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6352-1996 一次性医疗用品γ射线辐射灭菌标准
GB 16352-1996 Standards for γ-rays radiation sterilization of disposable medical applianc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6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
- 起草人:
- 郭勇、李成林
- 出版信息:
- 页数:24页 | 字数:4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一次性医疗用品Y射线辐射灭菌标准GB16352一1996
StandardsforY-raysradiation
sterilizationofdisposablemedicalappliance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用品7射线辐射灭菌的工艺、质量保证和辐射灭菌后用品的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的Y射线辐射灭菌。不适用于医药或其他材料等的辐射灭菌。
2引用标准
GB10252辐射加工用钻一60辐照装置的辐射防护规定
3术语
11初始染菌bioburden
灭菌前,在医疗用品和包装材料上存活的微生物总数。
3.2生物指示flilbiologicalindicator
带有经过标定的一定数量存活微生物的测试片。
13周期定时器cycletimer
控制辐照容器在辐照装置内经过每种位置所用时间的器件。
3.4#11量分布图测试dosemapping
在辐照装置内,对辐照容器里按一定方式排列的用品或密度与用品近似的模拟物品进行剂量测量,
确定其剂量分布。
15剂量不均匀度dosenonuniformity
在实测剂量分布图中所确定的最大与最小剂量的比值,剂量不均匀度可能因用品类型不同有所改
变。
3.6生产管理规范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GMP
在用品制造过程中,为确保用品适用的质量需要采取的保证措施和程序。
3.7辐射处理管理规范goodradiationpractice,GRP
按照辐照装置的工艺特点确保提供适当灭菌剂量而采取的措施和程序。
3.8辐照容器irradiationcontainer
用于装载用品单元,将其传输和通过辐照装置的容器(如集装箱、运载工具或货盘)。
3.9辐照装置irradiator
辐照装置由辐射源、传输设备、控制系统、安全设施和辐照室等组成。它可以用来实现安全可靠的辐
射灭菌工艺。
3.10医疗用品medicaldevices
专用于人体治疗、诊断和避孕等的用品、设备、工具、机械、移植敷料,或其他类似的物品。其中不包
括在人体内经过生物化学或化学作用达到指定目的的物品(如药品等)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一05一23批准1996一12一01实施
GB16352一1996
3.11工艺确认processvalidation
为用品辐射灭菌工艺达到所要求的灭菌保证水平提供证据的活动。
3.12用品单元productunit
在辐射灭菌处理中能作为单元处理的最小实体。如盒子、纸板箱或容器。
3.13参考剂量计referencedosimeter
具有优良计量学性能的剂量计,其测量值可以溯源到国家基准值。
3.14常规剂量计routinedosimeter
经过参考剂量计或国家标准剂量计校准的用于辐照场常规剂量测量的剂量计。
115灭菌保证水平sterilityassuranceIevel,SAL
通过有效的灭菌处理后,用品未达到灭菌的最大几率。
3.16灭菌剂量sterilizingdose
为达到或超过所要求的灭菌保证水平所需要的吸收剂量(以Gy计)。
3.17灭菌剂量检查sterilizingdoseauditing
为确定用品上自然微生物群落灭菌剂量变化所采取的检验措施。
4医疗用品灭菌的生产管理
