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T 3047-1995 半即热式换热器

CJ/T 3047-1995 Semi-instantaneous water heater

行业标准-城建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CJ/T 467-2014 |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CJ/T 3047-199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城建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1995-12-11
实施日期
1996-07-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归口单位
建设部建筑制品与设备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河北省保定市太行建筑设备厂、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起草人:
刘惠明、沈佩平、姜文源、张淼、胡克刚、杨继红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1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半即热式换热器CJ/T3047一1995

Semi-instantaneouswaterheater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半即热式换热器的技术条件、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蒸汽或高低温热水加热的半即热式换热器。

2引用标准

GB150钢制压力容器

GB/T1176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

GB1527拉制铜管

GB2040纯铜板

GB227。不锈钢无缝钢管

GB3289.1可锻铸铁管路连接件型式尺寸管件结构尺寸表

GB33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T4237不锈钢热轧钢板

GB9440可锻铸铁件

GB9948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

JB2536压力容器油漆、包装、运输

JB4701压力容器法兰分类与技术条件

3术语

3.,半即热式换热器

是一种被加热水在壳体内,供热介质在盘管内,具有较少贮水量快速换热的交换器。有预测负荷变

化的温度控制系统,从而快速达到供热量与需热量的动态平衡。

3.2壳体

系指换热器的外壳

3.3盘管

系指换热器内作为换热面的盘形管

3.4压力

压力系指表压力

3.4.1最高工作压力

系指换热器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管程、壳程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工作压力。其压力值不得大于设计

压力。

3.4.2设计压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5一12-11批准1996一07一01实施

CJ/'r3047一1995

系指在相应的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换热器圆筒及其他受压元件厚度的压力,该压力值不得低于最

高工作压力.

3.5温度

3.5.1设计温度

系指换热器在正常操作情况,在相应设计压力下设定的受压元件的金属温度,其值不得低于金属元

件可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度

15.2试验温度

系指压力试验时,换热器壳体的金属温度。

15.3金属温度

系指换热器受压元件沿截面厚度的平均温度。

在任何情况下,元件金属温度不得超过金属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

3.6时间常数

系将温控阀的温度传感器从20℃水中迅速放入温控阀控温上限中(如60'C),测量调节阀全关闭行

程63%时的所用时间。

I了设定温度

系指使用半即热式换热器加热水时,所设定的热水温度值。

4型号

4.1换热器型号的表示方法

曰门△曰

L改型代号

—主参数:盘管组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特性代号:热媒:z表示蒸汽,s表示高温水

—半即热式换热器代号(BJR)

4.2标记示例:盘管为11组,热媒为蒸汽的半即热式换热器:BJRZ11CJ/T3047-1995

5主要组合部件及材料要求

5.1主要组合部件

上端盖、下端盖、筒体、盘管、热煤过滤器、温控装置及安全装置。如图1所示:

C.1/'r3047一1995

1一底座;z一热媒过滤器;3一冷凝水(回水)出口;4一热媒调节阀;5一排污管;6一下端盖;7一盘管;8一筒体;

9一保温层;1。一上端盖;11热水出口;12安全阀;13一电磁阀;14一控制箱;15一冷水进口

5.2材料要求

5.2.1上、下端盖推荐采用铸铜或可锻铸铁,材料的选用应符合GB1176,GB944。的规定。

5.2.2筒体推荐采用碳钢或不锈钢,材料的选用应符合GB15。规定。

5.2.3盘管为拉制铜管,其规格及技术要求应符合GB1527的规定。当采用无缝钢管或不锈钢管时,

其规格及技术要求应符合GB9948及GB227。的规定。

5.2.4衬铜板材料选用应符合GB204。的规定。

5.2.5端盖及筒体外表面用红丹漆,应符合JB2536的规定

5.2.6保温材料应选用玻璃纤维棉或岩棉等,并应有铝铂材料或其他相当材料制成的外保护层,使外

型美观耐用。

6技术要求

6.1性能

6.1.1半即热式换热器的供热介质为蒸汽或高低温热水

6.1.2半即热式换热器的出水温度为设定温度的士3.。℃。凝结水自动冷却,其温度应小于或等于

60C,当出水温度大于85℃时,冷凝水温度应小于1000C,

6.2组件技术要求

6.2门系列参数

CJ/'r3047一1995

公称直径:350mm,

系列参数见表1、表2

表1汽一水换热器系列参数

盘管组数换热面积,。2筒体长,m总高度,m

31.30.511.40

52.30.741.65

73.20.931.85

94.11.202.06

115.11.422.31

136.01.652.51

15691.882.78

表2水一水换热器系列参数

盘管组数换热面积.m'筒体长,m总高度,m

03/042.0/2.70.654I.645

05/063.4/4.10.8791.870

07/084.8/5.51.102.096

09/106.2/6.91.332.321

11/127.6/8.31.562.546

13/149.0/9.71.782.772

15/1610.4/11.12.002.997

17/1811.8/12.52.233.223

19/2013.2/13.92.463.448

6.2.2技术参数

壳体最高工作压力为1.0MPa,1.6MPa,其壳体设计压力分别为1.1MPa,1.65MPa.

盘管最高工作压力为1.0MPa,1.6MPa,盘管设计压力分别为1.1MPa,1.65MPa.

当进水温度大于等于4'C时,出水温度60-95'C.

当进水温度小于4℃时,出水温度40-8WC.

