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T 3754-1995 船用液压泵站技术条件

CB/T 3754-1995 Marine hydraulic pump st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行业标准-船舶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CB/T 3754-199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船舶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1995-12-19
实施日期
1996-08-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归口单位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七四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七四所
起草人:
高承华、沈志远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U57

C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CB/T3754一1995

船用液压泵站技术条件

1995一12一19发布1996一08一01实施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CBT/3754一1995

分类号:U57

船用液压泵站技术条件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用液压泵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石油基液压液为工作介质的船用液压泵站(以下简称泵站)的设计、制造及使用。

引用标准

GB2876一81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

GB3766一83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3836.1一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GB4595一84船上噪声测量

GB/T13852一92船用液压控制阀技术条件

GB/T13853一92船用液压泵液压马达技术条件

GBJ13一48船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CB/T3702一1995船用液压管道连接及安装技术要求

3术语

3.1液压泵站

为液压系统提供液压动力源的整体装置。通常由电动机一液压泵组、油箱、调压阀组、滤油器以及其

它辅件安装、连接、组合而成。

4技术要求

4门船用环境条件

在GB/T13853中3.1条规定的船用环境条件下,泵站应能正常工作。

42结构

4.2.1泵站应有吊装结构.

4.2.2泵站的设计应使部件可整体更换,以利于安装和维修。

4.3噪声

泵站运行时的噪声应不高于QgdB(A)。

4,4液压泵组

4.41使用的液压泵应符合GBT/13853的规定。

4.4.2液压泵组的驱动电动机应符合GJB31的规定。对于安装在有可燃及爆炸气氛环境中的液压泵

组电动机还应符合GB3836.1的规定.

4.43‘液压泵组处于正常安装状态时,应保证液压泵的泄油口位于上部。

4.44液压泵组应有隔振结构。

4。5油箱

中国船拍工业总公司1995一12一19批准199608一01实施

CB/T3754一1995

4.5.,泵站所用的油箱应符合GB3766的有关规定。

45.2油箱的容积应符合GB2876的规定。自然散热油箱的有效容积应不小于液压泵每分钟排量的

6倍,并应满足对液压系统中大容量执行机构和蓄能器等工作时容积变化的补偿。

4.5.3油箱的外形宜高度大于长度和宽度。在船上安装时宜将油箱长度方向沿船的纵向布置。

4.5.4油箱的内部应适当地设置隔板,使油箱内的油液流动平稳,并将油箱分隔成吸油区和回油区,使

泡沫、杂质隔离或沉淀在回油区,以保证吸油区的相对洁净。

4.5.5油箱底部宜向回油区倾斜,倾斜坡度通常为1/25一1/2价在回油区的最低处且人员可接近的位

置上,设置油液排放口。

4.5.6油箱的设计和结构应便于内部的清理和清洗,并能防止外部污染物从人孔盖、通气孔、注油口等

处侵入。

4.57油箱液位计的设置应符合GB3766中5.2.9的规定。必要时,可设置带发讯装置的液位控制

器,在油箱液面低于最低要求液位时,发出报警或控制信号。

4.5.8非充压油箱应能承受。.06MPa的内部压力,充压油箱应能承受充压压力1.5倍的内部压力

(但不小于0.06MPa)而无泄漏及永久变形。

4.5.9普通碳钢制作的油箱内部应涂防蚀涂料,涂料应与工作介质相容,涂层与油箱表面应结合牢固,

不得脱落。不锈钢材料制作的油箱内部可不涂涂料。

4.5.10非充压油箱的通气孔口应设置空气滤清装置。对有防爆要求的油箱,其通气口应设置在安全区

域,通气管道的通径应不小于液压泵吸口管道通径的1.5倍。

4.6调压阀组

4.61泵站应配备调压阀组。调压阀组至少应包括溢流阀和单向阀,以限定泵站的最高工作压力和防

止系统工作液的倒流。

4.6.2在系统无卸荷功能的情况下,调压阀组应能使泵站空载起动。

4.6.3使用的液压控制阀应符合GB/T13852的规定。

4.7滤油器

47.1泵站所用的滤油器应符合GB3766中5.4条的规定。

4.7.2滤油器的过滤精度应符合液压系统的污染控制要求;滤油器的通流能力应至少为工作流量的

2倍。

.4.7.3滤油器应带有堵塞发讯装置。

4.7.4滤油器通常应有旁通阀,当其两端压差大于规定值(一般为0.35MPa)时,旁通阀应开启。

4.7.5滤油器应设置在人员能够接近的位置,以便拆洗或更换滤芯。重要的液压泵站,应采用可转换的

并联双滤油器,使能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更换或清洗滤芯。

48配管

4.8.1泵站管道的配制、加工、焊接、清理、酸洗、清洗、安装等应符合CB/T3702的规定。

4.8.2液压泵的泄油管道应在高于液面的位置上接入油箱。

4.8.3液压泵的吸口管道中应安装挠性补偿接头;出口管道中应装有软管,用以隔振补偿。

4.8.4液压泵的吸口管道应密封良好,不得渗油或漏气。

4.8.5管道加工完成后应进行耐压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该管道最高工作压力的1.5倍,不得有渗漏、

