投诉处理制度及人员,处理投诉满意率不低于100%。

8.2.4科技措施

8.2.4.1节能减排技术创新

8.2.4.1.1被评价企业宜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及研发活动,有效的推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8.2.4.1.2被评价企业宜积极开展应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试点示范项目、示范车辆或车组。

8.2.4.2节能减排技术引进

8.2.4.2.1被评价企业宜积极引导使用节能型运力,包括纯电动车等,每年使用车辆的比例不低于3%。

8.2.4.2.2被评价企业宜加大油气混合、纯电动等新能源汽车的引进与推广应用,每年引进新能源车

辆比例不低于5%。

8.2.5智能交通与信息化

8

DB5308/T33—2017

8.2.5.1被评价企业在不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智能交通系统,如3G车载视频监控系

统、车载定位系统等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实现了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

8.2.5.2被评价企业为接入第三方网络约车平台,为公众提供网约车服务等信息。

8.2.6保障体系

8.2.6.1节能减排组织机构及工作机制建设

8.2.6.1.1被评价企业建有节能减排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开展工作情况良好。

8.2.6.1.2被评价企业有规范的执行制度及人员组织,有相关的记录文件及执行条例,成绩良好。

8.2.6.2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建设

8.2.6.2.1被评价企业建立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制度、体系及碳排放核算、监测考核制度。

8.2.6.2.2被评价企业每一年制定相关节能减排指标并按年度进行考核,并具有相关文件记录。

8.2.6.3节能减排宣传培训

8.2.6.3.1被评价企业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宣传包括开展“节能宣传周”、“低碳体验日”等活动,

通过媒体、广告、宣传材料等手段广泛宣传低碳化交通运输知识。

8.2.6.3.2被评价企业针对节能减排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理论与经验培训工作。

8.3加分项

新技术、新举措且对绿色出租汽车经营企业发展起到明显作用的指标,并获得了省部级奖励,一般

不超过三个

9等级评定

评价企业应获取其相对应的控制项基础分30分,且自选项和加分项得分大于60分及以上才评定为绿

色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绿色城市公共汽车客运企业以及绿色出租汽车经营企业。

9

DB5308/T33—2017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普洱市绿色交通运输企业评价方法

A.1基本要求

A.1.1绿色客运企业的评价对象为已经取得相应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在法律法规规定下开展正常的经营与营运。当评价对象发生安全生产死亡责任事故、

施工中因“四节一环保”等问题被政府管理部门处罚时不得评为绿色交通运输企业中对应的类型。

A.1.2对提交的审查资料,应满足以下要求

a)所有提交的审查资料都应提交签名和盖章的纸质文件;

b)提交的评审资料应充分说明与条文要求相关的内容;

c)条文要求有数值和比例计算要求的,应提交相关计算报告;

d)应提供一份包含所有材料名称的详细材料目录。

表A.1绿色交通运输评价表

类别指标名称评分标准评分方法分数分配及评分实得分

6绿色道路旅客运输企业评价体系

6.1控制项全部达到得30分

(1)查看营业执照且有效;

(1)企业有营业执照;

(2)查看经营许可证且有效;

6.1.1资质与资格(2)企业具有经营许可证;—

(3)查看企业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且

(3)企业客运汽车驾驶员全部具备从业资格证。

有效;

10

DB5308/T33—2017

表A.1(续)

类别指标名称评分标准评分方法分数分配及评分实得分

(1)编制节能减排工作计划或制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措施方案;(1)查企业节能减排责任书;

(2)投入相应的节能减排专项经费;(2)查企业年终财务报表;

6.1.2节能减排—

(3)逐级签订节能减排责任书,责任书签到单车、单机及单台,并定(3)逐级检查各节能减排责任书以及定

期进行检查;期检查书面材料。

(1)企业客运枢纽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立项阶段,通过主管部门

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1)查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6.1.3环境影响评价—

(2)企业客运枢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竣工验收阶段,通过主管部(2)查该项目环境影响验收证书;

门审批的环境影响验收文件。

企业客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近五年综合能耗低于当年上级主管单位

6.1.4综合能耗评价查上级主管单位节能减排考核结果资料。—

下达的计划值。

6.1.5建筑节能评价企业客运枢纽等基础设施中公共建筑物建设符合GB50189中相关规定。查企业客运枢纽基础设施建筑设计图。—

(1)企业建有驾驶员安全运输管理体系;(1)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2)企业应满足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的要求,企业等级(2)查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生产标准化考

安全与应急管

6.1.6评定为一、二级的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达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及以核结果;—

上达标考评;(3)查企业应急管理体制文件与应急预

(3)企业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制,并编制了应急预案。案。

(1)企业客运车辆属于交通运输部发布的《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1)查看企业客车类型与《道路运输车

达标车型表》中的节能车型。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中的节能车型

(2)企业客运车辆安全技术状况符合GB7258、GB18565和JT/T1094对比;

车辆与能源结

6.1.7的规定。(2)查看车辆技术检测资料;—

(3)企业客运车辆中新能源汽车燃料使用符合GB18047和GB/T23510(3)查看车辆能源结构;

的规定。(4)查看车辆尾气检测报告;

(4)企业客运车辆尾气排放符合GB14762的要求。

11

DB5308/T33—2017

表A.1(续)

类别指标名称评分标准评分方法分数分配及评分实得分

6.2自选项

6.2.1基础设施16

(1)客运枢纽站等基础设施设计图(1)新建及改扩建基础设施

纸;比例≥90%,得2分;比例≥

客运枢纽站(1)使用LED灯、太阳能灯等节能灯具的比例。

(2)现场调查;95%,得4分。对于使用年限

6.2.1.1等基础设施(2)运营过程中,根据工作状况不同对照明、制冷、取暖等设施设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