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375-2018 小麦黄花叶病毒、中国小麦花叶病毒检测技术规程

DB37/T 3375-2018 DB37/T 3375-2018 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 and Chinese wheat mosaic virus dete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3375-2018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7-19
实施日期
2018-08-19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0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375—2018

小麦黄花叶病毒、中国小麦花叶病毒检测

技术规程

DetectionandidentificationofwheatyellowmosaicvirusandChinesewheatmosaic

virus

2018-07-19发布2018-08-19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3375—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斌、辛相启、姜珊珊、张眉、王升吉、辛志梅。

I

DB37/T3375—2018

小麦黄花叶病毒、中国小麦花叶病毒检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黄花叶病毒、中国小麦花叶病毒的间接ELISA、Dot-ELISA和普通RT-PCR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冬小麦叶片组织中小麦黄花叶病毒、中国小麦花叶病毒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4926.50实验动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SN/T1193基因检验实验室技术要求

SN/T2964植物病毒检测规范

SN/T1666水稻条纹病毒、水稻矮缩病毒、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检测方法普通RT-PCR方法和实

时荧光RT-PCR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yellowmosaicvirus(WYMV)

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大麦黄花叶病毒属(Bympvirus),病毒粒子、传播途径及危害:

病毒粒体线状,病毒基因组由两条单链正义RNA组成,在自然界中由禾谷多黏菌(PolymyxagraminisL.)

在土壤中传播。侵染小麦后,在心叶上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或不规则条纹,整个植株株形松散、矮小,

穗短小,甚至出现畸形穗,籽粒不饱满,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3.2

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hinesewheatmosaicvirus(CWMV)

真菌传杆状病毒属(Furovirus),病毒粒子、传播途径及危害:病毒粒体杆状,病毒基因组由两

条单链正义RNA组成,在自然界中由禾谷多黏菌(PolymyxagraminisL.)在土壤中传播。侵染冬小麦,

造成叶片褪绿、黄化、分蘖增生、植株矮缩,严重时死亡。

3.3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

具体描述参照GB/T14926.50。

1

DB37/T3375—2018

3.4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indirect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IELISA

简称:IELISA,首先用样品中抗原包被于固相载体,经洗涤,加入相应病毒的抗体,形成待测抗原

-抗体复合物,再经孵育洗涤后,加入酶标记二抗,形成固相抗原-抗体-酶标二抗复合物,测定加底物

后的显色程度,确定待测抗体含量。

3.5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ot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Dot-ELISA

以纤维素膜代替免疫酶固相载体法中常用的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而建立的一种免疫检验方法。不仅

保留了常规ELISA的优点,而且还弥补了抗原或抗体对载体包被不牢等不足,所以具有敏感性高,特异

性强,被检样品用量少,节省材料,不需特殊仪器,结果判定简单易行和便于长期保存等特点。Dot-ELISA

的基本原理与常规ELISA基本相同,即将抗原或抗体首先吸附在纤维素薄膜(如硝酸纤维素膜)表面,

并保持其免疫活性,通过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和酶标记物的一系列免疫反应,形成酶标记抗原抗体复合

物,在底物的参与下,结合物上的酶催化底物使其水解、氧化成另一种带色物质,沉着于抗原抗体复合

物吸附的部位,呈现出肉眼可见的颜色斑点。试验的结果通过颜色斑点的出现与否和色泽深度进行判定。

3.6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

简称RT-PCR。具体描述参照SN/T1666。

4方法原理

小麦黄花叶病毒、中国小麦花叶病毒的血清学特性与分子生物学特性是该病毒检测方法的主要依

据。两种病毒都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同时都是RNA病毒,因此可利用间接ELISA、Dot-ELISA和RT-PCR

方法确定样品中是否带有上述两种病毒。

5主要仪器设备、用具和试剂

5.1仪器和设备:

a)酶标仪;

b)洗板机;

c)电子天平(感量0.001g);

d)PCR仪;

e)电泳仪;

f)水平电泳槽;

g)凝胶成像仪;

h)高速冷冻离心机;

i)水浴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