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368-2018 葡萄抗霜霉病鉴定技术规程
DB37/T 3368-2018 Grape resistance to downy mildew identific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0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368—2018
葡萄抗霜霉病鉴定技术规程
Ruleforevaluationofgrapeforresistancetodownymildew
2018-07-19发布2018-08-19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3368—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眉、辛相启、吴斌、姜珊珊、王升吉、赵玖华。
I
DB37/T3368—2018
葡萄抗霜霉病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葡萄抗霜霉病鉴定的术语和定义、接种体制备、鉴定条件及试验设计、接种、病情调
查、抗病性评价和鉴定记载表格。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葡萄资源对葡萄霜霉病抗性的鉴定及评价。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抗病性
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性状。
2.2
抗病性鉴定
通过适宜技术方法鉴定植物对特定病害的抵抗水平。
2.3
抗性评价
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植物对特定病害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描述。
2.4
致病性
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变的能力。
2.5
人工接种
用于接种以引起病害的病原物或病原物的一部分。本标准接种体为新鲜的葡萄生单轴霜霉菌孢子
囊。
2.6
病情级别
人为定量植物个体或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
1
DB37/T3368—2018
2.7
接种体
用于接种以引起病害的病原物或病原物的一部分。本标准接种体为新鲜的葡萄生单轴霜霉菌孢子
囊。
2.8
接种体悬浮液
用于接种的含有定量接种体的液体。
2.9
病情指数
通过对植物个体发病程度(病情级别)数值的计算所获得的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形式。
2.10
葡萄霜霉病
由葡萄生单轴霜霉菌[Plasmoparaviticola(Berk.&Curt.)Berl.&deToni]所引起的以叶部
产生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黄褐色病斑症状,后期叶背病斑产生白色霜状霉层的葡萄病害。
3接种体制备
3.1病原物采集
从田间采集新鲜的葡萄霜霉病病叶,在流水下用毛笔刷除病斑上的霉层,用吸水纸将叶背表面的水
分吸干,叶背朝上放置在底部覆盖有浸水纱布的保湿盘内,用PE保鲜膜密封后置于人工气候培养箱中,
22℃,相对湿度(RH)90%,黑暗/光照12h/12h交替保湿培养,待长出白色霜状霉层后,用干净毛
笔蘸取蒸馏水将病斑上新形成的孢子囊刷于水中,获得分离物。分离物经鉴定确认为葡萄生单轴霜霉菌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CH/T 9015-2012 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 2012-10-26
- JB/T 8724-2011 机械密封用反应烧结氮化硅密封环 2011-05-18
- JB/T 8725-2013 旋转接头 2013-04-25
- JB/T 8133.14-2013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第14部分:体积密度 2013-04-25
- JB/T 9884-2013 组合机床 精镗头 精度检验 2013-04-25
- QX/T 194-2013 系留气艇气象观测系统 2013-07-11
- JB/T 8133.16-2013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第16部分:硫含量 2013-04-25
- TB/T 3260.3-2011 动车组用铝及铝合金 第3部分:棒材和管材 2011-05-20
- JB/T 7954-2013 镶齿套式面铣刀 2013-04-25
- JB/T 7175.1-2011 滚动直线导轨副 第1部分:术语和符号 201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