4.1医疗用品的生产必须遵守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门制定的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药品生产质
量管理规范》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
4.2医疗用品辐射灭菌必须执行卫生部发布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4.3医疗用品的初始制造者和辐射灭菌操作人员必须承担各自的责任,确保医疗用品辐射灭菌的质
量。
4.3门医疗用品的初始制造者应提供医疗用品、包装材料的辐射适应性和平均初始染菌数的资料,提
出灭菌保证水平和最低灭菌剂量。
4.3.2辐射灭菌操作者应经考核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从事辐射灭菌工作,并负责确定灭菌剂量范围。
4.4必须执行大《型r辐射加工装置的卫生防护管理规定》的规定。
5辐照装置验收和维修
51辐照装置在正式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验收。以检定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在典型密度范围内的均匀
物质所接受的吸收剂量及其分布和辐照的重现性。
5.2辐照装置的电子机械系统必须运行可靠,并符合GB10252的要求。
5-3初始验收必须测定剂量分布。在待辐照用品密度范围的上、下限用实物或密度与实物相近似的模
拟物装填后进行实际测量。以确定不同密度的用品在不同辐照方式下的剂量不均匀度。剂量不均匀度
应不大于2,
5.4应使用一种或多种常规剂量计测量剂量分布。剂量计应布放于事先选定的遍及用品负载的各参考
位置上,并在有代表性的参考位置上同时放置参考剂量计进行比对测量。参见附录A(参考件)。
5.5常规剂量计及其测量系统的剂量偏差应小于士lo/(在95%可信水平)。参考剂量计及其测量系
统的剂量测量准确度应小于士4aa(在95写可信水平)。
5.6对辐照装置必须进行非常事件(4口机械故障等)的监测,以确定这些事件发生时对剂量分布和灭菌
的影响。
5.了辐射源活度增加或运行参数改变时必须进行再验收。当源的结构不变时,只需对最大和最小剂量
区域及其周围的剂量分布进行测量以确定初始验收是否继续有效,当源的结构改变时,必须重新测量剂
量分布图
5.8必须按照设备供应者推荐的常规和预防性维修程序严格对设备检查维修,以确保辐照装置安全可
GB16352一1996
靠的运行,并做好维修记录。
5.9维修若不影响辐照装置的性能,不需要重新核定辐射灭菌周期。当维修可能影响辐射源结构、用品
装载模式或辐照装置运行参数时,必须重新验收。
6工艺确认
6.1必须对某种医疗用品的辐射灭菌工艺加以确认。以确定材料的适用性,选定所要求的最低灭菌剂
量,建立用品装载模式,测定剂量分布图,设置辐照周期定时器。
6.2材料的适用性
6.2.1用于辐射灭菌的医疗用品和包装材料必须以常规辐射灭菌期间预期最大剂量照射进行测试,以
评价材料的辐射物理和辐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适用性,尤其要重视辐射产生的高分子解聚效应。
6.2.2辐射灭菌处理后的医疗用品必须根据其最终用途进行充分功能试验与合格验收。
63灭菌剂量的确定
6-3.1应根据待灭菌医疗用品上自然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和其抗辐射性以及灭菌保证水平,确定最小灭
菌剂量。参见附录B(参考件)。
6.3.2当不了解用品上自然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和抗辐射性,并确认该用品是按照医疗用品生产管理规
范的规定生产的,初始染菌较低时,应使用25kGy作为最小灭菌剂量(可提供10-灭‘菌保证水平)。
6.4用品装载模式
6.4.1每类用品单元都应建立装载模式。装载模式说明书中应写明辐照容器内用品单元的数量和位
置。
6.4.2用品装载模式的设计应使用品在辐照容器容许重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充满容器空间,并尽可能
