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T 239-2008 卷烟生产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及评价
YC/T 239-2008 Rules and assessment for standardization of cigarette manufacturer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8年03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福建中烟工业公司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中烟工业公司、河南中烟工业公司、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中烟工业公司
- 起草人:
- 陈连芳、谢小龙、徐伟、冯茜、谢小燕、高复高、马嫩霞、张立新、丁一、杨静、陈万年、林冬梅、段玲、蒋海岩、齐良、范黎、马明
- 出版信息:
- 页数:36页 | 字数:5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犐犆犛65.160
犡85
备案号:—
23384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
/—
犢犆犜2392008
卷烟生产企业标准化工作
的要求及评价
ㅤㅤㅤㅤ
犚狌犾犲狊犪狀犱犪狊狊犲狊狊犿犲狀狋犳狅狉狊狋犪狀犱犪狉犱犻狕犪狋犻狅狀狅犳
犮犻犪狉犲狋狋犲犿犪狀狌犳犪犮狋狌狉犲狉
犵
20080312发布20080312实施
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
/—
犢犆犜2392008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要求1
4.1基本要求1
4.2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3
4.3标准的实施与监督3
4.4标准化工作绩效4
5自我评价与验收确认4
5.1自我评价4
5.2验收确认5
5.3复评6
附录(规范性附录)标准化示范企业评价评分表
A7
附录(规范性附录)标准化示范企业自我评价情况汇总表
B24
附录(规范性附录)标准化示范企业自我评价报告
C25
ㅤㅤㅤㅤ
附录(规范性附录)标准化示范企业建设确认申请书
D28
附录(规范性附录)标准化示范企业确认评审记录表
E29
Ⅰ
/—
犢犆犜2392008
卷烟生产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及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卷烟生产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要求与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卷烟生产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改进和评价,打叶复烤企业、烟草商业企业可参照
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606(所有部分)卷烟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BT13017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154962003
/卷烟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及指南
YCT177
3术语和定义
ㅤㅤㅤㅤ
/—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GBT154962003
4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方针与目标
标准化工作方针应符合企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反映企业在标准化方面的宗旨和方向,体现对科技创
新的引领作用,并在组织内部得到有效的沟通和理解。
根据企业发展要求和标准化工作方针,策划和实施对标准化工作可测量评价的、具有持续适应性的
目标指标。
4.1.2领导与组织
4.1.2.1最高管理者
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有关强制性标准;确定企业标准化工作方针,明
确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任务与目标;执行企业标准,营造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良好氛围;配置必要的资源;组
织评价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业绩,实施持续改进。
4.1.2.2领导机构
企业应成立由高层管理者参加的标准化领导机构。
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包括会议、标准化规划、标准制修订计划、标准化工作报告的审议等制度。
4.1.2.3专(兼)职工作机构
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化工作机构,明确其职责和工作要求。标准化管理部门的资源配置、
职责权限与所承担的工作要求相适应。
内部各级组织标准化工作职责明确,能有效运行。
1
/—
犢犆犜2392008
企业宜按专业成立若干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规定职责和工作制度,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4.1.3规划和计划
4.1.3.1中长期规划
围绕企业标准化方针和目标,制定中长期的工作规划,形成文件。
标准化中长期规划,应体现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规划,与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规划相配套,包
括采用先进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研究制定、管理进步、培训与队伍建设等。
4.1.3.2标准体系策划
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组织机构和文化等,按照“简洁、统一、协调、优化”的原则和/
YCT177
的要求,对企业的标准体系进行整体的策划。
按照/的要求,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
GBT13017
企业标准的编号(包括检索与位置标识)应制定规则。
标准体系的策划应经企业标准化领导机构审议批准,形成文件。
4.1.3.3工作计划
根据标准化规划,制定标准化工作年度计划。
