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9371.4-2012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 第4部分:杂交制种技术规范
GB/T 29371.4-2012 Technical rules for seed producing system of two-line hybrid rice—Part 4:Technical rules for F1 seed production
基本信息
本部分适用于利用水稻高温不育型不育系和粳型光敏不育系的制种。
发布历史
-
2012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种子管理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起草人:
- 周承恕、刘爱民、肖层林、王守海、廖翠猛、吕川根、王丰、刘建兵、李稳香、欧阳爱辉
- 出版信息:
- 页数:22页 | 字数:4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配s65.020.20
B21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371.4-2012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
第4部分:杂交制种技术规范
Technicalrulesforseedproducingsystemoftwo-linehybridrice-一
Part4:TechnicalrulesforF1seedproduction
2013-07-01实施
2012-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痊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9371.4-2012
前言
GB/T29371《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分为五个部分2
一一第1部分=术语;
第2部分=不育系原种生产技术规范;
第3部分=不育系大田用种繁殖技术规范;
一一第4部分=杂交制种技术规范;
一一第5部分z种子纯度鉴定和不育系育性监测技术规范。
本部分为GB/T29371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湖南杂交水稽研究中心、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种子管理
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承恕、刘爱民、肖层林、王守海、廖翠猛、吕川根、王丰、刘建兵、李稳香、
欧阳爱辉。
I
Glt/T29371.4-2012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
第4部分:杂交制种技术规范
1范围
GB/T29371的本部分规定了水稻高温不育型不育系和梗型光敏不育系的制种基地要求、制种季
节与花期安排、父母本群体结构及播种、育秧、移栽、施肥、父母本花期预测与调节、异交态势及改良、人
工辅助授粉、病虫害防治、母本育性监控、种子纯度判断、除杂、收割、干燥等杂交制种技术及田间调查记
载内容与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利用水稻高温不育型不育系和梗型光敏不育系的制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371.12012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1部分z术语
GB/T29371.3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3部分z不育系大田用种繁殖技术规范
3制种基地的要求
3.1制种基地育性敏感安全期要求
收集目标制种基地自有气象观测以来的日平均气温资料,同时分析该基地在制种预期育性敏感期
内的日长,按GB/T29371.1-2012中2.11的方法计算出制种所用不育系在此基地制种可能的育性敏
感期的育性安全系数,根据生产者对育性风险的承受能力,选择育性安全系数0.95~l的育性安全期,
青性安全期应注20d0
3.2制种安全抽穗开花期的天气要求
从始穗到授粉结束抽穗开花期出现连续二三3d整天降雨天气的机率ζ5%,日平均气温24℃~
28℃,日最高气温ζ35℃,日最低气温二三21℃,相对湿度75%~90%。
3.3制种基地要求
制种基地的稻田要求集中连片,肥力水平中上,排灌方便,旱涝保收,避开山荫田和冷浸田制种,育
性敏感期灌摄水温应高于不育系的起点温度1℃以上。
无国内同科植物检疫对象。
3.4制种隔离要求
制种田隔离平原地区间距注100m(和b稻〉或注500m(梗稻),或隔离区内种植的非父本水稻与制种
母本的始穗期相差二三25d,或有山丘、树林、村庄房屋作为屏障隔离,或在隔离区内种植制种父本。
1
GB/T29371.4-2012
3.5收割期安全要求
成熟收割期连续2d以上降雨天气的机率应小于20%。
4制种季别与花期安排
4.1春制
海南省南部地区春季制种,抽穗开花授粉期宜在4月25日到5月10日。
4.2夏制
在海拔300m~450m的单季稻区或单双季稻混栽区夏制,湖南和江西抽穗开花期宜安排在7月
25日至8月10日,或8月10日至8月25日,湖北、江苏、安徽的长江以北稻区抽穗开花期宜安排在
8月5日至8月20日。
4.3敬制
秋季制种的抽穗开花期,北纬24度~25度的湘南、桂中、粤北宜安排在8月20日至9月10日,北
纬22度~24度的华南稻区宜在8月30日至9月15日,北纬20度~21度的雷州半岛宜在9月5日至
9月20日。
光敏不育系不能用于秋制。
5父母本群体结构要求
5.1基本群体构成
父母本的基本群体构成参见附录A。
5.2父母本群体穗粒结构
5.2.1父本群体穗粒指标
早柏稻和梗稻类型组合制种父本每667旷有效穗6.0×104穗~8.0×104穗,总颖花数6.0×106朵~
8.0×106朵,开花历期应注10d。
中晚稻类型组合制种父本每667m2有效穗4.0×104穗~5.0×104穗,总颖花数6.0×106朵~
7.0×106朵,开花历期应注12d。
5.2.2母本群体穗粒指标
早稻类型不育系制种每667m2有效穗2.0×10s穗~2.4×105穗,每穗颖花80朵~120朵,每667m2
总颖花1.8×107朵~2.2×107朵,开花历期应运10d.
