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068-2014 地理标志产品 金寨红茶
DB34/T 2068-2014 DB34/T 2068-2014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Jinzhai red tea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金寨县茶叶发展办公室,安徽农业大学。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金寨县茶叶协会、安徽省福驾茶业有限公司、六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六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金寨县质量技术协会。
- 起草人:
- 解正定、张正竹、陈习村、姚皖湘、陈辉、陆本坤、朱世君、吕守祥、王永忠。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140.10
X5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068—2014
地理标志产品金寨红茶
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Jinzhaiblacktea
2014-02-17发布2014-03-17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068—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六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金寨县茶叶发展办公室、金寨县茶叶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金寨县茶叶发展办公室,安徽农业大学。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金寨县茶叶协会、安徽省福驾茶业有限公司、六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
量监督检验所(六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金寨县质量技术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解正定、张正竹、陈习村、姚皖湘、陈辉、陆本坤、朱世君、吕守祥、王永忠。
I
DB34/T2068—2014
地理标志产品金寨红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金寨红茶的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和生产、要求、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仅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金寨红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8302茶取样
GB/T8303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8304茶水分测定
GB/T8305茶水浸出物测定
GB/T8306茶总灰分测定
GB/T8307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
GB/T8310茶粗纤维测定
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18795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
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SB/T10035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B/T10037红茶、绿茶、花茶运输包装
NY/T5018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T5019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地理标志产品金寨红茶保护范围限于金寨县全境2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即金寨县果子园乡、全
军乡、关庙乡、张冲乡、长岭乡、铁冲乡、桃岭乡、沙河乡、花石乡、槐树湾乡、油坊店乡、汤家汇镇、
麻埠镇、吴家店镇、天堂寨镇、白塔畈镇、燕子河镇、青山镇、古碑镇、斑竹园镇、南溪镇、双河镇、
梅山镇。介于北纬31o06′~31o48′,东经115o22′~116o11′之间。
1
DB34/T2068—2014
金寨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见附录A。
4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1
金寨红茶jinzhaiblacktea
在金寨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内,以金寨县地方茶树群体种和以此为资源选育的无性系
良种等适制金寨红茶的茶树良种鲜叶为原料,按照萎凋、揉捻、发酵、毛火、足火、拉老火等工艺加工
而成的,具有“甜香高鲜、火香浓郁、汤色铜红明亮有琥珀金圈、滋味鲜爽回甘”等品质特征的工夫红
茶。
5自然环境和生产
5.1自然环境
5.1.1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无霜期长,光热资源丰富,降雨充沛,平均气温13.2℃~
15.6℃,全年大于10℃的积温在3140.8℃~4735.6℃,持续天数173~216天之间,无霜期220天
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500mm,平均相对湿度78%。
5.1.2土壤
以棕壤和黄棕壤为主,呈酸性和微酸性,pH值为5.5~6.5,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丰富。
5.1.3植被
产区大多位于海拔300m~600m,四周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80%以上,物种丰富,生态优越。
5.2种植技术
按NY/T5018的规定执行,种植技术参见附录B。
5.3鲜叶
5.3.1原料要求
采用金寨县地方群体种及以此资源选育的无性系良种为主的茶树幼嫩芽叶为原料。要求新鲜,无劣
变或异味,无病虫害叶,不得含非茶类夹杂物。
5.3.2采摘标准
5.3.2.1金寨红茶各等级鲜叶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2
DB34/T2068—2014
表1金寨红茶各等级鲜叶要求
产品级别鲜叶要求
特级一芽一叶
一级一芽一叶≥70%,一芽二叶≤30%
二级一芽二叶≥70%,一芽三叶≤30%
三级一芽三叶、一芽四叶、同等嫩度的对夹叶
5.3.3装运
使用清洁卫生、通气良好的竹篮、篓筐等用具盛装鲜叶原料,禁用塑料袋、编织袋等紧压装运。
5.3.4贮存
5.3.4.1贮存室应干燥、凉爽、荫蔽,用具和地面应保持清洁,无积留残叶和其他夹杂物。
5.3.4.2贮存要求:
——鲜叶应分清等级,分别摊放。
——雨水叶和非雨水叶应分别摊放,分别萎凋。
5.4加工技术
加工环境与设备应按NY/T5019的规定执行,加工技术参见附录C。
6要求
6.1基本要求
产品应具有红茶的品质特征,无劣变、无异味、洁净,不混有非茶类夹杂物。不着色、不得添加任
何非茶类物质。
6.2标准样
每个等级设一个实物标准样,每二年换样一次,实物标准样应按GB/T18795要求制成。
6.3分级及感官指标
金寨红茶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等四个等级,其品质特征为:外形紧细,乌润显金毫,汤色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4785.5-2024 SRv6控制面技术要求 第5部分:PCEP协议扩展 2024-07-05
- YD/T 4785.2-2024 SRv6控制面技术要求 第2部分:OSPFv3协议扩展 2024-07-05
- YD/T 4780-2024 基于5G的远程遥控驾驶信息交互系统 自动驾驶出租车云端控制技术要求 2024-07-05
- YD/T 4784-2024 基于SRv6的业务链技术要求 2024-07-05
- YD/T 4785.4-2024 SRv6控制面技术要求 第4部分:BGP SRv6 Policy协议扩展 2024-07-05
- YD/T 4783-2024 基于5G的远程遥控驾驶信息交互系统 音视频传输技术要求 2024-07-05
- YD/T 4785.3-2024 SRv6控制面技术要求 第3部分:BGP-LS协议扩展 2024-07-05
- YD/T 4785.1-2024 SRv6控制面技术要求 第1部分:ISIS协议扩展 2024-07-05
- YD/T 4782-2024 基于5G的远程遥控驾驶信息交互系统 物流车遥控驾驶技术要求 2024-07-05
- YD/T 1341-2024 IPv6基本协议 IPv6协议 202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