标准化工作计划宜包括:企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标准化培训计划、标准执行监督审核计划、标准化工
作评价与改进计划等。
4.1.4管理制度
4.1.4.1标准制修订程序
应建立标准制修订程序,规定标准立项、编制、审查、会审会签、报批、发布、执行、管理的程序以及相
应的职责和要求。
标准制修订过程应有记录,能够真实反映标准的编制修改、审查批准、重要分歧的处理、条款修订的
ㅤㅤㅤㅤ
变化等过程。
4.1.4.2标准的控制
企业应制定标准的发布、发放、回收、处置等管理制度,建立相关记录。
4.1.4.3标准化审查制度
企业应建立标准化审查制度,规定审查的对象和审查的职责与方法。
企业标准制修订、新产品开发评审、技术改造和重大技术引进项目验收时应进行标准化审查。标准
化审查应按照/的要求进行,从事标准化审查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标准化
GBT15496
工作资质。
审查发现的不符合应及时纠正,标准化审查的情况与结论应形成记录,并按规定保存。
4.1.4.4标准的执行监督
企业应建立标准执行监督检查的制度。
监督检查的内容与范围,应包括生产经营管理领域的所有企业标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标准执行监督检查应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相结合。监督检查的人员应具备标准化专业的资质
和能力,需要时,可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检查应公正和客观,并形成记录。检查发现的不符合(不合
格)应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并在后续的审核检查中跟踪检查整改的有效性。标准执行的监督检查情况应
形成报告,作为评价标准化工作的依据。
4.1.4.5标准的评审
企业应规定标准评审的周期。
产品工艺技术类标准、质量管理、计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等标准的评审周期一般不宜
超过一年,其他标准一般不宜超过二年。标准的评审周期最长不超过三年。
评审过程和评审结果应形成记录,并按规定保存。
评审结论为需要修订、废止或者新增的应当列入标准制修订计划。
2
/—
犢犆犜2392008
4.1.4.6持续改进
企业应定期评价标准体系的合规性和适宜性,识别改进需求,并形成制度。
评价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组织,以标准化领导机构为主体进行。
评价的输入应包括企业标准体系表和统计表、制修订计划的情况、标准执行监督检查情况、以往不
符合(不合格)和改进要求的实施情况、法律法规和外部标准的变化情况、企业标准化管理业绩、标准化
管理的资源满足程度、企业内部流程、生产经营和科技发展对标准化的要求等。
评价输出应形成记录,输出应包括标准化科研的计划、标准的制修订计划、标准化培训计划、管理改
进要求等。
企业应建立和实施标准化管理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建立和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奖惩办法,标准化管理
应当纳入日常工作考核范围。
4.1.4.7标准档案管理
企业标准档案宜按“一标一档”的要求建立,收藏个性标准制修订的过程记录以及各个时期的有效
版本,并按档案管理要求建立目录。
以电子文档形式存在的标准,应规定和实施备份制度,与标准文本一致。
4.1.5标准化培训
企业应实施标准化的全员培训,对新员工应有标准化培训的安排,培训应形成记录。
通过培训,各级管理人员应熟悉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掌握职责范围内的各类标
准,能贯彻运用;其他各类人员能够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标准;专职标准化工作人员具有相应资
质,兼职人员应进行培训,具有胜任工作的能力。
4.1.6标准信息管理
ㅤㅤㅤㅤ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标准信息收集渠道,收集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各类标准资料。
企业对收集的标准信息进行整理、登记和存档,及时提供有关部门研究采用。
企业对收集的相关标准有时效性检查制度的,检查周期宜与企业标准定期审查相一致,时效性检查
应有记录。
4.2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
4.2.1企业应按照通用的综合性基础标准,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
/的要求和企业标准体系表,建立和完善以产品标准为核心,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管理标准和
YCT177
工作标准相配套的企业标准体系。
4.2.2企业标准的制定应符合法律法规,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方针政策。
4.2.3企业标准要充分体现企业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管理进步的成果,标准的技术内容应符合经济
技术的发展方向,技术指标先进、合理,积极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标准。
企业建立的标准体系应符合附录中的有关要求。
4.2.4A
4.3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4.3.1实施前的准备
应根据实施标准的具体领域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实施技术准备。准备工作可包括:标准宣贯或培
训、技术条件准备、解决疑难问题、模拟运行等,必要时应制定实施标准的计划,确保标准在正式实施时
得到执行。
4.3.2实施与记录
企业标准应有效实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企业标准的执行情况应予记录,并按规定整理和保存。
企业标准的实施应与员工的能力意识和绩效考核相结合,形成记录。
3
/—
犢犆犜2392008
应及时解决标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形成记录。
4.3.3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
企业应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了解标准的执行情况,促进标准的有效执行,对标准本身
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
4.3.3.1监督检查的方式
企业标准实施监督检查可采用统一领导、分工负责,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由标准化管理部门