中晚稻类型不育系制种每667m2有效穗1.8×105穗~2.2×105穗,每穗颖花100朵~150朵,每
667m2总颖花2.0×107朵~2.4×107朵,开花历期应~12d。
6播种期与播差期
6.1播种期
6.1.1父本先播组合的播种期
父本播种期安排服从母本育性安全期与抽穗开花安全期,兼顾成熟收割安全。根据两个安全期确
2
GB/T29371.4-2012
定的始穗期和父本在该基地该花期的播始历期倒推出父本的播种期,母本的播种期根据父母本播差期
确定。
父本宜采用两期父本,亦可根据父母本特性,采用一期父本或三期父本。
6.1.2母本先播组合的播种期
母本播种期服从育性安全期与抽穗开花安全期,兼顾成熟收割安全。根据两个安全期确定的始穗
期和母本在该基地该花期的播始历期倒挂出母本的播种期,父本播种期根据母父本播差期确定。
6.2父母本播差期的确定
以叶差和时差为依据,温差作参考,确定后播亲本的实际播种期。父本采用两期播种时,根据第一
期父本确定。
根据先播亲本的出叶速度调整叶差、时差,出叶速度大于常年同期出叶速度时可缩短时差,以叶差
为准z反之适当扩大时差,减少叶差。
根据亲本种子生产至使用年限、播种和移栽方式对播始历期的影响调整父母本播差期。亲本为当
年产种〈如海南繁种当年使用)播始历期延长1d~2d,贮藏两年以上的种子播始历期缩短1d~2d0
亲本采用直播方式比移栽方式的生育期缩短2d~4d0
7育秧
7.1大田用种
7.1.1父本用种量
早稻类型用种量为0.75kg/667旷~1.0kg/667旷;中晚稻类型用种量为0.35kg/667旷~
0.5kg/667m气
7.1.2母本种源与用种量
大田制种用种应使用按GB/T29371.3规定程序生产的合格不育系种子。千粒重25g的不育系
用种量应为2.0kg/667m2~2.5kg/667m2,具体可根据种子千粒重大小、发芽率高低、生育期长短和
分粟能力强弱及育秧方式作适当调整。发芽率高或千粒重小或生育期长或分囊能力强的用种量减小,
反之增加。
7.2育秧方法与秧田播种量
7.2.1父本育秧方法与播种量
早稻类型父本采用湿润育秧方式每667m2播种12kg~15地,采用旱育秧方式每1m2播种
o.1kg~0.15闻,采用塑料软盘育秧方式每667m2制种田需561孔软盘8个~10个。中晚稻类型父
本采用湿润育秧方式每667m2播种10kg~15kg;采用两段育秧每lmz播种0.1kg~0.15峙。
7.2.2母本育秧方法与播种量
采用湿润育秧方式的播种量为10.0kg/667旷~15.0kg/667m2。采用塑料软盘育秧抛栽的每
667m2制种田需561孔软盘80个~100个。
7.3秧田面积与制种大田比例
早稻类型父本采用湿润育秧的秧田面积与制种大田比例为1:12~1:15。中晚稻类型父本采用
GB/T29371.4-2012
湿润育秧的秧田面积与制种大田比例为1:20~1:30,采用两段育秧的寄插秧田面积与制种大田比例
为1:10。母本秧田面积与制种大回比例为1:4~1:6(按母本大田用种量确定秧田面积〉。
7.4浸种催芽
父母本种子均用消毒药剂处理。同一组合父本种子在同一基地统一浸种催芽,母本种子分户浸种
催芽。
7.5播种
种谷破胸出芽达80%,按7.2的秧田播种量与7.3的秧田面积,均匀播种,播后踏谷。
7.6育秧方式
父母本播差期注15d的父本宜采用两段育秧,父母本播差期-4d~15d的父本宜采用湿润育秧,
父母本播差期一5d以上的父本宜采用旱育秧或塑料软盘育秧。母本宜采用湿润育秧或直播。
7.7秧田管理
7.7.1施肥
7.7.1.1基肥
