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115-2020 珠宝玉石鉴定 紫外可见光谱法

DB37/T 4115-2020 Jewelry and gemstone identification UV-visible spectroscopy method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4115-2020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8-31
实施日期
2020-10-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9.060

Y88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4115—2020

珠宝玉石鉴定紫外可见光谱法

Gemstesting—UV-Visiblespectroscopy

2020-08-31发布2020-10-01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4115—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方法原理..........................................................................2

5仪器和设备........................................................................3

6操作步骤和方法....................................................................3

7影响因素..........................................................................3

8结果表示..........................................................................4

附录A(资料性附录)珠宝玉石鉴定部分紫外可见光谱图..................................5

参考文献............................................................................20

I

DB37/T411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黄金珠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宝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世纪缘

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山东蓝天首饰有限公司、深圳赛菲尔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红伟、程佑法、张丛森、李婷、王岳、山广祺、马霄、韩文红、王义善、王

卓。

II

DB37/T4115—2020

珠宝玉石鉴定紫外可见光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紫外可见光谱法鉴定珠宝玉石的术语和定义、方法原理、仪器和设备、操作步骤

和方法、主要影响因素及结果表示。

本标准适用于借助紫外可见光谱对有特征吸收的珠宝玉石进行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552珠宝玉石名称

GB/T16553珠宝玉石鉴定

3术语和定义

GB/T16552、GB/T165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紫外可见光UV-Vis

波长范围在10nm~780nm的电磁波。

注:用于宝石紫外可见光谱仪的波长范围通常为225nm~1000nm。

3.2

紫外可见光谱UV-Visiblespectroscopy

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所产生的光谱。

3.3

电子跃迁electronictransition

宝石材料中的致色离子的外层电子在能级间转移而产生的能量变化。从低能级转移到高能级会吸收

能量;从高能级转移到低能级则会释放能量。

3.4

晶格(晶体)缺陷crystaldefect

晶体点阵周期性重复结构的局部畸变,常分为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三类。

3.5

致色元素elementscausingcolour

1

DB37/T4115—2020

使宝石致色的化学元素,可以是成分中的主要元素或次要元素。

3.6

积分球integratingsphere

一个内壁涂有白色漫反射材料的中空的球壳,内壁各点漫反射均匀,又称光度球。

3.7

色心colourcenter

晶体呈现颜色的结构缺陷。有电子型色心和空穴型色心两类。

3.8

共轭效应conjugativeeffect

共轭体系中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而使体系内的π电子(或p电子)分布发生变化的一种电子效应。

4方法原理

宝石的吸收光谱本质是宝石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

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

分子对电磁辐射的吸收是分子总能量变化的和,即:E=Eel+Evib+Erot,式中E代表分子的总能量,

Eel,Evib,Erot分别代表电子能级的能量、振动能级的能量以及转动能级的能量。分子在吸收过程中发生

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能量变化(见图1)。当分子吸收能量之后,分子就会

从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吸收频率决定于分子的能级差,其计算公式为:

ΔΕ=hv或ΔΕ=hC/λ...................................(1)

式中:

ΔΕ——分子跃迁前后的能级差;

v——所吸收的电磁波的频率;

λ——所吸收的电磁波的波长;

C——光速;

h——普朗克常数。

图1分子能级变化

2

DB37/T4115—2020

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力的情况也就不同。

某些宝石材料有其特有的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