统一组织、协调、考核,各有关部门按专业分工对有关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企业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监督检查,方式可包括:
———产品标准、原辅材料标准由质检部门按照相关标准、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进行监督检查;
———各类岗位人员的工作标准由所属部门负责检查;
———管理体系涉及的标准通过内部审核的方式进行监督检查;
———标准化管理部门组织对各类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记录标准监督检查情况。
4.3.3.2监督检查结果的处理
由标准化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监督检查情况应形成报告,分送标准化领导机构和相关部门。
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确认。责任部门应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
和处理。
标准化管理部门应督促责任部门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并对有效性进行验证和确认。
4.4标准化工作绩效
4.4.1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4.4.2企业制定的产品内控标准严于国家标准的要求或采用国外先进标准。
ㅤㅤㅤㅤ
4.4.3企业建立标准体系数据库,实现标准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并与国家、行业、地方的标准化机构建
立信息交流平台。
4.4.4近五年内企业标准化的工作获得国家、行业或地方政府部门的表彰。
4.4.5企业标准化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突出:
)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居行业前位;
a10
b)近五年内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或管理成果奖;
)近三年内获得国家名牌产品、国家驰名商标、免检产品或质量管理奖;
c
d)获得国家授权专利。
4.4.6企业竞争能力评价位居行业前五位。
5自我评价与验收确认
5.1自我评价
企业宜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对照附录的内容逐条检查,评价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水平,发现存在的
A
问题,实施自我改进。
评价分为基本要求部分和标准化绩效部分。基本要求部分包括企业标准化工作基本要求、技术标
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和标准实施与监督五项内容,采用扣分评分法。标准化绩效部分
采用加分评分法。
5.1.1评价的策划
自我评价应在企业标准化领导机构的组织下进行,成立自评小组,由负责标准化工作的企业领导担
任组长,相关技术部门、管理部门的标准化负责人参加。自评的人员应具备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资质。
自评应制定工作计划,内容包括:人员组成,工作内容及其分工,评价时间与范围,自评的方法、评价
结果的报告与确认,评价后的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等。
4
/—
犢犆犜2392008
5.1.2评价的准备
实施自我评价的基本条件是:企业已经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开展标准化工作,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并且
运行三个月以上。
自我评价前应当编制下列文件:
———企业标准体系表以及编制说明;
———企业标准明细表与企业标准统计表。
5.1.3评价的实施
对照附录的项目逐条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对每项要求的满足程度、存在的问题做出简要说明,
A
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汇总编制《标准化示范企业自我评价情况汇总表》(见附录)。
B
评分表中给出了扣分标准,扣分均以每次每项不符合进行累计计算,直至该评价内容赋予的得分扣
完为止。
自我评价应形成记录,反映自评检查的情况。标准的实施监督检查,可以引用以往管理体系内部审
核和标准化审核的记录和资料,反映企业标准化活动业绩的证据应作为记录的组成部分。
5.1.4评价的报告
自我评价应按附录的形式形成报告。
C
报告应分送企业标准化领导机构的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
自评中发现的不符合应按企业相关规定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5.2验收确认
5.2.1申请
鼓励企业按本标准的要求健全标准化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开展自评与改进活动。
ㅤㅤㅤㅤ
需要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示范企业确认验收的,应提前一年填写《标准化示范企业建设确认申请书》
(见附录),向行业标准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D
完成标准化示范企业建设的阶段性工作,经过自评达到验收要求后,应提前一个月向行业标准化主
管部门提出验收确认申请,同时提交以下文件:
———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图;
———企业标准体系表以及编制说明;
———企业标准明细表与企业标准统计表;
———《标准化示范企业自我评价报告》;
———《标准化示范企业自我评价情况汇总表》;
———标准化工作绩效的佐证材料。
发生以下情况的企业不能提出确认验收申请:
———企业标准体系中标准的现有数占应有数的比例小于80%的;
———近三年内,卷烟产品在市场监督检查中发生过批不合格情况的;
———近两年内企业发生过职工重伤、死亡事故,火灾事故,或者发生较大社会影响的环境危害事故;
———企业发生违法违纪生产经营情况,被有关部门查处的;
———有其他明显与标准化示范企业声誉不相符情况的。
5.2.2组织
验收确认由行业标准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验收确认的评审人员从行业标准化专家库中挑选,评审人员不得与申请企业有利害关系,并经申请
企业确认同意。
验收确认应编制工作计划,明确验收时间、工作程序、涉及部门、评审范围、人员组成与分工等,经与
5
/—
犢犆犜2392008
