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6281-1996 有线火警调度台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6281-1996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wired fire alarm dispatching consol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6年04月
-
2010年09月
-
2024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公安部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
- 起草人:
- 鲁丽香、吕欣驰、王有庆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4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线火警调度台
GB16281一1996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Technicalrequirementsandtestmethods
forwiredfirealarmdispatchingconsole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有线火1.14调度台、中队火警台、企业火警调度台(以下简称火警调度台)的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一法。
1.2本标准适用于公安消防队伍通信指挥中心安装的有线火警调度台,中队通信室中安装的中队火警
台。也适用于]_矿企事业专职消防队安装的企业火警调度台。
2引用标准
(>B156额定电压
GB2423.电工电f-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2423电工电f},_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2423.电工电f-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2423.电工电f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Ea:冲击试验方法
GB6113电磁干扰测I't仪
3术语
3.1火警中继门
火外调度台中与市内电话局交换机119用户连接的中继门。
32普通中继门
火件调度台中与市内电话局交换机普通用户连接的中继门
13专线用户门
火弊调度台中与用户电话机连接的直通用户门。
3.4中队用户门
与消防中队的中队火弊台连接并由有线火警调度台馈电的直通用户门。
4产品分类
4.1按其使用场所可分为
4.1.1专供公安消防支(大)队通信指挥中心使用的有线火警调度台
4.1.2专供公安消防中队通信室使用的中队火警台
4.1.3专供上、矿企拍‘IV专职消防队使用的企业火警调度台。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一04一05批准1996门1一01实施
CD16281一1996
5技术要求
5门基本参数
5.1.1火警调度台容量可优先选用:
4门;8门;is门;50门;100门。
5门.2工作电压
火警调度台的交流工作电压应为22。士}李%v;直流工作电压应符合国家标准G$15BR额定电压》的
规定,可优先选用:24V;48Va
5.2整机性能
5.2.1有线火警调度台应具有火警中继门、普通中继门、中队用户门、专线用户门。
5.2.2中队火警台应具有火警中继门、普通中继门、专线用户门。
5.2.3企业火警调度台应具有火警中继门、普通中继门、专线用户门。
5.2.4火警调度台应具有不少于两条的通话绳路
5-2.5火警中继门和普通中继门应能与相应城市的电话局连接。
52-6火警调度台对每路火警中继线路故障(短路、断路)应具有自动或手动控制巡检性能;故障时能
发出明显的声、光信号,声信号时延105后自动停止,光信一号在故障排除之前应保持;在故障期间不影
响无故障线路正常受理火警。
52了‘在受理火警期间非火警中继用户门呼入时均不得发出音响,但呼入灯应亮
5.2.8火警调度台应能与电话局配合具有火警反查号功能。
5.29火警调度台与各门间有下列操作功能
5-2.9-1火警中继门、普通中继门、中队用户门、专线用户门中任一门呼入,调度员摘机应答时,火警调
度台应具有符合表1规定的墓本功能
5.2.9.2调度员呼叫普通中继、中队用户、专线用户中任一门时,各用户摘机应答时火警调度台应具有
符合表2规定的基本功能
5.2.10火警调度台各门之间在满足各门基本功能(即声、光、通话绳路)的情况下彼此能11换
5,2.11火警呼入时,火警调度台,能自动记忆不少于两次的报警时间,并能自动显示接警时间,直至手
动消失;在接警过程中报警时间停留los士1s后应能自动恢复到正常时间
5.2.12中队火警台应具有不小于25W的扩音输出设备;有线火警调度台应具有扩音输入接口电路
和输出一至两路火警录音信号。
5.2.13当确认是火警信号呼入,火警调度台应具有:手动或自动控制输出2路IX;5V,100mA;2路
Dc12V,100mA;1路K〔'48V,50mA的接口电路。
5.2门4有线火警调度台还应具有以下功能。
5.2.14.1能任选数个中队用户门同时呼出,也能全呼;能向数个或全部中队用户门进行有线通播
5.2.14-2当有火警信号呼入时,如选用一、二绳路,在同一绳路中,呼出某一或数个中队用户门时,则
被叫通的巾队用户门应能监听到报警情况。
GB16281一1996
表1
-亨r8t}二火警中继中队用户专线用户普通中继
呼入灯连续或闪亮连续亮连续或闪亮断续亮
音响连续断续断续断续
呼入
寸十日寸显示报警时间无无无
夜间照明灯自动启动无无无
呼入灯灭亮亮灭
绳路灯亮亮亮亮
调度员
音响停止停止停止停止
摘机应答
