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GRS 0014-2021 人工智能 类脑智能系统参考框架

T/IGRS 0014-2021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ference framework for brain-like intelligence system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IGRS 0014-2021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9-06
实施日期
2021-09-06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北京市闪联信息产业协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文件给出了类脑智能系统的参考框架和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类脑智能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主要技术内容:人类智能的发生过程至今还被列为自然科学领域的四大奥秘之一,人工智能领域至今还无法给出智能的数学定义,类脑智能的基础理论方面还属于空白。中国科协在第二十一届年会闭幕式上发布了2019年2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对技术和产业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其中有两个问题也与人类大脑信息处理原理相关:(1)情绪意识的产生根源;(2)人工智能系统的智能生成机理。我们将人类大脑看作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它接收来自于身体各组织的信息,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经过处理后,发出指令控制身体的行为。这个信息处理系统理论上存在一个信息处理模型作为其工作原理,而且这个原理对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种族的人来说都是相同的。通过对人脑工作机制的研究,我们提出了大脑信息处理原理的数学模型(知识-需求-记忆模型,Knowledge-Requirement-Memory,简称KRM模型),该模型可以良好的解释人类智能的各种能力,诸如:认知、思考、学习、创造、语言、情感、梦等能力,并实例证明可以解决人的精神问题。我们希望以类脑智能来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创新和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从基础理论、支撑体系、关键技术、创新应用等层面构筑知识群、技术群和产品群的生态环境,使类脑智能成为智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青岛聚好联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智慧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闪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市闪联信息产业协会、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青岛帕德威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学院、华制(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起草人:
曲文武、董征、孙志勇、姜玉玲、徐露、吴超、王成端、刘涛、李培树、张琨、张健、陈维林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