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019-2021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指南
DB34/T 4019-2021 Guida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emergency rescue teams for hazardous chemical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处、安徽省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中心(安徽省应急管理信息中心)、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200
CCSA90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019—2021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指南
StandardforconstructionofEmergencyRescueTeamforhazardouschemicals
2021-09-03发布2021-10-03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019—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应急管理厅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处、安徽省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中心(安徽
省应急管理信息中心)、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陶玉红、丁斌、魏文斌、马涛、郑思亮、谢辉、徐贵强、刘刚、沈磊、杨中建、
武艺。
I
DB34/T4019—2021
引言
本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危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有
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制定。根据建设安徽省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的实际需要进行了规范和规定。
制定本文件的目的是规范和指导安徽省危险化学品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提高建设水平和质
量。
II
DB34/T4019—2021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安徽省危险化学品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总则、机构配置及人员配备、基础设施、
应急救援物资、培训训练、综合管理的标准。
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危险化学品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24539防护服装化学防护服通用技术要求
GB30077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
AQ/T3043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管理人员培训及考核要求
AQ/T3052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导则
GBZ221消防员职业健康标准
SY/T6772气体防护站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30077、GB24539、GBZ221、AQ/T3043、AQ/T3052、SY/T677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4总则
4.1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的规划和布局应根据危险化学品企业(单位)、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现有应急救援资源的分布情况,在所属企业或所在化工园区内或就近建立。
4.2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可依托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企业(单位)单独或就近联合建立,或
由所在地政府、化工区(工业园)建立,或由具备危险化学品救援能力的相关单位建立。
4.3危险化学品企业救援队伍配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应满足服务范围内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的需要,且
具备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性。
4.4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按照救援能力分为一、二、三级。一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的救援
能力应满足第一类危险化学品单位事故救援需要,二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应满足第二
类危险化学品单位事故救援需要,三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应满足第三类危险化学品单
位事故救援需要。危险化学品单位类别划分方法,应符合附录A表A.1的规定。
5机构配置及人员配备
1
DB34/T4019—2021
5.1机构配置
5.1.1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机构设置应能够保障实现消防救援、有毒有害气体防护、工程
抢险、应急救援指挥等功能以及队伍日常管理需要。
5.1.2一、二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职能科室应不少于2个,负责战训、技术装备管理、
培训等。
5.1.3三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应指定专职人员,负责战训、技术装备管理、培训等。
5.2人员配备
5.2.1一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设队长1人,副队长2人,技术负责人2人,并配备必要的工作
人员,可执行24小时值班。
5.2.1二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设队长1人,副队长2人,技术负责人1人,并配备必要的工作
人员,可执行24小时值班。
5.2.3三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设队长1人,副队长1人,工程技术人员1人,并配备必要的工
作人员,可执行24小时值班。
5.2.4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队长、副队长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技术负责人应具有化工相关
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化工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及初级职称。
5.2.5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应急救援指挥员。一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应
急救援指挥员应不少于10名,二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指挥员应不少于6名,三级危险
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指挥员不少于4名。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挥员应熟悉危险化学品应急救
援业务及相关知识,从事危险化学品相关救援工作5年以上,经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5.2.6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的队长、副队长,技术负责人及工程技术人员应取得危险化学品应急
救援指挥员资格。
5.2.7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员应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年龄在40周岁以下(有技术专
长及经验丰富的人员,可在45周岁以下)。
5.2.8应急救援队伍人员配置至少按2班计,一级应急救援队伍不少于102人,二级应急救援队伍不
少于58人,三级应急救援队伍不少于36人。
5.2.9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救援范围涉及有毒有害气体的,应按照SY/T6772的要求设立气体防
护站,配备必要的人员。
6基础设施
6.1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的基础设施配置应能满足队伍运行管理及保障的需要。
6.2业务用房包括:值班室、办公室、业务培训室、装备维修室等。
6.3辅助用房包括:宿舍、淋浴房、食堂、车库、配电室、抢险救援器材仓库、训练器材库等。
6.4一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基础设施至少应有值班室、办公室、会议室、培训室、训练场所和
训练设施、车库、应急救援物资库。
6.5二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基础设施至少应有值班室、办公室、训练场所和训练设施、车库、
应急救援物资库。