录音设备自动启动手动启动手动启动无
通话正常正常正常正常
挂机恢复原状恢复原状恢复原状恢复原状
表2
二长二中队用户专线用户普通中继
绳路灯亮亮亮
调度员呼叫
发铃灯亮亮无
绳路灯亮亮亮
发铃灯灭灭无
摘机应答
呼人灯亮亮无
通话正常正常正常
挂机恢复原状恢复原状恢复原状
5.2-14.3留有有线传真机接口。
5.2-14.4在系统计算机控制下具有调度专线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接口。
5.2-15火警调度台供电应为交直流两用,并能自动转换当主电源断电时,能自动转换到备用电源;当
主电源恢复时,能自动转换到主电源。主、备用电源应具有工作状态指示及过流保护措施,主电源和备用
电源均应具有故障显示。主电源容量应能保证火警调度台同时在二分之一火警中继呼入和调用二分之
一中队用户的负载条件下,连续工作1h。当主、备电源均发生故障时,中队火警台应能接受火警呼入信
号
5.3技术指标
5.31线路参数
GB16281一1996
5-3.1.1专线线路最大回路电阻值不小于1kn(包括话机)馈电电流不小于18mA
5.3.1.2专线线间绝缘电阻不小于20kD
5.3.1.3专线线间电容不火于0.5kF
5.3.2传输衰耗
5.3.2-1专线回路传输衰耗不大干1dBo
5.3.2.2中继电路传输衰耗不大于。.5dB
5.3.3串音衰耗
任意两对相邻通话回路I旬的串音衰耗不小于70dB,
534对地不平衡度
通话回路在300^-600Hz频带内的不平衡衰耗不小于40dB,600-3400Hz频带内的不平衡衰耗
不小于46dB
5.3.5铃流
5.3.5.1铃流输出电压为90士15v,频率为16^-50Hz,
5.3.5-2铃流分连续铃流和断续铃流,断续时间为。.7^1.5s送,3^-5s断
5.3.6蜂音
5.3.6.1蜂音频率为400_-1-25Hz、功率不小于50mw.
5.3.6-2蜂音分连续蜂E和断续蜂音,断续时间为0.71.5s送,0.7'1.58断。
5.3.了同播电平
同播电路满负荷时,仟一用户在600St阻抗上的电平,当频率为800士5Hz时应不小于。dBmo
5.3.8扬声放大器特性
5.3.8-1当火游中继二线端输入频率为800Hz,电平为一6.5dBm。时.输出功率不小于80mw.
5-3.8.2频率特性
在300-3400Hz频带内与800H:时额定输出电平相比允许变动士3dB.
5.3.8.3失真系数
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系数不大于2o%
5.39记时设备日误差不超过3。,
5.3-10自动汗启警铃后时延为20^-30。(可调)。
5.4火警调度台应能耐受住表3所规定的气候条件下的各项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的性能应满足本
标准第6章有关试验的要求
55火警调度台应能耐受住表4所规定的机械冲击条件下的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的性能应满足本
标准第6章有关试验的要求
5.6火警调度台应能耐受住表5所规定的电干扰条件下的各项试验,试验期间和试验后性能应能满足
本标准第6章有关试验的要求
5.了当交流电网供电电爪变动辐度不超过额定电压(220v)的写贯%,频率偏差不超过标准频率
(50Hz)的士1%时,调度台应正常工作
GB16281一1996
表3
试验名称试验参数试验条件工作状态
温度40C
高温试验正常监视状态
持续时间2h
低温试验温度{正常监视状态
持续时间2h
温度60亡
持续时间41,
温度40C
低温贮存试验非工作状态
持续时间9卜
相对湿度92%
厄定湿热试验温度40C正常监视状态
持续时间24卜
表4
试验名称试验参数试验条件工作状态
加速度30g
脉冲持续时间t生nis
冲击试验非工作状态
冲击次数3次
波形半正S'}波
表5
试验名称试验参数试验条件工作状态
场强10V/m
辐射电磁场试验正常监视状态
频度范围0-1~150MHa
电源瞬变方式通电9s,断电Is
电源瞬变试验正常监视状态
施加次数500次
58火警调度台有绝缘要求的外部带电端子与机壳之间、电源插头(或电源接线端子)与机壳之间的绝
缘电阻,在正常大气条件卜应分别大于20Mn,50MQ,卜述部位还应根据额定电压耐受频率为50Hz,
电压为1500V有效值,额定电压超过50V时)或500V(有效值,额定电压不超过50V时)的交流电
压历时1min的耐压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的性能应满足本标准第6章的有关试验的要求。
59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XHLJ 005-2023 西湖龙井茶鲜叶质量控制技术规程 2023-04-01
- T/SLSC 004-2021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新洲双柳豇豆 2021-02-08
- T/YXRA 002-2022 杨巷大米生产技术规程 2022-09-20
- T/GXAS 145-2021 番茄平衡施肥技术规程 2021-02-22
- T/SAASS 102.1-2023 小麦玉米“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技术规范 第1部分:基本规范与产地环境要求 2023-04-12
- T/GXAS 106-2020 沃柑栽培技术规程 2020-10-09
- T/XCXLJCY 0002S-2021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西充二荆条辣椒 2021-03-03
- T/SDSF 007.1-2022 榉树培育指南 播种育苗 2022-10-28
- T/JLWK 19-2021 无抗鹅饲养技术规范 2021-04-22
- T/GXAS 328-2022 万代兰组培幼苗移栽技术规程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