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005-2020 干湿指数气候类型等级
DB15/T 2005-2020 Relative Humidity Index climate classification level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7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2005—2020
干湿指数气候类型等级
Gradeofdry-wetindexclimatetype
2020-09-23发布2020-10-23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2005—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干湿指数气候类型划分指标及计算方法................................................1
5干湿指数气候类型等级划分..........................................................2
附录A(规范性附录)潜在蒸散量的计算方法............................................3
I
DB15/T200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内蒙古凉城县
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安莉娟、代海燕、陈海英、张存厚、张宇。
II
DB15/T2005—2020
干湿指数气候类型等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干湿指数气候类型的等级、分区指标名称、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分区的界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气候分区、农牧业气象及生态气象监测等工作。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潜在蒸散量referenceevapotranspiration
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散量,又称为可能蒸散量。
注:单位以毫米(mm)表示。
2.2
干湿指数dry-wetindex
降水量与潜在蒸散量的比值。
3干湿指数气候类型划分指标及计算方法
3.1划分指标
采用近30年或以上平均的年降水量与年潜在蒸散量之比作为干湿指数气候类型分区指标。将干
湿指数气候类型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和极干旱区。
3.2计算方法
干湿指数计算公式(1):
p
W.........................................(1)
ET
式中:
W——干湿指数(无量纲);
p——近30年或以上平均年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
ET——近30年或以上平均年潜在蒸散量,单位为毫米(mm)。
采用FAO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潜在蒸散量。FAOPenman-Monteith公式见附录A。年潜在蒸
散量用月潜在蒸散量来求得。
1
DB15/T2005—2020
4干湿指数气候类型等级划分
干湿指数气候类型等级分为5个等级,具体划分标准见表1。
表1干湿指数气候类型等级
等级分区干湿指数
1湿润区W>0.65
2半湿润区0.5<W≤0.65
3半干旱区0.2<W≤0.5
4干旱区0.05<W≤0.2
5极干旱区W≤0.05
2
DB15/T2005—2020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潜在蒸散量的计算方法
A.1潜在蒸散量
FAOPenman-Monteith方法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98年推荐使用的具有相对较小误差的计
算可能蒸散量的方法。可能蒸散量为一种假想的参考作物冠层的蒸发蒸腾速率。假设作物高度为0.12
m,固定的作物叶面阻力为70m/s,反射率为0.23,非常类似于表面开阔、高度一致、生长旺盛、完
全遮盖地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3/ 228.2-1998 大佛龙井茶 第2部分 苗木 1998-11-16
- DB33/T 252.4-1999 藤稔葡萄 第4部分 主要病虫害防治 1999-11-28
- DB33/T 228.3-1998 大佛龙井茶 第3部分 栽培管理 1998-11-16
- DB33/T 228.1-1998 大佛龙井茶 第1部分 茶树良种繁育 1998-11-16
- DB33/T 252.1-1999 藤稔葡萄 第1部分 商品果 1999-11-28
- DB33/T 251.2-1999 余姚杨梅 第二部分 栽培技术 1999-07-23
- DB33/T 252.3-1999 藤稔葡萄 第3部分 栽培技术 1999-11-28
- DB33/T 228.4-1998 大佛龙井茶 第4部分 采摘与加工 1998-11-16
- DB33/T 251.3-1999 余姚杨梅 第三部分 鲜杨梅 1999-07-23
- DB33/ 251.1-1999 余姚杨梅 第一部分 苗木 199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