6.6三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基础设施至少应有值班室、训练场所和训练设施、车库、应急救援
物资库。
2
DB34/T4019—2021
6.7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救援范围涉及有毒有害气体处置的,应按照化工企业气体防护站工作和
装备标准的要求,配备气瓶充气室和空气呼吸器维修室。
7应急救援物资
7.1应急救援物资配备
7.1.1本文件是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应急救援物资的最低要求,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可
根据实际情况增配应急救援物资的种类和数量。
7.1.2应急救援车辆及其装备配备标准,见附录B表B.1~表B.5。
7.1.3专用应急救援物资配备标准,见附录B表B.6~表B.9。
7.1.4应急救援队伍个人专业防护装备配备标准,见附录B表B.10。
7.2档案库建设
各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应建立服务区域内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础信息库,内容包括:
a)本企业或服务区域内重点企业的生产、储运等基本情况;
b)本企业或服务区域内主要危险装置、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c)事故救援所需的各类技术人员和专家情况;
d)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类型;
e)重点企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f)相关救援装备器材;
g)危险化学品相关安全技术信息;
h)事故和救援案例;
i)服务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和主要建构筑物情况。
8培训训练
8.1培训
8.1.1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管理人员的培训应符合AQ/T3043的规定。
8.1.2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挥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实施应急指挥应遵守AQ/T3052的要求。
8.1.3应急救援装备的使用、维护、维修人员应实行专业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8.1.4专职消防车辆驾驶员除持有机动车驾驶证外,还应通过车辆消防系统的操作培训,持证上岗。
8.1.5气防员应持证上岗;气瓶充装人员应持国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上岗。
8.1.6应急救援队员应经岗位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a)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b)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个体防护器材的使用和安全防护措施;
d)应急装备、器材操作规程和实操能力;
e)异常情况的鉴别和事故处置基本技术要求;
f)事故处置过程中的自救、互救知识;
g)应急通信联络方法;
3
DB34/T4019—2021
h)危险化学品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
8.2训练
8.2.1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训练应包括列队训练、理论培训、技能训练、体能训练、应急救援演
练、心理适应性训练等。
8.2.2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员身体条件参照GBZ221的规定执行,每年应进行基础体能测试。基础
体能测试包括必测指标和选测指标,见附录B表B.11。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员基础体能必测项目应
全部达标。
8.2.3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应每月至少组织1次实战应急救援演练训练,并进行战评总结。
8.2.4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应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全体人员参加的心理适应训练。
8.2.5设立气防站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应编制气防员训练方案、气防事故预案,单独或结合其
他演练进行实战演练。
9综合管理
9.1队伍及设施、应急救援物资管理
9.1.1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应建立健全队伍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制定并严格执行战备值班管
理、计划管理、技术竞赛、业务训练培训、装备设施维护保养、救援演练、信息报送、接警出警、事故
救援总结、技术资料档案等管理制度。
9.1.2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应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处置规程、危险化学品安全防护技术
规程、应急装备安全操作规程,并发放到每个岗位。
9.1.3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每月对装备器材进行性能测试,每季度对车辆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
完好。
9.1.4气防站应每季度对气防器材进行1次检查,做好检查记录。空气呼吸器气瓶备用压力应不低于
24MPa。
9.2制度管理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应及时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进行修订:
a)当国家有关应急救援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废止、修订或重新颁布时;
b)当服务区内应急救援对象的生产工艺、技术路线和装置、储存设施等发生重大变化时;
c)当应急救援演练或实战,发现制度、规程有严重缺陷时;
d)当采用新的救援技术、装备时。
9.3记录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应建立健全战备值班、各种会议、接警出警、业务培训、安全技术工作、
科目训练、救援演练、装备器材、事故管理、事故救援执行情况等工作记录、台帐,具体包括但不限以
下内容:
a)值班记录;
b)应急救援、救护工作日志(接处警记录、事故处理记录);
c)培训记录;
d)演练训练记录;
4
DB34/T4019—2021
e)训练应急器材装备应当登记造册,并建立使用维护台帐,技术装备检查维护登记簿;
f)会议记录簿。
5
DB34/T4019—2021
附录A
(规范性)
危险化学品单位类别划分方法
危险化学品单位类别根据《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
别划分,见表A.1。
表A.1危险化学品单位类别划分依据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
企业规模一级危险化学品二级危险化学品三级危险化学品四级危险化学品
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
从业人员(X)人:
20≤X<300,第二类第三类第三类第三类
营业收入(Y)万元:危险化学品单位危险化学品单位危险化学品单位危险化学品单位
300≤Y<2000
从业人员(X)人:
300≤X<1000,第二类第二类第二类第三类
营业收入(Y)万元:危险化学品单位危险化学品单位危险化学品单位危险化学品单位
2000≤Y<40000
从业人员(X)人:
X≥1000,第一类第二类第二类第二类
营业收入(Y)万元:危险化学品单位危险化学品单位危险化学品单位危险化学品单位
Y≥40000
注1:企业规模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
注2:没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单位可作为第三类危险化学品单位。
6
DB34/T4019—2021
附录B
(资料性)
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与配置要求
B.1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车辆数量配备要求,见表B.1。
表B.1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车辆数量配备要求
应急救援队伍级别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 8690-2023 飞机燃油通气系统火焰抑制器规范 2023-12-29
- HB 8693-2023 机载平视显示器光学测量方法 2023-12-29
- HB 8696-2023 航空零部件射线检测用像质计 2023-12-29
- HB 8701-2023 民用飞机燃油单向阀规范 2023-12-29
- NB/T 11070-2023 高压交流发电机断路器试验导则 2023-02-06
- HB 8695-2023 飞机舷窗透明件破损安全试验方法 2023-12-29
- HB 8692-2023 民用飞机不可清洗滑油滤芯规范 2023-12-29
- HB 8698-2023 金属材料开孔细节疲劳额定强度基准值测定方法 2023-12-29
- NB/T 11071-2023 1kV~52kV交流固体绝缘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试验导则 2023-02-06
- HB 8699-2023 金属材料细节疲劳粗糙度系数测定方法 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