均匀分布,以使剂量变化最小。
6.5剂量分布标定
6.5.1用品装载模式建立后,应使用实际用品或近似用品密度的模拟物装载,以测量其剂量分布。当辐
照装置内有几个传输通道可供选择时,应对每个通道均作剂量分布标定。
6.5.2对静态堆码辐照方式,必须预先测定空间剂量分布,绘制等剂量曲线。
6.5.3应有足够数量的剂量计布放于辐照容器内或堆码里的用品负载中,以确定最小和最大剂量区
域,并进而选定剂量监测位置。
6.5.4辐射源结构改变时,应重新进行剂量分布标定。
6.6周期定时器设置
6.6.1对于确定装源量的辐照装置,必须根据剂量分布标定结果、用品装载模式和所需的最小灭菌剂
量设置周期定时器或确定堆码用品翻转、移位时间,以控制用品在辐照装置内通过或停留的时间及所接
受的剂量。
6.6.2对每种用品初次周期定时器设置好后,在以后的辐射灭菌操作中,应对辐射源进行衰变补偿调
整。
7常规灭茵处理
71灭菌要求的提出
医疗用品初始制造者和辐射灭菌人员应以书面形式共同提出对用品的灭菌要求,确定各类用品在
灭菌前,灭菌中和灭菌后应采取的灭菌工艺和处理方法。
7.2用品辐照前处理
7-2.1必须对待灭菌用品作详细清点记录。记录应包括收到的用品单元确实数目,与装运单据数目有
差异时,应核实注明
7.2.2待灭菌的用品应存放在为未灭菌用品设计的专门存放区内。必需时,可选用变色指示剂以识别
Gs16352一1996
已辐照和未辐照的用品。
7.3用品辐照
7.3.1剂量计安排
7.3门门必须按照4.5条的要求选定常规剂量计。并根据辐照装置的样式,用品种类,以及剂量测量精
确度的要求确定应用剂量计的数量。
7.3门.2剂量计应布放在辐照容器内的最小剂量区,或与最小剂量区有已知定量关系的容易放置的位
置上。此外,还应在最大剂量区布放一些剂量计以监测用品接受的最大剂量。
7.3.2用品装载
用品应按照所设计的用品装载模式装于辐照容器中或堆码于辐照装置内,核实用品的总数量并作
好记录。
7.3.3辐照过程监测
7.3.3.1应监测辐射源,保证其正确的辐照位置。
7.3.3.2周期定时器应配有适当的辅助定时器,以便监测该定时器工作是否正常。
7.3.3.3应设立周期时间、传输设备操作、辐射源位置和辐照容器内用品排列的记录,该记录应是辐射
灭菌文件的一部分。
7.3-3.4周期定时器应按有关标准,由法定计量检定部门进行定期校准,
7.3.4用品卸载
7.3-4.1用品灭菌后从辐照容器中取出时,应对用品总数再次核实并作好记录。
7.3.4.2在取回全部剂量计时,应核对所有剂量计确实放在指定位置,尔后送实验室测量和计算。
7.4用品辐照后处理
7.4.1辐照后卸载的用品应贮存在为灭菌用品设计的专门存放区内。
7.4.2辐照后的用品从贮存区启运之前,必须由专人负责放行。用品装运时,应清查用品编码、批号和
单元数,并须与接受记录一致。
7.5灭菌记录
对灭菌的要求和条件应作记录,由专人保管,存档备查。灭菌记录包括如下内容:
8送来辐射灭菌用品的名称、编码、批号和单元数、出厂日期、收货日期;
b.用品在辐照容器内或辐照装置内的装载模式;
c.辐照容器或辐照装置内剂量计的类型、数量和位置;
d.灭菌批号,数量;
e.辐射灭菌剂量(和最大剂量);
f.周期定时器设置;
9.核实的装入辐照容器中用品的名称、编码、批号和单元数;
h.灭菌日期;
1.核实的从辐照容器或辐照装置中卸载用品的名称、编码、批号和单元数;
J.剂量计监测结果;
k.发出用品的名称、编码、批号和单元数;
1传输设备操作和源位置、用品灭菌中使用的传送通道;
m.灭菌处理中断和采取的措施;
n,灭菌操作人员签字。
7.6灭菌处理中断
了.6.1对细菌不增殖的用品,灭菌处理中断时一般不需要移动辐照容器内的用品.应记录和检查这种
中断,保证准确的剂量读数,继续辐照。
了62对细菌会繁殖的用品,灭菌处理中断时应查明中断期间用品微生物的变化,并考虑继续辐照对
Gs16352一1996
用品品质的可能影响,不合格用品应废弃。
辐照容器内的用品,在灭菌处理中断期间必须移动时,必须标注号码并归还到它原有的位置和
-7if.6-(.73
应检查和记录用品的正确复位。
GB16352一1996
附录A
医疗用品y射线辐射灭菌监测的剂量测定
(参考件)
A1辐照装置验收、用品装载模式建立后和常规辐射灭菌中都应进行剂量测定。
A2建议采用表A1常用常规剂量计及其测量系统和表A2参考剂量计及其测量系统。
表A1常用常规剂量测量系fff.Y例
