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4/T 046-2020 新广青脚(铁脚)麻鸡配套系养殖技术
DB5304/T 046-2020 New Guang Qing Jiao (Iron Jiao) Luo Ge chicken breeding system technology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120.20
B45
DB5304
玉溪市地方标准
DB5304/T046—2020
新广青脚(铁脚)麻鸡配套系养殖技术
2020-07-28发布2020-09-27实施
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4/T046-2020
前言
本标准的编写符合GB/T1.1-2009的规则。
《新广青脚(铁脚)麻鸡配套系养殖技术》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品种;
——第2部分: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技术规范;
——第3部分:饲料;
——第4部分:父母代种鸡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第5部分:商品鸡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第6部分:鸡人工授精技术规范;
——第7部分:孵化技术规范;
——第8部分:养殖场疫病防治与保健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玉溪市畜牧站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玉溪市畜牧站、红塔区畜禽改良站、玉溪新广家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洪武、王红琴、李鸿俊、李武学、向仕能、郑绍敏、杨旭、幸更东、姚利金、
贺子恒、杨灼雄、李良华、郑云川、田朝阳、张先勤、。
1
DB5304/T046-2020
新广青脚(铁脚)麻鸡配套系养殖技术第1部分:品种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新广青脚(铁脚)麻鸡配套系的品种特征、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等内容。
2术语和定义
2.1新广青脚(铁脚)麻鸡配套系
新广青脚(铁脚)麻鸡配套系是由佛山市高明区新广农牧有限公司以狄高鸡、广西快长铁脚麻鸡、
自行培育的矮小型鸡及隐性白洛克鸡为育种素材,经过闭锁群体家系选育培育出的三品系配套快长型麻
羽肉鸡,适应我国西南气候环境的配套系。
3体型外貌及特性
3.1父母代种鸡
父母代母系是矮小体型,为快羽品系。成年母鸡体态匀称,体型短圆,头部清秀,性情温驯,羽毛
紧凑,胸腿肌发达,绝大多数为麻羽,少部分为浅麻羽,尾羽、主翼羽和副主翼羽为麻黑色,单冠直立,
冠、肉垂、耳叶鲜红色,喙、胫为黑色。
父母代公系为快羽品系,成年公鸡体型硕大,身体健壮,羽毛为红褐色,紧凑发亮,胸深背宽,胫
粗,胸腿肌发达,尾羽、主翼羽和副主翼羽麻黑色,单冠直立,冠、耳垂、耳叶鲜红色,喙、胫为黑色。
3.2商品代肉鸡
商品代鸡羽毛紧凑发亮,胸腿肌发达,外观呈矩形,生长速度快。母鸡全部为麻羽,青脚;公鸡羽
毛红褐色,青脚。
4体重体尺
4.1父母代种鸡体重体尺
项目成年公鸡成年母鸡
体重(g)4710±3212300±175
胫长(cm)8.99±0.285.41±0.32
胫围(cm)6.35±0.164.75±0.16
体斜长(cm)26.95±1.9217.55±1.24
胸宽(cm)9.83±0.558.55±0.45
胸深(cm)14..04±0.7012.05±0.62
龙骨长(cm)21.05±0.2713.70±0.16
4.2商品代肉鸡体重体尺
2
DB5304/T046-2020
63天龄公鸡平均体重2020g,胫长6.5~6.7cm,母鸡平均体重1580g,胫长平均5.9~6.3cm。
5生产性能
5.1父母代种鸡生产性能
阶段生产指标生产性能
育雏、育成期成活率(1~22周)(%)97~98
开产周龄(周)24
开产体重(g)1650~1750
50%产蛋周龄(周)26
高峰期产蛋率(%)78~80
66周总产蛋数(个)183
产蛋期
24~66周合格种蛋数(个)173
24~66周合格种蛋率(%)94.5
24~66周平均受精率(%)95
24~66周受精蛋孵化率(%)93.5
平均出雏数(只)153.6
5.2商品代肉鸡生产性能
项目公鸡母鸡
出栏日龄(天)6363
上市体重(g)1900~21501510~1650
饲料转化比2.3~2.4:12.4~2.5:1
成活率(%)97~9997~99
屠宰率(%)89~9489~94