申请企业沟通后正式下达。
5.2.3实施
验收评审人员应当根据企业的自我评价报告,按本标准的要求,抽查审核报告的真实性和评价(评
分)的准确性。审核采用访谈、观察、现场取证的方法,以事实为依据,真实记录审核情况,审核记录见附
录。
E
验收评审的评分方法按5.1.3规定执行。
审核验收结束时应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综合评价企业的标准化水平,提出持续改进的建议。综合
评价应形成正式报告,《标准化示范企业评价评分表》(见附录)应当作为报告的附件,向行业的标准化
A
主管部门报告。
5.2.4评价
评价由基本要求和绩效两部分组成。基本要求评价内容包括:企业标准化工作基本要求、技术标准
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基本要求得分大于分,且绩效加分大于分的企业为行业级标准化示范企业。
38080AAAA
基本要求得分大于分,且绩效加分大于分的企业为行业级标准化示范企业。
36070AAA
基本要求得分大于分,且绩效加分大于分的企业为行业标准化达标企业。
34050
综合评价得分和示范企业等级由行业标准化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5.3复评
复评周期为三年,三年后需要重新进行自评和确认验收,复评的方法按5.2的要求进行。
ㅤㅤㅤㅤ
6
附录犃
(规范性附录)
标准化示范企业评价评分表
犃.1企业标准化工作基本要求按表A.1的规定进行评价。
表企业标准化工作基本要求(分)
犃.160
规定
评价内容评价要求评价标准扣分得分
得分
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方针目标和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未建立标准化工作方针的扣分。
1.12
———标准化工作方针应当符合企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标准化工作方针不足以反映企业标准化
———标准化工作方针能够反映企业在标准化方面的宗旨和方向,指导企业开展标准
方面的宗旨和方向的扣0.5分;
化工作;
标准化工作方针未得到有效沟通和理解
1方针
———标准化工作方针应当在组织内部得到沟通和理解;5分的扣0.5分。
与目标———标准化工作方针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
ㅤ
ㅤ
ㅤ
ㅤ
制定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目标指标没有标准化工作目标的扣分。
1
1.2
———应当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和标准化方针,策划和实施对标准化工作可测量评价
目标不清晰或难以测量评价的扣分。
1
的、具有持续适应性的目标指标。
2.1最高管理者重视企业标准化工作
———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有关强制性标准;
领导不够重视标准化工作或企业标准化
———规定企业标准化工作方针,明确标准化工作的任务与目标;
氛围不够良好的扣分;
2
———执行企业标准,营造标准化管理的氛围;
标准化管理资源配置不足的扣分。
1
———为标准化管理配置必要的资源;
2领导
———定期评价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业绩,实施持续改进。10分
与组织
犢
健全标准化工作的体制、组织机构,明确任务、职责、
2.2工作方法与要求
犆
2.2.1有健全的企业标准化领导机构和必要的工作制度/
犜
2
———企业成立由高层管理者参加的标准化领导机构;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不健全的扣分;
2
3
———企业标准化领导机构有工作制度,内容包括标准化规划、标准制修订计划、标准未能正常开展工作的扣分。9
1
—
化工作报告的审议评价等制度;2
70
0
8
———标准化领导机构工作制度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并有完整和真实的记录。
犢
8表犃.1(续)犆
/
犜
规定2
3
9
评价内容评价要求评价标准扣分得分
得分
—
2
0
0
2.2.2建立与企业规模和组织机构相适应的标准化专(兼)职机构
———企业设置了标准化管理的专门机构或人员,对标准化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并规8
其职责和权限未得到落实的扣分;
2
定了明确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标准化专职人员没有职业资格或专业能
———标准化管理部门的资源配置、职责权限与所承担的工作要求相适应;
力明显不足的扣分。
1
———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和标准化审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取得职业资质
2领导
(标准化工程师或标准化职业任职资格证书等),能力意识胜任。
10分
与组织
2.2.3企业内部各级组织的标准化工作职责明确并落实
———企业内部各级组织的标准化工作职责划分明确,协调统一,不重不漏;
各级标准化组织职责不清的扣0.5分;
———各级组织的标准化工作正常开展,职责落实到位;
各级职责落实不到位的扣0.5分。
———企业宜按专业成立若干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规定职责和工作制度,专业组织
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ㅤ
ㅤ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3/T 139.2-2005 鹤庆县桑蚕茧综合标准 第2部分:桑树栽培技术规范 2005-11-05
- DB53/T 143.6-2005 泸西除虫菊综合标准 第6部分:除虫菊素乳油 2005-11-30
- DB53/T 143.1-2005 泸西除虫菊综合标准 第1部分:除虫菊栽培技术 2005-11-30
- DB53/T 143.3-2005 泸西除虫菊综合标准 第3部分:除虫菊素标准品的制备 2005-11-30
- DB53/T 143.4-2005 泸西除虫菊综合标准 第4部分:除虫菊干花定级标准 2005-11-30
- DB53/T 139.6-2005 鹤庆县桑蚕茧综合标准 第6部分:桑蚕鲜茧分级规范(茧层率综合法) 2005-11-05
- DB53/T 143.2-2005 泸西除虫菊综合标准 第2部分:除虫菊良种的繁育 2005-11-30
- DB53/T 143.5-2005 泸西除虫菊综合标准 第5部分:除虫菊素原药 2005-11-30
- DB53/T 139.3-2005 鹤庆县桑蚕茧综合标准 第3部分:桑蚕病虫害防治规范 2005-11-05
- DB53/T 139.5-2005 鹤庆县桑蚕茧综合标准 第5部分:桑蚕鲜茧干燥技术规范 200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