剂量计读出系统吸收剂量大致量程,kGy
染色透明有机玻璃可见光分光光度计1--40
无色透明有机玻璃紫外分光光度计1-100
抓苯乙醉溶液量热法滴定计或HF振荡器0.1-100
硫酸饰亚钵溶液电位计或紫外分光光度计1^-100
亚铁一铜溶液紫外分光光度计1-300
表A2参考剂量测量系统示例
剂量计读出系统吸收剂量大致量程,kGy
丙氨酸ESR波谱仪0.001-100
正饰亚钵紫外分光光度计1-100
辐射显色染料薄膜、液体、纸、光波导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或密度计0.001^-1000
硫酸亚铁溶液(Fricke剂量计)紫外分光光度计0.01-0.4
A3剂量测定的有关技术可向计量部门或有经验的标准实验室请教,或查阅有关参考书。
Aq剂量测定应有专人负责,并经过专业培训。
A5剂量测量系统应定期由计量标准实验室检定,并溯源到国家标准。
A6在常规灭菌中不需要也不建议使用生物指示剂监测辐射灭菌的质量。
A7辐射变色指示剂不应作为剂量测量,它只用于识别产品是否经辐射处理。
附录B
辐射灭菌剂量的确定和检查
(参考件)
B1术语与符号
B1.1CD
10。个样品在DD'kGy照射下作无菌检验时出现的阳性样品数。
B1.2D,o
将均匀分布微生物群落的有机体杀灭90%所需要的剂量。
B1.3d'(kGy)
对每一批递增剂量试验,d'等于以下((1)和(2)中的最小值。
(1)当2个连续的。/20阳性出现时第一个递增剂量的最小值,继后阳性总数小于2;
(2)出现1/2。阳性,紧邻其前后均为。/20阳性的第一递增剂量,随之阳性总数小于2,
GB16352一1996
B1-4D'(kGy)
使样品达到灭菌保证水平为10-,的辐照剂量的初始估计。
B1.5DD'(kGy)
在CD已确定的实验2中的传递剂量。
B1.6D‘(kGy)
期望10。个样品中未灭菌数不超过1的处理剂量。
311.7DS(kGy)
给予DD’kGy照射的微生物群落的有效D,。值。DSkGy由FNP-FFPkGy定义的辐射剂量的守
恒公式确定
Bl.8A(kGy)
小于或等于2.0kGy的辐射剂量,用于FFPkGy剂量的标准化。
Bl.9阳性分数FractionPositive
以无菌试验样品阳性数为分子,总样品数为分母所得的商。
Bl.10第一阳性分数剂量(初始值)firstfractionpositive,ffp
对一批用品取样处理,2。个样品中至少使一件样品达到灭菌所用的最低递增剂量。
Bl.11第一阳性分数剂量(处理值)FirstFractionPositive,FFP
三个ffp的中间值减去AkGy,
B1.12第一无阳性剂量FirstNoPositive,FNP
在一系列递增剂量灭菌实验中,一批用品10。个样品达到无菌的最小剂量。
B1.13递增剂量IncrementalDose
在1.0^-18.0kGy范围内,以增量1.0或2.0kGy给与的辐照剂量。
Bl.14筛选剂量ScreeningDose,XkGy
三批用品中的每一批阳性分数不超过10/2。的最低递增剂量。
B1.15取样比例SampleItemProportionISIP
为确定剂量进行辐照和试验所取样品比例。当对小部件如缝合线取样时,应取整件(SIP=1)作试
验,而对大部件如外科用手术衣取样时,只能选取一部分(如1%,SIP=O.01),取样比例选取、加工和包
装应在辐照前完成。
B2辐射灭菌剂量的确定
辐射灭菌剂量应使用合理和精确的方法确定.即根据被灭菌用品上自然微生物群落数量和其抗辐
射性以及所要求灭菌保证水平确定。
B3选定灭菌剂量方法的墓本原则和要求
314,$5,316和317推荐四种灭菌剂量的选定方法。使用这些方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
a应使用能在1.0-18kGy范围内给出精确剂量的6'C0辐射源。
b.应对用品的完整样品或取样比例进行灭菌试验。这些试验必须在无杀菌因素的无菌实验室内
操作。
c.假定灭菌试验使用单一培养基,该培养基应适于需氧和厌氧的存活细菌生长。培养温度为室温
和35℃两种,培养周期为1--7天。
d.以微生物群落的去活性的几率模型为基础,该模型要求初始染菌是均匀群落的混合物,每个群
落的行为以D“uo”的形式表示。
B4利用初始染菌确定剂量
BQ.,剂量确定分以下二个步骤:
GB16352一1996