半净膛率(%)80~8479~84
全净膛率(%)65~6965~68
腹脂率(%)2.2~3.82.2~3.5
胸肌率(%)17~1917~20
腿肌率(%)26~2926~28
3
DB5304/T046-2020
新广青脚(铁脚)麻鸡配套系养殖技术第2部分:标准化规模
养殖场建设技术规范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新广青脚(铁脚)麻鸡配套系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要求、规划与布局及鸡舍建筑基本要
求、舍内外设备配置要求、环境的控制。
本部分适用于存栏新广青脚(铁脚)麻鸡配套系父母代种鸡5000只以上,出栏在10000只以上新广
青脚(铁脚)麻鸡配套系商品鸡的养殖场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014.6良好农业规范第6部分:畜禽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20014.10良好农业规范第10部分:家禽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NY/T1566-2007标准化肉鸡养殖场建设规范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JB/T7720养鸡设备乳头式饮水器
JB/T7729养鸡设备鸡笼和笼架
3建场要求
3.1场地环境要求
养殖场选址符合GB/T20014.6的要求,环境质量符合GB/T20014.10的要求。鸡舍内外环境卫生应
符合NY/T388的要求。
3.2场址选择要求
3.2.1场址
a)符合《中国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b)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并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c)交通便利,远离居民区和工业区,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单位、交通主干道、动物屠
宰加工场所、集贸市场、水源地及动物饲养场保持距离500m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米以上;距离动物
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
3.2.2地势
4
DB5304/T046-2020
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便利,通风良好,远离噪音,隔离条件好的区域。地势平坦或稍有坡度,一
般坡度不超过10%。
3.2.3水电条件
场址应水源充足,养殖场内的平均日供水量每羽每天不少于1L,水质应符合NY5027要求,供电可
靠。
3.2.4占地面积
根据设计规模、饲养模式和生产工艺确定养殖场所需面积,年出栏1~50万羽的按不少于0.3㎡/羽
计算养殖场占地面积,年出栏50万羽以上的按0.2㎡~0.3㎡/羽计算养殖场占地面积。养殖场周围具备
就地无害化处理鸡粪、污水的足够场地。
4规划与布局
4.1基本要求
以有利于生产、管理和防疫,在节约建场资金、节省土地面积及满足当前安全生产需要的同时,综
合考虑将来扩建和改造的可能性为原则。
4.2布局
4.2.1养殖场内分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三者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4.2.2生活区、办公区位于生产区的上风方向或侧风向,生产区位于污水、粪污、病死禽处理区的上
风方向。
4.2.3种鸡养殖区、孵化车间与商品鸡场应有500m以上的距离,种鸡养殖区位于孵化车间的上风向,
种鸡养殖区、孵化车间位于商品鸡场的上风向。
4.2.4生产区内净道、污道严格分开。
4.2.5鸡舍朝向。鸡舍宜选择坐北朝南;选择南偏西或南偏东朝向,角度控制在15°~30°;选择东
西走向,炎热地区鸡舍偏西不宜超过10°。丘陵地区鸡舍应建在阳面,宜选择南坡或东南坡,避开北
风口。
4.2.6鸡舍排列。鸡舍横向成排,纵向成列,间距为舍高的3~5倍。设运动场的商品鸡舍,间距为舍
高的5倍以上,运动场面积与鸡舍面积不低于1:1。
5建筑要求
5.1总体要求
5.1.1建筑物一般采取密集型布置,建筑物占地面积占场地面积的20~35%。
5.1.2种鸡场和商品鸡场应采用全进全出的模式设计。商品鸡场宜采用半开放式鸡舍,地上平养;种
鸡场宜采用密闭式鸡舍,三层阶梯式笼养。
5.1.3场区道路应硬化,排水沟道实行雨污分离,排水方向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
