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352-2019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GB 50352-2019 Uniform standard for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4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50352-2019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19-03-13
实施日期
2019-10-01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为使民用建筑符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满足安全、卫生、环保等基本要求,统一各类民用建筑的通用设计要求,制定本标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起草人:
顾均、朱茜、林琳、郭景、杜志杰、张建斌、桂学文、赵元超、刘玉龙、钱方、鹿勤、孙彤 潘忠诚、陈晓青、徐锋、陈荔晓、车学娅、白红卫、蔡昭昀、薛锋、郝佳俐、单立欣、刘德明、冯志涛、张丽萍、李军、许世文、杨仕超、宫力维、柳澎、吉第、林若慈、唐毅、董宏、闫国军、师前进、郭汝艳、王为、王健、孙兰、李俊民、陈云玉、马长城
出版信息:
页数:14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e

PGB50352-2019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Uniformstandardfordesignofcivilbuildings

2019-03-13发布2019-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Uniformstandardfordesignofcivilbuildings

GB50352-2019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9年10月1日

2019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飞.且主

A口

2019年第57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352-2019,自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3.1、

6.7.4、6.8.6、6.8.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

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

gov.cn)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9年3月13日

3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J169号)的要求,

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外

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

定;4.规划控制;5.场地设计;6.建筑物设计;7.室内环境;

8.建筑设备。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增加了建筑设计体现地域文化、时代特色方面的要求。

2.修改和增加了部分术语。

3.将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的方式修改为按高度分类的方式。

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增加标

识系统要求。增加建筑模数和防灾避难方面的要求,删除建筑无

障碍设施和停车空间等内容要求。

4.将"城市规划对建筑的限定"改为"规划控制",刀二突出

规划控制的主要技术内容,增加了"城市设计"和"建筑连接

体"两个小节;将原"建筑密度、容积率和绿地率"并入"建筑

基地"小节。

5.建筑布局增加关于文物古迹和古树名木的内容。增加了

停车场设计规定。对原竖向设计进行了适当修正调整,增加了地

下建筑顶板的绿化工程的要求;对室外管线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正

调整。

6.对建筑物的使用人数的确定原则作出规定,补充对地下

室的相关要求。对设备层和避难层避难区外布置设备用房增加了

相关要求。增加了对室内公共厕所的服务半径要求。明确楼梯净

4

宽度的概念电增加踏步防滑系数要求。增加了墙身隔声、防渗要

求;增加了外墙外窗台防排水构造要求。增加了门窗、幕墙、防

滑楼地面、吊顶的设计要求。新增室内外装修材料的环保要求。

增加了对既有建筑改造的要求。

7.增加了居住建筑卧室和起居室、医疗建筑、教育建筑的

采光要求;增加了照明的数量和质量指标要求;对人工照明环境

也提出了要求。增加了防潮的内容,新增改善室内热环境的被动

节能技术的相关要求。增加了声学设计方面的要求。

8.调整了给水排水专业的技术内容。进一步明确了集中供

暖的基本条件.增加l既有建筑加装暖通空调设备的要求。对电气

专业相关条款进行了完善、调整,增加了明敷接闪器的要求。补

充了对燃气的有关要求。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

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

释,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

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

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罔际2号

楼,自f5编:100048)。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木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

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罔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中同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

中同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华建都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苏州金虫草蜘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

公司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按章节编写的先后顺序排序):