B4.1门初始污染菌的确定
在用品灭菌之前,每三批用品中每批至少随机抽取10个样品。它可以是用品的完整样品或取样比
例(SIP)。确定每批每件样品初始染菌平均数及全部样品初始染菌总平均数。使用用品初始染菌的总平
均数计算灭菌剂量,如果有一批平均数大于总平均数的一倍以上,应使用最大的那批染菌平均数进行计
算。
B4门.2检查初始染菌的抗辐射性
通过实验以灭菌保证水平((SAL)为10-,检查。在表BI中找出验证剂量,验证剂量的幅度可超过该
表剂量值的5%或0.5kGy,
用验证剂量辐照样品,若10。个试验样品中阳性结果不超过2个,可从表B2中查出达到所要求
SAL的处理剂量。若阳性结果超过2个,则需改换其他灭菌剂量确定方法。
表BlY射线灭菌验证剂量确定表
按每件用品的初始染菌平均数和取样比例(SIP)查找灭菌保证水平为10」时的验证剂量((kGy),
全部样品不同初始染菌总平均数(DB)的验证剂量,kGy
10501005001035X10'10'5X10'10,SX10310
0I3.64.8.010.011.014.216.61720.121.2
1)4.5.27.110.011.013.214.216.617.6
0.014.55.27.110.011.013.214.2
一-屯
一-一
-
0.0017.18.010.011.0
注:1)未推荐的验证剂量,应用其他方法确定剂量。
表B2Y射线处理剂量确定表
在验证剂量试验的荃础上,根据每件样品的初始染菌总平均数和要求的灭菌保证水平((SAL)查找处理剂量(kGy).
全部用品不同初始染菌总平均数(DB)的处理剂量,kGy
ogSAL
105000100510'5X10'10"5X10'10'5X10'10
勺-一
︻目6.07.1川川14.216.617.620.121.223.724
月
一祛8.810.011.013.2421喇17.620.121.223.724.9-》一11
5
一11.913.2川21.223.724.9一。一)1一1)_)1
心
一015.216.617.620.12123724.9-')一”->_u-}-n
注:1)未规定剂量,应用其他方法确定剂量.
B4.2不要求内插法时表Bl和表B2的应用
当每件样品的初始染菌平均数和样品的SIP在表B1和表B2所列值的20写以内时,验证剂量和灭
菌处理剂量可直接由表所列参数查出,不需用内插法。进行验证剂量试验,以确证所选处理剂量可以达
到所需要的灭菌保证水平。具体应用见例1:
例1:不要求内插法。
GB16352一1996
J更目结果说
灭菌保证水平SAL0.000001用品最终使用要求灭菌保证水平为10_.6
初始染菌量810第1,2和3批样品的初始染菌数分别是700,840和890个,总平均是
810个。没有一批平均超过总平均值一倍以上因此使用总平均值
处理剂量24.9kGy因为总平均值810在表B1的1000的20%以内,与1000相关的SAL
剂量可以接受SAL剂量是24.9kGy
取样比例SIP0.12选用SIP便于灭菌试验,0.12在表B10.1的20%之内,可以用作识别
验证剂量
验证剂量8.0kGy参照表B1,初始染菌平均数为1OOO,SIP为0.1,验证剂量是8.0kGy
实际给予的验证剂量8.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HEBQIA 064-2022 智慧印刷产品质量要求 2022-03-03
- T/CASMES 40-2022 印刷车间数字化通用技术要求 2022-06-22
- T/ZZB 2387-2021 全自动停回转式网版印刷机 2021-09-01
- T/CAB 0122-2021 纸包装印刷品表面爽滑度技术要求 2021-12-07
- T/SZPA 002-2020 纸质印刷品覆膜表面耐摩擦性能测试方法 2020-07-21
- T/CFA 0106011-2021 铸件尺寸摄影测量方法 2021-10-27
- T/GDSCEE 101.1-2019 室内演艺灯光产品技术要求 第1部分:电脑灯 2019-12-23
- T/CAS 608-2022 科普场馆球幕影院功能配置与放映技术规范 2022-06-30
- T/SJDS 004-2021 沙集电商家具 产品摄影 2021-11-05
- T/GDPCIA 001-2019 印品墨粉定影牢固度的测定 胶带法 2019-12-31