5.2鸡舍建筑要求
5.2.1基本要求
5
DB5304/T046-2020
鸡舍保温隔热,地面、墙壁、顶棚选用保温、隔热性能和抗腐蚀性的材料,结构简单,表面光滑,
应便于清洗和消毒,并能耐酸、碱等消毒液消毒,具备良好的防鼠、防蚊蝇、防虫和防鸟设施。
5.2.2鸡舍面积
按NY/T1566饲养密度计算确定。
5.2.3屋檐、跨度
鸡舍屋檐至地面不低于2.4m。半开放式鸡舍跨度以5.5~6m为宜,密闭式鸡舍跨度以12~15m为宜。
5.2.4地面
舍内地面高度应比舍外地面高25~35cm为宜,应防水、坚实、平整光洁而不滑、耐腐蚀,有一定的
保温性能,防潮、不积水,便于清扫和消毒。舍内地面应向排水沟方向向下形成2~3%的坡度。
5.2.5鸡舍门
鸡舍门以所有设施和工作车辆能顺利进出为度。单扇门要求高度>2m,宽度≥1m为宜;双扇门要求
高度>2m,宽度≥1.6m为宜。
5.2.6通风
半开放式自然通风的鸡舍每40㎡至少留有2个通风窗,通风窗离地1.2m高,密闭式鸡舍安装降温设
备。
5.3孵化车间建筑要求
5.3.1孵化车间的建设应符合GB/T20014.10的要求。
5.3.2孵化车间天花板至地面的高度在3.2m以上,天花板宜采用隔热材料。
5.3.3孵化车间的墙壁、地面和天花板宜采用防水、防潮、耐腐蚀的材料,便于冲洗和消毒。
5.3.4孵化车间门的高度≥2.4m,宽度≥1.5m,便于孵化车出入。
5.4其他建筑要求
公用建筑和配套建筑如生活、办公、仓库等各功能室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排污及污物处理设施按环
保要求执行。
6舍内设备配置要求
6.1鸡笼和笼架
鸡笼和笼架的质量符合JB/T7729的要求。
6.2供料设备
人工喂料备开食盘、圆形食槽、料槽,机械喂料备料塔和上料、输送装置、料槽与喂料机。
6.3供水设备
供水系统设备应有过滤、减压、消毒、软化附属管路等装置及饮水器,雏鸡舍备真空饮水器、育成
鸡及产蛋鸡舍备乳头饮水器,乳头式饮水器质量符合JB/T7720的要求。
6
DB5304/T046-2020
6.4供暖设备
宜采用热风炉、水暖、地垄等供暖设备。
6.5降温设备
宜采用喷雾降温或通风降温,炎热地区采用湿帘降温、负压通风降温或喷雾降温设备。
6.6通风设备
宜配备80cm~140cm直径、转速450r/min~560r/min的轴轮风机。
6.7清粪设备
笼养鸡舍宜采用牵引式刮粪板机或输送带式清粪机。
6.8消毒设备
配备火焰消毒机、喷雾消毒机或电动消毒机等消毒设备。
6.9孵化设备
年提供雏鸡量500万羽的孵化厂可采用箱体式孵化器,年提供雏鸡量500万羽以上的孵化厂宜采用
巷道式孵化器。
7
DB5304/T046-2020
新广青脚(铁脚)麻鸡配套系养殖技术第3部分:饲料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新广青脚(铁脚)麻鸡”配套系养殖过程中不同饲养阶段所需配合饲料的要求,及
其加工质量指标、试验方法、检验准则、标签、包装、贮存、运输、保质期。
本部分适用于父母代种鸡及商品鸡养殖所需的配合饲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917.1饲料粉碎粒度测定两层筛筛分法
GB/T5918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GB/T6432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GB/T6435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GB/T6436饲料中钙的测定
GB/T6437饲料中总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GB10648饲料标签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13885饲料中钙、铜、铁、镁、锰、钾、钠和锌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14699.1饲料采样
GB/T18246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
GB/T18823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3原料要求
3.1原料
必须符合《饲料原料目录》及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规定对原料质量的要求。
3.2要求
应符合以下要求:
d)不得使用含有害霉素或被农药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饲料原料;
e)不得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原料;