裂缝及永久变形等现象。

4.9外观

4.9.1产品的加工、装配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零部件齐全,装配正确、完整。紧固部位牢固、可靠。

4.9.2产品外观应整齐,涂层完整,无碰伤、划伤、锈斑等。

CB/T3754一1995

试验方法

51耐压试验

5,.,管道与油箱应进行耐压强度试验。试验时,以每秒百分之一试验压力的速率递增加压至规定值

保压不少于smni,不得有渗漏、裂纹及永久变形等损坏。

5.1.2泵站应进行耐压密封性试验,试验压力为液压泵的最高工作压力。试验时,用试验管道将液压泵

出口接试验用节流阀后与回油口连通。启动液压泵运行smin后,调节溢流阀及试验用节流阀,使液压

泵出口处压力以每秒百分之一最高工作压力的速率递增加压至最高工作压力,保压不少于smni,泵站

不得有任何外泄漏、永久变形等损坏。

5.2压力调整试验

5.21用试验管道在液压泵出口处接一试验用节流阀后与回油口连接。

5.2.2启动液压泵,运行smni,并将试验用节流阀关闭至足够小。

5.2.3按GB/T13852中4.3.2.1条的规定,调节检查溢流阀的调压范围及压力稳定性;并将溢流阀

调至要求的工作压力数值上。

5.3运行试验一、

5.3.1用试验管道在液压泵出口处接一试验用节流阀后与回油口连接。

5.3.2泵站溢流阀卸荷,试验用节流阀开至最大,启动液压泵空载运行51min,检查运行情况,应无异

常振动、噪声等。

5.3。3调节溢流阀及试验用节流阀,使液压泵出口压力以SMPa增量分级加压至最高工作压力,在各

级压力下,分别运行不少于3mni,检查运行情况,应无异常振动、嗓声等.

5.4噪声试验

5.41泵站按53条要求运行。

5.4.2按GB4595的规定测量泵站噪声。

55船用环境条件试验

泵站的船用环境条件试验方法按GB/T13853的相应规定。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船用液压泵站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两类.

6.2出厂检验

6.2门泵站出厂时应逐台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出厂,并随机附有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

证书.

6.2.2出厂检验项目、方法及要求按表1.

表1

序号检验项目试验方法技术要求

1外观检验目视检验4。10

2耐压试验5145,8、4吕.5

3压力调整试验5.2GB/T13852中表6

4运行试验5。3运转正常,无异常噪声、振动等

5噪声检验5。44。3

6.3型式检验

6.3.1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CB/T3754一1995

a.新产品试制或批量生产的鉴定;

b.产品的设计、工艺或使用的材料有较大改变,可影响产品性能;

c.转厂生产或长期停产后再次生产;

d.出厂检验与以前进行的型式检验结果发生不能允许的偏差;

e.生产厂或主管部门进行定期质量检查或用户反映{t量明显下降。

6.3.2型式检验的产品应从生产厂的首制产品中任选一至;经重大设计、工艺修改重新进行型式检验

时,应从修改后的首批产品中任选一台。

6.3.3型式检验的项目、方法及要求按表2。

表2

序号检验项目试验方法技术要求

1全部出厂检验项目表1表1

2环境条件试验5.54。1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了.1标志

7门.1泵站应装有铭牌。铭牌应采用黄铜或不锈钢等耐蚀材料制作,一般应安装在油箱上适当、醒目的

部位。铭牌上应标明产品的型(代)号、名称、编号、额定压力、额定流量、出厂日期、重量、外形尺寸、生产

厂名以及液压系统简图等。

7.1.2各液压元件、连接油口、电磁铁、检测口等处应编有代号,并标记在产品的相应元件、连接油口、

电磁铁、检测口等旁。实物上标记的代号应与有关图样及技术文件上标记的相一致。标记代号应清晰、

明确,标记位置应便于查看。

了.2包装

了.21产品包装箱应牢固,能经受重复运输、装卸,并有防雨能力。

7.22产品在包装时宜放尽油箱内的工作液,所有外接油口须可靠封堵,外露金属表面应涂防锈油

(剂)。

7.2.3产品在包装箱内应固定牢固,必要时,可将突出的部件拆下,加封后固定在箱内。

了.2.4包装箱上应标明下列内容:产品型号、名称、出厂编号、包装日期、制造厂名、收货单位、发货单

位、产品重量、整箱毛重以及箱体外形尺寸等。

了.2.5产品分箱包装时,应对包装箱编号,并标明:“共箱”,“第箱”。

7.2.6箱内应有装箱清单,注明箱内物件的代号、名称及数量。

7.2.了装箱时应放入随机文件,并作出标记,表明文件位置。文件装箱时,应有防潮措施,在装箱清单中

列出随机文件目录。

7.2.8装箱用的固定件应徐红色标记。

,月

‘:J运输

运输时应捆扎牢固,防止剧烈振动、倾倒和跌落。

,月

r月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场所。

CB/T3754一1995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液压气动分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七0四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七0四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承华、沈志远。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