秧田翻耕时施腐熟猪牛粪肥500kg/667m2或腐熟菜油枯饼50kg/667m2。秧田平整时施25%
的复合肥30kg/667m2~40kg/667m2,或尿素9kg/667m2~15kg/667m2、过磷酸钙25kg/667m2~
40kg/667m2、氧化饵10kg/667m2~15kg/667m20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秧田可按低标准施用。
7.7.1.2追肥
父本寄插4d~5d后,每667rn2施尿素和氯化饵各6kg~8kg;母本秧苗3叶l心时每667m2施
尿素7kg~8峙。
7.7.2水分管理
旱育秧与塑料软盘育秧的采用喷淋方法保持土壤湿润。
湿润育秧的秧苗2叶前保持厢面湿润,2叶至移栽前保持浅水。
7.7.3除草除杂及病虫防治
秧苗3叶期人工除草和除去明显异形、异色秧苗。及时防治秧田病虫。
8移栽
8.1移栽肘龄
早稻类型父本采用湿润育秧方式的4.5叶~5.5叶移栽,采用旱育秧与塑料软盘育秧方式的
2.5叶~3.5叶移栽。
中晚稻类型父本采用两段育秧方式的7.5叶~9.0叶移栽,采用湿润育秧方式的6.0叶~7.5叶
移栽。
母本采用湿润育秧方式的4.5叶~5.5叶移栽。
在上述父母本移栽叶龄范围内尽可能安排父母本同期移栽或缩短父母本移栽间隔时间。
4
GB/T29371.4-2012
8.2父母本行比与父本载插方式
根据组合生育期类型、亲本的特性与授粉方法参见附录A选择适宜的父母本行比与父本栽插
方式。
8.3行向
行向与当地抽穗开花期的盛行风向基本垂直。
8.4插植密度与基本苗
根据亲本特性、父本栽插方式和父母本行比,参见附录A决定父母本栽插密度,参照7.2.1和
7.2.2每穴和单位面积的基本苗数。
9制种田肥水管理
9.1施肥
9.1.1施肥方法
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一元素肥料为辅z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F母本采用前期重、中期控、后期补的
施肥法;在父本生育中期单施深施肥。
9.1.2肥料用量
9.1.2.1父母本共用肥料用量
N:P20s:Kz0=2:1:2,每667m2施纯N总量10kg~20kg,P20s总量为5kg~10kg,K20
总量为10kg~20kg.基肥占70%~80%,追肥占20%~30%。
具体用肥量和施用时期根据制种田土壤类型和肥力水平、父母本的分囊能力和耐肥能力(株型、抗
倒性)及苗情确定。
幼穗分化第V期视母本苗情、叶色每667m2施饵肥5kg~10峙,适当补施尿素okg~8l鸣。
9.1.2.2父本单施肥用量
每667m2父本单施尿素3kg~6kg、氯化饵2.5kg~3屿,在父本移栽后7d~10d深施在父本株
(行)间。
9.2水分管理
母本移栽后深水返青,返青后排水露田,其后湿润灌溉。幼穗分化始期前后晒田或露田。孕穗期至
抽穗开花期5cm~10cm深水灌溉,授粉结束至种子成熟期保持湿润状态,收获前5d~7d排干水。
10花期预测与调节
10.1父母本花期相遇及预测标准
父母本花期相遇及预测标准见表10
5
GB/T29371.4-2012
表1两系杂交制种父母本花期相遇及预测标准
花期相遇标准花期预测标准
组合类型
熟期类型亲本生育期始穗幼穗分化期目前幼穗分化N期~VI期
R>SS比R早1期S比R早0.5期
早熟组合S比R早2d~3d
R<SS比R早1期
S比R早2期
R>SR比S早0.5期~1期R、S同期
中熟组合S、R同期始穗
R<SS比R早1期~2期S比R早1期