f)饲料中药物和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
g)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饲料添加剂目录》的规定;
h)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应在稳定的条件下取得及保存,确保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在生产加工、贮
存和运输过程中免受各种与动物性食品安全相关的污染。
4质量
4.1感官质量
8
DB5304/T046-2020
配合饲料应混合均匀,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无虫蛀及异味、异嗅。
4.2营养成分指标
父母代种鸡配合饲料主要营养成分指标见表1,商品鸡日粮基础营养需求见表2。
表1“新广青脚(铁脚)麻鸡配套系”父母代种鸡配合饲料主要营养成分指标
单位为%
指标
产品名称
代谢能粗蛋白赖氨酸蛋氨酸蛋胱氨酸钙总磷有效磷钠
小鸡料295017.81.050.480.7810.510.30.17
育雏育成过渡料
2920171.050.440.731.060.520.310.17
(35-49天)
育成料283015.40.840.420.671.10.520.310.17
预产料284016.40.910.430.71.70.520.310.17
产蛋期280016.80.870.460.753.10.510.310.18
无鱼粉公鸡料2840150.80.410.6710.50.290.17
有鱼粉公鸡料286015.50.80.410.6510.530.330.19
表2“新广青脚(铁脚)麻鸡配套系”商品鸡日粮基础营养需求
指标
产品名称阶段(周龄)
粗蛋白(%)能量(kcal/kg)
雏鸡料2029001-3
中鸡料1830004-6
大鸡料1631007-12
4.3卫生指标
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
4.4净含量允差
50kg以下单件包装产品净含量负偏差应符合国家《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4.5配方
饲料配方必须根据种鸡及商品鸡生长、发育、生产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饲料的营养价值、原料的
现状及价格等条件合理的确定各种饲料原料的配合比例,种鸡必须保证满足表1:父母代种鸡配合饲料主
要营养成分指标,商品鸡必须保证满足表2:商品鸡日粮基础营养需求,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
5试验方法
5.1试样采取与制备
按GB/T14699.1的规定执行。
9
DB5304/T046-2020
5.2感官
目视、鼻嗅、手感。
5.3水分
按GB/T6435的规定执行。
5.4粉碎粒度
按GB/T5917.1的规定执行。
5.5混合均匀度
按GB/T5918的规定执行。
5.6粗蛋白质
按GB/T6432的规定执行。
5.7赖氨酸、蛋氨酸、蛋胱氨酸
按GB/T18246的规定执行。
5.8钙
按GB/T6436的规定执行。
5.9总磷
按GB/T6437的规定执行。
5.10钠
按GB/T13885的规定执行。
5.11卫生指标
按GB13078的规定执行。
5.12营养成分及卫生指标分析允许误差
按GB/T18823的规定执行。
5.13净含量允差
用符合相应感量精度要求的台秤或天平随机取10包称量,取其平均值。
5.14药物饲料添加剂
按相应的检测方法执行。
6检验准则
6.1出厂检验
10
DB5304/T046-2020
出厂产品的检验以同一原料、同一配方连续配制生产的产品为一批。出厂检验的项目为感官指标、
水分、粗蛋白质、净含量误差。
6.2型式检验
在正常情况下,每年进行一次,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要求的所有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
型式检验:
a)主要原料、配方、工艺发生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b)设备大修或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d)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6.3结果判定
卫生指标、限用药物、禁用药物有任一项不合格,该批产品判定为不合格。其他指标如检验中有一
项指标不符合标准,可取同批样品复检,复检后仍有不合格项目即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7标签、包装
