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T 5072.2-1996 电梯T型导轨检验规则

JG/T 5072.2-1996 Guide rails for lift—T-type inspecting regulations

行业标准-建筑工业 中文简体 废止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G/T 5072.2-1996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建筑工业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1996-04-08
实施日期
1996-10-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归口单位
机械设备与车辆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建筑机械综合研究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所、首钢电梯厂
起草人:
张国桢、李长玺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1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第一章电梯制造、安装施工、维修保养质量安全技术标准规范与管理法规·-&0·

!!!!!!!!!!!!!!!!!!!!!!!!!!!!!!!!!!!!!!!!!!!!!!!!!!!!

电梯型导轨检验规则

!

"#$!%&’()(—*++,

年月日批准年月日实施

*++,-.*++,*&*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梯型导轨(以下简称导轨)和导轨连接板(以下简称连接板)的试

!

验方法、检验要求与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由!型钢经机械加工方式或冷轧加工制作的导轨,不适用于由板材经

折弯成型的型空心导轨。

!

(引用标准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0+’金属拉伸试验试样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电梯型导轨

"#$!%&’()**++,!

0检验分类

0)*导轨与连接板检验包括导轨轧制型材进厂检验和导轨、连接板的成品检验,成品检

验分为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两类。

0)*)*出厂检验包括工厂检验与出厂交收复验,检验应在导轨制造厂内进行。

0)*)(工厂检验由制造厂检验部门对受检件逐条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应加盖合格标记。

0)*)0型式检验应由国家认可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负责进行,并需按正常包装送样至国

家认可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抽样检验。

0)(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1)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定型鉴定;

2)正式生产后,当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影响产品性能时;

3)产品停产两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4)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试验方法

-)*试验前要求

-)*)*导轨与连接板必须有质量保证书或取样试验报告,其中导轨材料的力学性能应有

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化学成分应有碳、磷、硫含量,及加工后导向面表面硬度,连接板需有

材料抗拉强度。

导轨取样位置,以下导轨按图所示位置取样,以上导轨按图所示位

-)*)(!.(*!.+(

·#-#·电梯制造、安装施工、维修保养质量安全新技术标准规范应用手册

!!!!!!!!!!!!!!!!!!!!!!!!!!!!!!!!!!!!!!!!!!!!!!!!!!!!

置取样。

图!

图"

#$!$%导轨与连接板材质试验试样应符合&’(%)*的要求。

#$!$#导轨与连接板材质试验方法应符合&’""+的要求。

#$"表面粗糙度检测

#$"$!导轨导向面、顶面、底部加工面与连接板加工面的表面粗糙度应采用测量精度不

大于的粗糙度检查仪进行检测,工厂检验时可抽取不少于每批量的进行检验,

,"-./.

其余用粗糙度样块进行对比检测。导轨两端面、榫与榫槽各面粗糙度,及其他加工面的表

面粗糙度可用粗糙度样块进行对比检测。

#$"$"导轨导向面的表面粗糙度沿导轨纵向与横向分别检测,导轨顶面沿导轨纵向检

测。导向面与顶面检测点选取为分别在距导轨两端"--00范围内与中间位置任意抽检

一处,取最大值。其余加工面按垂直于加工痕迹检测。

#$%导轨形状与位置公差检测

#$%$!导轨直线度与扭曲度的检测及连接板平面度检测的检测平台的基准面精度不应

低于三级。

#$%$"导轨在检验时,应采用垂直和水平放置两种方式进行,当在非垂直位置上进行检

验时,由导轨的重量在支承基准平面上所引起导轨的自然挠度,可忽略不计。

#$%$%导轨直线度与扭曲度的检测

坐标测量法,该测量法用于导轨型式检验。如图所示,将导轨的导向面自由状

1$%

态贴靠在检测平台上,用检测平台上平面2为基准测导向面距顶、底两端各/00处;用

第一章电梯制造、安装施工、维修保养质量安全技术标准规范与管理法规·-#.·

!!!!!!!!!!!!!!!!!!!!!!!!!!!!!!!!!!!!!!!!!!!!!!!!!!!!

检测平台测面为基准测顶面中间处,以上均沿导轨长度方向测量,要求相邻测点不大

!

于"##$$,宜连续测量。在坐标纸上横坐标为导轨长度位置值,纵坐标为测值,对导向面

顶、底各测点分别连接曲线,按导轨直线度要求分别在顶、底两条曲线上选取最大的(

!"

#)值,其中计算()值的基准线为四线凸凹极值点的贴切线,且两个极值点距离必须

!"#

大于"$。同时,截取在同一横坐标上,顶、底两条曲线间上偏差与下偏差的相对差值除以

这两处的间距(单位为米)后的最大值,即为每米相对扭曲值,再折算为扭曲度,其值

$!

按下式计算:

图%

)"$

!&’(

%"

式中:———为导向面顶、底测量位置间的距离,。

%"$$

同样,导轨顶面的各测点,在坐标纸上另行画出曲线,按上述方法截取最大的()值。

!"#

偏差比较法,该测量法用于出厂检验。将导轨如图所示放置在检测平台上,使

*+%

其中一个导向面自由状态贴靠在检测平台上平面,上,直接观察导轨导向面与检测平面

的间隙。用塞尺检测最大间隙值与对应其间隙范围的较短边距离值,取最大的

,!#

()值,即为直线度,如图所示。同时在导轨两端分别检测导向面顶和底边与检测

!"#-

平台间的间隙相对差值,计算导轨全长导向面的扭曲度。再用精度为#+#"$$长为"$

的平直尺,沿导向面纵向或对角线方向测量导轨中间段扭曲度值,再与全长的扭曲度比

较,取每米扭曲度值的较大值即为该导轨的扭曲度。顶面直线度的检测则用顶面立靠检

验平台,如图所示,用塞尺检测间隙最大值与对应其间隙范围的较短边距值,取最

-!#

大的()值。以上间隙范围均需大于的数值为有效测值。

!"#"$

导轨中心线对底部加工面垂直度,如图所示。用、两面平行度不大于

-+%+-./0

#+#"1的检测板与不低于一级精度的直角尺直接检测垂直度,同一截面两侧导向面分别

检测垂直度,取同向偏差的和值之半即为导轨中心线对底部加工面垂直度。

顶面对底部加工面的平行度,用图所示的检测板及用百分表测顶面相对面

-+%+.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