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99.1-2007 纺织品用染料产品 命名原则

GB/T 3899.1-2007 Commercial dyestuffs for textile—The principle of nomenclature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899.1-2007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7-11-28
实施日期
2008-06-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34)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品用的直接、硫化、还原、反应、显色、酸性、媒介、分散、阳离子等九类染料产品的命名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品用的直接、硫化、还原、反应、显色、酸性、媒介、分散、阳离子等九类染料产品的命名。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沈阳化工研究院
起草人:
姬兰琴、沈日炯
出版信息:
页数:6页 | 字数:1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1.100.01;87.060.10

G55S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99.1—2007

代替GB3899.1—1986

纺织品用染料产品命名原则

Commercialdyestuffsfortextile—Theprincipleofnomenclature

2007-11-28发布2008-06-01实施

发布

GB/T3899.1—2007

-1.Z-—1—

刖弓

本标准代替GB3899.1—1986染料产品命名原则(纺织品用染料)》。

本标准与GB3899.1—198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规范为纺织品用染料产品命名原则》;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本版的第2章);

-在染料产品名称的组成(冠称)中,取消“显色”冠称,同吋注明“显色染料以系列名(色酚、色基、

色盐、快素)直接为冠称命名”(1986年版的1.1;本版的3.1);

——删除了“染料产品命名审批稈序”(1986年版的2.3)„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姬兰琴、沈日炯。

本标准于1986年首次发布。

T

GB/T3899.1—2007

纺织品用染料产品命名原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品用的直接、硫化、还原、反应、显色、酸性、媒介、分散、阳离子等九类染料产品的

命名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品用的直接、硫化、还原、反应、显色、酸性、媒介、分散、阳离子等九类染料产品的

命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50—1995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idiISO105/A02:1993)

GB/T2374—2007染料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

GB/T3899.2-2007纺织品用染料产品命名标准色卡

GB/T4841.1—2006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1/1

GB/T4841.2—2006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藏青和黑色

GB/T4841.3—2006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

GB/T6686—2006染料分类

3染料产品名称的组成

染料产品的名称由冠称、色称和尾称依次排列组成。

3.1冠称

表示染料按应用方法和性能分类的名称。根据GB/T6686-2006的定义,以类名或个别系列名为

冠称。共有直接、硫化、还原、反应、酸性、媒介、分散、阳离子、氧化、瞰簣素、碱性11个冠称,显色染料以

系列名(色酚、色基、色盐、快素)直接为冠称命名。

3.2色称

表示染料色泽的名称。根据GB/T3899.2—2007评定染料染色色泽所在的色区,确定色称。标准

色卡共有37个色区,39个色称。其中深蓝和藏青为同一色区,灰和黑为同一色区。色称见表1。

表1色称

序号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