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6136-1995 γ远距治疗室设计的放射防护要求

GB/T 16136-1995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 for design of γ-ray teletherapy room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废止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6136-199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6-01-23
实施日期
1996-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归口单位
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西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起草人:
秦士忠、熊晓英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1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1.020

C57搏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s/T16136一1995

Y远距治疗室设计的放射防护要求

Radiologicalprotectionrequirement

fordesignofY-rayteletherapyrooms

1996一01一23发布1996一07一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少味民4冬和国」1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Y远距治疗室设计的放射防护要求GB/T16136一1995

Radiologicalprotectionrequirement

fordesignofY-rayteletherapyrooms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7远距治疗室(简称治疗室,下同)的总体布局和设计中的防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治疗室的防护设计、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弓1用标准

GB4792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BW3医用远距离治疗Y线卫生防护规定

术语

3.1居留因子occupancyfactor(T)

表示某区域人员居留的程度。工作负荷乘以此因子,以对某区域当源处于工作位置时作为居留程

度的修正。

3.2利用因子usefactor(U)

即有用线束的方向因子,是指有用线束射向某特定墙壁的时间比分。

3.3工作负荷workload

指Y源的使用程度。

3.3.1有用线束的工作负荷(W)

指距Y源1m处有用线束1周的空气吸收剂量。

3.3.2泄漏辐射的周工作负荷(W,,)

指距Y源1m处泄漏辐射1周的空气吸收剂量。

4总体布局

4.1治疗室可单独建造,也可以建在建筑物底层的一端。

4.2治疗室及其辅助设施,如操纵室、检查室、候诊室等应同时设计,并根据安全、卫生、方便的原则合

理布置。

4.3治疗室应采用迷路形式与操纵室相通。

4.4治疗室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一般不应小于30tn',

4-5布置治疗机时,有用线束不应朝向迷路。

4.6治疗室应有良好的通风,一般为每小时换气3-4次。

国家技术监份局1995一12门5批准1996一07一01实施

GB/T16136一1995

屏蔽防护设计的基本要求

5.1屏蔽厚度的确定

5.1.,用式((1)计算有用线束的透射量,以确定其屏蔽厚度。

B=Pd'/WUT(1)

式中:B-透射量,相应于B值的屏蔽厚度可由图1,2中的透射曲线读出;

d-Y源到考查点的距离,m;

W—有用线束的工作负荷,Gy·M2/W;

U—利用因子,由表2中读出;

T—居留因子,由表3中读出;

P—以每周的剂量当量(或集体剂量当量)表示的剂量限值,Sv/W(见表1),

10--1

10-

喇0

10-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