顾均朱茜林琳郭景

中1:志杰张建斌桂学文赵元超

刘玉龙钱方鹿勤孙彤

潘忠诚陈晓青徐锋陈荔晓

车学娅白红卫蔡昭向薛锋

郝佳俐单,立欣刘德明冯志清

张丽萍李军许世文杨仕超

宫力维柳澎吉第林若慈

唐毅董宏同国军师前进

郭汝艳王为王健孙兰

李俊民陈云玉马长城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崔皑汪孝安梅洪元倪阳

王洪礼费麟韩光宗王引

党春红莫聘白秦佑罔邹T命

杜毅威姜文源寿炜炜杨永慧

6

目次

l总则…

2术语……………2

3基本规定........….........….........……..................…….6

3.1民用建筑分类………………........……….6

3.2设计使用年限………………........……….6

3.3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7

3.4建筑与环境…………………8

3.5建筑模数……………………9

3.6防灾避难………........…….9

4规划控制……….................….............…........….......10

'1.1城乡规划及城市设计………10

4.2建筑基地…………………10

4.3建筑突I~I-\物…………………12

4.4建筑连接体…………………13

4.5建筑高度…………………M

5场地设计..............….........….........……·…........…….16

5.1建筑布局…………………m

5.2道路与停车场………………16

5.3竖向………19

5.4绿化…………….........…20

5.5工程管线布置………………21

6建筑物设计.................………..................….........….23

6.1建筑标定人数的确定………23

6.2平面布置…………………23

6.3层高和室内净高……………23

7

6.4地下室和半地下室…………24

6.5设备层、避难层和架空层…………………25

6.6厕所、卫生间、组洗室、浴室利用婴室……25

6.7台阶、坡道和栏杆…………28

6.8楼梯………29

6.9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31

6.]0墙身和变形缝……………33

6.1]门窗………........……….34

6.12建筑幕墙………..............…………….36

6.13楼地而……………........……………….36

6.J4屋而……·………………..37

().15吊顶………39

6.16管道井、烟道和通风道……40

6.17室内外装修………………42

7室内环境.......................…..........…………........…….43

7.1光环境……………………u

7.2通风………44

7.3热温环境…………………44

Î.4声环境……………………45

8建筑设备…….......……............................................48

8.1给7)(排水…………………48

8.2暖通空调…………………51

8.3建筑电气…………………53

8.4燃气………........……….........……….56

本标准用词说明…........…...........................….........….60

引用标准名录........…….........…...........................…….61

附:条文说明.........................................….........…….63

8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BasicRequirements…………6

3.1ClassificationofCivill3uildings………………6

3.2OcsigncdScrviceLifc………6

3.3I3asicRequirementsofClimateRegionof1如ilding……………7

3.'1ArchitectureandEnvironment………………8

3.5l3uildingModult:……………9

3.6DisalcrPreventio日andAsylllm………………9

4PlanningControl……………10

4.1UrbanPlanningandCiryOesign……………10

4.2ConslruclionSit巳…………10

1.3l3uildingSlIrfaceEruPlion…………………12

1.4ßlIildingConnection………13

4.51311ildingHeight……………14

5SitePlanning…………………16

5.1ArchilecluralComposition…………………16

5.2RoadanclParkingLOl………16

5.3VenicalDcsign……………19

5.,1GreeningOcsign……………20

:).SLayolltofPipclincEnginecring……………21

6ArchitecturcDcsign…………23

6.1Detcrminelhc"iumbcrofl3uildingl‘alil川allon………………23

6.2I.ayolllOesign……………23

6.3SlOrt'yHcighLanclIlllcriorl、learHeighl……23

9

6.4ßasementandSemi-basemenl………………24

6.5EquipmentFLoor.RefugeStoreyand()pcnFloor……………25

6.6ßathroom…………………25

日7Steps,RampsandRailings…………………28

6.8Stairs………29

6.9Elevator,EscalatorsandMovingWalkways…31

6.10WallDctailanclD巳formationJoinl…………33

6.11Door~andWindows………34

6.12ßuilclingCUrlainWaLl……36

6.13Floor……………………36

6.11Roof……………………37

6.15Su日pencleclCeiling…………39

6.16PipingShaft.SmokeUptakcandAirShaft………………40

6..17Decoration………………42

7lndoorEnvironment…………-13

7.1I.ightingEnvironmenl………43

7.2Vcnrilation…………………44

7.3ThcrmalEnvironment………LI4

7.4八cousticalEnvironmcnt……45

8BuildingImplements………48

8.IWaterSupplyanclDrainage…………………48

8.2HeatingVenlilatinganclAirConclitioning……51

8.3/飞rchitecturcEleclric………53

8.4Gas………56

ExplanationofWorclinginThisStanclard…………….........60

Lis!ofQuoteclStandards………61

Aclcl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63

10

1总则

1.0.1为使民用建筑符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

满足安全、卫生、环保等基本要求,统一各类民用建筑的通用设

计要求,制定本标准。

1.O.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政建的民用建筑设计。

1.O.3民用建筑设计除应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外,尚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应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人、建筑和环境的相

互关系。

2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

3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4应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利l节约原材料的

基本国策。

5J应满足当地城乡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宜

体现地域文化、时代特色。

6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防火、抗震、防洪、防空、抗风

雪和雷击等防灾安全措施。

7应在军内外环境中提供无障碍设施,方便行动有障碍的

人士使用。

8涉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

单位、历史建筑和l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各项建设,应符合

相关保护规划的规定。

1.O.4民用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民用建筑civilhuilding

供人们居住矛1]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2.0.2居住建筑rcsidcntialbuilding

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2.0.3公共边筑puhlicbuilding

供人们i丘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O.4:7G障问设施accessibilityfaciliries

仙:障人员.ìill行安全和使用便利,与民用建筑T和配套建设的

服务设施。

2.(1.5建筑基地consrr川tioosite

根据用地性质和使用权属确定的建筑「程项1=1的使用场地。

2.0.6道路红线boundarylineofroacls

城市道路(含居住l又-级道路)}Ij地的边界线。

2.0.7用地红线pr叩ertylinc

各类建设工程项目月1地位川J权属也「用的边界线。

2.0.8建筑控制线buildingline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道路红线、建设用地边界内.另行戈IJ定