6.2.3r、下端盖

6.2.3.1铸件内外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有裂纹、缩孔及机械伤痕,成型后应进行去应力退火。

6.2.3.2端盖采用不锈钢件焊制时,焊缝应齐平,不得有裂纹、焊熠、弧坑及咬边深度大于。.5mm的

缺陷

6.2.13铸件钻孔或锁孔的加工表面,不应有可见的缺陷。与管路连接的螺纹尺寸应符合GB3289.1

规定。

6.2.3.4若有不影响铸件强度的缺陷,可焊补修理,然后进行去应力热处理。

6.2.3.5铸件的液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5倍设计压力(当设计压力为1.0MPa时,试验压力为

上.5MPa;当设计压力为1.6MPa,试验压力为2.4MPa),保压10min无渗漏为合格。

6.2.3.6焊接端盖的耐压试验压力为1.25倍设计压力。

C.1/'r3047一1995

6.2.4筒体

6.2.4.1筒体两端焊有法兰,当筒体为钢板卷制焊接时,焊缝按其位置分为A,B,C_:类。如图2所示。

6.2-4.2筒体的制造除符合设计图样外,还应符合GB15。中10.2.3条的有关规定

6.2-4.3筒体内部焊缝必须打磨至母材平齐。

6.2.4.4对筒体的A,B,C类焊缝进行局部探伤,检查长度不小于各条焊缝长度的2000,.不小十

250mm。优先选择每一相交的焊缝接头,探伤按GB3323规定进行,m级为合格。

6.2-4.5筒体采用液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25倍设计压力,焊缝处应无渗漏为合格,筒体的液压试验

应在整体组装后进行,保压15mine

6.2-4.6碳钢筒体衬铜时,铜板应光滑平整,无机械伤痕,拼接处无渗漏,衬板与筒壁贴合应紧密。

6.2.5法兰

筒体法兰的技术条件应符合JB4701的规定。

6.2.6盘管

6.2.6.1盘管的几何尺寸应符合图样要求,单根管不允许拼接。

6.2.6.2盘管不得有压扁、划痕、皱折等缺陷,圆度偏差不应大于名义外径1000,

6.2-6.3盘管与连接件、竖管与连接件的连接处均应采用磷铜焊,焊后管内不得有堵塞物。

6.2-6.4组装前单组盘管应进行液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5倍设计压力,保压10min,无渗漏为合格,

方可组装。

6.2.7温控装置

6.2.7.1温控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箱、电磁阀、热媒调节阀等。

6-2.7.2温控装置能及时监测水温和负荷的变动,达到迅速调节热媒流量,热媒调节阀时间常数不应

大于20s,使出水温度控制在设定温度士3.0℃范围内。

6-2.7.3温度传感器和热媒调节阀的平均无故障使用频率不应小于3万次。

6.2.8安全保护装置

6.2.8.1壳体上必须配有安全阀和泄放电磁阀。

6.2-8.2安全保护装置应能起到超压保护及超温保护作用。安全阀超压值不得大于最高工作压力

。.05MPa,安全阀的超温值不应超过980C,

6-2.9热媒过滤器

为保证热媒调节阀运行的可靠性和灵敏性,应在热媒管道上设热媒过滤器,滤网必须是铜制或不锈

钢制材料。

6.2.10保温层

保温层应牢固、平整,外径与筒体法兰外径平齐,保护层光洁,不应出现皱折。

CJ/'r3047一1995

7试验方法

了.1外观质量及尺寸,用目测和量具进行检验。

7.2x射线探伤,按GB3323中有关规定进行。

了.3液压试验

7.3.1液压试验顺序按下述规定:

a.单组盘管试压。

b.盘管组装后试压,同时检查连接头。

c整体组装后,对壳体试压

7.3.2液压试验方法,按GB150中10.9.4条规定。

7.4性能试验

7.4.1性能试验装置如图3.

截1卜阀丙调节阀压力表安全阀

1卜回阀一中电磁阀过滤器

7.4.2试验介质条件

蒸汽压力及冷水供水压力需保持稳定,压力偏差值不得超过0.02MPao

7.4.3试验方法

a.打开阀1“及安全阀,使换热器内充满水,排除空气后关闭安全阀。

b.调整电控箱的温度指示至所需热水温度。

c.缓慢开启阀2",阀30,阀4-,待热水温度及水量稳定时,调整热媒调节阀,使热水温度维待所

需出水温度。

d.在允许范围内调节热水出水负荷,测定出水温度,判定其温度变化是否控制设定温度在士3C,

同时测定冷凝水温度是否符合6.1.2规定。

人为地增加壳体内热水压力,超过安全阀调整值时,观察安全阀的安全保护性能

人为地增加壳体的热水温度,超过所需出水温度时,观察电磁阀及安全阀的超温保护性能。

C.1/T3047一1995

8检验规则

产品配套外构外协件应按批抽检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8门出厂检验:

8.1.1为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规定,产品出厂前应逐台进行出厂检验。

8.1.2出厂检验应符合本标准6.2.1-6.2.6的有关规定。

8门.3出厂检验结果均应有检验报告,由检验人员签字,加盖检验专用章。

8.2型式检验:

8.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产品应进行型式检验

a产品进行试制鉴定;

b.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8.2.2型式检验,除包括出厂检验规定外,还应进行7.4中规定的性能试验。

9出厂文件、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标牌:

在换热器壳体明显位置,固定产品标牌,标牌应注明: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制造日期、出厂编号、制

造厂名、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9.2文件资料:

a.产品合格证;

b.电控原理图;

c.产品使用说明书。

9.3产品商标应在明显位置显示。

9.4产品运输应采用包装箱,将换热器整体包装,调节阀门和仪表可单独包装,上、下端盖的仪表阀门

应安装在端盖上

95产品发货可根据用户需要采取铁路运输或公路运输。

9.6产品似室内贮存为宜。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制品与设备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河北省保定市太行建筑设备厂、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刘惠明、沈佩平、姜文源、张森、胡克刚、杨继红。

本标准委托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参照采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标准美《国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四卷第一册《压力

容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