R>SR比S早2d~3dR比S早2期~3期R比S早0.5期~1期
迟熟组合
S比R早1d~2dS比R早1期
R~SS比R早1期~2期
注:R代表父本,S代表母本。
10.2花期预测方法
花期预测方法主要有幼穗剥检法、叶龄余数法和对应叶龄法。
10.2.1幼穗剥检法
从预期始穗期前30d左右和预计叶龄余数3.5叶~3.0叶时开始,每2d~3d,在有代表性的制种
田,随机定点连续取父母本各10穴的主茎苗在解剖镜下观察生长点和幼穗,根据幼穗分化I期~砸期
标准及各期形态特征,参见附录B,判断幼穗发育进程,推算父母本的始穗期,判断父母本花期相遇
程度。
10.2.2叶龄余数法
根据定点观察记载的叶龄和父母本预计的主茎总叶片数推断幼穗分化时期,在有代表性的制种回
随机定点,连续取父母本各10穴,剥检主茎余叶数,根据余叶出叶所需天数和剑叶全展至见穗所需天数
推算父母本的始穗期,判断父母本花期相遇程度。水稻叶龄、叶龄余数与幼穗发育进程的对应关系参见
附录B。
10.2.3对应叶龄法
根据历年同地同季同组合父母本各发育时期的对应叶龄和花期相遇程度,对照当时父母本的叶龄
推测父母本花期相遇程度。
10.3花期调节
10.3.1调节要求
前期(幼穗分化E期前〉调节为主,后期调节为辅z推迟和延长花期为主,提早和缩短花期为辅z调节
父本为主,调节母本为辅。
10.3.2调节措施
10.3.2.1推迟抽穗和延长花期措施
移栽后控肥控水,分囊中后期重施氮肥,母本每667m2施尿素7kg~15埠,父本每667m2施尿素
5kg~10峙,可推迟抽穗和延长花期2d~5d.
GB/T29371.4一2012
幼穗分化前期重施氮肥,可推迟抽穗ld~2d,适用于父本,母本慎用。
幼穗分化N期重晒田,可推迟父本抽穗1d~3d。
幼穗分化E期前喷施多效哇结合重施氮肥可推迟抽穗和延长花期2d~3do
10.3.2.2提旱抽穗和缩短花期措施
幼穗分化期灌深水(10cm以上〉,能加快父本发育进度,可提早抽穗1d~3d0
幼穗分化中期施饵肥(每667rn2对父本施氯化饵3kg~5kg、对母本施氯化饵10kg~12kg),可
提早花期1d~2d。
幼穗分化回期,喷施赤霉素〈每667rn2父本每次0.2g,母本0.8g,施用3次,每次间隔1d~2d)'
可提早1d~2d抽穗和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PCS 007-2023 食用燕窝 2023-07-09
- T/CZSPTXH 153-2021 潮州菜 青葱炒猪肝烹饪工艺规范 2021-04-10
- T/QZFS 008.12-2022 泉州特色小吃制作技艺 第12部分:土豆仁汤 2022-09-01
- T/CZSPTXH 071-2018 潮州菜 蚝烙烹饪工艺规范 2018-12-28
- T/CZSPTXH 064-2018 潮州菜 艺术拼盘 2018-11-02
- T/GDFCA 017-2019 食用农产品质量管理数据标准 2019-12-18
- T/DGIF 001.1-2023 东莞预制菜术语及分类方法 2023-04-02
- T/SPSH 14-2020 子姜花生薄脆手撕鸡 2020-12-22
- T/NJDX 2-2021 “金淘盐露豆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准入要求 2021-05-18
- T/ELCY 003-2017 红茶仓储规范标准 2016-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