的地而以上建(构)筑物主体不得超出的界线。

2.0.9建筑密度buildingdensity:buildingcoverageratio

在一定川J也也伟|内.建筑物基iJIf:面积总和l与总闲地而积的比

率(%)。

2.0.10容积率plotratio:floorarearatio

在一定JlJ地及计容范围内.建筑面积总不n与川地回积的

比值。

2.O.11绿地率greeningrate

2

在一定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总面积占该用地总面积的比

率<%)。

2.0.12日照标准insolation5tandard

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规模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

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

范围内,以有日,~R要求楼层的窗台面为计算起点的建筑外窗获得

的日照时间。

2.O.13层高目t:oreyheight

建筑物各层之间以楼、地面面层(完成面)计算的垂直距

离,屋顶层l丰|该层楼面面层(完成面)至平屋面的结构面层或至

1皮顶的结构面层与外墙外皮延长线的交点计算的垂直距离。

2.0.14室内净高interiorclearheight

从楼、地面面层(完成面)至吊顶或楼盖、屋盖!良而之间的

有效使用空间的垂直距离。

2.0.15地下室ba~cment

房问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丽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

为地下室。

2.0.16半出下室semi-basement

房间地平而低于室外地平面的ï~j度超过i衷'房间净高的1/3.

且不也过.1/2者为半地下室。

2.0.17设备层equipmentfloor

建筑物中号为设置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和Irt!.气等的设备和

管道且供人员进入操作用的空间层。

2.0.18避难层refugestorey

在高度超过100.0m的高层建筑巾.川j于人员在火灾时暂时

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

2.0.19架空层opcnfloor

用结构支撑且无夕|、回护墙体的开敞空间。

2.0.20台阶5t巳P

连接室外或室内的不同标高的楼面、J也面,供人行的阶梯式

3

交通道。

2.0.21临空高度theverticalheightbetweentwoopenspace

相邻开敞空间有高差时,上下楼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22坡道ramp

连接室外或室内的不同标高的楼面、地面,供人行或车行的

斜坡式交通道。

2.0.23栏杆railing

具有一定的安全高度,用以保障人身安全或分隔空间用的防

护分隔构件。

2.0.24楼梯stalr

由连续行走的梯级、休息平台和维护安全的栏杆(或栏板)、

扶手以及相应的支承结构组成的作为楼层之间垂直交通用的建筑

部件。

2.0.25变形缝deíormationjoint

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肉素作用下,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变形和

应力,导致建筑物开裂、碰撞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包括伸

缩缝、沉降缝和l抗震缝。

2.0.26建筑幕墙buildingcurtainwall

由而板与支承结构体系(支承装置与支承结构)组成的可相

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

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墙。

2.0.27吊顶suspencledceiling

悬吊在房屋屋顶或楼板结构下的顶棚。

2.0.28管道井pipeshaft

建筑物中用于布置竖向设备管线及设备的竖向井道。

2.0.29烟道川lOkeuptake;smokeflue

排放各种烟气的管道、井道。

2.0.30通风道airsha[t

排除室内不良气体或者输送新鲜空气的管道、井道。

2.0.31装修c1ecoration;finishing

4

以建筑物主体结构为依托,对建筑内、外空间进行的细部加

工和艺术处理。

2.0.32采光daylighting

为保证人们生活、工作或生产活动具有适宜的光环境,使建

筑物内部使用空间取得的天然光照度满足使用、安全、舒适、美

观等要求的措施。

2.0.33采光系数daylightfactor

在室内给定平面上的一点,由直接或间接地接收来向假定矛1:1

已知天空亮度分布的天空漫射光而产生的照度与同一时衷1]1亥天空

半球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产生的天空漫射光照度之比。

2.0.34采光系数标准值stanclardvalueofclaylightfactor

在规定的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下,满足视觉功能要求时的采

光系数值。

2.0.35通JXlventilation

为保证人们生活、工作或生产活动具有适宜的空气环境,采

用自然或机械方法,对建筑物内部使用空间进行换气,使空气质

量满足卫生、安全、舒适等要求的技术。

2.0.36噪声nOlse

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甚至损害身心健康

的外界干扰声。

2.0.37建筑连接体builclingconnection

跨越道路红线、建设用地边界建造,连接不同用地之间地下

或地上的建筑物。

5

3基本规定

3.1民用建筑分类

3.1.1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其中,居住建筑可分为住宅建筑和宿舍建筑。

3.1.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