7.1标签
商品饲料应在包装物上附有饲料标签,标签应符合GB10648的有关规定。
7.2包装
料包装应完整,无漏洞,无污染和异味。包装外层为塑料编织袋,内层为塑料薄膜包装袋。
8贮存、运输、保质期
8.1贮存
产品贮存在通风、干燥、清洁、防火、防毒的库房内,堆码应离地离墙不少于10cm,避免与易造成
污染的物品混贮。堆码高度不得高于12层。
8.2运输
产品在运输中应防止包装破损、日晒雨淋,避免与易造成污染的物品混运。
8.3保质期
在满足本标准贮运条件下,保质期每年5—10月份为60天,其它月份为75天。
11
DB5304/T046-2020
新广青脚(铁脚)麻鸡配套系养殖技术第4部分:父母代种鸡饲
养管理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广青脚(铁脚)麻鸡配套系父母代种鸡生产过程中引种、育雏期饲养管理、育成期
饲养管理、产蛋期饲养管理、种公鸡饲养管理、卫生防疫、档案记录管理等环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1654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1871黄羽肉鸡饲养技术规程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3引种
引进种蛋或种雏,应选择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新广青脚(铁
脚)麻鸡配套系祖代种鸡场或专业孵化厂,并经产地检疫合格。种鸡应健康无病、生产性能符合品种要
求。
4饲料营养
参照《新广青脚(铁脚)麻鸡配套系第三部分:饲料》执行。
5育雏期饲养管理(0~5周龄)
5.1饲养方式
平养或者笼养。
5.2饲喂方式
0~3周龄自由采食,3~5周龄每天定量饲喂,每天饲喂量参照附录A。
5.3饮水
自由饮水,水质符合NY5027的规定。
5.4饲养管理
12
DB5304/T046-2020
饲养管理参照《新广青脚(铁脚)麻鸡配套系第五部分:商品鸡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执行。
5.5转群
27~30日龄转群至育成舍。
6育成期饲养管理(6周龄~23周龄)
6.1饲养方式
笼养。
6.2饲喂方式
6~9周龄3天饲料分2天饲喂,10~14周龄隔天饲喂,15~19周龄3天饲料分2天饲喂,20~23周龄每
天定量饲喂。每天喂料量参照附录A。分别于5、9、12、16、20、23周龄抽称鸡群体重,根据实际体重
与标准体重评估、调整下一阶段的喂料量。
6.3饮水
控水饲养,喂料日早上喂料,喂料前2小时至采食完后2小时供水,下午关灯前供水1.5小时。停料
日早上和下午各供水2小时。水质符合NY5027的规定。
6.4管理
6.4.1饲养密度
每个笼4~6只,6~12周龄每只占笼底面积290~320cm2;13~15周龄每只占笼底面积320~360cm2;
16~23周龄每只占笼底面积360~380cm2。8cm宽的采食、饮水位置。
6.4.2光照管理
36日龄起每天减少光照1小时,直至8小时,光照强度为5~8勒克斯。19周第一天加光至9小时,20
周第一天加光至11小时,21周第一天加光至12~13小时,光照强度均调为30~35勒克斯,维持到周平均
产蛋率5%。
6.4.3温度、湿度管理
育成鸡舍温度控制在15~25℃,相对湿度45~65%。
6.4.4种母鸡的选择
第一次选择:6~7周龄,剔除性别鉴定错误、毛色、脚色不合品种特征及残次鸡,淘汰率控制在8~
15%。
第二次选择:10~11周龄,淘汰性征不明显以及体重不符合种用标准的鸡。
6.4.5分群饲养
第一次分群:6~7周龄全群称重,根据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1/ 278.039-1998 玻璃仪器 熔点测定器 1998-06-04
- DB51/ 278.030-1998 玻璃仪器 圆底短颈厚烧瓶 1998-06-04
- DB51/ 278.029-1998 玻璃仪器 微量烧杯 1998-06-04
- DB51/ 278.036-1998 玻璃仪器 曲颈甑 1998-06-04
- DB51/ 278.034-1998 玻璃仪器 蒸馏烧瓶 1998-06-04
- DB51/ 278.037-1998 玻璃仪器 碘升华器 1998-06-04
- DB51/ 278.038-1998 玻璃仪器 结晶皿 1998-06-04
- DB51/ 278.035-1998 玻璃仪器 三口烧瓶 1998-06-04
- DB51/ 278.031-1998 玻璃仪器 圆底长颈烧瓶 1998-06-04
- DB51/ 278.033-1998 玻璃仪器 锥形烧瓶 199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